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门油封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716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门油封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油封结构,特别是指运用于汽门装置上的油封结构。汽门装置主要包括有一个汽门导管、一支阀杆及一个油封。其中该阀杆是组设在本体的轴向上,而油封组设在本体的一端。如此,当阀杆往复运动时,可以利用油封挡止机油以防机油进入燃烧室。
由于本体与阀杆均是金属制成,在阀杆高速往复运动过程中,不免因摩擦而产生金属屑,当金属屑堆积在油封的内壁面,便会加速油封内面磨损。此时机油便会由隙缝中被吸入燃烧室中一起被燃烧,除了导致机油量变少的情形外,更会产生大量的排烟现象,因此定期检查及更换汽门油封是保养车子的重要工作之一,且能因此符合环保的需求。而提高油封的使用寿命,可以减少检查更换油封的频率,对使用上有明显的实用功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门油封结构改良,该汽门油封由一外套体与一内垫体所组合而成,且该内垫体固设结合于该外套体的内部形成一体的元件,且该内垫体有一部份延伸出该外套体,定义延伸的部份为挡止部,该挡止部的内壁面是凸设有至少二圈的环状凸起构造,定义该环状的凸起构造分别为挡缘,各挡缘的端缘制成尖锐状,且与该汽门阀杆的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汽门油封的内壁面制设有至少二个挡缘,利用挡缘来分段挡除金属屑,即可防止油封快速被磨损,而提高油封的使用寿命。


图1是汽门装置与燃烧室之组合示意图。
图2是汽门装置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门装置之动作示意图。图号说明10——汽门装置12——汽门导管14——汽门阀杆16——汽门油封20——燃烧室 22——外套体24——内垫体 26——挡止部28——第一挡缘32——第二挡缘[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所示,汽门装置10是与引擎燃烧室20组合。该引擎燃烧室20对应复数组的汽门装置10。
请参阅图2所示,一汽门装置10至少包括有一汽门导管12、一汽门阀杆14及一汽门油封16所组成。其中该汽门导管12及汽门阀杆14是金属制成,且该汽门阀杆14是组设在该汽门导管12的轴向中。而该汽门油封16组设在汽门导管12的一端对应着该汽门阀杆14。
请参阅图3所示,该汽门油封16是由一外套体22与一内垫体24所组合而成。该外套体22是为一具有弹性之元件,可以由橡胶或金属材料所制成,而该内垫体24则由橡胶材料所制成。该内垫体24是固接结合于该外套体22的内部,以形成一体的元件。
值得注意的是,该内垫体24有一部份延伸出该外套体22,且定义延伸的部份为挡止部26。该挡止部26的内壁面是凸设有至少二圈的环状凸起构造,定义该环状的凸起构造分别为第一挡缘28及第二挡缘32。该第一挡缘28及该第二挡缘32的端缘可以制成尖锐状,而且与该汽门阀杆14的表面接触(如图2所示)。
请参阅图2、4所示,在汽门阀杆14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该汽门阀杆14与该汽门导管12不断的磨擦,并且因此而产生金属粉屑,而且金属粉屑会随着机油而累积于第一挡缘28处,故金属粉屑及机油不会进入燃烧室(未显示)。
必然的情形是,该第一挡缘28在经过一段的使用时间后,必会因为金属粉屑的堆积而造成磨损。当第一挡缘28与汽门阀杆14之间有小隙缝时,机油会流过小间隙,而金属粉屑仍被挡止在第一挡缘28处。此时机油仍被第二挡缘32挡止,故无进入燃烧室之虞。
随着第一挡缘28与汽门阀杆14间的隙缝加大,原先累积在第一挡缘28处的金属粉屑会通过隙缝而累积于第二挡缘32处。此时以该第二挡缘32挡止机油及金属粉屑,以防止机油及金属粉屑进入燃烧室。
是以,由以上的实施可知,每一个挡缘28、32除了可以互相配合,以提高对机油的防渗透作用外,又均可以依次独自挡止机油及金属粉屑。故在使用上,除明显具有较高的防渗漏功能外,更能有效提高每个油封的使用寿命,使用者能够减少更换油封的频率,满足实际使用之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汽门油封结构改良,该汽门油封由一外套体与一内垫体所组合而成,且该内垫体固设结合于该外套体的内部形成一体的元件,且该内垫体有一部份延伸出该外套体,定义延伸的部份为挡止部,其特征在于该挡止部的内壁面是凸设有至少二圈的环状凸起构造,定义该环状的凸起构造分别为挡缘,各挡缘的端缘制成尖锐状,且与该汽门阀杆的表面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门油封结构改良。其是于该汽门油封的内壁面制设至少二个凸出的挡缘,且该各挡缘对应汽门阀杆。如此,在汽门阀杆运动过程中,可利用挡缘挡除汽门阀杆与汽门导杆摩擦所产生的铁屑以提高油封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1L3/08GK2588054SQ02250089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6日
发明者尤永兴 申请人:尤永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