一种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自动分选测试机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98980发布日期:2019-10-18 21:4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自动分选测试机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自动分选测试机及测试方法,属于自动化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感温组件的温控器,双金属片温控器是热水器、饮水机、豆浆机,还有冰箱、空调等电器设备当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及时有效的实现对双金属片温控器性能的测试对于保证电器设备的安全性能,促进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的测试主要通过外部加热,进而测试温控器的跳变温度实现对其测温性能的测量,且多数采取人工或半自动化的测试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数据统计繁琐,不易追溯,不能对双金属片温控器实现很好的分温度段的性能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自动分选测试机及测试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的分段测试,且测试数据保存容易、可溯源,便于实现大批量温控器测温性能的分析,降低人力资源投入,提升企业对温控器性能的认知程度及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促进企业占据市场份额,拓展温控器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自动分选测试机,包括用于放置待检测温控器的支架、动作执行单元、加热单元及检测单元,其中,支架、动作执行单元、加热单元及检测单元均通过控制中心实现指令操作;

前述的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托盘及与检测显示装置,其中检测托盘置于加热单元内,其可以盛装至少一个待检测温控器,动作执行单元从支架处提取待检测温控器至检测托盘内,加热单元启动,对置于检测托盘内的待检测温控器进行加热,检测显示装置与检测托盘相连通,实时获取检测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支架包括温控器输送机支架,在其表面布设温控器振动盘,温控器振动盘的表面安装温控器料仓,温控器料仓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连接温控器输送端口,温控器输送端口将待检测温控器传输至温控器放置位处,等待动作执行单元提取;

其中,温控器输送机支架同时与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箱连通,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箱通过温控器输送机控制通信端口与控制中心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动作执行单元包括动作执行单元底盘,其表面安装动作执行竖向升降元件,动作执行旋转元件的底端可旋转连接在动作执行竖向升降元件内,动作执行旋转元件的顶端与动作执行水平伸缩元件的底端垂直固设,水平旋转元件的底端可旋转连接在动作执行水平伸缩元件的顶端,水平旋转元件的顶端固设温控器夹持元件;

在动作执行单元底盘侧壁上设置动作执行单元通信端口,其与动作执行单元各部件联通,同时与控制中心连通;

温控器夹持元件由支架处夹取待检测温控器至检测托盘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单元箱体,其顶部开设方槽,方槽内安装透明覆盖物形成测试窗口,在加热单元箱体内安装测试平台,检测单元的检测托盘置于测试平台表面,在测试平台内部安装加热单元测温元件,还包括功率可控加热元件、功率可控气体流动元件,前述两者均安装在加热单元箱体内,在加热单元箱体靠近底面的侧壁上安装加热单元通信端口,加热单元测温元件、功率可控加热元件以及功率可控气体流动元件均通过加热单元通信端口与控制中心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检测单元包括置于加热单元内部测试平台表面的检测托盘,检测托盘表面均匀嵌入至少一个温控器检测槽,至少一个温控器检测槽形成矩阵排列,还包括置于加热单元外部的检测显示装置,检测显示装置包括矩阵led显示屏,在矩阵led显示屏上均匀安装与温控器检测槽个数匹配的led灯,至少一个led灯同样形成矩阵排列,每个led灯通过信号传输线与对应温控器检测槽匹配连通;

在矩阵led显示屏侧边设有监测通信端口,其与控制中心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控制中心设有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端口,其与支架的温控器输送机控制通信端口相连通;

设有加热单元控制端口,其与加热单元的加热单元通信端口相连通;

设有动作执行单元控制端口,其与动作执行单元的动作执行单元通信接口相连通;

设有检测单元控制端口,其与检测单元的检测通信端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支架还包括开口未封闭的分选测试机支架壳体,支架的各个部件均安设在分选测试机支架壳体内;

温控器放置位固设在温控器输送机支架上,其与温控器输送端口位置匹配;

在分选测试机支架壳体内还安装温控器收纳盒,用于放置检测完毕的温控器,且温控器收纳盒包括废品收纳盒、低温收纳盒以及高温收纳盒,待检测温控器由检测单元检测完毕后,同样通过动作执行单元夹取至温控器收纳盒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动作执行单元底盘上对称开设嵌入式动作执行单元固定孔,其用于固定动作执行单元;

一种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自动分选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输送待检测温控器,启动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箱,温控器振动盘振动,将温控器料仓内的待检测温控器通过温控器输送端口输送至温控器放置位上;

第二步:夹取待检测温控器置于加热单元处,控制中心向动作执行单元发送指令,通过动作执行竖向升降元件、动作执行旋转元件、动作执行水平伸缩元件以及水平旋转元件的配合,温控器夹持元件将位于温控器放置位上的待检测温控器夹取放置位于加热单元内的温控器检测槽内,温控器检测槽包括多个,且形成矩阵,将所有温控器检测槽填满;

第三步:对待检测温控器进行检测,启动加热单元的功率可控加热元件以及功率可控气体流动元件,通过加热单元测温元件,对置于温控器检测槽内的待检测温控器进行检测,矩阵led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各待检测温控器的实时情况,并及时向控制中心反馈;

第四步:分类待检测温控器,通过控制中心进行指令传送,动作执行单元各部件相互配合,将已经检测过的温控器夹取至支架内的温控器收纳盒内,精准分类各个温控器至废品收纳盒、低温收纳盒以及高温收纳盒内,完成待检测工序;

第五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待检测温控器检测工序。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对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的分段测试,通过控制中心的全程操控,对支架、加热单元、动作执行单元以及检测单元进行实时信息汇总、整合,测试数据保存容易、可溯源;

2、通过测试窗口的设置,矩阵led显示屏的实时显示,便于实现温控器测温性能实时的分析,降低人力资源投入;

3、在加热单元内设置矩阵式的温控器检测槽,可以批量实现多个温控器的检测,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适合大范围的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加热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动作执行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检测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控制中心与各单元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支架,2为加热单元,3为动作执行单元,4为检测单元,5为控制中心,101为分选测试机支架壳体,102为温控器料仓,103为温控器振动盘,104为温控器输送机支架,105为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箱,106为温控器输送机控制通信端口,107为温控器收纳盒,108为温控器输送端口,109为温控器放置位,1071为废品收纳盒,1072为低温收纳盒,1073为高温收纳盒,201为加热单元箱体,202为功率可控加热元件,203为功率可控气体流动元件,204为测试平台,205为测试窗口,206为加热单元通信端口,207为加热单元测温元件,301为动作执行单元通信端口,302为动作执行单元底盘,303为动作执行单元固定孔,304—动作执行竖向升降元件,305为动作执行旋转元件,306为动作执行水平伸缩元件,307为水平旋转元件,308为温控器夹持元件,401为检测托盘,402为温控器检测槽,403为检测托盘把手,404为信号传输线,405为矩阵led显示屏,406为检测通信端口,407为led灯,501为控制中心主体,502为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端口,503为加热单元控制端口,504为动作执行单元控制端口,505为检测单元控制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特征部件:1为支架,2为加热单元,3为动作执行单元,4为检测单元,5为控制中心,101为分选测试机支架壳体,102为温控器料仓,103为温控器振动盘,104为温控器输送机支架,105为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箱,106为温控器输送机控制通信端口,107为温控器收纳盒,108为温控器输送端口,109为温控器放置位,1071为废品收纳盒,1072为低温收纳盒,1073为高温收纳盒,201为加热单元箱体,202为功率可控加热元件,203为功率可控气体流动元件,204为测试平台,205为测试窗口,206为加热单元通信端口,207为加热单元测温元件,301为动作执行单元通信端口,302为动作执行单元底盘,303为动作执行单元固定孔,304—动作执行竖向升降元件,305为动作执行旋转元件,306为动作执行水平伸缩元件,307为水平旋转元件,308为温控器夹持元件,401为检测托盘,402为温控器检测槽,403为检测托盘把手,404为信号传输线,405为矩阵led显示屏,406为检测通信端口,407为led灯,501为控制中心主体,502为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端口,503为加热单元控制端口,504为动作执行单元控制端口,505为检测单元控制端口。

本发明的一种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自动分选测试机,包括用于放置待检测温控器的支架、动作执行单元、加热单元及检测单元,其中,支架、动作执行单元、加热单元及检测单元均通过控制中心实现指令操作;

前述的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托盘及与检测显示装置,其中检测托盘置于加热单元内,其可以盛装至少一个待检测温控器,动作执行单元从支架处提取待检测温控器至检测托盘内,加热单元启动,对置于检测托盘内的待检测温控器进行加热,检测显示装置与检测托盘相连通,实时获取检测情况;

实施例1:

图2所示,前述的支架包括温控器输送机支架,在其表面布设温控器振动盘,温控器振动盘的表面安装温控器料仓,温控器料仓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连接温控器输送端口,温控器输送端口将待检测温控器传输至温控器放置位处,等待动作执行单元提取;

其中,温控器输送机支架同时与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箱连通,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箱通过温控器输送机控制通信端口与控制中心连通;

启动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箱,温控器振动盘进行振动,温控器料仓内的待检测温控器抖动至温控器输送端口处,滑向温控器放置位,等待动作执行单元提取。

实施例2:

图4所示,前述的动作执行单元包括动作执行单元底盘,其表面安装动作执行竖向升降元件,动作执行旋转元件的底端可旋转连接在动作执行竖向升降元件内,动作执行旋转元件的顶端与动作执行水平伸缩元件的底端垂直固设,水平旋转元件的底端可旋转连接在动作执行水平伸缩元件的顶端,水平旋转元件的顶端固设温控器夹持元件;

在动作执行单元底盘侧壁上设置动作执行单元通信端口,其与动作执行单元各部件联通,同时与控制中心连通;

温控器夹持元件由支架处夹取待检测温控器至检测托盘内;

控制中心发送指令,动作执行单元的各部件进行相互配合,温控器夹持元件将位于温控器放置位上的待检测温控器夹取至加热单元内的检测托盘内;

实施例3:

图3所示,前述的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单元箱体,其顶部开设方槽,方槽内安装透明覆盖物形成测试窗口,在加热单元箱体内安装测试平台,检测单元的检测托盘置于测试平台表面,在测试平台内部安装加热单元测温元件,还包括功率可控加热元件、功率可控气体流动元件,前述两者均安装在加热单元箱体内,在加热单元箱体靠近底面的侧壁上安装加热单元通信端口,加热单元测温元件、功率可控加热元件以及功率可控气体流动元件均通过加热单元通信端口与控制中心连通;

通过控制中心,对加热单元内的温度进行调整,使单元内的环境满足对待检测温控器进行检测的条件;

实施例4:

图5所示,前述的检测单元包括置于加热单元内部测试平台表面的检测托盘,检测托盘表面均匀嵌入至少一个温控器检测槽,至少一个温控器检测槽形成矩阵排列,还包括置于加热单元外部的检测显示装置,检测显示装置包括矩阵led显示屏,在矩阵led显示屏上均匀安装与温控器检测槽个数匹配的led灯,至少一个led灯同样形成矩阵排列,每个led灯通过信号传输线与对应温控器检测槽匹配连通;

在矩阵led显示屏侧边设有监测通信端口,其与控制中心相连通;

检测单元内的检测情况通过矩阵led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检测完毕后通过动作执行单元的温控夹持元件将检测完毕的温控器重新夹持至温控器收纳盒内,完成最终分类。

实施例5:

图6所示,前述的控制中心设有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端口,其与支架的温控器输送机控制通信端口相连通;

设有加热单元控制端口,其与加热单元的加热单元通信端口相连通;

设有动作执行单元控制端口,其与动作执行单元的动作执行单元通信接口相连通;

设有检测单元控制端口,其与检测单元的检测通信端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支架还包括开口未封闭的分选测试机支架壳体,支架的各个部件均安设在分选测试机支架壳体内;

温控器放置位固设在温控器输送机支架上,其与温控器输送端口位置匹配;

在分选测试机支架壳体内还安装温控器收纳盒,用于放置检测完毕的温控器,且温控器收纳盒包括废品收纳盒、低温收纳盒以及高温收纳盒,待检测温控器由检测单元检测完毕后,同样通过动作执行单元夹取至温控器收纳盒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动作执行单元底盘上对称开设嵌入式动作执行单元固定孔,其用于固定动作执行单元;

实施例7:

一种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自动分选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输送待检测温控器,启动温控器输送机控制箱,温控器振动盘振动,将温控器料仓内的待检测温控器通过温控器输送端口输送至温控器放置位上;

第二步:夹取待检测温控器置于加热单元处,控制中心向动作执行单元发送指令,通过动作执行竖向升降元件、动作执行旋转元件、动作执行水平伸缩元件以及水平旋转元件的配合,温控器夹持元件将位于温控器放置位上的待检测温控器夹取放置位于加热单元内的温控器检测槽内,温控器检测槽包括多个,且形成矩阵,将所有温控器检测槽填满;

第三步:对待检测温控器进行检测,启动加热单元的功率可控加热元件以及功率可控气体流动元件,通过加热单元测温元件,对置于温控器检测槽内的待检测温控器进行检测,矩阵led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各待检测温控器的实时情况,并及时向控制中心反馈;

第四步:分类待检测温控器,通过控制中心进行指令传送,动作执行单元各部件相互配合,将已经检测过的温控器夹取至支架内的温控器收纳盒内,精准分类各个温控器至废品收纳盒、低温收纳盒以及高温收纳盒内,完成待检测工序;

第五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待检测温控器检测工序。

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双金属片温控器测温性能的分段测试,且测试数据保存容易、可溯源,便于实现大批量温控器测温性能的分析,降低人力资源投入,提升企业对温控器性能的认知程度及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促进企业占据市场份额,拓展温控器的应用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