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665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特别涉及安装在二轮车等车辆内燃机上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安装在二轮车等车辆上的内燃机所采用的所谓燃料喷射装置,是通过燃料喷射泵将燃料边加压边输送到燃料喷嘴,同时在燃料喷嘴处理成雾状,送入吸气通道。
为将燃料输送到上述燃料喷射装置,该燃料喷射装置通过燃料输送管与贮存燃料的燃料箱连接在一起。
但在如上所述的以往燃料喷射装置中,例如,一旦伴随周围温度上升等原因引起燃料温度上升,燃料中会产生蒸汽。
这样当蒸汽数量超过燃料喷射泵的排出能力时,就会产生燃料供给量难以控制的缺陷。
为克服以上缺陷,以往的处理方法是,在上述燃料喷射泵上游设置输送燃料的燃料泵,通过该燃料泵时常对燃料施加比给定压力大的压力。
该处理方法,是通过向燃料施加比给定压力大的压力,使上述蒸汽液化,汇入燃料中。
但是,这种通过给燃料加压除去蒸汽的方法,存在以下尚待改进的缺陷。
即,在上述处理方法中,为使与燃料喷射泵连通的燃料输送通道内的燃料总是保持比给定压力大的压力,如上所述除了燃料喷射泵以外还需要燃料泵,另外上述燃料输送通道还必须由高压管乃至高压软管制成,所以存在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而且,由于内燃机不运转时也必须保持向上述燃料的加压状态,造成装置承受的负荷大,影响耐久性。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的问题而发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抑制蒸汽混入燃料喷射装置内,且又廉价、耐久性能高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设置于贮存燃料的燃料箱下方,从该燃料箱吸引上述燃料后通过加压,将该燃料喷射到内燃机吸气通道。其特征在于具有装置主体,和内设于该装置主体、吸引并压送上述燃料的柱塞泵,和设置在上述装置主体上、喷射上述燃料的喷嘴;上述柱塞泵由气缸、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气缸内并形成加压腔的柱塞、以及激励该柱塞的圆筒状线圈构成;上述装置主体,其下部设有伴随上述柱塞运动与上述加压腔连通的吸引件,其上部设置有将剩余燃料回流至上述燃料箱的回流件,另外在上述气缸与圆筒状线圈之间还设有将从吸引件分流出的部分燃料向上述回流件导引的回油管路。
本发明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中,在上述柱塞中心部位,形成将上述剩余燃料导向上述回流件的排出通道,同时在该排出通道内设有在上述柱塞的加压冲程初始阶段对上述燃料进行予压的予压阀。
在本发明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的上述加压腔内,设置有溢流阀,该溢流阀在上述柱塞的予压动作结束时挡接在该柱塞上、阻断上述排出通道以便开始上述燃料的加压作业。
再者,本发明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中,在上述吸引件的、被导向上述回油管路的燃料的分流部分的下游侧,设有仅在上述柱塞泵的吸引冲程允许上述燃料流入上述柱塞泵内的止回阀。
还有,本发明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中,在上述排出部分连接有与上述燃料箱连通的燃料回流管,同时该燃料回流管的端部向上述燃料箱的空间部打开。


图1是本实施形式中采用了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1的燃料供给系统构成示意图。
该燃料供给系统,在贮存燃料F的燃料箱2的下方,设置有从该燃料箱2吸引上述燃料F后通过加压、将该燃料F向内燃机吸气通道I内喷射的上述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1;设置在该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1下部的吸引件1a和上述燃料箱2,通过输送燃料F的输送管3相连通的同时,设置于上述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1上部的回流件1b和上述燃料箱2,通过使从上述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1排出的剩余燃料回流到上述燃料箱2的回油管4相连通,另外,在上述输送管3上设有低压滤清器5。
如图2所示,上述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1的基本构成为具有装置主体6,和内设于该装置主体6、吸引并压送上述燃料F的柱塞泵P,和设置在装置主体6上、喷射上述燃料的喷嘴7;上述柱塞泵P,由气缸8、和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气缸8内形成加压腔9的柱塞10、和激励该柱塞10的圆筒状线圈11构成;上述装置主体6,其下部设有构成上述吸引件1a的吸引用触管12,其上部设有构成上述回流件1b的回流用触管13,另外,在上述气缸8与圆筒状线圈11之间,设有将在上述吸引件1a处分流出的部分燃料向上述回流件1b导引的回油管路14。
接下来,对以上内容加以详细说明在上述气缸8上嵌装有覆盖其上部外周的上述回流用触管13,而在上述气缸8下部嵌装有外气缸15,另外,在上述外气缸15和上述回流用触管13之间介装有中间管16。
并且,嵌装有覆盖住上述回流用触管13、中间管16以及外气缸15的环形芯17,在该环形芯17上卷绕着圆筒状线圈11,另外在上述环形芯17的内周面和上述回流用触管13、中间管16以及外气缸1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上述回油管路14。
另外,上述外气缸15下部自上述装置主体6的下方突出,在该突出端的内部设置有与上述加压腔9连通的计量节流孔18。
在上述柱塞10的中心部位,形成有将上述剩余燃料导向上述回流件的排出通道10a,同时在该排出通道10a内设有在上述柱塞10的加压冲程的初始阶段对上述燃料F进行予压的予压阀19。
在上述外气缸15内部且上述计量节流孔18的上部,与上述柱塞10的下端部有间隔地安装有辅助气缸20,在该辅助气缸20的外周面,和上述外气缸15的内周面以及上述气缸8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上述加压腔9。
另外,在上述辅助气缸20的上端部,设置有溢流阀21,该溢流阀在上述柱塞10的予压动作结束后挡接在该柱塞10上、阻断上述排出通道10a以便开始对上述燃料的加压动作;在上述辅助气缸20的下端部,设有当上述加压腔9中的燃料F压力达到给定压力时即行打开的出口止回阀22。
另外,在上述外气缸15下端部、安装有上述吸引用触管12的部位,形成有连通该吸引用触管12与上述加压腔9的吸引通道15a;在该吸引通道15a上,设置有仅在上述柱塞10的吸引冲程进行时容许上述燃料F流入上述加压腔9内的入口止回阀23。
而且,在述外气缸15内,形成有在与上述回油管路14相连通的同时,又在上述入口止回阀23的上游侧与上述吸引通道15a相连通的分流通道24,将通过上述吸引用触管12吸引的燃料F的一部分随时导入上述回油管路14。
另一方面,上述喷嘴7,由嵌装于上述外气缸15下端部外周的喷嘴体25,和安装于该喷嘴体25内的筒状导向件26,和安装于该导向件26内可往复运动的筒状支持件27,和可往复运动地安装于支持件27内侧、开关形成于上述导向件26的燃料喷射通道28的菌形阀29构成。
图2中的符号30及31,是将上述柱塞10保持在中立位置的中立弹簧;符号32、33、34以及35分别表示予压阀19、溢油阀21、出口止回阀22,以及将菌形阀29向关闭位置挤压的回位弹簧;另外,符号36是将上述入口止回阀23向关闭位置挤压的回位弹簧。
另外,图2中的符号37,表示辅助空气节流孔,该辅助空气节流孔利用上述喷嘴7打开时上述吸气通道I内的真空压力向上述喷嘴7输送空气,以使上述喷嘴7喷出的燃料变成雾状。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上述回油管4,作为与上述燃料箱相连通的燃料回流管,如图1所示,其端部向上述燃料箱2的空间部打开。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形式中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柱塞泵P伴随内燃机运作时,柱塞10进行往复运动,燃料箱2内的燃料F通过输送管3被吸引到柱塞泵P后被加压,通过喷嘴7以雾状被喷射到吸气通道I。
也就是说,对上述燃料F的吸引是这样进行的上述柱塞10在回归中立位置时加压腔9产生真空压力,从而入口止回阀23被打开,燃料F就从吸引通道15a被吸引到加压腔9中。
这样,上述柱塞10受到上述圆筒状线圈11的激励,该柱塞10边抵抗中立弹簧31的弹力边下降,由此开始对加压腔9内的燃料F加压。
在该加压冲程的初始阶段,上述入口止回阀23处于关闭状态,上述加压腔9内的燃料F被加压、而当燃料F承受到的压力升至给定压力时,在上述予压阀19作用下,加压腔9内的部分燃料被排出到柱塞10内的排出通道10a,这样在如上所述的加压冲程初始阶段燃料F得以保持给定压力。
然后,若柱塞10继续下降,其下端面被溢油阀21堵住,上述加压腔9内的燃料F被继续加压,其承受到的压力升至给定压力时,出口止回阀22被打开,加压腔9内的燃料F通过计量节流孔18被输送到喷嘴7,此后,随着菌形阀29被打开,上述燃料F通过燃料喷射通道28被喷射到吸气通道I。
之后,在进行此燃料喷射时,通过从辅助空气节流孔37供给辅助空气促进了如上所述喷射出的燃料F的雾化,并将其输送到吸气通道I。
另一方面,伴随上述对燃料F的吸引作业,输送管3的低压滤清器5的下游侧产生真空压力,由此在该低压滤清器5的下游侧产生蒸气,而且随着上述柱塞泵P因燃料F的喷射作业而发热,被吸引的燃料F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因此,燃料F内部有蒸气产生。
但在本实施形式中,上述吸引通道15a通过分流通道24与上述柱塞10周围形成的回油管路14相连通,并且通过上述回流用触管13以及回油管4与燃料箱2的上部空间部相连通。
因此,在吸引通道15a的入口止回阀23的上游侧产生的蒸气,以及在上述分流通道15a、回油管路14中因温度上升而产生的蒸气,因自身浮力,由上述回油管路14经由回流用触管13以及回油管4被导入燃料箱2,向该燃料箱2的上部空间部喷出。
因此在本实施形式中,蒸气形成泡沫泵,未被吸引到柱塞泵P的剩余燃料F,从燃料箱2经柱塞泵P的加压腔9,溢流返回燃料箱2,如此循环不断。
由于剩余燃料F的上述循环作用,产生于燃料F的蒸气几乎都被排放到燃料箱2的空间部,大幅降低了被吸引到上述加压腔9内的蒸气量。
而且,即使有蒸气被吸引到上述加压腔9内,在本实施形式中加压冲程的初始阶段,上述蒸气F经予压阀19予压,混入的蒸气也被液化而不复存在。
或者,经予压未能液化的蒸气,在燃料F达到给定压力时上述予压阀19被打开,经予压阀19被输送至柱塞10的排出通道10a,返回至燃料箱2。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形式中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1中,蒸气对柱塞泵P的浸入被控制在最小限度,限制了柱塞泵P吐出能力的下降,从而可确保燃料喷射量的控制精度。
而且,由于上述蒸气随泡沫泵产生的自然循环流动被排入燃料箱2,没必要为除去蒸气而经常对燃料F加压,因此不再需要过去必须的燃料泵,而且,对使燃料F循环的各种管的耐压性要求也随之降低。
另外,上述实施形式中所示各构成部件的形状、尺寸等仅为一个示例,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作出各种相应改变。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可将蒸气对柱塞泵的浸入控制在最小限度,限制柱塞泵吐出能力的下降,从而可确保对燃料喷射量的控制精度。
而且,由于上述蒸气随泡沫泵产生的自然循环流动被排入燃料箱2,没必要为除去蒸气而经常对燃料F加压,因此不再需要过去必须的燃料泵,而且,对使燃料F循环的各种管的耐压性要求也随之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设置于贮存燃料的燃料箱下方,从该燃料箱吸引上述燃料后通过加压,将该燃料喷射到内燃机吸气通道;其特征在于具有装置主体,和内设于该装置主体、吸引并压送上述燃料的柱塞泵,和设置在上述装置主体上、喷射上述燃料的喷嘴;上述柱塞泵由气缸、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气缸内并形成加压腔的柱塞、以及激励该柱塞的圆筒状线圈构成;上述装置主体,其下部设有伴随上述柱塞运动与上述加压腔连通的吸引件,其上部设置有将剩余燃料回流至上述燃料箱的回流件,另外在上述气缸与圆筒状线圈之间还设有将从吸引件分流出的部分燃料向上述回流件导引的回油管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柱塞中心部位,形成将上述剩余燃料导向上述回流件的排出通道,同时在该排出通道内设有在上述柱塞的加压冲程初始阶段对上述燃料进行予压的予压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压腔内,设置有溢流阀,该溢流阀在上述柱塞的予压动作结束时挡接在该柱塞上、阻断上述排出通道以便开始上述燃料的加压作业。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引件的、被导向上述回油管路的燃料的分流部分的下游侧,设有仅在上述柱塞泵的吸引冲程允许上述燃料流入上述柱塞泵内的止回阀。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排出部分连接有与上述燃料箱连通的燃料回流管,同时该燃料回流管的端部向上述燃料箱的空间部打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根据本装置,柱塞泵P由气缸8、和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气缸内形成加压腔9的柱塞10、和激励该柱塞的圆筒状线圈11构成;构成上述柱塞泵的装置主体6,其下部设有由于上述柱塞运动而与上述加压腔连通的吸引件1a,其上部设置有使剩余燃料向燃料箱2回流的回流件1b,另外在上述气缸与圆筒状线圈之间,设有将从上述吸引件分流出的部分燃料向上述回流件导引的回油管路14。由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抑制蒸汽混入燃料喷射装置内,且低成本、耐久性能高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
文档编号F02M57/02GK1474910SQ01819059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7日
发明者桥本省吾, 江原亮二, 水井宏, 二梃木正, 高桥淳一郎, 一郎, 二, 正 申请人:株式会社三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