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483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油车辆的节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用量迅速增加;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由于燃油中的碳氢分子中的大分子团不易与氧气混合燃烧,所以燃油的燃烧效率较低,未能充分利用能源,另外燃油因未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有害物质排出后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由上壳体、下壳体、挡网、密封圈和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件;改善了燃烧状况,提高了燃烧效率,利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油装置,在节油装置的壳体上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管接头,在壳体内装有若干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件。
进一步,所述节油件为管状或不同尺寸的颗粒。
进一步,所述壳体设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上、下两壳体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的外面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上、下壳体内的装管接头的一端设有挡网,节油件位于两挡网之间。
进一步,所述节油装置的壳体的横截面设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有挡网,两挡网间装有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件。燃油均匀的在壳体的横截面上通过并与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件充分接触,释放能量并催化燃油分子,切断或削弱碳氢分子链,使大分子细化;增大了燃油分子与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混氧率;使燃油雾化程度大大提高,燃油得到完全、充分的燃烧。动力提升为10-25%;节油率为10-30%;尾气污染降低了50-70%;保护了发动机,延长了使用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寿命为3-5年,寿命较长。另外,对现有车辆不需进行较大的改装、变动即可安装上本实用新型,非常简便。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书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看图1。本节油装置由上壳体1、挡网2、密封圈3、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件4和下壳体5组成。参看附图。上、下壳体均由本体和接管组成,接管装于壳体端部的通孔中并焊接固定。上、下两壳体通过其法兰焊接或粘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安装上密封圈;以防漏油。本实施例的壳体设为圆管形,在上、下壳体的靠接管端设有挡网,在两挡网之间设有多个节油件,本实施例的节油件为管子,即使用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胶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其两端的管接头与内燃机的进油管连接,使燃油经过本实用新型进入内燃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有挡网,两挡网间装有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胶管,燃油均匀的在壳体的横截面上通过并与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胶管充分接触,释放能量并催化燃油分子,切断或削弱碳氢分子链,使大分子细化,增大了燃油分子与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混氧率;使燃油雾化程度大大提高,燃油得到完全、充分的燃烧。既节省能源也利于环保。
实施例2。参看图2。本实施例中的节油件为颗粒状。其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节油装置,其特征是在壳体上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管接头,在壳体内装有由多种稀有金属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节油件为管状或不同尺寸的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设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上、下两壳体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的外面设有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下壳体内的装管接头的一端设有挡网,节油件位于两挡网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节油装置的壳体的横截面设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油装置,其特征是在壳体上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管接头,在壳体内装有若干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有挡网,两挡网间设有许多节油胶管并装有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件。燃油均匀的在壳体中通过并与由多种稀有矿物元素合成的以耐油橡胶为载体的节油件充分接触,释放能量并催化燃油分子,切断或削弱碳氢分子链,使大分子细化,增大了燃油分子与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混氧率;使燃油雾化程度大大提高,燃油得到完全、充分的燃烧。既节省能源又利于环保。适用于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及其它燃油的内燃机。
文档编号F02M27/02GK2672308SQ20032010351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李伟 申请人:李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