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12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马达,尤其涉及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是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执行元件,为执行动作的工作 机输出转速和 扭矩。现有技术中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一般采用曲轴连杆式结构,通过液压推动柱塞,再 由柱塞驱动连杆,连杆推动动曲轴转动,输出扭矩。其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该种结构的液 压马达存在着如下缺陷1)配油部分采用轴配油形式,存在着径向间隙,进、回油在间隙中 直接相通,导致内泄增大,容积效率下降,配油轴液压力不平衡,易引起卡死;2)采用连杆 传力结构,连杆底面与曲轴的偏心轮直接接触,连杆球头部分与柱塞内球面直接接触,两者 均产生滑动摩擦,引起转速和流量脉动的增大,影响机械效率、启动效率和最低稳定转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低 速稳定性好效率高的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它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动力输出部件和连接在该动力部件一端的配流部件,上述两部件间的对应油 路相互连通,其中所述动力输出部件主要由壳体、曲轴、柱塞、油缸、缸盖、七星轮和压簧组 成,所述曲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壳体内的中心处,至少一七星轮紧配在该曲轴的偏心轮上,在 壳体内曲轴的至少一轴向位置的径向方向上均布有七个油缸,七个柱塞分别置于对应的油 缸内,七个缸盖分别盖合于每一油缸在壳体端的开口处,压簧一端固定于缸盖,一端紧抵在 柱塞上,使柱塞的端面压触在七星轮的齿面上;所述配流部件主要由配流盖、中间密封环、 偏心凸轮和配流盘组成,中间密封环的一端面与壳体对应端面连接,另一端面与配流盖对 应端面连接,配流盘置于中间密封环内并与偏心凸轮传动连接,偏心凸轮紧配在曲轴的一 端部。所述曲轴的两个或三个轴向位置的径向方向上分别均布有对应的七个油缸,使壳 体内油缸总数达十四个或二十四个。在所述曲轴的偏心轮上并列紧配两个或三个七星轮所述曲轴由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上。所述七星轮与曲轴的偏心轮间通过滚针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用七星轮代替连杆,避开了球铰副接触处承受的比压较大、油膜容易破坏、产生 磨损甚至咬死、低速性能差等缺点,使加工简化,成本降低,磨损减少,寿命提高。2)柱塞是中空的,内装有弹簧,以防止液压马达启动或空载时柱塞底面与七星轮 平面脱开。柱塞底面与七星轮平面之间采用静压平衡,改善了受力情况,保证了润滑,提高 了低速性能,使工作可靠,寿命增长。3)壳体外形为圆柱状,使铸造、清砂容易,加工工艺简单。[0013]4)采用了平面配油技术,减少了配油表面的漏损,使马达在高压、低速下工作仍能保持较高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有利于马达的制动性能和低速稳定性。5)七星轮与曲轴之间、曲轴与偏心轮之间均设有滚动轴承,使马达的机械效率、启 动效率及低速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图1是现有曲轴连杆液压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七星轮与油缸及柱塞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是配流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配流盘的左视图图中,1壳体,2七星轮,3、9圆锥滚子轴承,4曲轴,5轴承盖,6柱塞,8滚针轴承,7 缸盖,10偏心凸轮,11配流盖,12配流盘,13中间密封环,14油缸,15压簧,16偏心轮,20,21 环形槽,23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做进一步说明。对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马达主要由输出功率的动力输出部件和起配油作用 的配流部件组成。动力输出部件主要由壳体1、曲轴4、柱塞6、油缸14、缸盖7、七星轮2和压簧15组 成。壳体1为一铸件,外形为一圆柱形。曲轴4通过两圆锥滚子轴承3、9支承在壳体内的 中心处。一七星轮2紧配在该曲轴的偏心轮16上,在壳体的沿曲轴转动中心的径向方向均 勻设置有七个油缸14,油缸的一开口端在壳体上,由缸盖7盖合,七个柱塞6分别置于对应 的油缸14内。压簧一端固定于缸盖,一端紧抵在柱塞上,使柱塞的端面压触在七星轮的齿 侧面上,在七星轮2转动到某一位置时,每一油缸14及柱塞6的位置与七星轮的齿侧面相 对应。请参见图3。为了增大曲轴4的输出功率,可在壳体1内设置更多的油缸14,一般在曲轴的两个 或三个轴向位置的径向方向上分别上述的七个油缸,使壳体1内的每一径向位置上沿轴向 置有双排或三排油缸,使壳体1内的油缸总数达14个或21个。配流部件主要由配流盖11、中间密封环13、偏心凸轮10和配流盘12组成,中间密 封环11置于配流盖11和壳体1之间,三者由螺钉将其连接。配流盖11 一端面与壳体1对 应端面连接,另一端面与配流盖11对应端面连接,其连接端面上设有密封圈,以保证连接 处无泄漏。配流盘12置于中间密封环13内并与偏心凸轮10传动连接,偏心凸轮10紧配 在曲轴4的一端部。对照图4、图5,配流盘12为一整体圆形件,其一端面与壳体1的端面相对,另一 端面与配流盖11相对。配流盘12的两个端面都开有环形槽20、21,中间通过数个孔23接 通,与外面的中间密封环一同构成相对独立的两个油腔,交替与壳体端面油道、配流盖进出 油口相接通。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马达工作时,压力油由配流盖11经配流盘12、壳体1进入到柱 塞6缸中,压力油产生的液压推力通过柱塞6端面压触七星轮2的齿面,使七星轮2作平面 平行运动,所产生的切向分力被传递到曲轴4上,作用在曲轴4的偏心轮上,推动曲轴4旋转并输出扭矩,从而带动负载回转。曲轴一端通过偏心轮带动配流盘,使之在密封环、壳体 和配油盖之间作平面运动,壳体一端平面上有配油口,曲轴每转一周,油缸各进油一次,完 成一个配流过程。在此过 程中压簧保证柱塞始终贴合在七星轮平的齿面,曲轴4支撑在二 个圆锥滚柱轴承上,其输出端,可直接或间接同工作机械相联。
权利要求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包括动力输出部件和连接在该动力部件一端的配流部件,上述两部件间的对应油路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部件主要由壳体、曲轴、柱塞、油缸、缸盖、七星轮和压簧组成,所述曲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壳体内的中心处,至少一七星轮紧配在该曲轴的偏心轮上,在壳体内曲轴的至少一轴向位置的径向方向上均布有七个油缸,七个柱塞分别置于对应的油缸内,七个缸盖分别盖合于每一油缸在壳体端的开口处,压簧一端固定于缸盖,一端紧抵在柱塞上,使柱塞的端面压触在七星轮的齿面上;所述配流部件主要由配流盖、中间密封环、偏心凸轮和配流盘组成,中间密封环的一端面与壳体对应端面连接,另一端面与配流盖对应端面连接,配流盘置于中间密封环内并与偏心凸轮传动连接,偏心凸轮紧配在曲轴的一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的两 个或三个轴向位置的径向方向上分别均布有对应的七个油缸,使壳体内油缸总数达十四个 或二十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的偏 心轮上并列紧配两个或三个七星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由圆锥 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七星轮与曲 轴的偏心轮间通过滚针轴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配油曲轴无连杆液压马达。包括动力输出部件和连接在该动力部件一端的配流部件,其中所述动力输出部件主要由壳体、曲轴、柱塞、油缸和七星轮压簧组成,至少一七星轮紧配在曲轴的偏心轮上,在壳体内曲轴的至少一轴向位置的径向方向上均布有七个油缸,七个柱塞分别置于对应的油缸内;所述配流部件主要由配流盖、中间密封环、偏心凸轮和配流盘组成,中间密封环的一端面与壳体对应端面连接,另一端面与配流盖对应端面连接,配流盘置于中间密封环内并与偏心凸轮传动连接,偏心凸轮紧配在曲轴的一端部。其优点是低速性能好,加工艺简化,成本低,磨损减少,工作可靠高,寿命提高。
文档编号F03C1/053GK201560890SQ200920257268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
发明者徐祖悦, 徐荣滨 申请人:昆山金发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