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6208阅读:9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沥青加热装置,具体说是用泥灰和砖石及沥青锅在地面修建的沥青加热装置。
沥青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特别是修筑公路、城市道路。因沥青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是柔性路面的主要材料,每公里用沥青25-30吨。沥青简单分为石油沥青、煤沥青。沥青原材料必须经过加热升温及脱水后达到使用技术指标才能使用。加热沥青简单经济最常用的设备是以木柴、煤炭为燃料烧烤的沥青加热装置。在沥青锅里加热沥青的量大,一般每锅加热3-6吨,最常用的沥青锅的容量为4吨,沥青易燃怕火,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火灾。现有的沥青加热装置,为了加热均匀,是锅内加热,在沥青锅中有两根与烟筒相通的火管,火从火管的一端进去从另一端进入烟筒从烟筒排出,锅内沥青仅能从两火管吸取热量,受热面积小,加热时间长;沥青锅底座在地基上散热面积大热量损失大,加热炉纵向设置在沥青锅外,加热炉的设置不符合燃烧规律的要求,燃料消耗量大,加热效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加热时间短的沥青加热装置,它是一种主要由泥灰、砖石及沥青锅在地面修建的沥青加热装置。
本沥青加热装置的加热方法是从火管通火内加热与由沥青锅底从外同时加热,加大了沥青锅的加热面积,加热比较均匀,符合液体从下加热的基本要求,与现有沥青加热装置相比缩短了加热时间,特别是加热炉设置在沥青锅底下,便于合理地设置沥青锅与加热炉的位置关系,按加热炉燃烧的规律合理地将加热炉与沥青锅配合,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本发明的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内有火管的沥青锅、砖灰砌的加热炉、烟筒,加热炉有炉膛和炉坑,炉膛和炉坑的两侧为炉墙,火管的一端即出烟口从沥青锅的出油端的锅封头伸出与烟筒相通,其特征是在炉膛后设置着火膛;沥青锅安装在加热炉上,沥青锅的锅底的横向为弧形,沥青锅的锅底由出油端纵向向上倾斜在炉膛和火膛上,沥青锅的出油端锅底设在加热炉的炉膛上,沥青锅的火管由出烟口向下倾斜,火管的另一端即进火口端弯向沥青锅的锅底经锅底与火膛后部相通。为增加燃烧加热效果,火膛底的纵向从炉膛向上倾斜。
本发明的沥青加热装置的火膛和沥青锅锅底及火管相对地面的倾斜角度对加热沥青的效果至关重要,按照燃烧的基本原理,火的方向是由下向上,故本沥青加热装置中的火膛和火管是使火的通路由低向高设置,火由炉膛经锅底的火膛斜向上再折返到向上倾斜的火管经烟筒排出。加大火管倾斜角度和锅底的倾斜角度虽对燃烧有利,可是增大了随烟从烟筒排出而损失的热量,火管的出烟口端过高因该端火管上的沥青太少,不利于出油端的沥青加热,火膛特别是锅底倾斜角度过大,减少沥青锅内的沥青容量。经过多次的试验,本沥青加热装置中火管的斜度为2.4∶100至4∶100,一般以3∶100最佳,锅底的纵向斜度为2.4∶100至4∶100,一般以3∶100最佳。火膛底的斜度为3∶100至5∶100,一般以4∶100最佳。
本沥青加热装置是沥青锅安装在加热炉上,可实现由火管和锅底内外加同时加热的方式,加热比较均匀,符合液态体加热的基本规律,与现有沥青加热装置如双火管沥青锅的沥青加热装置相比缩短了加热时间,特别是加热炉设置在沥青锅底下,符合加热炉燃烧的规律合理地将加热炉与沥青锅配合,减少沥青锅底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加热效率,缩短了加热时间,节约了燃料;加大了沥青锅的加热面积,以容量为4顿的沥青锅为例,现有加热装置的沥青锅由双火管加热,加热面积约6.6M2,本沥青加热装置的沥青锅单火管的加热面积约3.4M2,锅底的加热面积约7.2M2,,加热面积约为现有沥青锅的1.6倍,如用双火管沥青锅,加热面积约为现有沥青锅的2倍;本沥青加热装置不需要引风装置,只要把烟筒伸出工棚即可;本装置结构简单,除沥青锅外加热炉是砖灰结构,比通过介质加热的沥青加热装置成本低得多,不溢锅,操作安全方便,特别适于野外施工使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的沥青加热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局限于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


图1是本沥青加热装置实施例一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与图1相对的左视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与图1相对应的俯视图。
图6是本沥青加热装置实施例二的纵向剖视图,图中火管的进火口局部剖开,烟筒局部剖开。
图7是与图6相对应的左视图。
图8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上述图中1、沥青锅2、炉膛3、锅内腔4、锅底 5、火膛6、火管
7、侧板 8、沥青 9、后炉墙10、角钢 11、后锅封头 12、进火口13、基座 14、火膛底15、土基础16、炉坑后墙 17、炉坑 18、基座19、炉坑底20、炉坑口21、炉条22、炉膛口23、炉膛门24、出油管25、出烟口26、前锅封头 27、前炉墙28、烟筒 29、侧炉墙30、人行板31、炉膛侧壁本沥青加热装置实施例一见图1、图2、图3、图4,它包括内有火管6的沥青锅1、砖灰砌的加热炉、烟筒28,加热炉有炉膛2和炉坑17,炉膛2和炉坑17的两侧为侧炉墙29,火管6的一端即出烟口25端从沥青锅1的出油端的前锅封头26伸出与烟筒28相通,其特征是在炉膛2后设置着火膛5;沥青锅1安装在加热炉上,沥青锅1的锅底4的横向为弧形,沥青锅1的锅底4由出油端的前锅封头26纵向向上倾斜在炉膛2和火膛5上,沥青锅1的前锅封头26的锅底4设在加热炉的炉膛2上,沥青锅1的火管6由出烟口25向下倾斜,火管6的另一端即进火口12端弯向沥青锅1的锅底4经锅底与火膛5的后部相通。
本实施例中,火膛底14的纵向由炉膛2向上倾斜,火管6的斜度为3∶100,锅底4的纵向斜度为3∶100,火膛底14的纵向斜度为4∶100。根据沥青源料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火管6的斜度范围为2.4∶100至4∶100,锅底的纵向斜度范围为2.4∶100至4∶100,火膛底14的纵向斜度范围为3∶100至5∶100。
本实施例是沥青锅1的沥青8容量为4吨的沥青加热装置,按照一般沥青加热的基本操作要求,沥青8的体积为沥青锅1容积的70%。加热炉的两侧炉墙29、前炉墙27、后炉墙9、炉坑后墙16均为砖砌墙;火膛底14为水泥砂浆层,水泥砂浆层下是土基础15。沥青锅1由弧形锅底4、两侧板7、前锅封头26、后锅封头11焊接成锅壳,在锅壳内焊接火管6构成,在前锅封头26外焊接着出油管24,在出油管24安装着阀门。在沥青锅1上边缘有人行板30,见图5。
本实施例的参考尺寸如下(单位mm)侧板7纵向长 3500后锅封头11高 1500前锅封头26高1590沥青锅1宽1300火管6直径 325 火管6与后锅封头11的距离 250火管6出烟口25中心距沥青锅上边缘975 烟筒28高 4000炉条21与锅底4的距离550炉条宽 500
本沥青加热装置的实施例二见图6、图7、图8,本实施例也是沥青锅的沥青容量为4吨的沥青加热装置,它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的是,沥青锅1内有两个火管6,沥青锅加宽,两火管6共用一个烟筒28,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的加热面积大于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参考尺寸如下(单位mm)侧板7纵向长 3500后锅封头11高 1500前锅封头26高1590沥青锅1宽 1400火管6直径 300 火管6中心与后锅封头11的距离400火管6出烟口25中心距沥青锅上边缘950 烟筒28高 4000炉条21与锅底4的距离550 炉条宽 590本沥青加热装置的沥青锅的沥青容量,一般为0.5吨至10吨,以4吨至6吨较好,容量改变后,应按照上述两实施例的结构,参照其参考尺寸进行调整。
经试验,本沥青加热装置加热效率明显提高,燃料显著减少,以实施例一为例的沥青加热装置与现有双火管沥青锅的沥青加热装置相比,现有双火管沥青锅沥青加热装置熬一锅沥青用6小时,熬每吨沥青耗炭200公斤;本沥青加热装置熬容量相等的一锅沥青用4小时,熬每吨沥青耗炭140公斤。
权利要求
1.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它包括内有火管的沥青锅、砖灰砌的加热炉、烟筒,加热炉有炉膛和炉坑,炉膛和炉坑的两侧为炉墙,火管的出烟口从沥青锅的出油端的锅封头伸出与烟筒相通,其特征是在炉膛后设置着火膛;沥青锅安装在加热炉上,沥青锅的锅底的横向为弧形,沥青锅的锅底由出油端纵向向上倾斜在炉膛和火膛上,沥青锅的出油端锅底设在加热炉的炉膛上,沥青锅的火管由出烟口向下倾斜,火管的进火口端弯向沥青锅的锅底经锅底与火膛后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火管的斜度为2.4∶100至4∶100,锅底的纵向斜度为2.4∶100至4∶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火管的斜度为3∶100,沥青锅锅底的斜度为3∶10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火膛底的纵向从炉膛向上倾斜,火膛底的斜度为3∶100至5∶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火膛底的斜度为为4∶1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沥青加热装置,它包括内有火管的沥青锅、砖灰砌的加热炉、烟筒,火管的出烟口从沥青锅伸出与烟筒相通,其特征是:在炉膛后设置着火膛;沥青锅的锅底为弧形,锅底由出油端纵向向上倾斜在炉膛和火膛上,火管由出烟口向下倾斜,火管的进火口经锅底与火膛后部相通。它是由火管和锅底内外加热,加热效率高,加热时间短,节约燃料、操作安全,特别适于野外施工使用。
文档编号C10C3/00GK1302842SQ0010131
公开日2001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5日
发明者马金春 申请人:马金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