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388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属改性沥青的混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沥青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建筑材料,在道路建设中,作为粘结料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沥青自身的冷脆热淌性限制了它的使用可靠性,特别是现代交通的高流量、重轴载、高速化对沥青粘结料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柔软性、抗老化、抗疲劳、抗剥离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采用聚合物对沥青进行改性。聚合物改性沥青发展到现在已有二十多个品种,其中的极大多数因技术性能欠佳已被淘汰。尚在少量应用的有PE(聚乙烯)和SBR(丁苯橡胶)改性沥青,而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是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型结构的热塑性橡胶)改性沥青。
SBS是一种内聚力大、韧性高,难以在沥青基体中高度分散的改性剂。必须使粒状的改性剂在搅拌罐中与液态基质沥青形成混合浆料,通过研磨机的研磨使改性剂细化,研磨一遍,细化一步,从而使改性剂达到微米级粒径,现有改性沥青设备,一般需经六遍以上的研磨。其研磨效率有待提高。目前使用的改性沥青生产设备仅配一台磨机,一至三只搅拌罐,如中国专利97218191.1,其多遍研磨在一磨一罐之间进行,混合浆料只好从搅拌罐底部流出,上部流入,形成反复循环,易使已磨与未磨浆料全部混杂,由于SBS改性剂比重轻于沥青,即使通过搅拌仍有大部分SBS改性剂浮于沥青上部,在混杂的浆料一起研磨时,易使浮于沥青表面的SBS改性剂难以经过规定遍数的研磨,致使最终产品中的改性剂粒径悬殊,部分较大颗粒改性剂的存在,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会造成应力集中而影响了产品的技术性能,且改性剂粉碎粒度的均匀性也有待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有效提高改性剂粉碎效率和微粒均匀度的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包括1~2只带搅拌器的溶胀搅拌罐,二台研磨机,二只带搅拌器的传递搅拌罐,带输出管的成品贮存罐,分别置于研磨机两端的搅拌罐输送管和研磨机输送管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台研磨机置于溶胀搅拌罐与第一只传递搅拌罐之间,分别通过搅拌罐输送管和研磨机输送管与溶胀搅拌罐和第一只传递搅拌罐相连;所述第二台研磨机上的搅拌罐输送管上设有二个带调节阀的输入端,分别与二只传递搅拌罐相连,所述第二台研磨机上的研磨机输送管上设有二个带调节阀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只传递搅拌罐和成品贮存罐相连,所述的溶胀搅拌罐上还置有沥青管道和改性剂管道。使用时,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通过各自的管道进入溶胀搅拌罐后,在搅拌器搅拌下均匀混合并使沥青中的芳香成份对SBS改性剂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溶胀,使SBS体积增大,内聚力减少,从而提高了粉碎效率。溶胀后的沥青与改性剂的混合浆料先经第一台研磨机研磨后进入第一只传递搅拌罐,进行连续式流水线研磨,然后在第二台研磨机上进行二遍以上的循环分级式流水线研磨后进入成品贮存罐,形成混合式改性研磨流水线,使100%的改性剂全部经过规定遍数的研磨,从而大幅度改善了微粒的均匀度。
所述的研磨机可为高速剪切均化磨。
所述的搅拌器在溶胀搅拌罐和传递搅拌罐内可为1~3台均匀分布设置。
所述搅拌罐输送管的输出端上还可设有调节阀。所述搅拌罐输送管和研磨机输送管上的调节阀可为手动调节阀或气动调节阀,双路换向阀。所述搅拌罐输送管的输入端可置于溶胀搅拌罐和传递搅拌罐的底部或底部侧面。
所述成品贮存罐输出管上还可设有调节阀和输送泵。所述成品贮存罐内还可置有带输送泵的回流管。以对成品贮存罐内的改性沥青进行循环回流,防止离析。
所述改性剂管道上还可设有双路换向阀或手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采用二台研磨机分别对沥青与SBS改性剂进行连续与分级相结合的多遍研磨改性,且第一台研磨机只负责初始阶段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混合浆料的第一遍研磨,避免了已磨浆料与未磨浆料的混杂,同时二台研磨机的研磨细度可视需要进行级配调整,能有效提高改性剂的粉碎效率,改善微粒均匀度。本实用新型可安装在固定的场地上组成固定式改性沥青成套设备,也可安装在挂车上组成移动式改性沥青成套设备,还可安装在钢制底架上组成便于搬运的半移动式改性沥青成套设备。其生产能力可达1~30吨/小时。
附图
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改性剂管道;2为沥青管道;6、10为溶胀搅拌罐;15、25为研磨机;17、21为传递搅拌罐;27为成品贮存罐;4、8、16、19为搅拌器;12、23为搅拌罐输送管14、26为研磨机输送管;28为回流管;34为成品贮存罐输出管;3为双路换向阀;5、7、9、11、18、20、22、29、30、31为气动调节阀;13、24为手动调节阀;32、33为输送泵。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带改性剂管道1和沥青管道2的溶胀搅拌罐6、10,研磨机15、25,传递搅拌罐17、21,置于溶胀搅拌罐和传递搅拌罐上的搅拌器4、8、16、19,成品贮存罐27,搅拌罐输送管12、23,研磨机输送管14、26,置于成品贮存罐27上带输送泵32、33的回流管28和输出管34,置于改性剂管道1上的双路换向阀3,置于其他各输送管道上的气动调节阀5、7、9、11、18、20、22、29、30、31和手动调节阀13、24等构成。溶胀搅拌罐6、10为并联设置,分别通过底部侧面的搅拌罐输送管12经研磨机15及研磨机输送管14与传递搅拌罐17相连,传递搅拌罐17与21分别通过底部侧面的搅拌罐输送管23与研磨机25相连,研磨机25再通过研磨机输送管26分别与传递搅拌罐21的顶部和成品贮存罐27相连。
工作时,开启气动调节阀5和双路换向阀3,基质沥青和改性剂分别通过沥青管道2和改性剂管道1输入溶胀搅拌罐6,启动搅拌器4进行搅拌溶胀;待溶胀搅拌罐6内的混合浆料基本加满后,关闭气动调节阀5并使双路换向阀3转向,开启气动调节阀9,使基质沥青和改性剂输入溶胀搅拌罐10,启动搅拌器8进行搅拌溶胀,与此同时启动研磨机15,开启手动调节阀13及气动调节阀7,溶胀搅拌罐6中的混合浆料由底部侧面的搅拌罐输送管12输出经气动调节阀7及手动调节阀13进入研磨机15,经第一遍研磨后通过研磨机输出管14进入传递搅拌罐17;当传递搅拌罐17中的浆料达到半罐位置时,启动研磨机25并开启气动调节阀18、20和手动调节阀24,传递搅拌罐17内的混合浆料由搅拌罐输送管23输出经气动调节阀18和手动调节阀24进入研磨机25进行第二遍研磨后,通过研磨机输送管26经气动调节阀20进入传递搅拌罐21;溶胀搅拌罐6内的混合浆料磨完时,溶胀搅拌罐10内的混合浆料已早加满并经搅拌溶胀,即关闭气动调节阀7,开启气动调节阀5,并使双路换向阀3再次转向,溶胀搅拌罐6又加料,同时开启气动调节阀11,溶胀搅拌罐10内的混合浆料进入研磨机15进行第一遍研磨;而此时传递搅拌罐17内的混合浆料经第二遍研磨后已全部进入传递搅拌罐21,即关闭气动调节阀18和20,开启气动调节阀22和29,传递搅拌罐21内的混合浆料经研磨机25进行第三遍研磨后经气动调节阀29进入成品贮存罐27;当溶胀搅拌罐10内的混合浆料磨完后,关闭气动调节阀11、5、开启气动调节阀9并使双路换向阀3转向,溶胀搅拌罐10又加料,同时开启气动调节阀,溶胀搅拌罐6内的混合浆料进入研磨机15进行第一遍研磨。与此同时,关闭气动调节阀22、28,开启气动调节阀18、20、研磨机25对传递搅拌罐17内混合浆料再进行第二遍研磨并输入传递搅拌罐21,两台磨机连续运行,分别把研磨后的混合浆料输入传递搅拌罐17、21和成品贮存罐27。
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包括1~2只带搅拌器的溶胀搅拌罐,二台研磨机(15)、(25),二只带搅拌器(16)、(19)的传递搅拌罐(17)、(21),带输出管(34)的成品贮存罐(27),分别置于研磨机两端的搅拌罐输送管和研磨机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台研磨机(15)置于溶胀搅拌罐与第一只传递搅拌罐(17)之间,分别通过搅拌罐输送管(12)和研磨机输送管(14)与溶胀搅拌罐和第一只传递搅拌罐相连;所述第二台研磨机(25)上的搅拌罐输送管(23)上设有二个带调节阀的输入端,分别与二只传递搅拌罐(17)、(21)相连,所述第二台研磨机(25)上的研磨机输送管(26)上设有二个带调节阀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只传递搅拌罐(21)和成品贮存罐(27)相连,所述的溶胀搅拌罐上还置有沥青管道(2)和改性剂管道(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机(15)、(25)可为高速剪切均化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4)、(8)、(16)、(19)在溶胀搅拌罐(6)、(10)和传递搅拌罐(17)、(21)内可为1~3台均匀分布设置。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输送管(12)、(23)的输出端上还可设有调节阀(13)、(24)。
5.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输送管(12)、(23)和研磨机输送管(26)上的调节阀可为手动调节阀或气动调节阀,双路换向阀。
6.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输送管(12)、(23)的输入端可置于溶胀搅拌罐和传递搅拌罐的底部或底部侧面。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贮存罐输出管(34)上还可设有调节阀(31)和输送泵(33)。
8.按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贮存罐(27)内还可置有带输送泵(32)的回流管(28)。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管道(1)上还可设有双路换向阀(3)或手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
专利摘要一种混合式流水线沥青改性装置,主要由带改性剂管道1和沥青管道2的溶胀搅拌罐6、10,研磨机15、25,传递搅拌罐17、21,置于溶胀搅拌罐和传递搅拌罐上的搅拌器4、8、16、19,成品贮存罐27,搅拌罐输送管12、23,研磨机输送管14、26,等构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采用二台研磨机分别对沥青与SBS改性剂进行连续与分级相结合的多遍研磨改性,能有效提高改性剂的粉碎效率,改善微粒均匀度。
文档编号C10C3/00GK2467518SQ0120504
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2日
发明者杨林江, 金海山 申请人:杨林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