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反推整流罩以及设置有这种整流罩的推力反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224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反推整流罩以及设置有这种整流罩的推力反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反推整流罩以及装备有这种可移动整流罩的推力反向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一种用于叶栅型推力反向器的可移动整流罩,其包括
-具有前部区域的内壁,-至少一个遮挡件,其安装成使得它在其中该遮挡件设置成面向所述前部区域的
直喷位置与其中该遮挡件设置成远离所述前部区域的反向喷射位置之间铰接,以及 _至少一个连杆,该连杆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所述遮挡件,以便将该遮挡件从所述位
置中的一个致动到另一个。 连杆的另一个端部用于连接到推力反向器的内部固定结构,并且遮挡件从其位置 中的一个到另一个的转换是在可移动整流罩相对于反向器的固定结构的滑动作用下而实 现的。 当遮挡件处于直喷位置中时,连杆与遮挡件协作的端部处于非常靠近可移动整流 罩的内壁的前部区域的位置。 这种不得已的接近在用于大型引擎的推力反向器中尤为突出,其中试图使得将遮 挡件与可移动整流罩的外壁分离开的径向厚度最小化。 当前,如果引擎管道在推力反向器处于直喷位置中时发生断裂,那么连杆会经受 一定的向外移动,这伴随着剌穿可移动整流罩在其前部区域中的内壁的风险并且由此导致 了在面对有效安全规程时所不能接受的失调。 这种连杆移动的风险同样特别是在航行情况中出现,例如当飞机在飞行中转弯时 以及当越过推力反向器可移动整流罩的外部区域的外围经受相当大的压力差时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定目标是提供一种推力反向器,其能够防止连杆相对于可移动整流罩
的内部前壁的异常相对径向移动所固有的毁坏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种用于叶栅型推力反向器的可移动整流罩而实现的,该整 流罩包括-具有前部区域的内壁,-至少一个遮挡件,其安装成使得它在直喷位置与反向喷射位置之间枢转,在该直 喷位置中,该遮挡件设置成面向所述前部区域,并且在该反向喷射位置中,该遮挡件设置成 远离所述前部区域,以及 _至少一个连杆,该连杆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所述遮挡件,以便将该遮挡件从所述位 置中的一个致动到另一个,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在所述前部区域中具有部件,该部件能够使得所述连杆端 部能够移动超出它的正常位置,而不会毁坏所述内壁。
这个部件的存在能够在该连杆端部的异常移动的情况下,控制连杆的端部与可移 动整流罩的内壁之间的干涉的影响,所述异常移动特别地由引擎管道的爆炸或者由推力反 向器新鲜气流路径中的压力差所引起。 换句话说,所述干涉的影响以极为局部的方式存在,并且这防止了这些影响散布 到整个可移动整流罩,并防止对引擎操作并且由此对飞机整体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根据该可移动整流罩的其它可选择特征-所述部件是可熔的在这种情况下,当连杆径向移动超出它的正常位置时,该连 杆的端部可以剌穿该部件;-所述部件是弹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在连杆移动的影响下,这个部件在不会被剌
穿的情况下发生移动使得能够避免沿新鲜气流路径流动的新鲜空气发生泄露;-所述部件朝所述可移动整流罩的外部凸出这种凸出的形状使得连杆的端部能
够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被制成占用由可移动整流罩的内壁的前部区域所定界的空间,由此
减小了由可移动整流罩及其遮挡件所形成的组件的径向厚度;-在所述连杆端部与所述部件之间设置有径向间隙该间隙能够避免连杆的端部 与该部件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的干涉。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叶栅型推力反向器,其特征在于,该推力反向器包括根据前面 所述的可移动整流罩。 根据一个可选的特征,该推力反向器在所述部件与所述叶栅叶片的后部框架之间 包括径向间隙该间隙能够在可移动整流罩滑入到打开位置中时,防止该部件紧靠这些叶 栅叶片的后部框架。


通过接下来并参考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明显,其 中 图1是贯穿根据本发明、处于直喷位置中的推力反向器的轴向截面,以及
图2是图1中的区域II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l,其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推力反向器包括可移动整流罩l,该可移动整流 罩l包括外壁3和内壁5。 内壁5与固定内壁9一起限定出冷气流路径7。 在直喷操作中,新鲜空气沿气流路径7的内部在箭头11的方向上流动。 如实质上公知的那样,遮挡件13安装成使得它围绕轴部15、在图1中可见的直喷
位置与反向喷射位置(未示出)之间、铰连到可移动整流罩1上,其中,该遮挡件13在直喷
位置中面向可移动整流罩1的内壁5的前部区域17,并且该遮挡件在反向喷射位置中封堵
住新鲜气流路径7,这使得新鲜空气能够通过推力反向器的叶栅叶片19、在由箭头21所表
示的方向上发生偏转。 遮挡件13在至少一个连杆23的作用下从其直喷位置移动到其反向喷射位置,该 连杆23的一端25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到该遮挡件上,并且另一端27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到内
4部固定结构9上。 由连杆23施加到遮挡件13以使该遮挡件从其直喷位置移动到其反向喷射位置的 拉力是通过可移动整流罩1在至少一个致动筒29的作用下从图1中所示的位置向该附图 右侧的滑动所引起的,该可移动整流罩在该右侧位置中露出叶栅叶片19,这使得反向的新 鲜空气21的射流能够离开。 特别地如图2所示,将注意到的是,可移动整流罩1的内壁5的前部区域17具有 部件31,该部件31朝推力反向器的外部、即朝该页附图的顶部凸出。 该凸出部件31通过在前部区域17的壁中形成小孔并且通过加入凸出部件阻塞住 该小孔而获得。 该凸出部件可由与形成前部区域17的壁的剩余部分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可选择 地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根据第一个选择方案,凸出部件31可由可熔材料、S卩能够在压力下弯曲的材料制 成,该压力是当连杆从图1中所示的位置朝推力反向器的外部移动时由连杆23的端部25 所施加的。 —种获得这种可熔部件的方法是确保该部件的中央部分33与其边缘部分35相比 具有更小的厚度。 在另一个选择方案中,可以想象到部件31由弹性材料、即在连杆23的向外径向 移动的作用下不会弯曲的材料制成。 当凸出部件31是可熔的时,它可由例如金属合金或者合成物制成。
当该凸出部件是弹性的时,它可例如由适当的聚合体制成。 当然,在连杆23的端部25与凸出部件31的端壁之间设置有径向间隙Jl,以使得 在正常操作模式下,该连杆端部不会妨碍该凸出部件31。 在凸出部件31的端壁与叶栅叶片19的后部框架37之间同样设置有径向间隙J2, 从而使得当可移动整流罩1从其直喷位置滑入到其反向喷射位置中时,该部件31不会妨碍 该叶栅叶片后部框架。 已刚刚描述的推力反向器的优点通过上面的考虑的结果而立刻变得显而易见。
在连杆23在如图l所示的直喷配置中、朝推力反向器的外部发生任何过度径向移 动的情况下,存在可熔或弹性部件31的事实使得连杆能够剌穿部件31 (当该部件是可熔的 时)或者使该部件31朝推力反向器的外部移动(当该部件是弹性的时),而不会毁坏形成 可移动整流罩1的前部区域17的壁。 换句话说,允许该壁的损坏以及局部变形,这能够防止可移动整流罩的内壁5、乃 至可移动整流罩的整体以及由此推力反向器的整体被完全毁坏。 当然,本发明决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于所描述以及所显示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 式仅仅以示例的方式加以提供。 由此,应该注意的是,可以提供基本上在前部区域17的壁的平面中延伸的简单的 盖罩,而不是凸出部件31。 然而,应该注意到,这种选择方案不如上文中所述的方案那么有利。 具体地,上文中所述的选择方案由于连杆23侵入到由前部区域17的壁所定界的
空间中,因此能够获得可移动整流罩1以及整流罩的遮挡件13的更小的总体径向厚度,这在用于大型引擎的推力反向器中具有特别的益处,在这种推力反向器中径向尺寸是重要的
考虑因素。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叶栅型推力反向器(19)的可移动整流罩(1),所述整流罩包括-具有前部区域(17)的内壁(5),-至少一个遮挡件(13),该遮挡件安装成使得其在直喷位置(11)与反向喷射位置(21)之间枢转,在所述直喷位置中,所述遮挡件(13)设置成面向所述前部区域(17),并且在所述反向喷射位置中,所述遮挡件(13)设置成远离所述前部区域(17),以及-至少一个连杆(23),所述连杆(23)的一个端部(25)连接到所述遮挡件(13),以便将所述遮挡件从所述位置中的一个致动到另一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5)在所述前部区域(17)中具有部件(31),所述部件(31)能够使得所述连杆端部(25)能够移动超出它的正常位置,而不会毁坏所述内壁(5)。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整流罩(l),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1)是可熔的。
3. 如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整流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1)是弹性的。
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整流罩(l),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1)朝所述可移动整流罩(1)的外部凸出。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罩(l),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端部(25)与所述部件(31)之间设置有径向间隙(Jl)。
6. —种叶栅型推力反向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反向器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整流罩(1)。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力反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反向器在所述部件(31)与所述叶栅叶片(19)的后部框架(37)之间包括有径向间隙(J2)。
全文摘要
所述用于叶栅推力反向器(19)的可移动整流罩(1),该整流罩包括具有前部区域(17)的内壁(5)、至少一个安装成能够在直喷位置(11)与反向喷射位置(21)之间进行枢转的遮挡件(13)以及至少一个杆件(23),该杆件的一个端部(25)连接到所述遮挡件(13),从而导致该遮挡件从所述位置中的一个致动到另一个位置。内壁(5)在所述前部区域(17)中具有部件(31),该部件是弹性的或者可熔的并且凸出到所述可移动整流罩的外部。在所述杆件端部(25)与所述部件(31)之间设置有径向间隙。
文档编号F02K1/72GK101772634SQ200880101739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0日
发明者法布里斯·梅特佐, 洛朗·瓦勒鲁瓦 申请人:埃尔塞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