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062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油器检测用连接附件,特别涉及一种喷油器外接油路的连
接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排放法规的加严,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在柴油发动机中的应用将更加 广泛,在柴油共轨系统中喷油器与喷油泵的故障情况最常出现,喷油器需要维修时,首先将 喷油器从发动机上拆下来,然后再安装到试验台上进行检测维修,安装过程中喷油器与试 验台需要可靠的连接,目前,有些喷油器的高压油进口与高压油管之间的连接是采用锥面 接触螺纹连接,向具有该连接结构的喷油器接入除发动机以外提供的高压油是比较容易 实现的,通常采用将与该喷油器的连接部位匹配的高压油管直接连接即可;但有些喷油器 中,喷油器的高压油进口与高压油管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特殊,例如市场上常见的玉柴 YC6J-30发动机中配套的BOSCH喷油器,该喷油器高压油入口处没有螺纹,喷油器高压油入 口是由设置在喷油器体上的一锥孔形式,该锥孔底部既为通向喷油器内部的高压油道,对 于具有该结构高压油入口的喷油器通常利用原系统配套的油针部件进行连接,即通过油 针锥面与喷油器上锥孔对中定位,但安装过程中一次安装成功率不高,而且不能保证油针 锥面与喷油器上锥孔之间具有可靠的压紧密封,油针在多次安装使用后其锥面磨损严重, 容易出现高压燃油的泄漏,而且成本较高;另外,由于在发动机外对回油环槽的密封较为困 难,因此,对回油的收集也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类似于玉柴YC6J-30发动机中配套的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机外 高压油供给及回油油路连接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柴油高压共轨喷油 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连接喷油器和高压油管,可以将压力稳 定的高压油接入喷油器,而且利用装置中与喷油器体环槽贯通的回油口接头方便地收集回 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予 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该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台阶面,与所述连接套 贯通的设置有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所述第一径向孔中设置有供油接头部件,所述第 二径向孔中设置有回油口接头;所述供油接头部件包括锥套和锥套压紧接头,所述锥套与 所述锥套压紧接头之间径向上采用轴孔插接结构,轴向上端面紧密接触;所述锥套压紧接 头的一端与第二径向孔螺纹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内锥孔和外螺纹;所述第二径向孔与所 述回油口接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径向孔与 所述第二径向孔之间的夹角为100度。所述锥套与所述锥套压紧接头之间设置有铜垫片。 所述回油口接头内端面设置有密封垫圈。[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玉柴YC6J-30发动机中配套的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是B0SCH(博世)公司生 产的,其高压油供给结构较为特殊,没有采用螺纹连接,是利用凹入喷油器体的锥面结构对 中并定位,喷油器回油口设计在喷油器体上的环槽内。在发动机上安装时,燃油供给采用 一种锥面油针式结构,油针前端锥面设有高压油孔,油针锥面与喷油器锥面压紧,高压燃油 进行喷油,回油进入喷油器体环槽后经缸盖内的油道回流。上述喷油器的检测机外连接存 在的问题较多,诸如油针锥面与喷油器锥孔的对中定位较困难,一次安装成功率不高;油 针多次安装后锥面磨损严重,发生高压燃油泄漏现象;油针锥面与喷油器的压紧不易实现; 油针属BOSCH燃油系统配套部件,成本较高;回油环槽的密封不可靠,回油收集困难。本实 用新型连接装置结合机外喷油器检测的需要设计有专用的回油口接头和分体式的供油接 头部件,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装卸,一次安装成功率高;安装后可承受160MPa的压力,重 复拆装不影响承受压力效果,而且主要的易磨损件可独立更换,而且,各零部件加工精度要 求低,但组装后可靠性高,能够适应喷油器生产、维修企业的检测需要。

图1是将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安装于喷油器上的纵剖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连接装置的横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零部件及细节说明1.喷油器,2.锥套压紧接头,3.铜垫片,4.锥
套,5.连接套,51.台阶面,6.供油接头部件,7.回油口接头,8.密封胶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5,
所述连接套5内设置有台阶面51,如图2所示,与所述连接套5贯通的设置有第一径向孔和
第二径向孔,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径向孔与所述第二径向孔之间的夹角为100度。所述第
一径向孔中设置有供油接头部件6,所述第二径向孔中设置有回油口接头7;所述供油接头
部件6如图1所示,包括锥套4和锥套压紧接头2,为了降低成本,所述椎套压紧接头2可以
采用标准件,所述锥套4的外锥面与喷油器1上锥孔的锥面配合,所述锥套4与所述锥套压
紧接头2之间在径向上采用轴孔插接结构,两者在轴向上依靠端面紧密接触来定位,由于
所述的供油接头部件采用为分体结构,为了进一步保证该供油接头部件的密封,在所述锥
套4与所述锥套压紧接头2相接触的端面之间最好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铜垫片3 ;所述锥套
压紧接头2的一端与第二径向孔采用螺纹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用来与外接高压油管配合
的内锥孔和连接用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径向孔与所述回油口接头7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为
了节省成本,该回油口接头7可以采用标准件,为了保证回油口处的密封性,如图2所示,最
好在回油口接头7与喷油器回油环槽接触的内端面设置有密封垫圈8,该密封垫圈8采用橡
胶垫圈,该橡胶垫圈为标准件。 将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安装到喷油器上的过程是先将喷油器1插入到连接套5 中,并以连接套5的内台阶面将喷油器轴向定位;再将供油接头部件6的锥套4、铜垫片3放 入到连接套5的第一径向孔中,使锥套4的锥面与喷油器1上的锥孔对正,再用锥套压紧接头2压紧该锥套4,此时,锥套4的锥面与喷油器1的锥面自动对中,随着锥套压紧接头2的 旋紧,在旋紧螺纹的压力作用下,将供油接头部件6密封,另外,由于在锥套压紧接头2和锥 套4的接触端面之间设置有相对较软的铜垫片3更能保证分体式供油接头部件6的密封。 如图2所示,将密封胶圈8放入到喷油器1上的第二径向孔内,将回油口接头7旋进连接套 l中,并顶紧。最后,将锥套压紧接头2与外接的高压油管连接,将回油口接头7与外接的回 油管连接,至此,将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安装完毕。 利用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将喷油器与检测外接油路连接好后,其供油工作过程 是高压油从高压油管进入锥套压紧接头2,通过供油用的锥套4进入到喷油器1 ,从而为喷 油器提供高压燃油。喷油器1的回油过程是高压油在喷油器内运行后,其多余部分变为低 压油,该低压油依次经过喷油器上的回油环槽、该回油环槽口的密封胶圈8及回油口接头7 流入外接的回油管,从而实现了对回油的收集。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 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些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台阶面,与所述连接套贯通的设置有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所述第一径向孔中设置有供油接头部件,所述第二径向孔中设置有回油口接头;所述供油接头部件包括锥套和锥套压紧接头,所述锥套与所述锥套压紧接头之间径向上采用轴孔插接结构,轴向上端面紧密接触;所述锥套压紧接头的一端与第二径向孔螺纹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内锥孔和外螺纹;所述第二径向孔与所述回油口接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径向孔与所述第二径向孔之间的夹角为10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锥套与所述锥套压紧接头之间设置有铜垫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回油口接头内端面设置有密封垫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检测油路连接装置,主要是针对类似玉柴YC6J-30发动机中配套的BOSCH喷油器的检测用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连接套内设置有台阶面,与连接套贯通的设置有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第一径向孔中设置有供油接头部件,第二径向孔中设置有回油口接头;供油接头部件包括锥套和锥套压紧接头,锥套与锥套压紧接头之间径向上采用轴孔插接结构,轴向上端面紧密接触;锥套压紧接头的一端与第二径向孔螺纹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内锥孔和外螺纹;第二径向孔与回油口接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损耗件可独立更换,大多零件可以采用标准件,加工精度要求低,装卸操作简便,密封性好、无泄漏,可承受160MPa的压力。
文档编号F02M65/00GK201546860SQ200920251019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崔宇, 常宗慈, 王金梁 申请人: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