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785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进气门或排气门的相位可变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
背景技术
从对付发动机废气等的观点出发,搭载在汽车上的发动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往往构成 可对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时期和打开期间等进行调整。
作为该可变式气门机构结构的一例子,例如提出了如下一种结构利用作为传递构件 的中央摇臂,将设在凸轮轴上的凸轮的凸轮升程的变位传递给基圆区间与升程区间相连的 往复式的摆动凸轮,利用由该摆动凸轮驱动的摇臂来驱动进气门、排气门。
中央摇臂的姿势例如由作动器调整。当中央摇臂的姿势产生变化时,在中央摇臂与凸 轮接触的位置产生变化,同时在中央摇臂与摆动凸轮接触的位置产生变化。由此进气门和 排气门的动作产生变化。
如上所述,凸轮与中央摇臂互相接触,中央摇臂与摆动凸轮互相接触,摆动臂与摇臂 互相接触。
具体地说,中央摇臂上设有辊子状的凸轮从动件,该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滚动接触。摆 动凸轮上形成有与中央摇臂的顶端面滑动接触的面。摇臂上设有辊子构件,摆动凸轮与该 辊子构件滚动接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h日本特开2005—299536
如上所述,可变式气门机构具有多个结构要素即中央摇臂、摆动凸轮和摇臂,在这些 结构要素中互相相邻的结构要素之间(即凸轮与中央摇臂的组合,中央摇臂与摆动凸轮的 组合,摆动凸轮与摇臂的组合)互相接触且互相滑动的场合,为了抑制该接触部位发生的 摩擦,最好像针状辊子构件那样在该接触部位设置由内圈、外圈、收容在这些内圈与外圈 之间的滚动体构成的滚动式辊子构件。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的结构那样,若凸轮变位是按中央 摇臂、摆动凸轮、摇臂的顺序进行传递的结构,那么在凸轮变位所传递的传递路径中,在 位于远离由可变式气门机构驱动的气门位置的凸轮与中央摇臂的接触部位、以及中央摇臂与摆动凸轮的接触部位上,作用着这样的载荷,该载荷是将凸轮变位传递到位于与气门之 间的其它结构要素即中央摇臂、摆动凸轮和摇臂时的载荷。具体地说,在凸轮与中央摇臂的接触部上作用的载荷的大小能将凸轮变位经由中央摇 臂、摆动凸轮和摇臂传递到气门。在中央摇臂与摆动凸轮的接触部上作用的载荷的大小能 将凸轮突位经由摆动凸轮、摇臂传递到面。其结果,凸轮与中央摇臂的接触部、中央摇臂与摆动凸轮的接触部产生挠曲之类的变 形,可以认为向由可变式气门机构驱动的气门传递的凸轮变位会产生损失。被传递的凸轮 变位产生损失是不希望的。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针状辊子构件对于从外圈向内圈作用的载荷容易变形。对于这 一点进行具体说明。针状辊子构件在外圈与内圈之间收容有多个滚针。当从外圈向内圈作用载荷时,该载荷就从外圈传递到滚针。此时,若载荷作用在互相 相邻的滚针间的间隙,则外圈会与该间隙对应地变形。因此,若考虑摩擦而使用针状辊子构件,则会因针状辊子构件的变形而使凸轮变位的 传递产生损失。另一方面,在上述这种可变式气门机构中,在摆动凸轮上设有受到中央摇臂变位的销 子构件。具体地说,在销子构件上形成具有底面的槽,该槽根据传递凸轮变位的最当中的 中央摇臂的姿势和位置的变位而与中央摇臂的顶端面滑动接触。中央摇臂的顶端部可滑动 地收容在销子构件的槽内。并且,中央摇臂例如支承在将摇臂支承成摆动自如的摇臂轴上。摇臂轴的姿势例如由 作动器调整。当摇臂轴的姿势产生变化时,中央摇臂中由摇臂轴支承的部位的位置产生变 化。中央摇臂的姿势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当中央摇臂的姿势产生变化时,中央摇臂中与凸轮接触的位置产生变化,同时在中央 摇臂中与摆动凸轮接触的位置产生变化。由此,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动作产生变化。这种技 术公开在专利文献l中。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中,凸轮与中央摇臂互相接触,中 央摇臂与摆动凸轮互相接触,摆动凸轮与摇臂互相接触。尤其是中央摇臂与摆动凸轮互相 滑动接触。因此,互相接触的部位必须用润滑油润滑。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示,若中央摇臂与摆动凸轮是互相滑动接触的,则互相的接触 面积就较大。因此,需要更多的润滑油。另一方面,通过在沿着将凸轮变位传递到气门的传递路径互相相邻的结构要素之间的接触部上设置辊子构件,使其互相线接触。由于这种结构是线接触,故可减少润滑油的量。 此外,随着辊子构件的旋转润滑油会向周围飞散。利用该飞散,也可例如对辊子构件的旋转轴的支承部等接触部位周围进行润滑。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中,由于是中央摇臂的顶端面与设在摆动凸轮上的销子构件的槽滑动接触,故通过中央摇臂与该槽相嵌而使中央摇臂得到定位。但是,若是在中央摇臂与摆动凸轮的接触部使用辊子构件的结构,则因中央摇臂向不 同于预先设定的变位方向的方向进行变位,中央摇臂的姿势就成为与预先设定的姿势不相 同的姿势。由此,中央摇臂相对于摆动凸轮及凸轮的姿势产生变化。具体地说,中央摇臂顶端面 相对于摆动凸轮的辊子构件的姿势产生变化。若中央摇臂顶端面相对于辊子构件的姿势产 生变化,经过中央摇臂而传递到摆动凸轮的凸轮变位相对于当初设定的凸轮变位的传递就 具有误差。因这种误差,传递到由可变式气门机构所驱动的气门上的凸轮变位相对于当初设定的 凸轮变位就会有误差。因此,在驱动过程中,中央摇臂变为与预先设定的姿势不相同的姿 势是不希望的。发明内容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摩擦并可抑制凸轮变位的传递损失的内燃机 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摩擦并可抑制凸轮变位的传递损失的、可用 较少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同时可抑制发生凸轮变位传递误差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具有旋转自如地设在内燃机上的凸轮轴;形成于 所述凸轮轴的凸轮;设在所述内燃机上、对进气门或排气门进行驱动的摇臂;摆动自如地 设在所述内燃机上、受到所述凸轮变位而驱动所述摇臂的摆动凸轮;以及夹装在所述摆动 凸轮与所述凸轮之间、将所述凸轮变位传递到所述摆动凸轮的传递构件。所述摇臂具有滚 动式辊子构件。所述滚动式辊子构件具有被固定的内圈;与所述内圈同轴配置并在内侧 收容所述内圈的外圈;以及收容在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将所述外圈支承成可相对于所述 内圈转动自如的多个滚动体,所述外圈与所述摆动凸轮转动接触,受到所述摆动凸轮的变 位。在所述凸轮变位传递至所述摆动凸轮的传递路径中,从所述凸轮向所述传递构件传递所述凸轮变位的第一传递部和从所述传递构件向所述摆动凸轮传递所述凸轮变位的第二 传递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滑动式辊子构件。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在外周面传递所述变位、 同时转动自如地由支承部支承,且在与所述支承部之间构成滑动式轴承机构。采用该结构,通过将载荷较小的部分做成滚动式辊子构件、将载荷较大的部分做成滑 动式辊子构件,从而可减少摩擦并抑制凸轮变位的传递损失。在本发明的较佳例子中,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的直径是所述滚动式辊子构件的直径以上。采用该结构,可将滑动式辊子构件的刚性做得大于滚动式辊子构件的刚性。若将滑动 式辊子构件的直径做得大于所述滚动式辊子构件的直径,可进一步加大滑动式辊子构件的 刚性。在本发明的较佳例子中,所述第一传递部和所述第二传递部具有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 采用该结构,可进一步减少摩擦。在本发明的较佳例子中,所述第一传递部所具有的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的直径比所述 第二传递部所具有的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的直径大。采用该结构,可将受到的载荷比第二传递部大的第一载荷所使用的滑动式辊子构件的 刚性做得更大。另外,在本发明的较佳例子中,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具有旋转凸轮,其旋转自 如地设在内燃机上;摆动凸轮,其摆动自如地设在所述内燃机上,受到所述凸轮的变位而 驱动气门;传递臂,其设在所述摆动凸轮的所述旋转凸轮侧或气门侧,通过对传递臂的姿 势进行变位而使所述气门的升程特性可变;辊子构件,其设在所述摆动凸轮或所述传递臂 中的任意一方上并与任意另一方抵接;以及导向部,其对所述摆动凸轮和所述传递臂的向 所述辊子构件的旋转轴轴心线方向的相对变位进行限制。采用该结构,通过传递臂由导向部导向,可抑制传递臂的姿势向预先设定的变位方向 以外较大地变化。在本发明的较佳例子中,所述导向部具有至少将所述辊子构件和该辊子构件所接触的 所述摆动凸轮或所述传递臂的接触部位予以覆盖的大小。采用该结构,对辊子构件与辊子构件所抵接的摆动凸轮或传递臂之间进行润滑的润滑 油由于碰到导向部而再返回到辊子构件与摆动凸轮或传递臂之间,对辊子构件与摆动凸轮 或传递臂之间再次进行润滑。在本发明的较佳例子中,所述导向部设在所述辊子构件的两侧。采用该结构,传递臂的变位能进一步可靠地得到导向。另外,润滑油也容易返回到辊 子构件与摆动凸轮或传递臂之间。采用本发明,可减少摩擦并抑制凸轮变位的传递损失。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可变式气门机构的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摇臂机构被分解后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经过一对摇臂片间而向横穿凸轮轴的方向将图1所示的传递机构予以切断表示 的剖视图。图4是经过一对摇臂片间而向横穿凸轮轴的方向将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可变式气门机 构的传递机构予以切断表示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可变气门机构的剖视图,可变气门机构的第一传递部上设有与进气门用凸 轮滑动接触的变位承接轴,在第2传递部上设有在第2实施例中说明的第2滑动式辊子构 件。图6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可变式气门机构的发动机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将图6所示的摇臂机构分解后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经过一对摇臂片间而向横穿凸轮轴的方向将图6所示的传递机构予以切断表示 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8所示的线F9—F9所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对排气门进行驱动的可变式气门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用图1 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图1是表示具 有可变式气门机构50的发动机1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发动机10是例如多个气缸互 相直列排列的往复式发动机。发动机10具有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等。在气缸盖12上,与形成在气缸体11上的气缸17相对应地形成有燃烧室18。在燃烧 室18形成有例如一对进气口 18a和一对排气口 18b。另外,在气缸盖12上设有对各进气 口 18a进行开闭的进气门19a、对各排气口 18b进行开闭的排气门19b。这些进气门19a 和排气门1%是向关闭方向受到弹簧19c施力的常闭式。在气缸盖12中,在与气缸体11相反侧搭载有可变式气门机构50。在本实施例中,可变式气门机构50具有例如对进气门19a的开闭动作进行调整的功能。可变式气门机构50具有凸轮轴51、进气门用摇臂轴52和摇臂机构60。凸轮轴51配置在与燃烧室18相对的位置。凸轮轴51向各气缸所排列的方向延伸,并 被支承成绕该凸轮轴51的轴心线转动自如。在凸轮轴51的顶端安装有未图示的凸轮带轮。 凸轮带轮通过未图示的同步皮带而与安装在未图示的曲轴端部上的曲柄带轮连接。由此, 曲轴的旋转通过同步皮带传递到凸轮轴,凸轮轴51被驱动。在凸轮轴51上设有进气门用凸轮51a和排气门用凸轮51b。进气门用凸轮51a是用于 驱动进气门19a的凸轮。排气门用凸轮51b是用于驱动排气门19b的凸轮。进气门用摇臂轴52配置在凸轮轴51的进气门19a顶iJ。进气门用摇臂轴52与凸轮轴 51平行地延伸,并被支承成绕该进气门用摇臂轴52的轴心线转动自如。排气门用摇臂轴 53配置在进气门用摇臂轴52的相反侧。排气门用摇臂轴53与凸轮轴51平行地延伸,并 被支承成不转动。未图示的排气门用摇臂设在排气门用摇臂轴53上。排气门用摇臂由排 气门用凸轮51b驱动并对排气门19b进行驱动。摇臂机构60由进气门用凸轮51a驱动。图2是表示摇臂机构60被分解后状态的立体 图。图3是通过后述的一对摇臂片61a间而向横穿凸轮轴51的方向将摇臂机构60予以切 断表示的剖视图。如图2、 3所示,摇臂机构60具有进气门用摇臂61;中央摇臂62; 支承轴63;摆动凸轮64;以及电动机65。电动机65用图2中双点划线表示。进气门用摇臂61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进气门用摇臂轴52上。进气门用摇臂61具有将进 气门用凸轮51a的凸轮升程变位传递给各进气门19a的一对摇臂片61a和针状辊子构件66。 这些摇臂片61a沿进气门用摇臂轴52并排配置,且可摆动地支承在进气门用摇臂轴52上。因此,进气门用摇臂61是双臂状的形状。故进气门用摇臂轴52的一部分52a从各摇 臂片61a之间露出。各摇臂片61a间组装有与后述的摆动凸轮64抵接的针状辊子构件66。如图3所示,针状辊子构件66是本发明所说的滚动辊子构件的一例子,具有外圈66a、 内圈66b和多个滚针66c。内圈66b与外圈66a同轴地被收容在外圈66a的内顶ij。滚针66c 收容在外圈66a与内圈66b之间。滚针66c是本发明所说的滚动体的一例子。外圈66a与 内圈66b如图中所示,其截面是圆形。各摇臂片61a之间设有嵌在针状辊子构件66内圈66b内侧的第一支承轴69a。因此, 内圈66b相对于进气门用摇臂61固定,外圈66a利用多个滚针66c相对于内圈66b转动 自如。如图2所示,中央摇臂62具有支架部68、第二支承轴69b和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中央摇臂62是本发明所说的传递构件的一例子。
支架部68转动自如地对后述的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进行支承。支架部68是具有中 继用臂部68a和支点用臂部68b的大致L字状,而中继用臂部68a向气缸体11相反侧延 伸,支点用臂部68b向从各摇臂片61a之间露出的一部分52a延伸。支点用臂部68b呈双 臂状。
在中央摇臂62中朝向进气门用凸轮51a的部位,即在双臂状的支点用臂部68b中与进 气门用凸轮51a相对的部位之间设有第二支承轴69b。
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支承在第二支承轴69b上。具体地说,在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 67的中央形成有将第二支承轴69b可滑动地收容在内侧的收容孔57c。第一滑动式辊子构 件67的截面是圆形。
因此,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第二支承轴69b上。第一滑动式辊子 构件67其从与进气门用凸轮51a抵接的外周面67a至将第二支承轴69b收容在内侧的内 周面67b是实心。内周面67b与第二支承轴6%大致面接触。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的 直径())a比针状辊子构件66的直径(()c大。
第二支承轴69b是本发明所说的支承部的一例子。另外,内周面67b与第二支承轴69b 构成了本发明所说的滑动式轴承机构。而在进气门用凸轮51a中,与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 67接触的部位和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构成了本发明所说的第一传递部91。也就是说, 第一传递部91具有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
支点用臂部68b利用支承机构70支承在露出的进气门用摇臂轴52的一部分52a上。 如图2所示,支承机构70具有支承部77和调整部80。
现对支承部77进行说明。支承部77具有控制臂72。在露出的一部分52a的下部周壁 形成有通孔73。通孔73向与露出的一部分52a轴心正交的方向延伸。控制臂72具有带有 圆形截面的轴部74;以及形成于轴部74 —端的圆板状的销子结合片75。销子结合片75 上形成有贯通该销子结合片75的支承孔75a。
轴部74的端部从露出的一部分52a下部插入到通孔73内。插入的轴部74相对于轴部 74的轴向及周向是移动自如的。该轴部74的端部与后述的调整部80的螺钉构件82接触。
销子结合片75插入在双臂状的支点用臂部68b的内侧。支点用臂部68b其在与支承孔 75a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68d。通过将销子100插通于支承孔75a与贯通孔68d,支 点用臂部68b顶端部与从露出的一部分52a突出的控制臂72端部相互在向进气门用凸轮 51a的起伏方向即与凸轮轴51轴心正交的方向结合成转动自如。通过这种结合,当进气门用凸轮51a旋转时,中央摇臂62以销子100为摆动支点进行 摆动。因此,当进气门用摇臂轴52旋转时,中央摇臂62的姿势就随着这种旋转而变化。 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受到进气门用凸轮51a的凸轮升程变位时,中继用臂部68a顶端 面68c的位置和姿势产生变化。
调整部80的结构使用由螺钉构件82对插入的控制臂72的端部进行支承的结构。具体 地说,螺钉构件82在露出的一部分52a上从与通孔73相反侧的地点即上部周壁可进退地 螺旋插入。螺钉构件82的插入端在通孔73内碰到控制臂72的端部,从而控制臂72得到 支承。
由此,当螺钉构件82被旋转操作时,从露出的一部分52a突出的轴部74的突出量得 到变更。即,轴部74的突出量可变。通过轴部74的突出量变更,从而进气门用凸轮51a 与凸轮从动件36的滚动接触位置得到变更。随着进气门用凸轮51a与凸轮从动件36的滚 动接触位置变更,进气门19a的打开时期和关闭时期得到调整。
但是,83是用于对螺钉构件82进行旋转操作的、形成在螺钉构件82上端面上的例如 十字形的槽部。84是旋合在螺钉构件82端部上的锁定螺母。84a表示形成锁定螺母84座 面的缺口。图3中,控制臂72、螺钉构件82和锁定螺母84未被剖视。
如图1所示,支承轴63配置在比进气门用摇臂轴52和排气门用摇臂轴53还要远离气 缸体ll的位置上。
如图2、 3所示,摆动凸轮64具有本体64d;以及形成有与中央摇臂62的中继用臂 部68a顶端面68c滑动接触的接触面64f的变位承接轴64a。本体64d摆动自如地支承在 支承轴63上。
在本体64d中,在与中继用臂部68a顶端面68c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向顶端面68c开 口并将变位承接轴64a收容在内侧的收容槽64c。变位承接轴64a摆动自如地收容在收容 槽64c内。
本体64d是摆动自如的且变位承接轴64a是摆动自如的,变位承接轴64a能跟从中继 用臂部68a顶端面68c姿势的变化,而中继用臂部68a跟从中央摇臂62姿势的变化。
本体64d中,在与针状辊子构件66相对的部位形成有与针状辊子构件66接触的臂部 64b。臂部64b的顶端形成有与针状辊子构件66滚动接触的凸轮面64e。
当变位承接轴64a受到中央摇臂62变位时,摆动凸轮64绕支承轴63摆动。此时,臂 部64b的凸轮面64e推压针状辊子构件66。
进气门用摇臂61、中央摇臂62及摆动凸轮64相互之间向互相密接的方向受到作为施力机构的一例子的挺杆86的施力,以确保进气门用摇臂61、中央摇臂62和摆动凸轮64 的顺利动作。
通过电动机65对进气门用摇臂轴52进行旋转,从而在进气门用摇臂轴52中使对中央 摇臂62的支点用臂部68b进行支承的支承部77的位置(控制臂72的姿势)变化。随着这 种变化,中央摇臂62的姿势产生变化。
中央摇臂62的姿势可在图3所示的控制臂72为大致垂直的姿势至图2所示的控制臂 72向凸轮轴51的旋转方向较大倾斜的姿势的范围内变更。
中央摇臂62的姿势变化时,传递到摆动凸轮64的进气门用凸轮51a的凸轮升程的变 位程度产生变化。由此,摆动凸轮64的姿势和摆动产生变化,因此进气门用摇臂61的动 作产生变化。这样,通过电动机65对进气门用摇臂轴52的姿势进行调整,从而进气门19a 的动作得到调整。
如此构成的可变式气门机构50中的进气门用凸轮51a的变位和传递该变位的载荷,按 进气门用凸轮51a、中央摇臂62、摆动凸轮64、进气门用摇臂61的顺序传递。现对该传 递路径X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由于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与进气门用凸轮51a抵接,故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 67受到因进气门用凸轮51a变位而产生的载荷。中央摇臂62因传入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 67的载荷而与进气门用凸轮51a的变位相一致地进行变位。载荷因中央摇臂62的变位而 从顶端面68c传递到变位承接轴64a的接触面64f 。
该摆动凸轮64因传入摆动凸轮64的载荷而绕支承轴63摆动。载荷因摆动凸轮64的 摆动而从凸轮面64e传入到针状辊子构件66。因载荷传入到针状辊子构件66,故进气门 用摇臂61产生变位。进气门19a因进气门用摇臂61变位而开闭。
在如此构成的可变式气门机构50中,第一传递部91在传递路径X中离进气门19a较 远。因此,作用于第一传递部91的载荷具有足以使中央摇臂62、摆动凸轮64、进气门用 摇臂61和进气门19a进行动作的大小。
但是,在第一传递部91上设有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从其 外周面67a至内周面67b是实心的,因此刚性大。此外,传入到外周面67a的载荷被分散 到内周面67b与第二支承轴69b互相面接触的面部上。
因此,可将载荷所产生的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的变形抑制得较小,而且,通过对第 一传递部91使用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可将进气门用凸轮51a与中央摇臂62之间的摩 擦抑制得较小。另外,在传递路径X中,摆动凸轮64与进气门用摇臂61的接触部位于进气门19a的 跟前。所以在传递路径X中,作用于摆动凸轮64与进气门用摇臂61之间的接触部的载荷 较小。因此,在传递路径X中,在摆动凸轮64与进气门用摇臂61的接触部即使设有针状 辊子构件66,也可将因载荷使针状辊子构件66产生的变形抑制得较小。此外,通过使用 针状辊子构件66,可将摆动凸轮64与进气门用摇臂61之间所产生的摩擦抑制得较小。
从上述得知,由于在传递路径X中有变形之虞的第一传递部91的变形、摆动凸轮64 与进气门用摇臂61之间的接触部的变形被抑制得较小,故可减小在传递路径X传递进气 门用凸轮51a变位时的变位的传递损失,而且,通过使用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和针状 辊子构件66,可将传递路径X内所产生的摩擦抑制得较小。S卩,可变式气门机构50可减 少摩擦并抑制进气门用凸轮51a变位的传递损失。
另外,只要将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的直径())a做成与针状辊子构件66的直径(j)c相同, 其刚性根据滑动式辊子和针状辊子这种辊子的种类而产生差异,除此之外,通过将第一滑 动式辊子构件67的直径小a做得大于针状辊子构件66的直径(j)C,可利用辊子的大小进一步 提高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的刚性。
接着,用图4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具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功能 的结构标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摆动凸轮64具有第二滑动式辊子构 件90来代替变位承接轴64a,这一点与第l实施例不同。其它结构可与第l实施例相同。 现具体说明上述不同点。
图4是经过一对摇臂片61a间向横穿凸轮轴51的方向剖切表示本实施例摇臂机构60 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摆动凸轮64具有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来代替变位承接轴64a。
具体地说,在本体64d的收容槽64c内设有第三支承轴64g。在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 90的轴心上形成有可滑动地将第三支承轴64g收容在内侧的收容孔64h。也就是说,第二 滑动式辊子构件90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第三支承轴64g上。第三支承轴64g是本发明的支 承部的一例子。
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的外周面90a与中继用臂部68a的顶端面68c点接触。第二滑 动式辊子构件90的内周面90b与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大致面接触。内周面90b与第三 支承轴64g构成本发明所说的滑动式轴承机构。另外,顶端面68c与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 90构成本发明所说的第二传递部92。也就是说,第二传递部92具有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 90。
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从其外周面90a至内周面90b是实心的。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的直径小b大于针状辊子构件66的直径())c,且小于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的直径()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可将第二传递部92的摩擦抑制得 较小,因此,除了第l实施例的效果外,可将传递路径X内所产生的摩擦抑制得较小。
由于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的直径(()b大于针状辊子构件66的直径(l)c,故可将第二滑 动式辊子构件90的刚性做得大于针状辊子构件66。因此,可将第二传递部92的变形抑制 得较小,可将进气门用凸轮51a变位的传递损失抑制得较小。
在第1实施例中,虽然在第一传递部91上设置了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在第二传 递部92上设置了由顶端面68c和接触面64f构成的滑动式轴承机构,但并不限于此。例 如,也可在第一传递部91上设置与进气门用凸轮51a滑动接触的变位承接轴,在第二传 递部92上设置在第2实施例中说明过的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
在第2实施例中,虽然做成了())C〈(l)b〈(t)a,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做成(j)C^)b〈())a,可获得 同样的效果。具体地说,只要是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的直径())b与针状辊子构件66的直 径小c相同,其刚性就根据滑动式辊子和针状辊子这种辊子种类而产生差异,但除此之外, 通过将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的直径小a做得比针状辊子构件66的直径(()c大,可利用辊 子的大小进一步提高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90的刚性。此外,可将受到的载荷比第二传递 部92大的第一传递部91所使用的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67的刚性做得更大。
另外,在第l、第2实施例中,可变式气门机构50是对进气门19a进行驱动的,但并 不限于此。也可设有具有与可变式气门机构50同样结构的、对排气门1%进行驱动的气 门机构。
现用图6 图10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图6是表示具有 可变式气门机构350的发动机310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发动机310例如是多个气缸互 相直列并排的往复式发动机。发动机310具有气缸体311和气缸盖312等。
与形成于气缸体311的气缸317对应地在气缸盖312上形成有燃烧室318。 j^'烧室318 例如形成有一对进气口 318a和一对排气口 318b。另外,在气缸盖312上设有对各进气口 318a进行开闭的进气门319a和对各排气口 318b进行开闭的排气门319b。这些进气门319a 和排气门31%是受到弹簧319c向关闭方向施力的常闭式。
在气缸盖12中,在气缸体11的相反侧搭载有可变式气门机构350,在本实施例中, 可变式气门机构350具有例如对进气门319a的开闭动作进行调整的功能。
可式气门机构350具有凸轮轴351、进气门用摇臂轴352和摇臂机构360。
凸轮轴351配置在与燃烧室318相对的位置。凸轮轴351沿各气缸排列的方向延伸,并被支承成绕该凸轮轴351轴心线转动自如。在凸轮轴315的顶端安装有未图示的凸轮带 轮。凸轮带轮通过未图示的同步皮带而与安装在未图示的曲轴端部上的曲柄带轮连接。由 此,曲轴的旋转通过同步皮带传递到凸轮轴,凸轮轴351被驱动。
在凸轮轴351上设有进气门用凸轮351a和排气门用凸轮351b。进气门用凸轮351a是 用于驱动进气门319a的凸轮。进气门用凸轮351是本发明的旋转凸轮的一个例子。进气 门319是本发明所说的气门的一个例子。排气门用凸轮351b是用于驱动排气门31%的凸 轮。
进气门用摇臂轴352配置在凸轮轴351的进气门319a顶ij。进气门用摇臂轴352与凸轮 轴351平行地延伸,并被支承成绕该进气门用摇臂轴352的轴心线转动自如。排气门用摇 臂轴353配置在进气门用摇臂轴352的相反侧。排气门用摇臂轴353与凸轮轴351平行地 延伸,并被支承成不转动。未图示的排气门用摇臂设在排气门用摇臂轴353上。排气门用 摇臂由排气门用凸轮351b驱动并对排气门31%进行驱动。
摇臂机构360由进气门用凸轮351a驱动。图7是表示摇臂机构360被分解后状态的立 体图。图8是通过后述的一对摇臂片61a间而向横穿凸轮轴351的方向将摇臂机构360予 以切断表示的剖视图。如图7、 8所示,摇臂机构360具有进气门用摇臂361;中央摇臂 362;支承轴363;摆动凸轮364;以及电动机365。电动机365用图6中双点划线表示。
进气门用摇臂361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进气门用摇臂轴352上。进气门用摇臂361具有 将进气门用凸轮351a的凸轮升程变位传递给各进气门319a的一对摇臂片361a和针状辊 子构件366。这些摇臂片361a沿进气门用摇臂轴352并排配置,且可摆动地支承在进气门 用摇臂轴352上。
因此,进气门用摇臂361是双臂状的形状。故进气门用摇臂轴352的一部分352a从各 摇臂片361a之间露出。各摇臂片361a间组装有与后述的摆动凸轮364抵接的针状辊子构 件366。
如图8所示,针状辊子构件366具有外圈366a、内圈366b和多个滚针366c。内圈366b 与外圈366a同轴地被收容在外圈366a的内侧。滚针366c收容在外圈366a与内圈366b 之间。
各摇臂片361a之间设有嵌在针状辊子构件366内圈366b内侧的第一支承轴369a。因 此,内圈366b相对于进气门用摇臂361固定,外圈366a利用多个滚针366c相对于内圈 366b转动自如。而外圈366a与内圈366b如图中所示,其截面是圆形。如图7所示,中央摇臂362具有支架部368、第二支承轴369b和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 367。中央摇臂362是本发明所说的传递臂的一例子。
支架部368转动自如地对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进行支承。支架部368是具有中继 用臂部368a和支点用臂部368b的大致L字状,而中继用臂部368a向气缸体311相反侧 延伸,支点用臂部368b向从各摇臂片361a之间露出的一部分352a延伸。支点用臂部368b 呈双臂状。
在中央摇臂362中朝向进气门用凸轮351a的部位,即在双臂状的支点用臂部368b中 与进气门用凸轮351a相对的部位之间设有第二支承轴36%。
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支承在第二支承轴369b上。具体地说,在第一滑动式辊子构 件367的中央形成有将第二支承轴369b可滑动地收容在内侧的收容孔357c。
因此,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第二支承轴36%上。第一滑动式辊 子构件367其从与进气门用凸轮351a抵接的外周面367a至将第二支承轴36%收容在内 侧的内周面367b是实心。内周面367b与第二支承轴369b大致面接触。第一滑动式辊子 构件367的截面是圆形。
支点用臂部368b利用支承机构370支承在露出的进气门用摇臂轴352的一部分352a 上。如图7所示,支承机构370具有支承部377和调整部380。
支承部377具有控制臂372。在露出的一部分352a的下部周壁形成有通孔373。通孔 373向与露出的一部分352a轴心正交的方向延伸。控制臂372具有带有圆形截面的轴部 374;以及形成于轴部374 —端的圆板状的销子结合片375。销子结合片375上形成有贯通 该销子结合片375的支承孔375a。
轴部374的端部从露出的一部分352a下部插入到通孔373内。插入的轴部374相对于、 轴部374的轴向及周向是移动自如的。该轴部374的端部与后述的调整部380的螺钉构件 382接触。
销子结合片375插入在双臂状的支点用臂部368b的内侧。支点用臂部368b在与支承 孔375a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368d。通过将销子3100插通于支承孔375a与贯通孔 368d,支点用臂部368b顶端部与从露出的一部分352a突出的控制臂372端部相互在向进 气门用凸轮351a的起伏方向即与凸轮轴351轴心正交的方向结合成转动自如。
通过这种结合,当进气门用凸轮351a旋转时,中央摇臂362以销子3100为摆动支点 进行摆动。因此,当进气门用摇臂轴352旋转时,中央摇臂362的姿势就随着这种旋转而 变化。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受到进气门用凸轮351a的凸轮升程变位时,中继用臂部368a顶端面68c的位置和姿势产生变化。
调整部380的结构使用由螺钉构件382对插入的控制臂372的端部进行支承的结构。 具体地说,螺钉构件382在露出的一部分352a上从与通孔373相反侧的地点即上部周壁 可进退地螺旋插入。螺钉构件382的插入端在通孔373内碰到控制臂372的端部,从而控 制臂372得到支承。
由此,当螺钉构件382被旋转操作时,从露出的一部分352a突出的轴部374的突出量 得到变更。即,轴部374的突出量可变。通过轴部374的突出量变更,从而进气门用凸轮 351a与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的滚动接触位置得到变更。随着进气门用凸轮351a与第 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的滚动接触位置变更,进气门319a的打开时期和关闭时期得到调 整。
但是,383是用于对螺钉构件382进行旋转操作的、形成在螺钉构件382上端面上的 例如十字形的槽部。384是旋入在螺钉构件382端部上的锁定螺母。384a表示形成锁定螺 母384座面的缺口。图7中,控制臂372、螺钉构件382和锁定螺母384未被剖视。
如图6所示,支承轴363配置在比进气门用摇臂轴352和排气门用摇臂轴353还要远 离气缸体311的位置上。支承轴363与凸轮轴351平行。
如图7、 8所示,摆动凸轮364具有本体364d;以及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第二 滑动式辊子构件390是本发明所说的辊子构件的一例子。
本体364d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支承轴363上。在本体364中,在与中继用臂部368a顶 端面368c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向顶端面368c开口并将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收容在内 侧的收容槽364c。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摆动自如地收容在收容槽364c内。
具体地说,在本体364d收容槽364c内设有第三支承轴364g。图9是沿图8所示的线 F9—F9进行表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350的剖视图。图9表示中央摇臂362的中继用臂部 363a的一部分、本体364d和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
如图8、图9所示,第三支承轴364g从限定收容槽364c的壁部之中的一对支承壁部 3200的一方向另一方延伸并支承在这些支承壁部3200上,该对支承壁部3200横穿销子 3100的轴心线方向并互相相对。第三支承轴364g的轴心线大致与销子3100的轴心线平行。 因此,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以与中央摇臂362的摇臂轴(销子3100)平行的轴为中心进 行旋转。
在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轴心上形成有将第三支承轴364g可滑动地收容在内侧的 收容孔364h。换言之,第三支承轴364g嵌合在收容孔364h中,因此,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第三支承轴364g上。
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外周面390a与中继用臂部368a顶端面368c滚动接触。第 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从外周面390a至内周面390b是实心的。
本体364d是摆动自如的,且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绕第三支承轴364g旋转自如, 从而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可跟随中继用臂部368a的顶端面368c的姿势变化,而中继 用臂部368a跟随中央摇臂362的姿势变化。
在本体364d中,与针状辊子构件366相对的部位,形成有与针状辊子构件366接触的 臂部364b。在臂部364的顶端形成有与针状辊子构件366滚动接触的凸轮面364e。
当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受到中央摇臂362的变位时,摆动凸轮364绕支承轴363 摆动。此时,臂部364的凸轮面364e推压针状辊子构件366。
如图6 图9所示,在各支承壁部3200上形成有导向部3201。导向部3201的大小能 覆盖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与中继用臂部368a顶端面368c的接触部位。各导向部3201 在第三支承轴364g的轴心线方向与顶端面重合,将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与顶端面368c 的接触部位覆盖。
在传递进气门用凸轮351a变位的最当中,摆动凸轮364的姿势与顶端面368c的姿势 产生变化。随此,摆动凸轮364与顶端面368c的接触部位产生变化。
如上所述,导向部3201的大小能覆盖被规定的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与顶端面368c 接触部位的变化的范围。形成于各支承壁部3200的导向部3201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换 言之,在可变式气门机构350的驱动过程中,顶端面368c与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 接触部位始终由导向部3201覆盖。
另外,在中央摇臂362的中继用臂部368a的顶端部形成有大致与各导向部3201相嵌 的阶梯部3202。阶梯部3202比周围细。在阶梯部3202与各导向部3201之间设有间隙, 以不妨碍中央摇臂362变位。
进气门用摇臂361、中央摇臂362及滑动凸轮364相互间,向互相密接的方向受到作 为施力机构一例子的挺杆386的施力,以确保进气门用摇臂361与中央摇臂362和摆动凸 轮364的顺利动作。
如图7所示,电动机365转动进气门用摇臂轴352,从而在进气门用摇臂轴352中对 中央摇臂362的支点用臂部368b进行支承的支承部377位置(控制臂372的姿势)产生变 化。中央摇臂362的姿势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
中央摇臂362的姿势,可在从如图8所示那样控制臂372大致垂直的姿势至如图6所示那样控制臂372向凸轮轴351的旋转方向较大倾斜的姿势范围内进行变更。
若中央摇臂362的姿势产生变化,传递到摆动凸轮364的进气门用凸轮351a的凸轮升 程的变位程度产生变化。由此,摆动凸轮364的姿势和摆动产生变化,因此,进气门用摇 臂361的动作产生变化。如此,通过电动机365调整进气门用摇臂352的姿势,进气门319a 的动作得到调整。
上述的、设想的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与顶端面368c接触部位的变化,还包含跟进 气门用摇臂轴352的姿势变化所产生的变化,而进气门用摇臂轴352的姿势变化是由电动 机365引起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直径c))b比针状辊子构件366的直径c))c大, 且比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的直径c))a小。
如此构成的可变式气门机构350中进气门用凸轮351a的变位和传递该变位的载荷,按 进气门用凸轮351a、中央摇臂362、摆动凸轮364和进气门用摇臂361的顺序被传递。对 于该传递路径X,现具体说明。
首先,由于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与进气门用凸轮351a抵接,故第一滑动式辊子构 件367受到因进气门用凸轮351a的变位所产生的载荷。中央摇臂362因输入到第一滑动 式辊子构件367的载荷而与进气门用凸轮351a的变位相一致地变位。因中央摇臂362的 变位,载荷从顶端面368c传递到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摆动凸轮364)。
该摆动凸轮364因输入到摆动凸轮364的载荷而绕支承轴363摆动。载荷因摆动凸轮 364的摆动而从凸轮面364e输入到针状辊子构件366。因载荷输入到针状辊子构件366而 使进气门用摇臂361产生变化。进气门319a因进气门用摇臂361的变位而进行开闭。
顶端面368c与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接触部位始终由导向部3201覆盖。因此, 对顶端面368c与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之间进行润滑的润滑油随着顶端面368c与第二 滑动式辊子构件390接触面积的变化而向周围飞散。
如上所述,飞散的润滑油一部分因碰到导向部3201而再返回到顶端面368c与第二滑 动式辊子构件390的接触部位,并再对顶端面368c与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之间进行 润滑。此外,飞散的润滑油一部分对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与第三支承轴364g之间进 行润滑。
在如上构成的可变式气门机构350中,其结构是中央摇臂352的中继用臂部368a的阶 梯部3202略嵌在导向部3201间。
因此,可抑制中央摇臂362的姿势因中央摇臂362略嵌在各导向部3201间而产生较大变化。也就是说,即使是使用控制臂372来调整误差的结构,也可抑制中央摇臂362以控 制臂372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另外,利用导向部3201可限制摆动凸轮364与中央摇臂362 的向第洒支承轴364g轴心线方向的相对变位。
因此,可抑制进气门用凸轮351a随着中央摇臂363的姿势变化所发生的传递误差。
此外,摆动凸轮364通过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而与中央摇臂362的顶端面368c线 接触。因此,由于可减小互相的接触面积,故可减少应供给到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与 顶端面368c之间的润滑油。
按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可变式气门机构350可被较少的润滑油润滑,同时可抑制进 气门用凸轮351a的变位传递效率下降。
另外,导向部3201沿第三支承轴364g的轴心线方向覆盖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与 中继用臂部368a顶端面368c的接触部位。因此,飞散的润滑油一部分利用导向部3201 再对顶端面368c与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接触部位进行润滑,故可有效使用较少的 润滑油。
此外,由于导向部3201形成一对,故可容易引导中央摇臂362的变位,并可有效使用 较少的润滑油。
并在这种结构的可变式气门机构350中,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从外周面367a至内 周面367b是实心的,故刚性大。输入到外周面367a的载荷进一步分散到内周面367b与 第二支承轴36%互相面接触的面部上。
因此,可将载荷所产生的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的变形抑制得小。此外,通过使用 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可将进气门用凸轮351a与中央摇臂362之间的摩擦抑制得小。
另外,在传递路径X中,摆动凸轮364与进气门用摇臂361的接触部位于进气门319a 的跟前。因此,作用在传递路径X中摆动凸轮364与进气门用摇臂361的接触部上的载荷 较小。所以,即使在传递路径X中在摆动凸轮364与进气门用摇臂361的接触部上设置针 状辊子构件366,也可将载荷所产生的针状辊子构件366的变形抑制得小。此外,通过使 用针状辊子构件366,可将摆动凸轮364与进气门用摇臂361之间所产生的摩擦抑制得小。
因此,即使是本实施例也可获得与第l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另外,虽然仅使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的直径())a与针状辊子构件366的直径())c相同, 因滑动式辊子与针状辊子这种辊子的种类而产生刚性上的差异,但除此之外,再通过将第 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的直径())a做得比针状辊子构件366的直径(j)c大,可由辊子大小进 一步提高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的刚性。这样,可获得与第l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可将第二传递部392的摩 擦抑制得小,故可将传递路径X内所产生的摩擦抑制得小。这样,可获得与第2实施例相 同的效果。
并且,由于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直径(l)b大于针状辊子构件366的直径(t)c,故可 将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刚性做得比针状辊子构件366大。因此,可将第二传递部392 的变形抑制得小,从而可将进气门用凸轮351a的变位传递损失抑制得小。这样,可获得 与第2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在第3实施例中,做成了(()c〈(l)b〈(lm,但并不限于此,也可是(j)c^()b〈(()a,可获得同样的 效果。具体地说,虽然只是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直径())b与针状辊子构件366的直径 ())C相同,刚性因滑动式辊子与针状辊子这种辊子的种类而有差异,但除此之外,通过将第 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直径cj)b做得比针状辊子构件366的直径())c大,可由辊子大小提 高更大的第二滑动式辊子构件390的刚性。可获得更大的第一滑动式辊子构件367的刚性。
在第l、第2、第3实施例中,可变式气门机构50、 350是对进气门19a、 319a进行驱 动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0所示,可变式气门机构也可是对排气门进行驱动的结 构。在图10中表示了可变式气门机构50对排气门1%进行驱动,但可变式气门机构350 同样也可对排气门31%进行驱动。
对排气门319b进行驱动的可变式气门机构350结构一例子是将第1 3实施例中说明 的可变式气门机构350的进气侧和排气侧做反的结构。该可变式气门机构350由排气门用 凸轮351b驱动,并对排气门31%进行驱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摆动凸轮364上设置了辊子构件390,但设在中央摇臂362 上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此外,中央摇臂362设在了摆动凸轮364与进气门用凸轮351a 之间,但也可设在摆动凸轮364与进气门用摇臂361之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具有旋转自如地设在内燃机上的凸轮轴;形成于所述凸轮轴的凸轮;设在所述内燃机上、对进气门或排气门进行驱动的摇臂;摆动自如地设在所述内燃机上、受到所述凸轮变位而驱动所述摇臂的摆动凸轮;以及夹装在所述摆动凸轮与所述凸轮之间、将所述凸轮变位传递到所述摆动凸轮的传递构件,该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摇臂具有滚动式辊子构件,所述滚动式辊子构件具有被固定的内圈;与所述内圈同轴配置并在内侧收容所述内圈的外圈;以及收容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将所述外圈支承成可相对于所述内圈转动自如的多个滚动体,所述外圈与所述摆动凸轮转动接触,受到所述摆动凸轮的变位,在所述凸轮变位传递至所述摆动凸轮的传递路径中,从所述凸轮向所述传递构件传递所述凸轮变位的第一传递部与从所述传递构件向所述摆动凸轮传递所述凸轮变位的第二传递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滑动式辊子构件,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在外周面传递所述变位、同时转动自如地由支承部支承,且在与所述支承部之间构成滑动式轴承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 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滚动式辊子构件的直径。
3.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传递部和所述第二传递部具有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递部所具 有的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的直径比所述第二传递部所具有的所述滑动式辊子构件的直径 大。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辊子构件,其设在所述摆动凸轮或所述传递臂中的任意一方上并与任意另一 方抵接;以及导向部,其对所述摆动凸轮和所述传递臂的向所述辊子构件的旋转轴轴心线 方向的相对变位进行限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具有至少 将所述辊子构件和该辊子构件所接触的所述摆动凸轮或所述传递臂的接触部位予以覆盖 的大小。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设在所述 辊子构件的两侧。
全文摘要
一种内燃机的可变式气门机构,具有凸轮轴、凸轮、摇臂、摆动凸轮、传递构件。所述摇臂具有内圈、与所述内圈同轴配置并将所述内圈收容在内侧的外圈、和收容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并相对于所述内圈将所述外圈支承成转动自如的多个滚动体,所述外圈具有与所述摆动凸轮滚动接触并受到所述摆动凸轮变位的滚动式辊子构件,在所述凸轮的变位传递至所述摆动凸轮的传递路径中,所述凸轮的变位从所述凸轮向所述传递构件传递的第1传递部、和所述凸轮的变位从所述传递构件向所述摆动凸轮传递的第二传递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滑动式辊子构件,该滑动式辊子构件在外周面传递所述变位,并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支承部上且与所述支承部之间构成滑动式轴承机构。
文档编号F01L13/00GK101289947SQ20081008104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2日
发明者中井英雄, 吉川智, 田边干雄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