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排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937阅读:1251来源:国知局
气化炉排灰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化炉的排灰机构。



背景技术:

气化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的推广,现有的气化炉在运行过程中无法根据工况变化来控制排灰速度和排灰量。尤其对于垃圾等成分复杂,波动较大的物料,缺少一种调节幅度大,结构简单可靠的排灰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化炉排灰机构,旨在解决气化炉排灰速度和排灰量能够根据工矿变化来调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化炉排灰机构,其设置在气化炉底部,包括刮灰耙、灰篮、卸灰板、刮灰盘、推灰螺杆、灰桶及支撑轴;该支撑轴固定于气化炉底部中心位置;该刮灰盘通过中心设置的轴套部与支撑轴配合连接,且该刮灰盘的外缘设置与推灰螺杆相配合的蜗轮结构,该刮灰盘上还设置多个可将落于其上的炉灰推向外缘的推灰筋条;该灰桶置于推灰螺杆的末端用于收集炉灰;该灰篮置于刮灰盘上方用于承接气化炉掉下的炉灰,其一侧设置的灰篮固定部与气化炉的炉壁固定连接;该卸灰板置于刮灰盘与灰篮之间并与刮灰盘的轴套部可旋转式连接,且该卸灰板的一侧设置卸灰板固定部,该卸灰板固定部与一外露的拨杆相连接;该刮灰耙置于灰篮上方且固定于刮灰盘的轴套部上;该灰篮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的第一卸灰槽,该卸灰板上设置有相应的多个贯通的第二卸灰槽,通过调节卸灰板的角度,该第一卸灰槽与第二卸灰槽可从完全重合状态调整至完全错开状态。

优选地,该灰篮及卸灰板的中心分别设置与刮灰盘的轴套部间隙配合的中心孔。

优选地,该多个第一卸灰槽呈辐射状均匀分布。

优选地,该第一卸灰槽及第二卸灰槽呈长条状的槽口结构。

优选地,该第一卸灰槽及第二卸灰槽为沿着径向分布的多个孔状结构。

优选地,该多个孔状结构为圆孔或多边形孔。

优选地,该多个推灰筋条呈由近圆心向外缘延伸的螺旋线形结构。

优选地,该刮灰耙向着灰篮一侧设置多个凸齿结构。

优选地,该灰篮的外缘设置向上延伸的环形侧壁。

优选地,该灰篮的中心孔周围设置环形的灰篮延伸侧壁,该卸灰板的中心孔周围设置环形的卸灰板延伸侧壁,且灰篮延伸侧壁与卸灰板延伸侧壁均与刮灰盘的轴套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排灰机构的灰篮和刮灰盘之间设置卸灰板,灰篮和卸灰板上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卸灰槽和第二卸灰槽,由于卸灰板可相对灰篮旋转调整,可以使第一卸灰槽和第二卸灰槽从完全重合状态到完全错开状态之间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排灰速度和排灰量的调节,可以适应成分复杂,波动较大的物料,且整个机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化炉排灰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刮灰盘、推灰螺杆及灰桶的连接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灰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卸灰板的仰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化炉排灰机构。

请参照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化炉排灰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刮灰盘、推灰螺杆及灰桶的连接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灰篮3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卸灰板4的仰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一种气化炉排灰机构,其设置在气化炉1底部,包括刮灰耙2、灰篮3、卸灰板4、刮灰盘5、推灰螺杆6、灰桶9及支撑轴7;该支撑轴7固定于气化炉1底部中心位置;该刮灰盘5通过中心设置的轴套部与支撑轴7配合连接,且该刮灰盘5的外缘设置与推灰螺杆6相配合的蜗轮结构51,该刮灰盘5上还设置多个可将落于其上的炉灰推向外缘的推灰筋条52;该灰桶9置于推灰螺杆6的末端用于收集炉灰;该灰篮3置于刮灰盘5上方用于承接气化炉1掉下的炉灰,其一侧设置的灰篮固定部35与气化炉1的炉壁固定连接;该卸灰板4置于刮灰盘5与灰篮3之间并与刮灰盘5的轴套部53可旋转式连接,且该卸灰板4的一侧设置卸灰板固定部45,该卸灰板固定部45与一外露的拨杆8相连接,通过该拨杆8可调节卸灰板4相对支撑轴7旋转;该刮灰耙2置于灰篮3上方且固定于刮灰盘5的轴套部53上;该灰篮3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的第一卸灰槽32,该卸灰板4上设置有相应的多个贯通的第二卸灰槽42,通过调节卸灰板4的角度,该第一卸灰槽32与第二卸灰槽42可从完全重合状态调整至完全错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气化炉排灰机构设置在气化炉1的底部,运作时,由推灰螺杆6带动刮灰盘5转动,刮灰盘5上的推灰筋条52随着刮灰盘5的旋转将落于其上的炉灰推向刮灰盘5的外缘位置,并最终经推灰螺杆6退出至灰桶9收集。该刮灰耙2固定于刮灰盘5中心的轴套部53上,与刮灰盘5同步旋转,使刮灰耙2能够将落于灰篮3上的炉灰耙入第一卸灰槽32。此时可以根据工矿转动灰篮3底部的卸灰板4,调节第二卸灰槽42与第一卸灰槽32重合的程度以控制排灰速度和排灰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气化炉1的底部设置上述排灰机构,该排灰机构的灰篮3和刮灰盘5之间设置卸灰板4,灰篮3和卸灰板4上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卸灰槽32和第二卸灰槽42,由于卸灰板4可相对灰篮3旋转调整,可以使第一卸灰槽32和第二卸灰槽42从完全重合状态到完全错开状态之间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排灰速度和排灰量的调节,可以适应成分复杂,波动较大的物料,且整个机构简单可靠。

优选地,该灰篮3及卸灰板4的中心分别设置与刮灰盘5的轴套部53间隙配合的中心孔。灰篮3及卸灰板4的中心孔与轴套部53间隙配合可以防止卸灰板4随刮灰盘5一起转动,影响排灰速度的控制。

优选地,该多个第一卸灰槽32呈辐射状均匀分布。有利于炉灰均匀排出。

优选地,该第一卸灰槽32及第二卸灰槽42呈长条状的槽口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槽口加工,以及排灰速度的线性调节。

优选地,该第一卸灰槽32及第二卸灰槽42为沿着径向分布的多个孔状结构。

优选地,该多个孔状结构为圆孔或多边形孔。

当然,第一卸灰槽32及第二卸灰槽42也可以是不限于上述形状的孔状结构,设置多种尺寸的孔状结构,可以适应更复杂的各种尺寸的物料都能顺利排出。

优选地,该多个推灰筋条52呈由近圆心向外缘延伸的螺旋线形结构。将筋条设置成螺旋线形结构使得刮灰盘5在旋转的时候推灰筋条52对炉灰会产生一个向刮灰盘5外缘推动的分力,以便于炉灰的排出。

优选地,该刮灰耙2向着灰篮3一侧设置多个凸齿结构。有利于将炉灰耙入第一卸灰槽32。

优选地,该灰篮3的外缘设置向上延伸的环形侧壁。有利于收集炉灰。

优选地,该灰篮3的中心孔周围设置环形的灰篮延伸侧壁,该卸灰板4的中心孔周围设置环形的卸灰板延伸侧壁,且灰篮延伸侧壁与卸灰板延伸侧壁均与刮灰盘5的轴套部53相配合。设置灰篮延伸侧壁及卸灰板延伸侧壁均与刮灰盘5的轴套部53相配合,便于从中心支撑灰篮3和卸灰板4,且便于卸灰板4相对灰篮3进行旋转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