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TW组分的催化剂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9366发布日期:2019-01-25 17:3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TW组分的催化剂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涉及TW组分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TW组分的催化剂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TW组分以常见的石脑油和/或溶剂油、醚后液化气为原料,得到新的化工原料TW组份,该组份是一种碳(T)氢化合物,该碳氢化合物以烷(W)基为主,故简称TW组份,该组分具有辛烷值高,该组分辛烷值高,为85%-90%;应用领域广,可应用在油调和以及做为有机溶剂精细化工原料。

在生产TW组分的过程中,原料进入反应器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初级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器内的催化剂效果会逐渐降低,需要进行再生催化,在通过在生压缩机进行催化剂在生之前,需要对反应器进行冲洗,将里面的油污及水排出,否则影响再生压缩机的效果,且影响设备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TW组分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产TW组分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原料储罐、原料缓冲罐、换热器、加热器、反应器、分液罐,所述分液罐的气相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压缩机、冷却机、凝液罐和吸收解析塔连接,所述分液罐的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换热器和稳定塔连接;所述吸收解析塔上的初级液化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稳定塔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稳定塔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冷却器、回流罐连接,所述回流罐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稳定塔上的回流口和液化气排出管连接,所述稳定塔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冷却器和TW组分产品罐连接;所述反应器顶端设置有催化剂再生口,所述催化剂再生口通过管道与再生压缩机连接,所述催化剂再生口与再生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N2进口II,所述N2进口II处设置有电磁阀II,所述再生压缩机通过管道与分液罐连接,所述再生压缩机与分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N2进口I,所述N2进口I处设置有电磁阀I,所述N2进口II和N2进口I均通过管道与N2缓冲罐连接。增设氮气的分支管路,通过电磁阀门快速控制氮气走向,首先开电磁阀II、关电磁阀I进行置换,置换完后开电磁阀I、关电磁阀II进行催化剂再生,同时,氮气经过反应器后在进入分离罐进行气体、液体分离,然后再进入再生压缩机,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分离罐上端有氮气出口,保持整个系统的氮气量平衡和更新。

作为优选,所述液化气排出管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上的液化气进口连接。将反应产生的液化气通过管路引入到反引器中,因为产生的液化气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下,且主要成分是烷烃,不含有烯烃,可以有效地控制反应器内温度,且不影响产品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吸收解析塔上设置有泄压口和压力表,所述泄压口与原料缓冲罐之间设置有补压管,所述补压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门,所述原料缓冲罐上设置有压力表。由于吸收解析塔内为正压,正常生产时需要泄压,在吸收解吸塔和原料缓冲罐之间增加补压管线,实现了压力的平衡,且节省了氮气,降低成本。在补压管线上有补压自动调节阀,便于压力的调控。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缓冲罐上还设置有N2补压管,所述N2补压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门。当原料缓冲罐内的压力通过补压管线的调节还达不到要求时,可利用N2补压管进行补压。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反应器自上向下分隔成三个反应区域:反应区I、反应区II、反应区III,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漏液孔,所述反应器的反应区II和反应区III均设置有液化气进口,所述液化气排出管通过管道分别与反应区II和反应区III上的液化气进口连接,所述液化气排出管与反应区II和反应区III上的液化气进口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设置有3个:换热器I、换热器II、换热器III,所述原料缓冲罐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换热器I、换热器I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换热器I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II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换热器III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的反应区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换热器II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反应器的反应区II、反应区II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换热器II和换热器III的出料口与反应器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依次经过换热器I、换热器II、换热器III,然后进入分液罐。

有益效果

本专利通过增设氮气的分支管路,通过电磁阀门快速控制氮气走向,首先用N2进行置换,置换完后进行催化剂再生,同时,氮气经过反应器后再进入分液罐进行气体、液体分离,然后再进入再生压缩机,循环利用,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分离液上端有氮气出口,保持整个系统的氮气量平衡和更新。

本专利将反应产生的液化气通过管路引入到反引器中,因为产生的液化气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下,且主要成分是烷烃,不含有烯烃,可以有效地控制反应器内温度,且不影响产品质量。而且采用反应本身产生的液化气进行降温,无需外加降温资源,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本专利将吸收解析塔内的正压气体用于原料缓冲罐补压,实现了压力的平衡,而且节省了氮气,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料储罐、2:原料缓冲罐、3:稳定塔、4:反应器、5:分液罐、6:压缩机、7:冷却机、8:凝液罐、9:吸收解析塔、10:冷却器、11:回流罐、12:回流口、13:液化气排出管、15:TW组分产品罐、16:再生压缩机、17:N2缓冲罐、18:隔板、19:泄压口、20:压力表、21:补压管、22:压力调节阀门、23:N2补压管、24:加热器、25:换热器II、26:换热器III、27:电磁阀II、28:电磁阀I、29:换热器I。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生产TW组分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原料储罐1、原料缓冲罐2、换热器、加热器24、反应器4、分液罐5,所述分液罐5的气相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压缩机6、冷却机7、凝液罐8和吸收解析塔9连接,所述分液罐5的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换热器和稳定塔3连接;所述吸收解析塔9上的初级液化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稳定塔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稳定塔3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冷却器10、回流罐11连接,所述回流罐11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稳定塔3上的回流口12和液化气排出管13连接,所述稳定塔3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冷却器10和TW组分产品罐15连接;所述反应器4顶端设置有催化剂再生口,所述催化剂再生口通过管道与再生压缩机16连接,所述催化剂再生口与再生压缩机1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N2进口II,所述N2进口II处设置有电磁阀II,所述再生压缩机16通过管道与分液罐5连接,所述再生压缩机16与分液罐5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N2进口I,所述N2进口I处设置有电磁阀I,所述N2进口II和N2进口I均通过管道与N2缓冲罐17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液化气排出管13通过管道与反应器4上的液化气进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吸收解析塔9上设置有泄压口19和压力表20,所述泄压口19与原料缓冲罐2之间设置有补压管21,所述补压管21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门22,所述原料缓冲罐2上设置有压力表。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缓冲罐2上还设置有N2补压管23,所述N2补压管23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器4内设置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将反应器4自上向下分隔成三个反应区域:反应区I、反应区II、反应区III,所述隔板18上设置有漏液孔,所述反应器4的反应区II和反应区III均设置有液化气进口,所述液化气排出管13通过管道分别与反应区II和反应区III上的液化气进口连接,所述液化气排出管13与反应区II和反应区III上的液化气进口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设置有3个:换热器I29、换热器II25、换热器III26,所述原料缓冲罐2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换热器I、换热器I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换热器I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II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换热器III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4的反应区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换热器II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反应器4的反应区II、反应区II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换热器II和换热器III的出料口与反应器的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器4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依次经过换热器I、换热器II、换热器III,然后进入分液罐5。

原料从原料储罐依次经过原料缓冲罐、换热器,然后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反应得到的初级产物进入分液罐后分成气、液两支路,气相支路经过凝液罐后进入吸收解析塔,液相支路进入稳定塔;进入吸收解析塔中的组分经过处理形成不凝气和初级液化气,所述不凝气排空,所述初级液化气进入稳定塔;初级液化气和分液罐内的液相组分在稳定塔混合后,一部分得到产物液化气,另一部分经冷却器冷却后得到TW组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