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倒挡、差速的专用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1148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倒挡、差速的专用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倒挡、差速的专用发动机,尤其是在三轮摩托车、四轮沙滩摩托车上专用的摩托车发动机,属于摩托车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带倒挡、差速的专用发动机,包括组成该发动机的燃烧系统、配气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和电气系统以及由包含离合器、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构成的一级动力传递系统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集传动倒挡机构、差速机构于一体,并且均置于发动机箱体中;所述的传动倒挡机构包括变挡操纵机构、与变挡操纵机构相配合的游轮,游轮与输入轴为间隙配合并在其上可以滑动,以及与游轮相关联的两级惰轮轴7、8,在惰轮轴7上设有惰齿轮16、17,在惰轮轴8上设有惰齿轮18、19,游轮20在变挡操纵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与惰齿轮17、18的啮合,惰齿轮16、19为常啮合状态,设在惰轮轴8上的主动齿轮与设在差速机构上的从动齿轮亦为常啮合状态;差速机构内置于发动机的后部箱体内,其左右两端分别带有输出半轴。
所述的变挡操纵机构由两端固定于左箱盖、传动箱盖上的并可移动的变挡轴,与变挡轴一体的变挡拨叉,以及置于变挡轴之上并限位于变挡拨叉与传动箱盖之间的位控弹簧所组成,变挡拨叉的末端置于游轮的拨叉槽内,通过拉筋线控制变挡轴的移动。
所述的两半轴直接安装车轮。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了传动倒挡机构,增加了车辆的使用性能,对残疾人专用三轮车、小型客货三轮车及四轮沙滩车特别适用,方便骑乘者。
(2)将差速机构置于发动机内,整车结构更为紧凑,省去了后桥,减少了整车零部件,降低了成本。
(3)传动倒挡机构与差速机构设计为一整体,均集中于传动箱单元,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对原有发动机的革新改造。
(4)变挡操纵机构操作灵活简便,前进后退易于实现。
输入轴(6)右端支撑于左箱体内侧的圆孔内,中部通过滚动轴承支撑于左箱盖(11)上,左端通过滚针轴承支撑于传动箱盖(12)上,在滚动轴承的左侧及滚针轴承的右侧分别设置了挡圈和推力垫圈,连同输入轴的轴肩,对该轴起限位作用。在输入轴(6)上依次设有从动链轮(5),游轮(20),从动链轮(5)与输入轴(6)过盈配合;游轮(20)与输入轴为间隙配合,并可以在输入轴上实现轴向移动,其上设有与变挡拨叉相对应的拨叉槽。惰轮轴(7)、(8),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滚针轴承均支撑于左箱盖(11)与传动箱盖(12)上。对惰轮轴(7)、(8)滚针轴承的一端还设置了推力垫圈,惰轮轴靠两侧轴肩限位。在惰轮轴(7)上通过花键依次设有惰齿轮(16)、(17),二者的外侧设挡圈限位。在惰轮轴(8)上依次设有主动齿轮(24),惰齿轮(18)、(19),其中主动齿轮(24)与惰轮轴(8)为一体,惰齿轮(18)、(19)与惰轮轴(8)为花键连接。差速器(15)上通过键连接设有从动齿轮(10)。它们的联系是惰齿轮(16)与惰齿轮(19)、主动齿轮(24)与从动齿轮(10)这两组齿轮为常啮合状态;游轮(20)在变挡操纵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与惰齿轮(17)、(18)的啮合。也就是说,在正常状态下前进行驶时,游轮(20)仅与惰齿轮(17)啮合;当操作为倒挡行驶时,游轮(20)仅与惰齿轮(18)啮合。
差速器(15)通过嵌入左箱盖(11)、传动箱盖(12)内的一对滚动轴承内置于发动机的后部。其左右两端分别带有输出半轴(9)、(14),输出半轴(9)、(14)的外端通过一对滚动轴承分别支撑在左箱体(3)、连接盘(13)上,在左箱体(3)、连接盘(13)上设有与车轮轮毂相配合的结构。差速机构的原理早已为公知技术,本处不再赘述。
变挡操纵机构由两端固定于箱体上的并可以轴向移动的变挡轴(22)、与变挡轴(22)一体的变挡拨叉(25),以及置于变挡轴(22)之上并限位于变挡拨叉(25)与传动箱盖(12)之间的位控弹簧(23)所组成,变挡拨叉(25)的末端置于游轮(20)的拨叉槽内,拉筋线(21)的一端通过支撑架后与变挡轴(22)的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传动箱内部构件的润滑与发动机箱体内链轮、链条的润滑是相通的。为防止润滑油泄露,在变挡轴(22)与传动箱盖(12)之间、半轴(14)与传动箱盖(12)之间以及半轴(9)与左箱体之间均设有油封。
该发动机的工况变化是这样的通常状态下,位控弹簧(23)呈预压状态,此为前进挡。游轮(20)与惰齿轮(17)啮合,当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后自动离合器(1)接合,动力经传动链条(4)、从动链轮(5)带动输入轴(6),游轮(20)转动驱动惰齿轮(17),经惰齿轮(16)、(19)、主动齿轮24)传递到与差速器键连接的从动齿轮(10),驱动差速器实现前进挡。进入倒挡时,拉紧拉筋线(21)使变挡轴(22)发生轴向位移、压缩位控弹簧(23)到位,此时游轮(20)与惰齿轮(18)啮合,通过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10)驱动差速器实现倒挡。松开紧拉筋线(21),在位控弹簧(23)弹力作用下,变挡轴(22)复位,进入前进挡。
当三轮摩托车、四轮摩托车直线行驶时,差速器不起作用,左右半轴转速相同;当弯路行驶时,内外车轮在差速器的作用下转速发生差异,以适应弯路的需要。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为皮带传动的带有倒挡、差速的专用发动机。所谓皮带传动(CVT传动),即包括有自动离合器、一级主动带轮、传动带、一级从动带轮在内的一级动力传递系统。对该种形式的发动机而言,自一级从动带轮以前,,包括燃烧系统、配气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和电气系统以及包含离合器、主动带轮、传动带、从动带轮在内的一级动力传递系统,这些技术在本领域均为成熟的技术,本处不再赘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贡献在于自输入轴开始设置了以传动变挡机构、差速机构为主体的变速箱结构,该变速箱结构不同于已有技术中的外置式变速箱,而是内置于发动机箱体内,传动变挡机构、差速机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使整个发动机各部分协调配合。就传动倒挡机构、差速机构来说,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皮带传动不需要润滑,润滑油进入皮带系统将造成传动失灵。为此,本技术将由离合器、传动带、带轮构成的一级传动系统与用润滑油润滑的相邻的传动倒挡机构、差速机构密封。在变挡轴、输入轴、二级惰轮轴、右半轴与左箱盖之间设润滑油蜜封装置,右半轴与左箱体之间的轴承使用润滑脂。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重述。
权利要求1.一种带倒挡、差速的专用发动机,包括组成该发动机的燃烧系统、配气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和电气系统以及由包含离合器(1)、主动链轮、链条(4)、从动链轮(5)构成的一级动力传递系统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集传动倒挡机构、差速机构于一体,并且均置于发动机箱体中;所述的传动倒挡机构包括变挡操纵机构、与变挡操纵机构相配合的游轮(20),游轮(20)与输入轴(6)为间隙配合并在其上可以滑动,以及与游轮(20)相关联的惰轮轴(7)、惰轮轴(8),在惰轮轴(7)上设有惰齿轮(16)、(17),在惰轮轴(8)上设有惰齿轮(18)、(19),游轮(20)在变挡操纵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与惰齿轮(17)、(18)的啮合,惰齿轮(16)、(19)为常啮合状态,设在惰轮轴(8)上的主动齿轮(24)与设在差速机构(15)上的从动齿轮(10)亦为常啮合状态;差速机构内置于发动机的后部箱体内,其左右两端分别带有输出半轴(9)、(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倒挡、差速的专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挡操纵机构由两端固定于左箱盖(11)、传动箱盖(12)上的并可移动的变挡轴(22),与变挡轴(22)一体的变挡拨叉(25),以及置于变挡轴(22)之上并限位于变挡拨叉(25)与传动箱盖之间的位控弹簧(23)所组成,变挡拨叉(25)的末端置于游轮(20)的拨叉槽内,通过拉筋线(21)控制变挡轴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倒挡、差速的专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输出半轴(9)、(14)的两端直接安装车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倒挡、差速的发动机,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集传动倒档机构、差速机构于传动箱内,通过变挡操纵机构使固定在输入轴上的游轮与固定在两级惰轮轴7、8上的惰齿轮16、17、18、19实现不同的啮合状态,再通过与固定在差速器上的从动齿轮10啮合实现前进挡与倒挡。差速机构左右端设置的输出半轴9、14直接安装车轮。该结构在皮带或链条传动的发动机上均可实现,广泛适用于三轮、四轮摩托车,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嫁接性好、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
文档编号F02B61/06GK2514129SQ0124385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0日
发明者朱双波, 宋吉秋, 张海波, 王忠祥, 李文汇 申请人:济南绿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