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910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油室的内燃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搭载于车辆上的发动机(也称内燃机)中,在支承曲轴的曲轴箱的一侧具 备变速器箱,在该变速器箱设有覆盖侧方的罩部件,利用该变速器箱和罩部件收容变速器。这种发动机在曲轴箱的下部形成有油室,通过设于曲轴箱和变速器箱之间的油 泵,将油室的油(oil)向发动机的工作缸等压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170314号公报。但是,在现有的结构中,若压送到工作缸等处而变热的油返回油室,则马上由油泵 向工作缸等处压送,因此,油仅在返回油室的短时间的期间经由曲轴箱的外表面进行少量 的散热,然而,由于其散热量少致使温度高,油始终以高温状态积存。在空冷发动机中,利用设于工作缸的散热片进行发动机自体的冷却,但是,如果不 另外增加油冷却器,几乎不能对油进行冷却。从而,在现有的无油冷却器的发动机中,发动 机驱动的过程中,油基本上处于热的状态。另一方面,考虑追加大型油冷却器进行油的强制冷却,但是,这样一来不仅部件件 数增加导致成本及重量增大,也需要确保部件的配置空间,因此,在不能确保配置空间的情 况下,难以追加油冷却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 量的内燃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其在支承曲轴的曲轴箱的一侧具备 收容变速器的变速器箱,在曲轴箱的下部设有曲轴侧油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速器箱的 下部设有与变速器收容部区划开的变速器侧油室,油通过该变速器侧油室进行循环。根据该发明,在变速器箱下部设有与变速器收容部区划开的变速器侧油室,油通 过该变速器侧油室进行循环,因此,能够加长油室中的油流动路径,并且,能够延长油滞留 时间,从而能够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在上述结构中,可以为所述曲轴侧油室具有被分室的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在所 述第一油室设有通向所述变速器侧油室的第一开口部,在所述变速器侧油室设有通向所述 第二油室的第二开口部。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进入曲轴侧油室的第一油室的油顺次经由变 速器侧油室及第二油室流动,能够有效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在所述第二油室设有通向油泵的过滤器的第三开口部。根据 该结构,第一油室、变速器侧油室内的油经由第二油室进入过滤器室,因此能够将散热后的 油向过滤器供给。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将所述第一油室设于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工作缸部的回
3油落下的位置,在该第一油室的后方设有所述第二油室,在该第二油室的前方且所述第一 油室的下方设有所述过滤器室。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来自工作缸部的回油可靠地向第一油 室落下而有效进行油室中的散热,并且,第一油室和过滤器室可以在俯视下重叠配置,能够 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来配置第一油室、第二油室及过滤器室。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为所述第二开口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部低的位置,所 述第三开口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开口部低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油在重力作用下从第一 油室顺利地向变速器侧油室流动,并且,能够使油从变速器侧油室顺利地流向第二油室。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变速器侧油室可以位于所述变速器箱收容变速器的变 速器室的下方。根据该结构,能够扩宽变速器侧油室的油散热面。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在所述曲轴箱的内侧设有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将来自 所述内燃机的工作缸部的回油向所述变速器侧油室引导。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来自工作缸 部的回油顺利地向变速器侧油室引导。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导向部件可以在所述曲轴箱的左右壁间设置。根据该结 构,能够将来自工作缸部的回油更可靠地向变速器侧油室引导。(发明效果)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变速器箱的下部设有与变速器收容部区划开的变速器侧油 室,油通过该变速器侧油室进行循环,因此,能够加长油室中的油流动路径,并且能够延长 油滞留时间,从而能够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油积存部中积存被散热后的油。另外,由于曲轴侧油室具有被分室的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在第一油室设有与变 速器侧油室相通的第一开口部,在变速器侧油室设有与第二油室相通的第二开口部,所以 能够有效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另外,由于在第二油室设有与油泵的过滤器相通的第三开口部,所以第一油室、变 速器侧油室内的油经由第二油室进入过滤器,从而能够将被散热的油向过滤器供给。另外,由于将第一油室设于来自内燃机的工作缸部的回油落下的位置,在该第一 油室的后方设有第二油室,在该第二油室的前方且所述第一油室的下方设有过滤器室,所 以能够将来自工作缸部的回油可靠地向第一油室落下,有效地进行油室中的散热,并且,能 够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来配置第一油室、第二油室及过滤器室。另外,由于第二开口部位于比第一开口部低的位置,第三开口部位于比第二开口 部低的位置,所以能够使油在重力作用下从第一油室顺利地向变速器侧油室流动,并且,能 够从变速器侧油室顺利地向第二油室流动。另外,由于变速器侧油室位于变速器箱收容变速器的变速器室的下方,所以可使 变速器侧油室的外表面散热,能够扩宽油散热面。另外,由于在曲轴箱内侧设有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将来自内燃机的工作缸部的 回油向变速器侧油室引导,所以能够将来自工作缸部的回油顺利地向变速器侧油室引导。另外,由于导向部件在曲轴箱的左右壁间设置,所以能够将来自工作缸部的回油 更可靠地向变速器侧油室引导。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4
图2是表示从车身右侧观察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图2的III-III截面的图。图4是表示图2的IV-IV截面的图。图5是将发动机的曲轴与周边结构一同示出的图。图6是从内侧(左侧)观察右曲轴箱的图。图7是从外侧(右侧)观察右曲轴箱的图。图8是从内侧(右侧)观察左曲轴箱的图。图9是从右曲轴箱侧(左侧)观察变速器箱的图。图10是从下侧观察发动机的图。图11是将齿轮减振器与周边结构一同示出的图。图12的(A)是终减速齿轮(final gear)的侧视图,(B)是表示终减速齿轮的 A1-A1截面的图。图13的(A)是减振器保持部件的侧视图,⑶是表示减振器保持部件的A2-A2截 面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图。符号说明1-机动二轮车,20-发动机(内燃机),22_工作缸部,24-曲轴箱, 24A-左曲轴箱,24B-右曲轴箱,31-输出轴,51-曲轴,51R-驱动带轮轴(驱动轴),60-带 式无级变速器,61-变速器收容部,61A-变速器箱(兼离合器箱),61B-变速器罩(罩部 件),63-驱动带轮,64-从动带轮轴(从动轴),67-从动带轮,68-V形带,81-动力传递机 构,100-油泵,101-过滤器室,140-脚踏式起动装置,191、193-上下分隔用肋(导向部件), 192,194-前后分隔用肋(导向部件),197-第三开口部,201,203-承受油用肋,211、212、 213-第-开口部,215-第二开口部,RA-曲轴侧油室(油积存部),RB-变速器侧油室(油 积存部)R01_第一油室,R02-第二油室。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说明中提到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均与车辆的 朝向相同。另外,图中箭头F表示车身前方,箭头R表示车身右方,箭头U表示车身上方。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侧视图。该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框架2具有车身前部的头管3 ;从该头管3向后方斜下倾 斜延伸出的一根主框架4 ;在该主框架4的后部向下方延伸固定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托架5 ; 在主框架4的后部,从枢轴托架5的固定位置的前面附近向后方并向斜上方延伸,且在中途 弯曲达到后端的左右一对的座位导轨6 ;对枢轴托架5和上述座位导轨6的中央部之间进 行加强的左右一对的加强框架7。在车身框架2的左右一对的座位导轨6上方设有乘坐用座位8,在该乘坐用座位8 下部设有收容部(收容箱)9。在车身前部上方设有轴支承于头管3的车把10,前叉11、11 向车把10的下方延伸并在前叉11、11的下端轴支承前轮12。在车身中央的枢轴托架5上 利用枢轴13轴支承后叉14,后叉14的前端能够摆动,并且后叉14向后方延伸,在后叉14 的后端部轴支承有后轮15。在后叉14的后部和座位导轨6之间设有左右一对的后缓冲器
516。在主框架4的下方且枢轴托架5的前方悬挂有内燃机即发动机(也称为动力单 元)20。发动机20的上部被吊挂在支承架17上,支承架17在主框架4中央部下垂设置,发 动机20的后部两处被固定在枢轴托架5上。S卩,发动机20以吊挂在主框架4的后部下侧 的状态被支承。另外,车身框架2被按各部分分开的合成树脂制的车身罩18覆盖。发动机20是单缸的四循环发动机,工作缸部22从曲轴箱24的前面大幅度前倾达 到接近大致水平的状态,而构成水平发动机。因此,能够使车辆低重心化,并且如图所示,当 降低主框架4进行乘坐时,也能够降低驾驶员跨骑的跨骑部M,从而提高上下车(方便)性。 另外,在曲轴箱24的左侧面前部安装有发电机罩25。如图1所示,车身罩18具有在侧视车 身时将车身一直覆盖到曲轴箱24的外缘附近的罩形状,并使包括发电机罩在内的曲轴箱 24侧面露出到外部。在该发动机20的工作缸部22上侧连接有吸气管26,该吸气管26向上方延伸并 与由主框架4支承的节流阀27及空气过滤器28连接。在工作缸部22下侧连接有排气管 29,该排气管29向下方延伸出后再弯曲向后方延伸,并与配置在后轮15右侧的消音器30 连接。另外,使发动机20的输出轴31以前端露出的方式轴支承于曲轴箱24的左侧面后 部。在该输出轴31的前端安装有驱动链轮32,在该驱动链轮32与一体设在后轮15上的 从动链轮33之间卷绕动力传递链条34(参照图1),而构成链传动机构。因此,该发动机20 的输出轴31的旋转通过链传动机构而传递给后轮15。需要说明的是,该链传动机构还作为 通过各链轮32、33的齿数比来设定输出轴31和后轮轴之间的减速比(二次减速比)的二 次减速机构起作用。另外,在图中,符号35是指覆盖链条传动机构的罩。在曲轴箱24下部安装有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延伸出的踏板杆36,在该踏板杆36的 两端安装有用来承载驾驶员的脚的一对踏板36A、36A。另外,在该机动二轮车1上,构成起动发动机20的脚踏式起动装置140的一部分 的脚踏部件(起动系部件)37配置在曲轴箱24左侧方。即,该脚踏部件37具有安装在脚 踏轴38上的脚踏臂39以及安装于该脚踏臂39的前端部且转动自如的脚踏踏板40,其中脚 踏轴38以前端露出的方式轴支承在曲轴箱24上,驾驶员通过脚蹬脚踏踏板40,使脚踏轴 38旋转,从而起动发动机20。并且,在该机动二轮车1中,除了脚踏式起动装置140外,还配置有发动机起动用 的起动马达41。该起动马达41安装在曲轴箱24的上面前部,通过使该起动马达41工作, 能够起动发动机20。即,在该机动二轮车1中,采用脚踏式及起动马达式中的任一种方法, 都可以起动发动机20。图2是表示从车身右侧观察发动机20的内部结构的图,其表示了动力传递系统及 起动系统的主要旋转轴的位置。另外,还表示了工作缸轴线L1。另外,图3是表示图2的 III-III截面的图。如图2及图3所示,发动机20的工作缸部22具备连结于曲轴箱24前面的工作 缸体22A ;连结于工作缸体22A前面的工作缸盖22B ;以及覆盖工作缸盖22B的前面的头罩 22C。在工作缸盖22B形成有燃烧室22D和与燃烧室22D连接的未图示的吸气口和排气口, 在燃烧室22D中以前端面向燃烧室22D的方式配置有火花塞23,上述吸气管26与吸气口入
6口连接,上述排气管29与排气口出口连接。另外,在图2中,符号22F表示设置于工作缸部 22的散热片,利用该散热片22F对工作缸部22进行空冷。如图3所示,发动机20的曲轴箱24由左曲轴箱24A和右曲轴箱24B这左右两分 割结构形成,通过支承于左右的曲轴箱24A、24B上的左右一对轴承(滚动轴承)45、45,在该 曲轴箱24前部以曲轴51的轴心C1与车辆行进方向正交而横置的方式轴支承曲轴51。该曲轴51具备作为旋转中心的曲轴轴颈51A、直径为比曲轴轴颈51A大的曲臂 51B、以及通过该曲臂51B支承的曲轴销(偏心轴)51C,曲臂51B及曲轴销51C位于左右 一对轴承45、45之间。另外,在曲臂51B上设有用于保持旋转平衡的平衡块(以下称为配 重)51D。在曲轴51的曲轴销51C上,通过连杆21B连结沿工作缸轴线L1在工作缸部22内 滑动自如地配置的活塞21A。另外,在图3中,符号55A表示设于曲轴51上的链轮,符号55B 表示设于工作缸部22的头罩22C内的凸轮轴55C的链轮,链轮55A、55B之间通过凸轮传动 链55D连结。从而,凸轮轴55C根据曲轴5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驱动气门机构,该气门机构 推动设于工作缸盖22B上的未图示的吸排气阀。在该曲轴51的右侧(一侧)设有带式无级变速器60,在该曲轴51的左侧(另一 侧)设有发电机180。详细而言,曲轴51的左端在左曲轴箱24A内向左方延伸,并延伸至以覆盖该左曲 轴箱24A的左侧开口(外侧开口)的方式安装的发电机罩25附近,在由该发电机罩25和左 曲轴箱24A围成的空间内收容发电机180。该发电机180具备固定于曲轴51的转子181、 配置于转子181内的定子182,定子182固定于发电机罩25。带式无级变速器60是不使用发动机油进行润滑的干式动力传递机构,收容于在 曲轴51的右侧(一侧)设置的变速器收容部61中。该变速器收容部61形成相对于使用 发动机油进行润滑的曲轴箱24独立的没有油液的室,由构成变速器收容部61的主体部的 变速器箱61A和覆盖该变速器箱61A的外侧开口(右侧开口)的变速器罩(罩部件)61B 这左右两分割结构形成。详细而言,曲轴51的右端贯通右曲轴箱24B而进一步向右方延伸,贯通螺栓连结 于该右曲轴箱24B右侧的变速器箱61A,延伸至与变速器箱61A相连设置的变速器罩61B附 近,该右端部被用作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驱动带轮轴(驱动轴)51R,驱动带轮63安装于该 驱动带轮轴51R。在曲轴箱24后部对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从动带轮轴(从动轴)64以横置的方式 进行轴支承,使该从动带轮64的轴心C2与车辆行进方向正交。该从动带轮轴64通过左右 一对轴承(滚动轴承)65、65被轴支承在驱动带轮轴51R的后方,且该从动带轮轴64与驱动 带轮轴51R平行,左右一对轴承65、65由右曲轴箱24B和变速器收容部61 (变速器箱61A) 支承。在该从动带轮轴64上安装有从动带轮67。另外,在驱动带轮63和从动带轮67之 间卷挂有V形带68,驱动带轮63的旋转传递给从动带轮67。此外,在变速器收容部61和 各带轮轴51R、64之间插入有用于阻止曲轴箱24内的发动机油浸入变速器收容部61内的 密封部件69A、69B,变速器收容部61与曲轴箱24之间被密封。驱动带轮63具有与驱动带轮轴51R —起旋转的固定半体63A和可动半体63B,固
7定半体63A固定在驱动带轮轴51R上,可动半体63B以在轴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固定于比 固定半体63A靠左侧的位置。该可动半体63B与曲轴51—起旋转,通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向离心方向移动的配重辊70的作用而在轴向上滑动,接近或远离固定半体63A,从而改变 夹在两带轮半体63A、63B之间的V形带68的卷挂直径。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从动带轮67具有与从动带轮轴64 —起旋转的固定半体67A 和可动半体67B,固定半体67A配置在比可动半体67B更靠左侧的位置。可动半体67B隔 着环状滑块71以在轴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从动带轮轴64的右端部,利用螺旋弹簧 即施力部件72向左侧(固定半体67A侧)对可动半体67B施力。因此,如果夹在驱动带轮 63的两半体63A、63B之间的V形带68的卷挂直径变大,则相反从动带轮67的两半体67A、 67B的间隔会克服螺旋弹簧72的施力而扩大,减小V形带68的卷挂直径,实现自动地无级 变速。从动带轮轴64通过离心离合器80将动力传递给配置在曲轴箱24内的动力传递 机构81,其中离心离合器80配置在形成于右曲轴箱24B和内侧变速器箱61A之间的空间 (后述的离合器室R1)。离心离合器80是用发动机油对各部分进行润滑及冷却的湿式离心离合器,其具 有花键嵌合于从动带轮轴64上的离合器内座圈83以及与离合器输出齿轮84连结的离合 器外座圈85,其中离合器输出齿轮84相对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从动带轮轴64的左端部,在 离合器内座圈83的外周端侧突出设有多个支承轴86,在多个支承轴86上设有离合器配重 87。因此,当从动带轮轴64的旋转速度超过规定速度时,因离心力而向离心方向移动的离 合器配重87与离合器外座圈85卡合,使离合器外座圈85与从动带轮轴64 —体旋转,从而 使离合器输出齿轮84旋转。此外,图中,符号88表示用于抑制离合器外座圈85向离心方向扩展的离合器加强 用板,符号90表示配置于离合器输出齿轮84和从动带轮轴64之间的挡圈(retainer)。在 该挡圈90在轴向上具有两列在周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的轴承用辊的辊列,通过该两列的 辊列使离合器输出齿轮84相对于从动带轮轴64相对旋转。动力传递机构81是在带式无级变速器60和发动机20的输出轴31之间进行动力 传递的机构,而且,也是作为一次减速机构起作用的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81设置在从动 带轮轴64和输出轴31之间,并具有中间齿轮轴(减速齿轮轴)91,该中间齿轮轴91将设置 在从动带轮轴64上的上述离合器输出齿轮84的旋转减速为规定的减速比并传递给输出轴 31。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用符号C3表示中间齿轮轴91的轴心,用符号C4表示输出轴 31的轴心。用被左右曲轴箱24A、24B支承的左右一对轴承(滚动轴承)92,92对中间齿轮轴 91进行(轴)支承,并使中间齿轮轴91旋转自如,且中间齿轮轴91具有贯通右曲轴箱24B 的壁部的贯通轴部91A。在该贯通轴部91A上固定与设置于从动带轮轴64上的离合器输出 齿轮84啮合的大径的中间轴从动齿轮(减速齿轮)93,在左右曲轴箱24A、24B之间的空间 固定与被固定在输出轴31上的终减速齿轮95啮合的小径的中间轴驱动齿轮94。由此,位 于曲轴箱24外侧的离合器输出齿轮84的旋转通过中间齿轮轴91以规定的减速比传递给 位于曲轴箱24内的输出轴31的终减速齿轮95。输出轴31由被左右的曲轴箱24A、24B支承的左右一对轴承(滚动轴承)96、96支
8承。在输出轴31设置终减速齿轮95,且该终减速齿轮95旋转自如,该终减速齿轮95的旋 转经由齿轮减振器97传递给所述输出轴31。S卩,在该发动机20中,在由左右的曲轴箱24A、24B围成的空间(以下称曲轴室R0) 的右侧相邻形成由右曲轴箱24B和变速器箱61A围成的空间(以下称离合器室R1)。即,变 速器箱61A兼作为通过与右曲轴箱24B连结而构成离合器箱的离合器箱部件。并且,该曲轴室R0和离合器室R1是使用发动机油进行润滑、冷却的室,在曲轴箱 24下部和变速器箱61A下部形成有油积存部。另外,在该离合器室R1的右侧相邻形成由变速器箱61A和变速器罩61B围成的空 间(以下称为变速器室R2),该变速器室R2是使用发动机油进行润滑、冷却的室。需要说明 的是,在该发动机20中,有发动机油的室和没有发动机油的室在车宽度方向上被明确区划 开。以下,对脚踏式起动装置140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图2的IV-IV截面的图,其将脚踏式起动装置140的机构部分与周围结 构一起示出。该脚踏式起动机构140被收容在发动机20的下方(主要是曲轴箱24下方)。脚踏轴38配置于从动带轮轴64的前下方,且与大径形成的从动带轮67在侧视下 不重叠的位置(参照图2),且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被形成在左右曲轴箱24A、24B上的轴承 部(在本例中为由贯通孔形成的滑动轴承)141、142。该脚踏轴38的左端部贯通在左曲轴 箱24A的壁部形成的轴承部141且向左方突出,在该贯通轴部38A上固定脚踏臂39的基端 部,脚踏臂39的前端安装脚蹬踏板40。另外,在左曲轴箱24A上设有闭塞与脚踏轴38之间 的间隙的密封部件143。在该曲轴箱24内,在脚踏轴38的右侧部分设有将脚踏轴38向 与脚踏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的复位弹簧145、使在该复位弹簧145的施力作用下旋转的脚 踏轴38停止在脚踏操作开始位置的制动器146,在脚踏轴38的左侧部分设有与轴承部141 相邻的大径的脚踏驱动齿轮147。在该脚踏轴38和曲轴51之间配置有将脚踏轴38的旋转传递给曲轴51的脚踏中 间轴150。本结构的脚踏中间轴150为两轴结构,具有由脚踏轴38驱动旋转的第一脚踏中 间轴151以及将第一脚踏中间轴151的旋转传递给曲轴51的第二脚踏中间轴155。在此, 在图2中,用符号K1表示脚踏轴38的轴心,用符号K2表示第一脚踏中间轴151的轴心,用 符号K3表示第二脚踏中间轴155的轴心。如图2所示,第一脚踏中间轴151以横置方式配置于从动带轮轴64和曲轴51的 中间位置下方,且与大径形成的从动链轮67在侧视下重叠的位置,如图4所示,第一脚踏中 间轴151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左右曲轴箱24A、24B上设置的左右一对轴承部(在本例中 为由非贯通孔形成的滑动轴承)161、162中。该第一脚踏中间轴151完全收容于曲轴箱24 内,并一体形成与脚踏驱动齿轮147啮合的小径的第一脚踏中间轴从动齿轮(脚踏从动齿 轮)163,并且在该齿轮163的右方相邻固定有直径比第一脚踏中间轴从动齿轮163大的第 一脚踏中间轴驱动齿轮(第一空转齿轮)164。如图2所示,第二脚踏中间轴155以横置方式配置于曲轴51的下方,且与大径形 成的从动链轮67在侧视下不重叠的位置,如图4所示,第二脚踏中间轴155旋转自如地轴 支承在左曲轴箱24A和变速器箱61A上设置的左右一对轴承部(在本例中为由非贯通孔形 成的滑动轴承)166、167中。即,该第二脚踏中间轴155通过形成为比第一脚踏中间轴151
9长的轴,以左端部被支承在左曲轴箱24A上的状态,贯穿在右曲轴箱24B的壁部上形成的开 口部24B 1而延伸出,其延伸轴部155A跨曲轴箱24和变速器箱61A之间的空间(离合器 室R1)被轴支承于变速器箱61A上。在该第二脚踏中间轴155的曲轴箱24内的轴部一体 形成有与第一脚踏中间轴151的第一脚踏中间轴驱动齿轮164啮合的小径的第二中间轴从 动齿轮(第二空转齿轮)168,在该脚踏中间轴155的曲轴箱外的延伸轴部155A上配置有跳 动齿轮机构170。该跳动齿轮机构170位于右曲轴箱24B和变速器箱61A之间,并具有跳动齿轮 (飛t/込*有r ) 171,其相对于第二脚踏中间轴155在轴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施力部件 173,其对跳动齿轮171施力使该跳动齿轮171处于不与设置在曲轴51上的脚踏起动用从 动齿轮172啮合的退避位置;以及摩擦弹簧174,其卷挂于跳动齿轮171上且支承于变速器 箱61A,从而构成通过脚踏时第二脚踏中间轴155的旋转使跳动齿轮171向左侧滑动而与脚 踏起动用从动齿轮172啮合的机构。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虽然示出了施力部件173使用 螺旋弹簧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用板簧、碟簧等螺旋弹簧以外的弹簧。从而,当踏入脚踏踏板40,使脚踏轴38克服复位弹簧145的施力而旋转时,通过第 一脚踏中间轴151及第二脚踏中间轴155的齿轮列传递脚踏轴38的旋转,使跳动齿轮171 向与脚踏起动用从动齿轮172啮合的方向移动,而使曲轴51强制旋转,从而能够起动发动 机20。如图2所示,在该发动机20的曲轴箱24内设有将发动机油向发动机20的各部分 供给的油泵100。该油泵100设于曲轴51的前方且斜下方,在凸轮传动链驱动的作用下,利 用曲轴51的旋转力驱动喷出发动机油,将该发动机油供给于支承曲轴51的轴承45、45等 各轴承、工作缸部22的气门机构(未图示)、离心离合器80及动力传递机构81等。另外,在该发动机20设有从发动机20延伸出的延伸部106,且在该延伸部106形 成有散热片,并且通过形成油通路(油路)108而进行油的冷却。详细而言,延伸部106从构成变速器收容部61的主体部的变速器箱61A大致沿工 作缸轴线L1向车身前侧延伸出,在该延伸部106螺栓连结有油路罩107。在该延伸部106和 油路罩107之间形成有大致圆环状的油通路108,并且设有散热片,利用该散热片通过行驶 风有效冷却在油通路108流动的油,而且,延伸部106及油路罩107的截面系数变高,充分 确保刚性。也就是说,延伸部106及油路罩107作为发动机一体型的小型油冷却器105 (参 照图2、图3)发挥作用。在本结构中,将从油泵100压送的油分支,其中一系统(路线)的油通过与工作缸 部22相连的油通路(未图示)润滑工作缸部22的各部分之后,自然落下而返回曲轴箱24 下部的油积存部,另一系统的油通过油冷却器105之后,通过图3中符号110所示的油通路 润滑曲轴51的各部分之后,自然落下而返回油积存部。此外,从油泵100压送的油当然也 可以通过油冷却器105之后分支。如图5所示,在本结构中,压送来自油泵100的油的油通路110构成为向支承曲 轴51的左右一対轴承45中的右侧的轴承45和密封部件69C之间供给油,该密封部件69C 密封曲轴51与右曲轴箱24B之间。并且,从该油通路110流出的油通过形成于右侧的轴承45和曲轴51之间的油通 过用槽51M进入曲轴箱24内,通过形成于曲轴销51C的未图示的油通路向连杆21B的大端
10部供给。g卩,在本结构中,曲轴51的外周面形成有使其与右侧的轴承45之间形成间隙而使 油向曲轴销51C侧通过的油通过用槽51M,从而能够在曲轴51内不形成油通路的情况下,向 连杆21B的滑动面等处供给油。此外,油通过用槽51M可以在曲轴51的周向上空开间隔设 置多个,在能够充分润滑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另外,如图5所示,在本结构中,在脚踏起动用从动齿轮172的内周没有配置0型 密封圈175,当向曲轴51套入脚踏起动用从动齿轮172后,在套入至与该齿轮172的端面抵 接的套筒172A的内周配置有0型密封圈175。假设脚踏起动用从动齿轮172与上述套筒 172A由一体的部件制作时,由于在其内周配置0型密封圈175,所以必须注意安装0型密封 圈时不使0型密封圈的位置偏移。与此相对,在本结构中,脚踏起动用从动齿轮172和上述套筒172A独立(分体) 设置,在这些部件之间配置0型密封圈175,因此将0型密封圈175安装于曲轴51的安装位 置之后,将套筒172A套入曲轴51即可。从而,能够使0型密封圈175以位置不偏移的方式 容易地进行安装,提高了 0型密封圈175的安装性。在该情况下,如该图所示,用0型密封圈175密封套筒172A的内周侧的间隙(与 曲轴51之间的间隙),用密封部件69A密封套筒172A的外周侧的间隙(与变速器箱61A之 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变速器收容部61与曲轴箱24之间的密封性。然而,在压送至工作缸等而变热的油返回作为油积存部的油室,马上通过油泵100 向工作缸部22等压送的结构中,油在油室中几乎没有被冷却,即使设置上述的油通路108, 也优选在平均气温高的使用环境中增大油冷却能力。另一方面,在追加发动机分体型的大 型油冷却器而增大油冷却能力的方法中,不仅部件件数增加而导致成本及重量增大,在如 本车辆之类的小型车辆中,也难以确保大型油冷却器的配置空间。在此,在本发动机20中,通过采用将作为曲轴箱24的油积存部发挥作用的曲轴侧 油室RA分为第一油室R01和第二油室R02,将在工作缸部22等变热的油从第一油室R01流 入作为变速器箱61A的油积存部发挥作用的变速器侧油室RB,并在从变速器侧油室RB流入 第二油室之后,由油泵吸出的结构,从而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以下,对该油室结构进行 详细叙述。图6是从内侧(左侧)观察右曲轴箱24B的图,图7是从外侧(右侧)观察的图。 另外,图8是从内侧(右侧)观察左曲轴箱24A的图。另外,图9是从右曲轴箱24B侧(左 侧)观察变速器箱61A的图。如图6所示,在右曲轴箱24B的内侧设有将右曲轴箱24B的底侧空间上下分隔 的上下分隔用肋191、将由该上下分隔用肋191分隔的上侧空间前后分隔的前后分隔用肋 192,如图7所示,在左曲轴箱24A的内侧以与上述上下分隔用肋191相连设置的方式设有 将左曲轴箱24A的底侧空间上下分隔的上下分隔用肋193,并且,在左曲轴箱24A的内侧以 与上述前后分隔用肋192相连设置的方式设有将由左曲轴箱24A的上下分隔用肋193分隔 的上侧空间前后分隔的前后分隔用肋194。S卩,左右的上下分隔用肋191、193和前后分隔用肋192、194隔着左右的曲轴箱 24A、24B的分割面形成为左右对称形状,在曲轴箱24的左右壁间延伸设置。因此,通过前后 分隔用肋192、194将曲轴箱24内前后分隔开,前侧室作为第一油室R01,后侧室作为第二油
11室 R02。该第一油室R01通过形成于曲轴箱24内的前侧,不仅使对工作缸部22的各部分 进行润滑的油进入,也作为使对曲轴51的各部分进行润滑的油、即在发动机20的各部分变 热的回油最初进入的油室发挥作用。在此,如图6及图8所示,区划第一油室R01后端的前后分隔用肋192、194设于曲 轴51的后下方,更具体而言,在位于曲轴51的后下方的第二脚踏中间轴155(轴心K3)的 下方上下延伸,由此,来自工作缸部22及曲轴51侧的回油不会越过该前后分隔用肋192、 194直接进入第二油室R02,而可靠进入第一油室R01。另外,如图6所示,在右曲轴箱24B中,第二油室R02从上下分隔用肋191的下端向 后方延伸后,在上方形成凸状的壁部,通过与右曲轴箱24B的底板24B1相连的肋195上下 分隔,但如图8所示,在左曲轴箱24A中,没有将第二油室R02上下区划开的上述肋195之 类的肋,由此,第二油室R02在左曲轴箱24A内以上下方向上跨过肋195的方式上下连续。另外,左右的上下分隔用肋191、193在左右的曲轴箱24A、24B内向前方延伸出,前 端与曲轴箱24A、24B的底板24A1、24B1相连(参照图6、图7),由此,将第一油室R01和该 第一油室R01下方的空间部196完全分隔开。该下方的空间部196在左右的曲轴箱24A、24B中延伸设置,构成第二油室R02的 一部分。如图7所示,在该空间部196的侧方(右方)、即隔着右曲轴箱24B的侧壁的相反 侧形成过滤器室101,该过滤器室101构成使油泵100吸出油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室101、构 成上述第二油室R02的一部分的空间部196通过形成于空间部196侧壁的开口部(以下称 第三开口部)197相互连通。此外,在该过滤器室101连通从位于上方的油泵100向下方延 伸的吸入通路102,在该吸入通路102的下方配置有过滤器(filter) 103。另外,在本结构中,在变速器箱61A的下部也形成有作为油积存部的变速器侧油 室RB,更具体而言,变速器箱61A的下部比向变速器箱61A的侧壁的最左侧(曲轴箱24 侧)突出的部分(例如,图3所示的驱动带轮轴51R贯通的部分)向右侧凹陷,包括该凹部 198 (参照图9)的变速器箱61A的侧壁和曲轴箱24之间作为变速器侧油室RB发挥作用。在此,如图9所示,在变速器箱61A —体形成有过滤器室覆盖部199,该过滤器室覆 盖部199覆盖形成于右曲轴箱24B的过滤器室101的侧方开口,由此,变速器侧油室RB不 与过滤器室101直接连通。此外,在该过滤器室覆盖部199形成有凹部199A,该凹部199A 以扩展过滤器室101空间的方式在宽度方向上凹陷,通过该凹部199A将过滤器室101扩展 至变速器箱61A侧。另外,在变速器箱61A形成有以从该变速器箱61A的侧壁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 突出的承受油用肋201。该肋201在配置于变速器箱61A和曲轴箱24之间的部件(曲轴 51、第二脚踏中间轴155、从动带轮轴64及支承于这些的齿轮和离心离合器80)的下方延 伸,承受润滑各部件的油,使油经由设于规定部位的孔201A向变速器侧油室RB落下。如此, 将润滑了各部件的油收集于在规定部位设置的孔201A而落下,因此能够抑制油中起泡。此外,如图7所示,在右曲轴箱24B的变速器侧油室RB侧隔着右曲轴箱24B和变 速器箱61A的分割面形成有承受油用肋203及孔203A,所述承受油用肋203及孔203A形成 为与上述承受油用肋201及孔201A大致左右对称形状,通过左右的承受油用肋201、203承 受来自各部件的油,并从规定部位向变速器侧油室RB落下。
12
在此,变速器侧油室RB遍及变速器箱61A的下部前后延伸,设于与上述曲轴箱24 内的第一油室R01及第二油室R02在侧视下重叠的位置。另外,如图6所示,在右曲轴箱24B的侧壁形成有使第一油室R01与变速器侧油室 RB相通的第一开口部211、212、213,并且,形成有使变速器侧油室RB与第二油室R02相通 的第二开口部215。由此,进入第一油室R01的油通过第一开口部211 213流向变速器 侧油室RB,变速器侧油室RB的油通过第二开口部215流向第二油室R02,进入该第二油室 R02的油通过上述第三开口部197流入过滤器室101 (参照图7),通过油泵100吸出。因此,当简单说明油的流动方向时,进入第一油室R01的油首先通过第一开口部 211 213向发动机20的右方移动而进入变速器侧油室RB,在该变速器侧油室RB中,向发 动机20的后方(后方向)移动后,通过第二开口部215向发动机20的左方移动进入第二 油室R02,在第二油室R02中,向发动机20的前方移动之后,通过第三开口部197向发动机 20的右方移动进入过滤器室101。如此,发动机油在发动机20内通过在发动机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循环的循环路 径流向过滤器室101,因此,能够加长油室(曲轴侧油室RA、变速器侧油室RB)中的油流动 路径,并且能够延长油滞留时间,相应地能够增加油散热量。并且,上述油室的循环路径在 曲轴箱24及变速器箱61A形成,因此,能够利用曲轴箱24及变速器箱61A这两者的外表面 进行油的散热,从而通过扩宽油的散热面而增加油的散热量。并且,如上述所示,在本结构中,在工作缸部22、曲轴51的各部分变热的回油进入 第一油室R01,因此,可以将通过了发动机20的高热部分的回油通过最长的油流动路径而 被有效冷却。另外,在本结构中,如图6及图7所示,在比使第一油室R01与变速器侧油室RB连 通的第一开口部211 213低的位置设有使变速器侧油室RB与第二油室R02连通的第二 开口部215,在比该第二开口部215低的位置设有使第二油室R02与过滤器室101相连的第 三开口部197,因此能够利用重力使油顺利地按照第一油室R01 —变速器侧油室RB —第二 油室R02 —过滤器室101的顺序流动,能够避免与上述流动方向相反方向流动的情况。并且,在本结构中,将上述第一开口部211 213和第二开口部215前后空开间隔 形成,并且,第二开口部215和第三开口部197也前后空开间隔形成,从而能够有效加长油 室中的向发动机前后方向的移动距离。更具体而言,至少在曲轴箱24的底部前端形成第一 开口部211,在曲轴箱24的底部后端形成第二开口部215,曲轴箱24的底部前侧形成有第 三开口部197,从而能够加长向发动机前后方向的移动距离,能够有效增加油散热量。另外,在本结构中,将第一开口部211 213在前后方向上空开间隔形成多个(本 例中为3个),因此,能够确保扩宽从第一油室R01向变速器侧油室RB的油通路,并且,能够 使进入第一油室R01的前侧、前后中间部及后部各个部位的油容易地马上流入变速器侧油 室RB侧。在发动机驱动过程中,变速器箱61A的温度低于曲轴箱24,因此,若曲轴箱24内 的油马上流入变速器侧油室61A,则能够有效地进行油的散热,由此能够增加油散热量。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开口部213沿由上下分隔用肋191 (及193)和前后分隔用 肋192 (及194)形成的角部而形成,因此,能够将沿这些肋191 194流动的回油通过该第 一开口部213顺利地向变速器侧油室RB流动。即,能够将上下分隔用肋191、193和前后分 隔用肋192、194作为将来自工作缸部22的回油向变速器侧油室RB引导的导向部件发挥作
13
并且,在本结构中,变速器侧油室RB跨右曲轴箱24B和变速器箱61A之间而形成, 如图7所示,在右曲轴箱24B侧设有将第一开口部211 213和第二开口部215之间上下分 隔的隔壁217,在变速器箱61A侧没有设置这种隔壁。因此,通过第一开口部211 213进 入变速器侧油室RB的油并不是单纯地向发动机20的后方流动进入第二开口部215,而利用 上述隔壁217阻止向其后方的流动而向发动机20的右方流动,从而避开隔壁217进入第二 开口部215。由此,可加长在变速器侧油室RB中的油流动路径,能够进一步增加油散热量。另外,在本结构中,第一油室R01及第二油室R02在曲轴箱24的整个宽度形成,因 此,油的热量不仅经由曲轴箱24的底板24A1、24B1,也经由两侧壁散热,进而,能够通过变 速器侧油室RB使油的热量经由变速器箱61A的底板及侧壁向外部散出。从而,可确保扩宽 油散热面,能够进一步增加油散热量。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变速器箱61A的下部设有被区划为变速器收容 部61的变速器侧油室RB,通过该变速器侧油室RB进行油的循环,因此,能够加长油室中的 油流动路径,并且,能够延长油滞留时间,能够增加油室的油散热量。从而,油积存部积存的 油为被散热后的油。由此,即使不追加大型油冷却器,也能够增加空冷发动机的油冷却量。而且,在本结构中,将形成于曲轴箱24的曲轴侧油室RA进行分室而设置第一油室 R01和第二油室R02,在第一油室R01设有与形成于变速器箱61A的变速器侧油室RB相通 的第一开口部211 213,在变速器侧油室RB设有与第二油室R02相通的第二开口部215, 因此,能够有效加长油室中的油流动路径,并且能够有效延长油滞留时间。从而,能够有效 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另外,在第二油室R02设有与油泵100吸出油的过滤器室101相通的第三开口部 197,因此,第一油室R01和变速器侧油室RB内的油经由第二油室R02进入过滤器室101。 因此,与回油直接进入过滤器室101的结构相比,能够加长油室中的油流动路径及油滞留 时间,并能够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由此,能够将散热后的油向过滤器103供给。另外,将第一油室R01设于使来自工作缸部22的回油落下的位置,将第二油室R02 设于该第一油室R01的后方,在该第二油室R02的前方且第一油室R01的下方设有过滤器 室101,因此,能够使来自工作缸部22的回油可靠地向第一油室R01落下,有效在油室中进 行散热,并且能够使第一油室R01和过滤器室101在俯视下重叠配置,从而能够有效利用有 限的空间配设第一油室R01、第二油室R02及过滤器室101。另外,第二开口部215位于比第一开口部211 213低的位置,第三开口部197位 于比第二开口部215低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重力使油顺利地从第一油室R01向变速器侧 油室RB流动,并能够顺利地从变速器侧油室RB向第二油室R02流动。另外,使变速器箱61A的下部向变速器室R2侧凹陷而形成变速器侧油室RB,因此, 该变速器侧油室RB位于变速器室R2的下方。若变速器侧油室RB位于变速器室R2的下方, 则能够将变速器侧油室RB的变速器室R2侧的外表面也作为油散热面发挥作用,从而能够 与扩宽油散热面对应,增加油散热量。并且,在本结构中,在曲轴箱24的左右壁间设有上下分隔用肋191、193和前后分 隔用肋192、194,在沿这些肋191 194流动的来自工作缸部22的回油流向变速器侧油室 RB的位置设有第一开口部213,因此,这些肋191 194作为导向部件发挥作用,所述导向部件将回油顺利地向变速器侧油室RB引导。在该情况下,由于该导向部件在曲轴箱24的 左右壁间设置,因此,能够将来自工作缸部22的回油可靠地向变速器侧油室RB引导。其次,对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导风结构进行说明。构成为向变速器室R2、即变速器收容部61内导入外部空气,利用该导入的外部空 气冷却带式无级变速器60。如图2所示,在相当于驱动带轮63的上方的变速器箱61A的前上部设有外部空气 吸入口 115,在相当于从动带轮67的上方的变速器箱61A的后上部设置有外部空气排出口 116。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 115及外部空气排出口 116前后隔开间隔而设置,且在后上方具 有向上方平行地延伸的管道部115A、116A,并且与变速器箱61A形成为一体。而且,在上述 外部空气吸入口 115及外部空气排出口 116的上端部连接有未图示的管道,外部空气经由 该管道流通自如。另外,在图2中,符号62是用于将变速器箱61A内(变速器室R2内)的 水排出的排水部。在配置于变速器收容部61内的驱动带轮63的固定半体63A上设有用于使该驱动 带轮63作为鼓风风扇发挥作用的鼓风用散热片63C,通过该驱动带轮63的旋转使鼓风用散 热片63C进行旋转时,将外部空气从外部空气吸入口 115取入变速器室R2内。另外,在变速器收容部61内的从动带轮67的固定半体67A也设有用于使驱动带 轮67作为鼓风风扇发挥作用的鼓风用散热片67C,通过鼓风用散热片67C的旋转,能够将从 外部空气吸入口 115取入的外部空气在变速器室R2内向从动带轮67侧引入,能够从外部 空气排出口 116排气。由此,在变速器室R2内产生从驱动带轮63侧朝向从动带轮67侧的 外部空气的流动,强制空冷带式无级变速器60。另外,图2中,用箭头表示驱动带轮63和从动带轮67的旋转方向,从右侧面观察 都向顺时针旋转,从而能够从外部空气吸入口 115顺利地吸入外部空气,并将吸入的外部 空气从外部空气排出口 116顺利地排出。图10是从下侧观察发动机20的图。如上述所示,在该发动机20中,曲轴箱24由 左曲轴箱24A和右曲轴箱24B构成,在右曲轴箱24B的右侧连结变速器箱61A,该变速器箱 61A作为覆盖离心离合器80的离合器箱发挥作用。在该变速器箱61A的下部也形成有油积 存部,因此,曲轴箱24的下表面和变速器箱61A的下表面成为油积存部(曲轴侧油室RA、变 速器侧油室RB)的底面大致在相同高度(参照图2)。在本结构中,在该曲轴箱24的油积存部(曲轴侧油室RA)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前后 一对凸起(boss)部(踏板杆支承部)36B,并且,在变速器箱61A下部的油积存部(变速器 侧油室RB)还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前后一对凸起部(踏板杆支承部)36B,在所述凸起部36B 紧固有未图示的凸缘螺栓,该凸缘螺栓用于安装箱车身左右方向延伸出的踏板杆36。由此,能够确保踏板杆36的左右支承间隔比仅由曲轴箱24支承时宽。其次,对齿轮减振器97进行说明。图11是将设于输出轴31的齿轮减振器97与周边结构一起示出的图。在输出轴31与终减速齿轮95的右侧相邻设有减震器保持构件98,该减震器保持 构件98压入固定于输出轴31,从而与输出轴31 —体旋转。另外,终减速齿轮95被保持于输出轴31且旋转自如,在输出轴31的终减速齿轮 95左侧一体设置作为弹簧承受部的扩径部31A,在该扩径部31A和终减速齿轮95的左端面
15之间插入弹簧部件(本例中为多个碟簧)99,利用该弹簧部件99的弹性力,对终减速齿轮 95向减震器保持构件98侧施力。图12(A)是终减速齿轮95的侧视图,图12⑶是表示终减速齿轮95的A1-A1截 面的图。另外,图13(A)是减振器保持部件98的侧视图,图13(B)是表示减振器保持部件 98的A2-A2截面的图。如上述图所示,在终减速齿轮95的减震器保持部件98侧的面以等角度间隔形成 有多个(本例中为三个)的凹形凸轮95A,在减震器保持部件98的终减速齿轮95侧的面形 成有分别与上述凹形凸轮95A啮合的凸形凸轮98A。从发动机20侧作用驱动转矩,没有从驱动轮侧(后轮15侧)作用与驱动方向相 反方向的转矩(所谓反向转矩)时,终减速齿轮95的凹形凸轮95A和减震器保持部件98 的凸形凸轮98A啮合,通过来自发动机20侧的驱动转矩,驱动输出轴31旋转,从而驱动作 为驱动轮的后轮15。另一方面,从驱动轮侧(后轮15侧)作用反向转矩时,终减速齿轮95克服弹簧部 件99的弹性力,减震器保持部件98的凸形凸轮98A相对于终减速齿轮95的凹形凸轮95A 在周向上滑动,缓和向发动机20侧的反向转矩的传递。由此,将吸收来自驱动轮侧的反向 转矩的凸轮式的齿轮减震器配设于曲轴箱24内。以上,基于一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上 述实施方式中,将从动带轮轴(从动轴)64支承于分别在右曲轴箱24B和变速器箱61A配 置的左右一对轴承65、65,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4中一例所示,也可以使右曲轴箱24B的 左端贯通右曲轴箱24B向左延伸,支承于配置在左曲轴箱24A的轴承65。在该结构中,设置 于从动带轮轴64的离合器输出齿轮84配置于左右的曲轴箱24A、24B内,因此,与该离合器 输出齿轮84啮合的中间轴从动齿轮(减速齿轮)93位于左右的曲轴箱24A、24B内,不需要 使该中间轴从动齿轮93防脱的部件。另外,该图14所示的结构中,在发动机20的输出轴31不具备齿轮减震器97,取而 代之的是,通过在输出轴31压入或花键结合输出轴齿轮31X,来驱动输出轴31旋转,该输出 轴齿轮31X与将上述中间轴从动齿轮93的旋转向输出轴31传递的中间轴驱动齿轮94啮 合。这样,能够容易地设计或改变齿轮减震器97的有无、从动带轮轴(从动轴)64的支承
位置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单缸的发动机中适用本发明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 并不限定于此,在以规定的夹角配置了各工作缸的所谓的V型发动机、或并列地配置了各 工作缸的并列型发动机中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的情况进行了 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对用于机动二轮车以外的其他车辆等的内燃机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1权利要求
一种内燃机,其在支承曲轴的曲轴箱的一侧具备收容变速器的变速器箱,在曲轴箱的下部设有曲轴侧油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速器箱的下部设有与变速器收容部区划开的变速器侧油室,通过该变速器侧油室进行油的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侧油室具有被分开的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在所述第一油室设有与所述变速器侧油室相通的第一开口部,在所述变速器侧油室设 有与所述第二油室相通的第二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油室设有与油泵的过滤器相通的第三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室设于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工作缸部的回油落下的位置,在该第一油室的后 方设有所述第二油室,在该第二油室的前方且所述第一油室的下方设有所述过滤器室。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部低的位置,所述第三开口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开 口部低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侧油室位于所述变速器箱收容变速器的变速器室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箱的内侧设有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将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工作缸部的回油 向所述变速器侧油室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在所述曲轴箱的左右壁之间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对形成于曲轴箱(24)的曲轴侧油室(RA)进行分室而设置第一油室(RO1)和第二油室(RO2),在第一油室(RO1)设有与形成于变速器箱(61A)的变速器侧油室相通的第一开口部(211~213),在变速器侧油室设有与第二油室(RO2)相通的第二开口部(215)。据此,这种内燃机能够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
文档编号F01M11/00GK101852112SQ20101014342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前田龙次, 泷口亲司, 湖中淳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