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的灰渣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2084发布日期:2018-11-28 00:1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的灰渣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的灰渣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机械设备运行时,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可进行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现在生物质热解气化的灰渣利用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不便于灰渣的直接再利用,利用率低,不便于使用。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的灰渣利用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的灰渣利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生物质热解气化的灰渣利用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不便于灰渣的直接再利用,利用率低,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一侧安装有进渣管,箱体顶部内侧位于进渣管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碾碎机,碾碎机底端固定有隔板,隔板底端靠近碾碎机一侧嵌有出渣管,箱体中部位于出渣管下方位置处固定有滤板,箱体外侧位于滤板上方位置处开设有出渣口,箱体一端设置有储料箱,箱体另一端中部固定有填料箱,箱体另一端靠近填料箱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箱体另一端中部开设有水源接口,箱体内侧底端嵌有搅拌机,箱体另一端底部连接有螺旋进料机,螺旋进料机远离箱体一端底部开设有混料接口,混料接口内侧套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连接有颗粒成型机,颗粒成型机底端固定有支架,支架内侧顶端固定有烘干机,支架内侧底端安装有传输带,支架远离颗粒成型机一端设置有肥料袋。

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便于灰渣的直接再利用,利用率高,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B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3给出,本发明包括箱体1,箱体1顶端一侧安装有进渣管2,箱体1顶部内侧位于进渣管2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碾碎机3,碾碎机3底端固定有隔板4,隔板4底端靠近碾碎机3一侧嵌有出渣管5,箱体1中部位于出渣管5下方位置处固定有滤板6,箱体1外侧位于滤板6上方位置处开设有出渣口7,箱体1一端设置有储料箱8,箱体1另一端中部固定有填料箱9,箱体1另一端靠近填料箱9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0,箱体1另一端中部开设有水源接口11,箱体1内侧底端嵌有搅拌机12,箱体1另一端底部连接有螺旋进料机13,螺旋进料机13远离箱体1一端底部开设有混料接口14,混料接口14内侧套接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一端连接有颗粒成型机16,颗粒成型机16底端固定有支架17,支架17内侧顶端固定有烘干机18,支架17内侧底端安装有传输带19,支架17远离颗粒成型机16一端设置有肥料袋20。

为了便于储料箱8的移动,储料箱8底端固定有车轮。

为了便于螺旋进料机13的正常使用和固定,箱体1另一端底部与螺旋进料机13另一端底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螺旋进料机13底端固定有支撑杆。

为了便于支架17的安装和颗粒成型机16的使用,支架17底端固定有固定杆,支架17内侧顶端位于颗粒成型机16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颗粒出口。

为了便于传输带19的隔热,以便于使用,传输带19外侧设置有隔热层。

为了便于增强搅拌机12的搅拌功能,搅拌机12外侧固定有刀片。

为了便于箱体1与隔板4之间的杀菌,箱体1内侧顶端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

工作原理:本发明使用时,通过进渣管2进行灰渣倒入工作,灰渣从进渣管2进入到碾碎机3,通过碾碎机3的工作,便于灰渣的碾碎,碾碎的灰渣再通过出渣管5落到滤板6上,碾碎的灰渣通过滤板6的过滤作用,便于进一步将灰渣中较大的过滤到储料箱8内,储料箱8内的灰渣从进渣管2进入再从碾碎机3碾碎,以便于提高利用效率,其余的灰渣落到箱体1内侧底端内,填料箱9内的物料从出料口10流到箱体1内侧底端,再通过水源接口11接入水源,最后通过搅拌机12进行搅拌,当搅拌充分后,通过螺旋进料机13往上移动,搅拌好的混合物料从混料接口14和连接管15移到颗粒成型机16内,通过颗粒成型机16将混合物料挤压成型,成型之后落到支架17内侧的传输带19上,在传输带19运输的过程中,烘干机18对其进行烘干,然后通过传输带19传输到肥料袋20,完后灰渣再利用工作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益处: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便于灰渣的直接再利用,利用率高,便于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