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4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邮政、货运、家庭邮购、办公室内部文件传递等的输入分类信息装置通常,在邮件的预定位置上写上邮政编码,利用光字符读出器读出这个编码以进行自动分类。在实际中,首先进行对于省、特殊行政区、自治区的大范围分类,然后依次进行对于该省、特殊行政区、自治区中所在地区、市的中范围分类和对于该地区、市中所在乡镇的小范围分类。换句话说,每个区域相当于一棵包括不同水平的多层次的树。因此分类系统得到了发展,首先通过光字符读出器读出邮政编码,然后把如邮政编码等的分类信息作为条型码印在邮件上。根据读出的条型码进行中范围及以下范围的分类,从而改善分类过程的效率,并降低分类的费用。
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对于已写上邮政编码且该邮政编码可以通过光字符读出器读出的邮件,这个读出的邮政编码或相关信息也作为条型码打印。但是,当邮件没写上邮政编码或该邮政编码不能被光字符读出器读出时,操作员必须输入分类信息。为解决上述问题,常喜欢使用这样一种系统,在该系统中,操作员利用叫作编码台的专用输入装置输入分类信息,这个信息作为条型码打印。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必须记住整个邮件投递区的邮政编码,或至少通过参考邮政编码目录就能从邮件地址中很快地找到邮政编码。因此,在一般的系统中,需要培训出熟练的操作员,同时也存在着输入处理速度依赖于操作员技术程度的缺点。另外,操作员的疲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造成难以有效地完成输入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的装置,即减清操作员的负担,又能高效率地输入分类信息。
依照本发明,提供下列装置用于输入投送件的分类信息。
用于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的装置包括存贮第一分类信息的第一装置,这些信息对应于通过划分投送件分类区域而得到的多个第一区;存贮第二分类信息的第二装置,这些信息对应于通过划分第一区而得到的多多个第二区;用于显示存贮在第一和第二装置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信息的装置;用于输入部分或全部通过显示装置显示的分类信息的装置;以及使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分类信息在投送件上可见的装置。
图1是利用编码台装置的邮件分类系统的整体框图,该装置作为依照本发明的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
图2是编码台装置的透视图,该装置作为根据在图1系统中应用的发明的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
图3是第一实施方案中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4A和图4B分别表示第一实施方案中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所显示的实例;
图5是视频编码台装置的透视图,该装置作为依照本发明的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
图6表示利用图5所示第二实施方案的邮件分类系统的框图;
图7A和图7B表示编码台装置或视频编码台装置中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所显示的另一个实例。
下面,参考附图解释依照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图1是邮件分类系统的整体框图,该系统应用依照本发明的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将必须输入分类信息的邮件P放入供给部分10中因为这些邮件没有写上分类信息,所以不能通过光字符读出器读出的它们的分类信息。把这些邮件放入供给部分10,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来完成,将已确定不能被另一个包括光字符读出器的系统读出其邮政编码的邮件,自动分入供给部分10中,或采用另一种方法来完成,操作员用眼睛观察,挑选出没写上邮政编码的邮件。
供给部分10一个接一个地取出放入的邮件,并把它们提供给传送通路12(如图中虚线所示)。传送通路12包括传送滚筒,传送皮带等等。将若干编码台装置14至14I连接在传送通路12的中间部分,每个装置用于把分类信息编成条型码,并把它打印在邮件上,这是依照本发明的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将每个邮件送给编码台装置14中的某一台。这是因为在这个系统中,若干操作员要同时进行输入过程。但是,并不总是需要安装多个编码台装置14;也可以使用单独的编码台装置。邮件可以周期性地提供给相应的编码台装置14。操作相应编码台装置14的操作员的工作状况由控制部分(未画出)来控制,在这种控制下,总是根据操作员的处理能力来把邮件提供给最佳编码台装置14。把由编码台装置14打印上作为条型码的分类信息的邮件,送回传送通路12,并传送给条型码读出器16。邮件可以由操作员人工传送给条型码读出器16。由条型码读出器16读出其分类信息(条型码)的邮件,首先大致分入第一分类堆积机18I至18J。分入各第一分类堆积机18的邮件,又传给条型码读出器20,并分入相应于细致划分的第二分类堆积机22I至22K。进而,根据需要,在第二分类堆积机22后设置第三、第四,……分类堆积机,从而使分类更细。就是说,条型码读出器20读到的分类信息,比条型码读出器16读到的划分更细致。
现在,参考图2和图3,详细描述图1中的编码台装置14。图2是一个外部透视图,图3是一个控制电路的框图。如图2所示,编码台装置包括一个主体30和一个安放主体30的台面34,还有输入如邮政编码等分类信息的键盘32。如交替的长短虚线所示,邮件从传送通路12送入主体30,经过预显示部分36,主显示部分38和条型码打印器40,又送出到通路12。预显示部分36和主显示部分38仅仅是在主体30框架的面板上形成的窗口。当每个传送的邮件进入到预显示部分36和主显示部分38的窗口位置时,暂停一下。这样,操作员能通过窗口读到地址。在这种方式中,操作员能同时看见两个邮件。当一个邮件在主显示部分38中显示时,下一个邮件在预显示部分36中显示。因此,在主显示部分38中所显示的邮件的分类信息输入过程中,操作员可预先观察到在预显示部分36中所显示的下一个邮件的地址,因而提高了输入过程中的效率。也可以不设置这个预显示部分36。在主体30的前面,也装有用于显示相应于地区名称的邮政编码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42,它将在后面解释。
如图3所示,对于编码台装置14中每一个装置的控制电路,分类信息存贮器48连接到包含CPU的控制器部分46,根据来自键盘32的指令,读出存贮器48中的数据于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42显示。同时,通过条型码打印器40将这个数据打印在邮件上。每个地区的邮政编码已经被存贮进分类信息存贮器48中。将邮件投递区的各个地区的邮政编码存入存贮器48,每个地区像一棵树,分为不同层次的区。实际上,整个地区首先大体分为省、特殊行政区、自治区,每个省、特殊行政区、自治区又进一步分为地区、市、每个地区、市再进一步细分为乡镇,将对于每个划分地区的邮政编码存贮起来。
现在描述第一实施方案的工作。当邮件送入编码台装置14后,在主显示部分38中,传送操作暂停,控制器部分46允许从存贮器48中读出作为大围范分类的省、特殊行政区、自治区的名称和相应的邮政编码,然后,让这些名称和邮政编码在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42上显示出来,如图4A所示。操作员观察在主显示部分38中显示的邮件,由它的地址输入相应省、特殊行政区、自治区的邮政编码。控制部分46存贮输入的邮政编码,也从存贮器48读出作为中范围分类的那个省、特殊行政区、自治区中所在地区、市的名称及相应的邮政编码,并打开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42的熒光,允许显示出该地区、市的名称和相应的邮政编码,如图4B所示。在这些邮政编码中,操作员进一步输入相应地区、市的邮政编码。采取同样的方法,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42根据每次划分输入的邮政编码显示进一步划分区的名称和相应的邮政编码。在这种方式中,操作员根据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42的显示,可以仅输入对于每个区的邮政编码。不需要记住整个地区的所有邮政编码,也不用对每个邮件都参照邮政编码目录。因此,减轻了操作员的工作,同时能高效率地输入分类信息。如果操作员技术熟练,同时已经记住了大范围或中范围分类的邮政编码,就不需要显示对于大范围或中范围划分的每个区的邮政编码。如上所述,可以根据操作员的能力来随意调整以上的输入装置。在每个区的邮政编码输入完成之后,条型码打印器40要求输入的相应数字根据地址组成邮政编码,然后作为条型码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如有关区域中分类堆积机的号码等相关信息,可以代替邮政编码而打印出来。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案,在熒光屏上显示区的名称和相应于每个区的邮政编码,接下来将这个区细致划分,以便能高效率地输入分类信息。对于操作员来说,不需要记住邮件所划分的整个区域的邮政编码,这样就排除了输入处理速度受操作员技术程度影响的缺点。另外,因为利用存贮器和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来自动进行处理,所以操作员负担减轻,疲劳减小。
现在,描述依照本发明的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图5是作为第二实施方案的视频编码台装置的透视图。它与第一实施方案的相似之处是,视频编码台装置包括主体50和放置主体50的台面54,并有一个用于输入如邮政编码等分类信息的键盘52。但是,第二实施方案与第一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是,预显示部分56和主显示部分58包括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而不仅仅是窗口了,同时邮件实际上并不输入主体50,只将摄象装置(后面解释)摄下的邮件的图象信号送入主体50,并在显示部分56和58中显示。就是说,视频编码台装置不与邮件通路相连。主体50还有一个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60,它等同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42。此外,在第二实施方案中,主体50中没有条型码打印器,这与第一实施方案不同。从键盘52输入的分类信息信号,送入设置于视频编码装置之外的条型码打印器。
图6表示利用这个视频编码台装置的整个邮件分类系统的框图。将邮件P放入供给部分70。从供给部分70中一个接一个地取出邮件,放入由电荷合器件(CCD)组成的摄象装置72,摄下邮件表面写着地址的图象。摄象完成之后,通过图象分配电路74,将图象信号送给多个视频编码台装置76,76I至76J中的某一个。把来自视频编码台装置76的分类信息传送给条型码打印器78。另一方面,摄象后的邮件,通过延迟机构80传送给条型码打印器78或废品堆积机82。将每个由条型码打印器78打印上作为条型码的分类信息的邮件传给条型码读出器84。将通过条型码读出器84读出其分类信息(条型码)的邮件,分入分类堆积机86I至86J。尽管没有画出,但以与第一实施方案相似的方法,通过条型码读出器,分类堆积机86中的邮件进一步分到第二,第三,……分类堆积机中。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案,不需要象第一实施方案中那样,将每个邮件送给编码台装置,打印条型码之后,又将他们送回传送通路。这样就简化了传送通路的布局,使简单排列的邮件分类系统成为可能。如果分类信息的输入延迟了一个时间周期,在这段时间中,邮件通过延迟机械80传送,则该邮件分入废品堆积机82。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案不需要对每个视频编码台装置都设置条型码打印器,这样可使整个系统即简单又成本低。
下面,解释考虑到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42和60的显示的一种改进,其中邮政编码和地区名称互相对应着显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将每个所划分的区域排列成一张如图7A所示的图,如图7B所示,可以将划分名称及相应的邮政编码显示出来。根据这个显示,所显示的这些名称和邮政编码与实际几何排列相似,以便能够很容易地完成进一步的处理。条型码邮政信息可以打印在标签上,而不是打印在邮件上。把这个标签附加在邮件上,与把条型码打印在邮件上的效果相同。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在熒光屏上显示每个区的邮政编码,对这个区顺序进行细致的划分。结果,对于操作员来说,不需要记住邮件分到的整个区域的邮政编码,同时输入处理速度不受操作员技术程度的影响;这样,提供了能够高效率地输入分类信息的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输入投送件的分类信息的装置包括用于输入投送件分选相应地区的分类信息的装置;用于使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分类信息在投送件上可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存贮装置,用于存贮划分投送件所分类的区域而得到的相应多个第一区的第一分类信息;第二存贮装置,用于存贮划分上述第一区而得到的相应多个第二区的第二分类信息;用于显示存贮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存贮装置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信息的装置。
2.根据权项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区是省、特殊行政区和自治区,上述第二区是地区和市。
3.根据权项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分类信息,当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第一分类信息时,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分类信息。
4.根据权项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三存贮装置,用于存贮通过划分上述第二区而得到的相应多个第三区的第三分类信息,其中上述显示装置也显示存贮于上述第三存贮装置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信息。
5.根据权项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区是乡镇。
6.根据权项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分类信息,当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第一分类信息时,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分类信息,当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第二分类信息时,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第三分类信息。
7.根据权项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显示投送件地址的辅助显示装置。
8.根据权项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显示装置是一个窗口,其中排放着投送件。
9.根据权项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显示装置是一个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部分,显示从投送件摄下的图象。
10.根据权项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分类信息可见的装置将分类信息转换成条型码,并打印上述条型码。
11.根据权项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使分类信息可见的装置包括,用于将分类信息转换成条型码的装置,用于在标签上打印上述条型码的装置,以及用于将上述打印上条型码的标签附加在投送件上的装置。
12.根据权项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根据该区的几何排列来显示分类信息。
13.一种投送件分类系统包括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的输入装置;使输入的分类信息在投送件上可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摄下包括投送件地址的表面图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装置包括用于显示由上述摄象装置摄下的图象的第一显示装置;第一存贮装置,用于存贮划分投送件所分类的区域而得到的相应多个第一区的第一分类信息;第二存贮装置,用于存贮划分上述第一区而得到的相应多个第二区的第二分类信息;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存贮于第一和第二存贮装置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信息。用于输入由第二显示装置所显示的邮件上部分或全部分类信息的装置。
专利摘要
输入投送件分类信息的装置,包括显示部分,邮件送入其中并显示邮件地址;输入与地址相应的邮政编码的键盘,它把输入的编码变为条型码并打印在邮件上;第一存贮部分,存贮划分整个投递区得到的与省、特殊区、自治区相应的邮政编码;第二存贮部分,存贮划分省、特殊区、自治区得到的与地区、市相应的邮政编码;第三存贮部分,存贮划分地区、市得到的与乡镇相应的邮政编码和依次显示各存贮部分中邮政编码的CRT显示部分。
文档编号B07C3/00GK85104634SQ85104634
公开日1987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85年6月15日
发明者玉田丈夫, 春木和仁, 桂川喜美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