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068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
背景技术
当船用发电机(柴油机)高速运转时,为了让柴油机快速升温,必须在达到一定的 工作液温度后才让海淡水热交换器(或称之为冷却器)开始工作(因为在持续低温状态 下,柴油机达到额定功率的时间就会延长,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因此在柴油机工作液 循环管路上设置了调温器装置,在没有达到设定的温度前,调温器的感温组件处在关闭状 态,这时发动机的工作液无法进入到热交换器而通过调温器上的分流孔被直接输送到柴油 机机体中,这一循环流动过程被称之为小循环;由于海淡水热交换器不工作,柴油机工作液 的温度快速上升,当温度达到设计温度后,调温器的感温组件受热膨胀,调温器上底部的主 流通道被打开,工作液进入海淡水热交换器的水箱,再进入冷却元件部分,被充分冷却后通 过管路回流到柴油机机体中,这一循环流动过程被称之为大循环。 传统的调温器大多安置在柴油机发动机冷却液进海淡水热交换器的管路上,管路 上设置了一个三通管座(位置一般靠近热交器大循环进水口处),装置有调温器的调温器 座嵌入三通管座内,大、小循环进水管分别与三通管座焊接,整个管路系统制造复杂、三通 管座加工难度大,增加了制造成本高,因为调温器座是嵌入在海淡水热交换器壳体外部加 设的三通管座内,因此海淡水热交换器的体积较大,不能满足小型柴油机对高度尺寸的越 小越好的要求,其适应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具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紧
凑、密封效果好、适用范围较广、能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包括有冷却器壳体;安装在冷却器壳
体上的冷却水箱;调温器座;在冷却器上具有海淡水进口总成、海淡水出口总成、工作液进
水管总成及工作液出水管总成,在所述的冷却水箱的箱体侧板上开设有调温器座安装口,
所述的调温器座通过调温器座安装口嵌入安装于冷却水箱的箱体中。 其中,所述的调温器座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在第一基座上开设有 直通式的大循环通道、第二基座上开设有单向式的小循环通道,大循环通道与小循环通道 相通,小循环通道具有小循环回水口,小循环回水口通过小循环回水管连通工作液出水管 总成。 调温器座的第一、第二基座可以为分体设计,也可以为一体设计。作为一种优先方 案,调温器座的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为一体设计的基座。 在调温器座的大循环通道的内侧壁设有有分流槽,所述的分流槽与小循环通道相 通。[0010] 在调温器座的大循环通道内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内安置有密
封圈。使得调温器能够紧密地装配进调温器座,能够有效防止工作液泄漏。 调温器座的第一基座的上端面还具有安装法兰。所述的安装法兰与第一基座一体
设计。工作液进水管总成安装在调温器座上,更进一步地,工作液进水管总成通过安装法兰 安装在调温器座的第一基座上,并与调温器座的大循环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通过将调温器座嵌入安装于冷却水箱的箱体中,省去了在管 路上加设三通管座,使得冷却器的结构更为紧凑,减小了冷却器的体积,简化了制造工艺, 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凍用一体铸造成型的调温器座,密封性能稳定,通过在调温器座的大循 环通道中的密封槽内安置密封圈,使得调温器与调温器座之间的装配更紧密,能有效地防 止工作液泄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器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调温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中截面结构图。 图中1.冷却水箱、2.冷却器壳体、3.海淡水进口总成、4.海淡水出口总成、5.观 察座、6.水箱盖、7.导气管、8.调温器座、9.调温器、10.小循环回水管、11.工作液出水管 总成、12.工作液进水管总成、13.冷却器芯组、14.定位搭绊、15.密封圈、81.第一基座、 82.第二基座、83.小循环通道、84.安装法兰、85.分流槽、86.密封槽、87.大循环通道、 88.小循环回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包括有冷 却器壳体2 ;安装在冷却器壳体2上的冷却水箱1,安装在冷却器壳体2内的冷却器芯组13 ; 冷却器还包括安装在冷却器壳体2上的海淡水进口总成3、海淡水出口总成4、工作液出水 管总成11 ;安装在冷却水箱1上的工作液进水管总成11 ;在冷却水箱1的箱体的其中一侧 板上开设有调温器座安装口 ,通过该调温器座安装口 ,将调温器座8嵌入安装于冷却水箱1 的箱体中;冷却水箱l的顶板上具有加水口和安装在加水口上面的水箱盖6,从加水口中 引出一根导气管7 ;调温器座8进一步包括有一体设计铸造的第一基座81和第二基座82, 在第一基座81上开设有直通式的大循环通道87,在第二基座82上开设有单向式的小循环 通道83,大循环通道87与小循环通道83相通,小循环通道83上具有小循环回水口 88,小 循环回水口 88通过小循环回水管10连通工作液出水管总成11 ;在调温器座8的第一基座 81的上端面还具有安装法兰84,工作液进水管总成12安装在调温器座8的安装法兰84上, 并与调温器座8紧密连接,安装后,大循环通道87的一端与工作液进水管总成12相连通, 大循环通道87的另一端冷却水箱1内部;调温器9安装于大循环通道87内,大循环通道87 内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密封槽86,在密封槽86内设置有密封圈15,使得调温器9能够紧密地 装配进调温器座8,有效防止工作液泄漏;在大循环通道87内侧壁还设有分流槽85,分流槽 85位于密封槽86的上方,与小循环通道83相通,调温器9装配好后,调温器9上的分流孔对应大循环通道87内侧壁的分流槽85。 工作原理 当机组启动后,柴油机整个工作系统由环境温度开始逐渐升温,在没有达到调温 器设定的开启温度之前,调温器的感温组件处在关闭状态,大循环通道通通向冷却水箱的 箱体的流道被阻闭,这时发动机的工作液不能进入到海淡水热交换器(或冷却器)而通过 调温器上的分流孔流入小循环通道,经小循环回水管流到冷却器的工作液出水管总成,再 回流到柴油机机体中。由于海淡水热交换器不工作,柴油机工作液的温度持续快速上升,当 温度达到调温器设定的开启温度时,调温器的感温组件受热膨胀,调温器底部的主流通道 被逐渐打开,调温器上的分流孔被逐渐关闭,工作液开始不断地流入到海淡水热交换器的 冷却水箱中,再由冷却水箱进入到热交换器内的冷却器芯组,被充分冷却后通过出水管回 流到柴油机机体中,达到柴油机工作液冷却降温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包括有冷却器壳体(2);安装在冷却器壳体(2)上的冷却水箱(1);调温器座(8);冷却器还包括有海淡水进口总成(3)、海淡水出口总成(4)、工作液进水管总成(12)及工作液出水管总成(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水箱(1)的箱体侧板上开设有调温器座安装口,所述的调温器座(8)通过调温器座安装口嵌入安装于冷却水箱(1)的箱体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温器座(8)进一步包括有第一基座(81)和第二基座(82),在第一基座(81)上开设有直通式的大循环通道 (87)、第二基座(82)上开设有单向式的小循环通道(83),大循环通道(87)与小循环通道 (83)相通,小循环通道(83)具有小循环回水口 (88),小循环回水口 (88)通过小循环回水 管(10)连通工作液出水管总成(11)。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调温器座(8)的第一基座 (81)与第二基座(82)为一体设计的基座。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循环通道 (87)的内侧壁设有有分流槽(85),所述的分流槽(85)与小循环通道(83)相通。
5.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循环通道 (87)内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密封槽(86)。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槽(86)内安置 有密封圈(15)。
7.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调温器座(8)的第一 基座(81)的上端面还具有安装法兰(84)。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法兰(84)与第 一基座(81) —体设计。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液进水管总成 (12)安装在调温器座(8)上。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液进水管总成 (12)通过安装法兰(84)安装在调温器座(8)的第一基座(8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柴油机用冷却器,包括有冷却器壳体;安装在冷却器壳体上的冷却水箱;调温器座;在冷却器上具有海淡水进口总成、海淡水出口总成、工作液进水管总成及工作液出水管总成,在所述的冷却水箱的箱体侧板上开设有调温器座安装口,所述的调温器座通过调温器座安装口嵌入安装于冷却水箱的箱体中。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通过将调温器座嵌入安装于冷却水箱的箱体中,省去了在管路上加设三通管座,使得冷却器的结构更为紧凑,减小了冷却器的体积,简化了制造工艺,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F01P7/16GK201521339SQ20092018787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吴忠, 陈良 申请人:芜湖新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