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89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借由空气 滤清器的供气管提供二次空气控制阀所需的洁净空气来源,并利用供气管 的负压自动调整低转速或中高转速时的二次空气供应量的摩托车废气净化 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摩托车是一种使用频繁的交通工具,其对日常生活带来 极大便利。但是,由于摩托车的数量日益增加且其排放的废气中又含有大
量的碳氢化合物(HC)或一氧化碳(C0)等有害气体,因此摩托车已成为城市 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不但影响空气品质,且更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国际上普遍制定严格的废气排放法规,并要求摩托车 制造商所制造的摩托车必需符合该法规。目前,大多数摩托车制造商都采 用二次空气供给系统的废气处理技术,以去除摩托车排放废气中所含的有 害气体,进而达到净化废气及符合法规的目的。
通常,经过化油器进入引擎汽缸并参与燃烧的空气称为一次空气;而经 过汽缸头或排气管补入的空气称为二次空气。用以控制二次空气的供给装 置则称为二次空气控制阀(air injection check valve, AICV),其包含
一控制阀、 一导入管、 一导出管及一负压管。该负压管可将引擎发动机排 放尾气时产生的负压导入该控制阀,以控制其开关。该导入管由摩托车的 适当位置导入空气,空气经由该控制阀后,再通过该导出管进入引擎的汽 缸头或排气管,从而增加尾气中氧含量,使高温尾气中未燃烧的碳氢化合 物(HC)或燃烧不完全的一氧化碳(C0)再次燃烧,从而降低最终排出废气时 的HC、 C0含量。
依摩托车设计不同,二次空气控制阀与引擎及相关管路之间的连接关系 亦有所差异,其中如何提供二次空气控制阔的空气来源是影响废气再次燃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若经由二次空气控制阀导入的二次空气是直接来 自外在环境的大气时,该二次空气可能夹带有灰尘或水气,其会导致该二 次空气控制阀本身或其与汽缸头或排气管的连接处产生积碳或灰尘等堵塞 问题,不但影响废气净化效率,而且亦会降低该二次空气控制阀的使用寿 命,增加摩托车的维修成本。
为了改善该二次空气控制阀的空气滤净问题,中国台湾公告第217694 号新型专利揭示一种摩托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包含 一空气滤清器、 一喷气流体控制阀、 一单向阀及一管体。该空气滤清器设于一摩托车的车 体适当处,以过滤空气。在过滤后,空气经由该管体流动到该喷气流量控 制阀处,该喷气流量控制阀用以控制该空气的流量大小。接着,空气通过 该单向阀并经由该管体从一汽缸排气口与一排气管入口的一交接区间排 出。借此,使得由一汽缸排出的高温废气可与新鲜空气进行氧化作用,因 而降低废气的排放浓度。然而,在上述摩托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中,摩托 车必需额外增设一个空气滤清器,以供该二次空气供给系统使用,但此种 设计会增加摩托车的整体制造成本,导致降低巿场价格的竞争力。
再者,中国台湾公告第315893号新型专利揭示一种摩托车二次空气供 给系统的构造,其中一个二次空气控制阀直接连接至摩托车本身的一空气 滤清器的一第二排气口。该二次空气控制阀具有一排气口,其经由一个二 次空气导入管连接至一引擎的一排气口,且该二次空气导入管及该引擎的 排气口之间接设有一簧片阀。该二次空气控制阀另具一吸气口,其经由一 负压管连接至该引擎的一吸气口。当摩托车行驶时,该引擎因排气产生的 负压会经由该负压管控制该二次空气控制阀开启,而该引擎排气的排气脉 动压则打开该簧片阀,使该空气滤清器所清洁的空气通过该导入管,而导 入该引擎的排气口 ,使废气中所含碳氢化合物(CH)或一氧化碳(C0)等未燃 烧成分燃烧。由于直接借由该摩托车本身的空气滤清器供应二次空气的来 源,因此不需为了该二次空气供给系统额外增设一个二次空气滤清器,故 可相对降低该二次空气控制阀的设置成本。然而,由于该摩托车本身的空 气滤清器包含一第一排气口及一第二排气口分别连接该二次空气控制阀及 一化油器,因此该第一及第二排气口的气流会相互影响流向,而在该空气 滤清器的内部产生涡流或扰流。结果,可能影响该二次空气控制阀及化油 器的进气效率。再者,该摩托车本身的空气滤清器必需变更壳体设计,才能提供该第二排气口连接该二次空气控制阀,使得该二次空气供给系统不 适用于各种既有规格的空气滤清器。
另一方面,上述负压式的二次空气控制阀另具有下列油耗缺点,亦即 在中高引擎转速时,该负压式的二次空气控制阀无法关闭或适当减少二次 空气的供应量,因此容易造成废气排气管内混入过多的未燃烧二次空气。
由于废气排气管内的含氧感知器(oxygen sensor)感测到含氧量高,并回馈 信号至一电子控制单元(ECU)。因此,该电子控制单元为了维持一预定的空 气燃油比,进而控制增加喷油补偿量,但此举使得引擎接受过多的油气, 导致在中高转速时产生不必要的油耗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负压式的二次空气控制阀的问题,业界发展出一种电磁阀 式的二次空气控制阀。此种二次空气控制阀具有一电磁阀,其可受一电子 控制单元所控制。在低引擎转速时,电动启动该电磁阀,使二次空气进入 汽缸头进行二次燃烧及提供触媒转换器所需的氧气。在中高引擎转速时, 则电动关闭该电磁阀,以停止供应二次空气,并由含氧感知器进行回馈控 制达到最佳的引擎空气燃油比例控制。然而,该电磁阀虽有利于精准控制 二次空气的进气时机,但相较于负压式构造,该电磁阀的成本却也相对较 高。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负 压式二次空气控制阀的进气滤净问题及进气量控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借由将负 压式的二次空气控制阀连接空气滤清器的供气管,以利用供气管在低转速
及中高转速时的负压差异自动调节二次空气供应量,以取代电磁阀,进而 减少引擎油耗及降低废气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借由空气 滤清器的供气管提供二次空气控制阀所需的洁净空气来源,进而提高废气 净化效率、降低管道堵塞机率及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仅需更改 供气管规格,即可提供二次空气控制阀所需的洁净空气来源,不需额外变 更空气滤清器本身的规格,且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空气滤清器,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及扩大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中二次空 气控制阀的导入管仅需就近连接至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不需长距离 的连接至空气滤清器,可减少导入管的长度,进而减少装置体积及增加摩 托车内部组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中二次空 气控制阀的导入管是顺着供气管的延伸方向连接至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 口,以避免连接处产生扰流,进而确保一次空气及二次空气的进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中二次空 气控制阀的导入管与供气管的连接处设有一縮径的消音接头,以消除供气 脉动产生的噪音及抖动,进而提高摩托车骑乘的舒适性。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是在一 组一次空气供给系统、 一内燃机系统及一废气排放系统上安装一组二次空 气供给装置。该一次空气供给系统依序设有一空气室、 一空气滤清器、一 供气管及一节流阀,以供给一次空气,且该供气管设有一个二次空气供应 口。该内燃机系统设有一汽缸及一汽缸头,该汽缸头内具有一燃烧室、一 进气通道及一排气通道,该进气通道位于该节流阀及汽缸头之间。该废气 排放系统包含该汽缸头内的排气通道及一废气排气管。该二次空气供给装 置设有一导入管、 一控制阀、 一导出管及一簧片阀。该导入管连接至该供 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以将二次空气导入该控制阀,该控制阀经由该导 出管及簧片阀将二次空气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借此,该二次空气供给 装置可经由该一次空气供给系统的供气管取得所需的洁净空气来源,并利 用该供气管的负压自动调整低转速或中高转速时的二次空气供应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包含
一组一次空气供给系统,其设有一空气滤清器、 一供气管及一节流阀, 以供给一次空气,且该供气管设有一个二次空气供应口;
一内燃机系统,其设有一汽缸及一汽缸头,该汽缸头内具有燃烧室、进 气通道及排气通道;
一废气排放系统,其是由该汽缸头的排气通道及一废气排气管所构成, 且该废气排气管安装有含氧感知器;及
一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设有一导入管、 一控制阀、 一导出管及一簧片阀,该导入管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以将二次空气导入该 控制阀,并经由该导出管及簧片阀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另包含一 负压管,其连接至该节流阀及汽缸头之间的管道,以导入负压控制该控制 阀。该控制阀内设有一过滤元件。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簧片 阀设于该内燃机系统的汽缸头的一汽缸头盖上。该控制阀经由该导出管连 接该簧片阀,再经由该汽缸头盖内的一金属管将二次空气输送至该废气排 放系统。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该导入管是顺着该供气管的
延伸方向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其顺向连接的夹角是大于135 度。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该一次空气供给系统另包含 一机油油气回收管,其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一机油油气回收口。该一次空气 供给系统另包含一汽油油气回收管,其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一汽油油气回收 □。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该机油油气回收口位于该二 次空气供应口的下游侧。该汽油油气回收口位于该二次空气供应口的下游 侧。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该导入管与二次空气供应口 的连接处设有一消音接头,以消除供气脉动产生的噪音及抖动。该消音接 头具有一縮径通道,其是由该导入管向该二次空气供应口形成縮径。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该二次空气选择输送至该废 气排放系统的排气通道内。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该二次空气选择输送至该废 气排放系统的废气排气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不但可取代电 磁阀,以减少引擎油耗及降低废气处理成本,且亦可充分滤除灰尘及水气 等杂质,以提高废气净化效率、降低管道堵塞机率及延长阀体使用寿命。 同时,由于仅需更改该供气管的规格,不需额外变更该空气滤清器本身的 规格,且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空气滤清器,进而相对降低制造成本及扩大适用范围。再者,该控制阀的导入管仅需就近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 应口,不需长距离的连接至该空气滤清器,可相对减少该导入管的长度, 进而减少装置体积及增加摩托车内部组装空间。再者,该导入管是顺着该 供气管的延伸方向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故可避免连接处产 生扰流,进而确保一次空气及二次空气的进气效率。另外,该导入管与二 次空气供应口的连接处设有该消音接头,能借由该縮径通道以消除该控制 阀的供气脉动所产生的噪音及抖动,进而提高摩托车骑乘的舒适性。


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1 一次空气供给系统11空气室
111隔板12空气滤清器
121过滤元件122集油室
123机油油气导管13供气管
130弯曲部131进气口
132供气口133二次空气供应口
134机油油气回收口135汽油油气回收口
14机油油气回收管15汽油油气回收管
151活性碳罐152汽油油气导管
153负压管154油箱
16节流阀2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21 导入管22控制阀
221阀门222过滤元件
23负压管24导出管
25簧片阀251簧片
252金属管26消音接头
260縮径通道3内燃机系统
31 汽缸32汽缸头4 废气排放系统 42含氧感知器
321汽缸头盖 323排气通道
322进气通道 33 曲轴室 41废气排气管 e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 将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第l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是利 用一组一次空气供给系统1的现有过滤构造提供充分滤净的二次空气来源 予一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2。同时,该一次空气供给系统1仍可供给一次空 气予一内燃机系统3,以进行汽油燃烧。该内燃机系统3燃烧后产生的高温 尾气排入一废气排放系统4内。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2供应的二次空气则 用以与该废气排放系统4内的高温尾气再次反应,使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HC)或燃烧不完全的一氧化碳(C0)再次燃烧,从而降低最终排出废气时的 HC、 C0含量,使摩托车能符合废气排放法规的要求。
请参照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次空气供给系统1是 一般摩托车内部现有的构造,其包含一空气室ll、 一空气滤清器12、 一供 气管13、 一机油油气回收管14、 一汽油油气回收管15及一节流阀16。该 空气室11是可由外部大气吸入空气,且该空气室11内部具有数个隔板111 形成迂回的空气通道,借以初步滤除灰尘。该空气室ll经由管道连接至该 空气滤清器12,该空气滤清器12的内部具有一过滤元件121及一集油室 122。该过滤元件121可选自滤网。该集油室122可经由一机油油气导管123 导入回收的机油油气,并经由该机油油气回收管14将机油油气导出至该供 气管13。
请再参照图1、 2所示,该供气管13是概呈L型,其具有一弯曲部130、 —进气口 131、一供气口 132、 一个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 一机油油气回收 口 134及一汽油油气回收口 135。该进气口 131用以连接该空气滤清器12, 该供气口 132用以连接该节流阀16。再者,该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是实质 形成在该供气管13位于该进气口 131及弯曲部130之间的位置上。该机油 油气回收口 134及汽油油气回收口 135则位于该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的下游侧,且较佳选择形成在该弯曲部130,或位于该弯曲部130及供气口 132 之间的位置上。另外,该机油油气回收口 134可选择设于该汽油油气回收 口 135的上游侧或下游侧。
请再参照图l、 2所示,该机油油气回收管14是借由适当方式连接在该 集油室122及该机油油气回收口 134之间,以将回收的机油油气导入该供 气管13。该汽油油气回收管15是借由适当方式连接在该汽油油气回收口 135及一活性碳罐151之间,以将回收的汽油油气导入该供气管13。上述 连接方式可选自卡环、螺固、卡掣或粘接等方式,但并不限于此。该活性 碳罐151另连接一汽油油气导管152及一负压管153。该汽油油气导管152 连通至一油箱154,以回收汽油油气。该负压管153连接至该节流阀16, 以导入负压控制该活性碳罐151的开关动作。再者,该节流阀16是连接在 该供气管13的供气口 132及该内燃机系统3之间,该节流阀16用以调节 一次空气的供给量。
请再参照图l、 2、 3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2包含一导入管21、 一控制阀22、 一负压管23、 一导出管24、 一簧片阀 25及一消音接头26。该导入管21连接在该供气管13的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 与该控制阀22之间,以导入二次空气。该导入管21是顺着该供气管13的 延伸方向连接至该供气管13的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其顺向连接的夹角e 大于135度较佳。该控制阀22另连接该负压管23及导出管24,该控制阀 22是一习用构件,其内部具有一阀门221及一过滤元件222。该过滤元件 222可选自滤网或其他等效元件。该负压管23连通到该内燃机系统3,以 导入负压控制该控制阀22的阀门221的开关动作。该导出管24可连接至 该簧片阀25。该簧片阀25的内部具有一簧片251,可控制二次空气仅能往 该内燃机系统3的方向流动。该簧片阀25并可经由一金属管252连接至该 废气排放系统4。再者,该消音接头26是借由适当方式连接在该供气管13 的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与该导入管21之间,例如借由卡环、螺固、卡掣或 粘接等方式进行结合,但并不限于此。该消音接头26具有一縮径通道260, 其是由该导入管21向该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形成縮径,借以控制二次空气 的进气量,并消除供气脉动产生的噪音及抖动。
请再参照图l、 2、 3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内燃机系统3是可 选自摩托车的四行程引擎或二行程引擎,但较佳选自四行程引擎,特别是四行程喷射引擎。该内燃机系统3包含一汽缸31、 一汽缸头32及一曲轴室 33。该汽缸31的内部具有活塞(未标示),且该曲轴室33连通于该汽缸31, 并容置有一曲轴(未标示)。该汽缸头32的一燃烧室(未标示)可经由该节流 阀16的控制引入一次空气进行燃烧,以推动活塞及曲轴。该汽缸头32具 有一汽缸头盖321,其罩设于该汽缸31的上方,以维持高温。该汽缸头32 内除了燃烧室之外,另具有一进气通道322及一排气通道323,该进气通道 322位于该节流阀16及该汽缸头32的燃烧室之间,该排气通道323连接于 该汽缸头32的燃烧室及该废气排气管41之间。再者,该机油油气导管123 是连通至该曲轴室33,以回收机油油气。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2的负压管 23是连接于该节流阀16及汽缸头32之间的管道上,以导出负压控制该控 制阀22。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2的簧片阀25设于该汽缸头32的汽缸头盖 321上,而该金属管252设于该汽缸头盖321上,如此可预先加热二次空气, 接着才将二次空气导入该废气排放系统4。
请再参照图l、 2、 3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废气排放系统4包 含一废气排气管41,并实质包含该汽缸头32的排气通道323。该废气排气 管41用以排放该内燃机系统3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尾气。再者,该废气排放 系统4另包含一含氧感知器42,其设于该废气排气管41处,用以侦测该废 气排气管41内的含氧量,以回馈信号至一电子控制单元(ECU,未绘示), 进而控制该内燃机系统3的空气燃油比。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 二次空气选择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4的排气通道323内。然而,在本实 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二次空气亦可选择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4的 废气排气管41内。
请再参照图l、 2、 3所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废气 净化装置时,首先依序经由该一次空气供给系统1的空气室11及空气滤清 器12导入外部空气,其中利用该隔板111形成迂回的空气通道初步滤除灰 尘,并借由该过滤元件121再次滤除空气中的灰尘及水气。接着,过滤后 的一次空气经由该进气口 131进入该供气管13,并经由该供气口 132输送 至该节流阀16。同时, 一部份的一次空气则进入该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 成为二次空气的来源。另外,该机油油气回收管14将机油油气导入该供气 管13的机油油气回收口 134。该汽油油气回收管15将汽油油气导入该供气 管13的汽油油气回收口 135。借此,使一次空气中夹带有回收的机油袖气及汽油油气。
接着,请再参照图l、 2、 3所示,该节流阀16控制一次空气的供给量, 并将其导入该内燃机系统3的汽缸头32的燃烧室进行燃烧,以推动活塞及 曲轴。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尾气则经由该废气排放系统4的排气通道323(或 废气排气管41)排出。在此期间,该机油油气导管123回收该曲轴室33的 机油油气。该活性碳罐151由该节流阀16取得负压。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2的负压管23由该节流阀16及汽缸头32之间的管道取得负压。该导出管 24则通过该汽缸头32上的簧片阀25及该汽缸头盖321内的金属管252将 二次空气导入该废气排放系统4的排气通道323内,以便与高温尾气再次 反应,以降低最终排出废气时的HC、 C0含量。
再者,在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2中,由于该导入管21直接 由该供气管13的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导入二次空气,因此该二次空气的供 应量会受到该供气管13的负压大小所影响。更详言之,在低引擎转速时, 该供气管13的一次空气缓慢进入该节流阀16及汽缸头32,该供气管13的 负压小,因此该导入管21可吸入足量的空气,并经由该控制阀22及簧片 阀25提供二次空气进入该汽缸头32内的排气通道323进行二次燃烧。在 中高引擎转速时,该供气管13的一次空气快速被吸入该节流阀16及汽缸 头32,该供气管13的负压大,因此该导入管21仅能吸入少量的空气或无 法吸入空气,以致于减少或停止供应二次空气。由于在中高引擎转速时二 次空气供应量大幅降低,因此可避免该含氧感知器42感测到过高的含氧量, 进而防止电子控制单元(ECU)错误增加喷油补偿量,减少浪费油气的机率。 简言之,虽然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2的控制阀22属于负压式构 造,但却可利用该供气管13在低转速及中高转速时的负压差异自动调节二 次空气供应量。因此,该控制阀22的负压式构造不但能减少引擎油耗,且 可用以取代电磁阀,以降低废气处理成本。
如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必需变更该摩托车本身的空 气滤清器的壳体设计,才能连接该二次空气控制阀,从而导致降低进气效 率或产生油耗问题等缺点,图1的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2是直 接由该供气管13导入空气,因此该导入管21、控制阀22及簧片阀25所提 供的二次空气实际上是依序借由该空气室11、空气滤清器12及控制阀22 进行多重过滤程序,以提供洁净的二次空气来源,并利用该供气管13在低转速及中高转速时的负压差异自动调节二次空气供应量。借此,本实用新 型不但可取代电磁阀,以减少引擎油耗及降低废气处理成本,且亦可充分 滤除灰尘及水气等杂质,以提高废气净化效率、降低管道堵塞机率及延长阀体使用寿命。同时,由于仅需更改该供气管13的规格,不需额外变更该 空气滤清器12本身的规格,且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空气滤清器12,进而相对 降低制造成本及扩大适用范围。再者,该控制阀22的导入管21仅需就近 连接至该供气管13的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不需长距离的连接至该空气滤 清器12,可相对减少该导入管13的长度,进而减少装置体积及增加摩托车 内部组装空间。再者,该导入管21是顺着该供气管13的延伸方向连接至 该供气管13的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故可避免连接处产生扰流,进而确保 一次空气及二次空气的进气效率。另外,该导入管21与二次空气供应口 133 的连接处设有该消音接头26,能借由该縮径通道260以消除该控制阀22的 供气脉动所产生的噪音及抖动,进而提高摩托车骑乘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组一次空气供给系统,其依序设有一空气室、一空气滤清器、一供气管及一节流阀,以供给一次空气,且该供气管设有一个二次空气供应口;一内燃机系统,其设有一汽缸及一汽缸头,该汽缸头内具有燃烧室、进气通道及排气通道,该进气通道位于该节流阀及燃烧室之间;一废气排放系统,其是由该汽缸头的排气通道及一废气排气管所构成;及一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设有一导入管、一控制阀、一导出管及一簧片阀,该导入管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以将二次空气导入该控制阀,该控制阀经由该导出管及簧片阀将二次空气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空 气供给装置另包含一负压管,其连接至该节流阀及汽缸头之间的管道,以 导入负压控制该控制阀。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 内设有一过滤元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空 气供给装置的簧片阀设于该内燃机系统的汽缸头的一汽缸头盖上,该控制 阀经由该导出管连接该簧片阀,再经由该汽缸头盖上的一金属管将二次空 气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入管 是顺着该供气管的延伸方向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入管 顺向连接该供气管的夹角是大于135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入管 与二次空气供应口的连接处设有一消音接头,以消除供气脉动产生的噪音 及抖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消音接头具有一縮径通道,其是由该导入管向该二次空气供应口形成縮径。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次空 气供给系统另包含一机油油气回收管,其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一机油油气回 收口。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油油 气回收口位于该二次空气供应口的下游侧。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次空 气供给系统另包含一汽油油气回收管,其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一汽油油气回 收口。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汽油油 气回收口位于该二次空气供应口的下游侧。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空 气选择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的汽缸头的排气通道内。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空 气选择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的废气排气管内。
15. —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组一次空气供给系统,其设有一空气滤清器、 一供气管及一节流阀, 以供给一次空气,且该供气管设有一个二次空气供应口;一内燃机系统,其设有一汽缸及一汽缸头,该汽缸头内具有燃烧室、进 气通道及排气通道;一废气排放系统,其是由该汽缸头的排气通道及一废气排气管所构成,且该废气排气管安装有含氧感知器;及一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其设有一导入管、 一控制阀、 一导出管及一簧 片阀,该导入管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以将二次空气导入该 控制阀,并经由该导出管及簧片阀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燃机系统是一喷射引擎。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空气选择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的汽缸头的排气通道内。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空气选择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的废气排气管内。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空 气供给装置另包含一负压管,其连接至该节流阀及汽缸头之间的管道,以 导入负压控制该控制阀。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内设有一过滤元件。
21.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簧片阀设于该内燃机系统的汽缸头的一汽缸头盖上,该控制 阀经由该导出管连接该簧片阀,再经由该汽缸头盖上的一金属管将二次空 气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中。
22.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入管是顺着该供气管的延伸方向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入管 顺向连接该供气管的夹角是大于135度。
24.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入管 与二次空气供应口的连接处设有一消音接头,以消除供气脉动产生的噪音 及抖动。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消音接 头具有一縮径通道,其是由该导入管向该二次空气供应口形成縮径。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装置,其是在一组一次空气供给系统、一内燃机系统及一废气排放系统上安装一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该一次空气供给系统设有一空气滤清器、一供气管及一节流阀,以供给一次空气,且该供气管设有一个二次空气供应口。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设有一导入管、一控制阀、一导出管及一簧片阀。该导入管连接至该供气管的二次空气供应口,以将二次空气导入该控制阀,并经由该导出管及簧片阀输送至该废气排放系统。借此,该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可经由该一次空气供给系统的供气管取得所需的洁净空气来源,并利用该供气管的负压自动调整低转速或中高转速时的二次空气供应量。
文档编号F01N3/30GK201218129SQ20082013110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
发明者梁文胜, 邱松山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