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241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可应用到汽车尾气的后处理行业。
背景技术
未来几年内,全球的汽车生产商,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关于汽车氮氧化物NOx和微 粒PM的排放达标方面将强制性地实施一些更严厉的规格。在排放法规的驱动下,一方面国 外的车用重负荷柴油机正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另一方面,选择恰当的后处理技术策 略和装备,例如,SC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催化转化还原技术,DPF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颗粒捕捉器,DOC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氧化型催化器等。SCR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尿素在高温下分解出NH3,作为还原剂的NH3和发动机排气 中的NOx在催化剂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进行反应,理想工况下生成无毒的N2和H2O,从而达 到净化的目的。SCR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可以在柴油车的排气温度250 550°C的范围内 具有50 85%的NOx去除效率,并能有效降低PM的排放水平;SCR能轻松满足欧IV和欧V 水平,也具有达到欧VI水平的潜力;SCR催化剂不含有贵金属,比成本相对较低;SCR对车用 燃油的质量,特别是硫含量不敏感。基于以上分析,SCR后处理技术也最适合中国的车辆状 况和车用燃油状况。如果在中国推广应用车载SCR后处理技术,必须解决好尿素还原剂供应、尿素还 原剂的剂量、尿素还原剂的雾化喷射、SCR催化剂转换效率、氨气泄露量等技术难点。对于预计实现国IV排放的车辆,其发动机已经完成机内的优化,NOx去除率在 35^40%即可满足国IV排放标准,NOx去除率在65 70%即可满足国V排放标准。想象中只需 连接上SCR后处理装置就可以作为国IV车辆销售,事实上面对的问题远不止此;采用整套 进口的SCR后处理装置,成本高达1200(Γ15000元/套,其中,尿素喷射和控制部分就占到 2500^4000元,而且一旦损坏,不能保修,必须整体更换,费用用户难以承受。对标国外公司的SCR系统,发现都是以‘单元或模块’的概念进行设计,例如,计量 单元和控制单元(DCU和ECU),即把有关的信号测量、反馈、控制以及执行机构集成起来,有 利于在整车上的布置和安装。但是,这些进口单元的价格昂贵。反之,如果不采用国外进口的DCU和ECU单元模块,而把SCR系统所需要的各个功 能的单元模块或零部件分别固定在卡车的驾驶室和车架等部位,不仅占用空间,而且管线 的布置会显得凌乱,此外,单独固定尿素还原剂箱的托架(钢或铸铁的)就重达18kg以上; 这些单元模块或零部件随意的布置安装也易产生部件的可靠性问题。在选择尿素还原剂的输送方式时,可以采用泵动力,这要求微型泵的可靠性非常 高,例如连续工作4000小时无故障,价格稍高;也可以采用高压空气源作为动力,例如,从 刹车的储气筒输送的高压空气,过滤后作为动力源。对于高压空气源输入到尿素还原剂箱体液面上方以后,以此为动力再驱动尿素还 原剂到尿素还原剂喷嘴,采用不锈钢板焊接成型的圆柱形容器,成本稍高;而采用不锈钢板 焊接成型的方形容器,不仅箱体的重量大,成本高,而且焊接难度大。
4
考虑到尿素还原剂能同大多数的工程塑料,例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管材 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管材重量轻,成本低,货源充足,易于 采用标准的工艺进行吹塑和热熔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容积。检索专利发现,还没有同类型的专利申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采用常规的汽车油箱 进行结构的改造,使之变成三箱,即油箱、尿素还原剂箱和电控单元箱,三箱一体化,外形美 观,方便安装和维修,解决了 SCR系统的安装和布置问题,更方便实现大批量生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由精密过滤器、 精密气体电磁阀、精密稳压阀、空气动力管线、独立的控制单元、精密液体电磁阀、尿素还原 剂输出管、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尿素还原剂箱盖、燃油箱盖、尿素还原剂液位传感器、燃油 箱体、尿素还原剂放液阀、燃油放液阀、进出组合套管、尿素还原剂输送管、电源导线、压缩 空气输入管、压缩空气输出管、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氮 氧化物反馈信号线、输入到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箱体连接焊接点、自然 通风口、电气控制箱通风口、咬口端盖扣板、电气控制箱、金属支架、上管堵、熔接对偶管、 下管堵、塑料管卡、弹性支承胶堆、熔接区构成;其特征在于一侧为燃油箱体,中间布置尿 素还原剂耐压管体,另一侧是电气控制箱;燃油箱体的体积容量是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的 15 30倍,电气控制箱的一侧设置有咬口端盖扣板;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和上管堵以及下 管堵热熔接为一体;燃油箱体和电气控制箱组合式油箱是整体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不 锈钢板的厚度1. 2mnTl. 5mm,材质为SUS304或SUS441 ;其中的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上设有 尿素还原剂箱盖,压缩空气动力输入管位于上管堵与精密稳压阀相连,尿素还原剂输出管 连接在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的下管堵上与精密过滤器相连,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上设有液 位传感器,尿素还原剂放液阀设在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底部;用塑料管卡固定连接在箱体 上;弹性支承胶堆固定在上管堵和下管堵上,其在组合油箱的长度为L2。所述的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的外径为ll(T460mm,壁厚8 26mm ;熔接成型后在 0. 3^0. 7Mpa恒压下完成30min的打压密封测试。所述的电气控制箱的内腔壁设有两个固定在两侧的分别过滤压缩空气和尿素还 原剂的精密过滤器,一个精密气体电磁阀和两个调节输往尿素喷嘴和尿素箱液面的空气流 量及压力的精密稳压阀,控制空气的开/关时刻;三个精密液体电磁阀并联连接,设定了 不同的尿素还原剂流量控制范围,独立的控制单元固定在底板上,金属支架分别固定精密 过滤器、精密气体电磁阀、精密稳压阀和精密液体电磁阀,进出组合套管内设有尿素还原剂 输送管、电源导线、压缩空气输入管、压缩空气输出管、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 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氮氧化物反馈信号线、输入到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其 中尿素还原剂输送管、电源导线、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氮 氧化物反馈信号线、输入到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与独立的控制单元相连, 压缩空气输入管与精密过滤器相连,压缩空气输出管与与空气流量及压力的精密稳压阀相 连;自然通风口、电气控制箱通风口、咬口端盖扣板构成控制箱的全部;该部分的长度为L3。所述的燃油箱体与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的长度为Ιν12=3 10 ;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可安装在车架、车厢或驾驶室内。所述的耐压管体可为塑料管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而成的组合耐压管体,或塑料管 件和不锈钢金属管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而制成的组合耐压管体。所述的耐压管体的材料是塑料,可为PP聚丙烯或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和PE聚 乙烯共聚物的管材。所述的组合式油箱中包括以高压空气为动力源的空气辅助尿素还原剂喷射系统, 高压空气的压力为0. 15^0. 3Mpa。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常规的汽车油箱进行结构的改造,使之变成三箱,即 油箱、尿素还原剂箱和电控单元箱,三箱一体化,外形美观,方便安装和维修,解决了 SCR系 统的安装和布置问题,更方便实现大批量生产,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图1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油箱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油箱的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油箱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4所示,用于国IV以上 的组合式油箱,箱体是选择材质为SUS304或SUS441不锈钢板,其厚度为1. 2mnTl. 5mm,先 按照汽车燃油箱的制造工艺,整体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分别制成燃油箱体12,预留装配 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和电气控制箱20的空间,其中,燃油箱体12需要在0. 08Mpa恒压下 完成30min的打压密封测试,确保无泄漏;然后再制作和组装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尿 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所需的熔接对偶管23的直管材,可以从市场采购,也可以向厂家订购, 按照油箱的空间高度尺寸切割,推荐该管材的外径为ll(T460mm,壁厚纩26mm,管的外径去 除管的壁厚所获得的净容量大小同所容纳的尿素还原剂的重量,油箱h2按照600mm计算, 当一柱塑料管的外径为110mm,扣除管壁的厚度,此时一柱塑料管的净容积约为4L,可装尿 素还原剂约为4kg,恰当满足城市公交车的SCR系统2 3天尿素还原剂的消耗量;当一柱 塑料管的外径为360mm,扣除管壁的厚度,此时一柱塑料管的净容积约为51L,可装尿素还 原剂约为51kg,满足长途中重型车的SCR系统;当一柱塑料管的外径太小时,例如,100mm 以下时,不仅尿素还原剂的装载量太小,即使取消1^3的空间,在间内同时布置耐压管 体和控制单元,仍存在油箱的空间浪费的问题,反之,当一柱塑料管的外径太大时,例如,为 460mm时,此时尿素还原剂的装载量大约可以达到90kg以上,考虑到L3的空间必须保留, 该一柱塑料管的箱体的热熔加工将必须采用专用的设备,安装和固定也存在麻烦;推荐L/ L2=3^10,当IVL2=3时,似乎使k容积减少,燃油加注间隔间隔减少,但是,目前的汽车油箱 都是主油箱外加副油箱的方式,本发明仅仅是在主油箱或副油箱的部分空间内进行实施, 并不影响车辆的整体行驶里程;L2是专门用来安装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管体的空间,L3是 用来安装控制元件的空间,在某种技术方案中,L2安装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后仍有剩余的 ‘空间’,并足以安装原计划安装在L3空间内的控制元件,就可以安装在尿素还原剂耐压管
6体的两侧箱体上,此时L3就和L2合并为一个空间,使该组合式油箱更紧凑;h2的高度应该 包括2个弹性支承胶堆26的高度、上管堵22的高度、熔接对偶管23的高度和下管堵24的 高度,去掉2个熔接区的h3高度;上管堵22和下管堵24可以从市场采购,也可以向厂家 按要求订购,上管堵22最好事先预留好空气动力管线4和尿素还原剂箱盖9的热熔接口, 也可以钻孔后攻丝,采用不锈钢螺纹管件连接,用于尿素还原剂的加注,同样,下管堵24要 事先预留好尿素还原剂输出管7、尿素还原剂液位传感器11和尿素还原剂放液阀13热熔 接口,也可以钻孔后攻丝,采用不锈钢螺纹管件连接;上管堵22、熔接对偶管23和下管堵 24按照常规的热熔接合工艺成为耐压管体的主体;尿素还原剂液位传感器11的安装位置 高度h和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的高度h2的比例关系是h/hfl/5,由此推算该位置应该 在下管堵24上完成;空气动力管线4和尿素还原剂输出管7可以采用内径为c^remm的 不锈钢或塑料快速接头,同上管堵和下管堵进行热熔接合或螺纹接合连接成一体;尿素还 原剂箱盖9是通过内径为 3(T60mm的塑料管或不锈钢螺纹管同上管堵实现热熔或螺纹连 接,尿素还原剂箱盖9可以采用特制的盖,以区别于燃油箱盖10,其目的之一是开口形状的 区别,以区别于燃油箱盖上圆孔,防止燃油和尿素还原剂之间互相加错,其目的之二是组合 有标准的单向的通气阀,以便可以在尿素还原剂箱内液体负压时可以微量进入空气,调节 压力,以免产生负压;把尿素还原剂液位传感器11和尿素还原剂放液阀13也和下管堵24 进行热熔或螺纹接合,完成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的完整制作;塑料管卡25是可以从市场 采购的标准件,也可以订购,其作用是固定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防止左右移动,塑料管卡 25推荐使用2飞个,少于2个无法固定,多余5个受到空间的限制,塑料管卡25同箱体之 间可以采用螺栓固定,也可以采用‘拉铆钉’固定;推荐弹性支承胶堆26的上下各使用3飞 个,先在规定位置上放置好内侧的弹性支承胶堆26,并用工业胶粘剂粘接在箱体上,当把尿 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整体摆放进箱体以后,再把上边的弹性支承胶堆26用力压入,并用工 业胶粘剂粘接在箱体上,也可以采用发泡胶填充微小的间隙,实现牢靠的固定;也可以完全 采用发泡胶来固定,此时的车辆更适合于在城市路况较好的条件下行驶;完成尿素还原剂 耐压管体8安装后,接下来再安装控制箱20所包括的固定在两侧的两个精密过滤器1,一 个精密气体电磁阀2和两个精密稳压阀3,三个或更多的精密液体电磁阀6,以及控制单元 5,以上部件分别采用一组金属支架21固定在底板上,也可以采用广3个金属薄板冲孔后制 成的冲孔板,该冲孔板的两端连接固定在箱体的两侧,而把有关小尺寸的电器原件固定在 冲孔板上的办法进行安装;精密液体电磁阀6推荐最少采用3个,最多采用6个,当数量为 3个时,尿素还原剂可以给出7个剂量平台,准确度满足要求,而当数量超过6个以后,所占 成本比重太大;最后,连接压缩空气动力输入口 4、尿素还原剂输出管7、进出组合套管15、 尿素还原剂输送管15-1、电源导线15-2、压缩空气输出管15-3、压缩空气输入管15-4、来自 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15-5、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氮氧化物反馈信号线15-6、输入到 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15-7 ;使自然通风口 17和电气控制箱通风口 18保持 畅通;咬口端盖扣板19固定牢靠;从该组合油箱安装在车上后观察,燃油箱体12布置在车 上的位置是距离发动机的距离最远,而尿素还原剂箱体7和电气控制箱20布置在车上的位 置是距离发动机的距离最近,该组合式油箱采用托架固定在车架上;尿素还原剂箱盖9和 燃油箱盖10朝向车厢外侧;以此思路完成本发明。
实施例1选择材质为SUS304或SUS441不锈钢板,其厚度为1. 2mm,燃油箱体12和尿素还原剂 耐压管体8的空间体积关系1^/12=4,燃油箱体12的体积为200L,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的 空间体积为50L ;按照汽车燃油箱的制造工艺,整体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分别制成燃油 箱体12,预留放置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和电气控制箱20的空间;其中,燃油箱体12事先 在0. 08Mpa恒压下完成30min的打压密封测试;在燃油箱体12上分别安装燃油箱盖10和 燃油放液阀14 ;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采用外径为110mm,壁厚为10mm的一柱PP塑料管材 热熔而成,此时L3=0 ;尿素还原剂容量达到4. 2L,经过0. 3Mpa, 30min的打压检测;完成连接 压缩空气动力输入口 4、尿素还原剂输出管7、尿素还原剂放液阀13、尿素还原剂箱盖9、尿 素还原剂液位传感器11的连接安装;然后在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两侧的箱体上完成电气 控制箱20所属的元件安装,用一组金属支架21分别完成安装精密过滤器1、精密气体电磁 阀2、精密稳压阀3、控制单元5、精密液体电磁阀6的固定;然后安装进出电气控制箱20的 组合套管15,其中包括尿素还原剂的剂量管15-1、电源导线15-2、压缩空气输入管15-3、压 缩空气输出管15-4、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15-5、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氮氧化物 反馈信号线15-6、输入到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15-7 ;使自然通风口 17和电 气控制箱通风口 18保持畅通;咬口端盖扣板19固定牢靠。构成用于国IV以上的组合式油 箱。本发明的用于国IV以上的组合式油箱,同时加注满刻度的燃油和尿素还原剂, 尿素还原剂的消耗率是燃油的1/25 1/30,加注一次尿素还原剂后可以保证车辆行驶 500^600公里,满足中短途或城市客车的国IV以上车辆的SCR系统。实施例2
选择材质为SUS304或SUS441不锈钢板,其厚度为1. 2mm,燃油箱体12和尿素还原剂耐 压管体8的空间体积关系IVL2=3,燃油箱体12的体积为300L,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的空 间体积约为100L ;按照汽车燃油箱的制造工艺,整体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分别制成燃 油箱体12,预留放置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和电气控制箱20的空间;其中,燃油箱体12事 先在0. 08Mpa恒压下完成30min的打压密封测试;在燃油箱体12上分别安装燃油箱盖10和 燃油放液阀14 ;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采用外径为200mm,壁厚为10mm的一柱PP塑料管材 热熔而成,此时L3=0 ;尿素还原剂容量达到15. 3L,经过0. 3Mpa, 30min的打压检测;完成连 接压缩空气动力输入口 4、尿素还原剂输出管7、尿素还原剂放液阀13、尿素还原剂箱盖9、 尿素还原剂液位传感器11的连接安装;然后在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两侧的箱体上完成电 气控制箱20所属的元件安装,用一组金属支架21分别完成安装精密过滤器1、精密气体电 磁阀2、精密稳压阀3、控制单元5、精密液体电磁阀6的固定;然后安装进出电气控制箱20 的组合套管15,其中包括尿素还原剂的剂量管15-1、电源导线15-2、压缩空气输入管15-3、 压缩空气输出管15-4、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15-5、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氮氧化 物反馈信号线15-6、输入到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15-7 ;使自然通风口 17和 电气控制箱通风口 18保持畅通;咬口端盖扣板19固定牢靠。构成用于国IV以上的组合式 油箱。本发明的用于国IV以上的组合式油箱,同时加注满刻度的燃油和尿素还原剂, 尿素还原剂的消耗率是燃油的1/25 1/30,加注一次尿素还原剂后可以保证车辆行驶 2000^3000公里,满足中型车辆或城市客车的国IV以上车辆的SCR系统。
8
实施例3
选择材质为SUS304或SUS441不锈钢板,其厚度为1. 2mm,燃油箱体12和尿素还原剂耐 压管体8的空间体积关系1^/12=4,燃油箱体12的体积为600L,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的空 间体积约为150L ;按照汽车燃油箱的制造工艺,整体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分别制成燃 油箱体12,预留放置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和电气控制箱20的空间;其中,燃油箱体12事 先在0. 08Mpa恒压下完成30min的打压密封测试;在燃油箱体12上分别安装燃油箱盖10 和燃油放液阀14 ;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采用外径为360mm,壁厚为12mm的一柱PP塑料管 材热熔而成,此时L3=0 ;尿素还原剂容量达到51L,经过0. 3Mpa, 30min的打压检测;完成连 接压缩空气动力输入口 4、尿素还原剂输出管7、尿素还原剂放液阀13、尿素还原剂箱盖9、 尿素还原剂液位传感器11的连接安装;然后在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两侧的箱体上完成电 气控制箱20所属的元件安装,用一组金属支架21分别完成安装精密过滤器1、精密气体电 磁阀2、精密稳压阀3、控制单元5、精密液体电磁阀6的固定;然后安装进出电气控制箱20 的组合套管15,其中包括尿素还原剂的剂量管15-1、电源导线15-2、压缩空气输入管15-3、 压缩空气输出管15-4、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15-5、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氮氧化 物反馈信号线15-6、输入到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15-7 ;使自然通风口 17和 电气控制箱通风口 18保持畅通;咬口端盖扣板19固定牢靠。构成用于国IV以上的组合式 油箱。本发明的用于国IV以上的组合式油箱,同时加注满刻度的燃油和尿素还原剂, 尿素还原剂的消耗率是燃油的1/25 1/30,加注一次尿素还原剂后可以保证车辆行驶 1000^1500公里,满足重型车辆国IV以上车辆的SCR系统。
权利要求
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由精密过滤器(1)、精密气体电磁阀(2)、精密稳压阀(3)、空气动力管线(4)、独立的控制单元(5)、精密液体电磁阀(6)、尿素还原剂输出管(7)、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尿素还原剂箱盖(9)、燃油箱盖(10)、尿素还原剂液位传感器(11)、燃油箱体(12)、尿素还原剂放液阀(13)、燃油放液阀(14)、进出组合套管(15)、尿素还原剂输送管(15 1)、电源导线(15 2)、压缩空气输入管(15 3)、压缩空气输出管(15 4)、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15 5)、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氮氧化物反馈信号线(15 6)、输入到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15 7)、箱体连接焊接点(16)、自然通风口(17)、电气控制箱通风口(18)、咬口端盖扣板(19)、电气控制箱(20)、金属支架(21)、上管堵(22)、熔接对偶管(23)、下管堵(24)、塑料管卡(25)、弹性支承胶堆(26)、熔接区(27)构成;其特征在于一侧为燃油箱体(12),中间布置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另一侧是电气控制箱(20);燃油箱体(12)的体积容量是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的15~30倍,电气控制箱(20)的一侧设置有咬口端盖扣板(19);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和上管堵(22)以及下管堵(24)热熔接为一体;燃油箱体(12)和电气控制箱(20)组合式油箱是整体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不锈钢板的厚度1.2mm~1.5mm,材质为SUS304或SUS441;其中的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上设有尿素还原剂箱盖(9),压缩空气动力输入管(4)位于上管堵22与精密稳压阀(3)相连,尿素还原剂输出管(7)连接在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的下管堵24上与精密过滤器(1)相连,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上设有液位传感器(11),尿素还原剂放液阀(13)设在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底部;用塑料管卡(25)固定连接在箱体上;弹性支承胶堆(26)固定在上管堵和下管堵上,其在组合油箱的长度为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尿素还原 剂耐压管体(8)的外径为ll(T460mm,壁厚8 26mm ;熔接成型后在0. 3 0. 7Mpa恒压下完成 30min的打压密封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控 制箱(20)的内腔壁设有两个固定在两侧的分别过滤压缩空气和尿素还原剂的精密过滤器 (1),一个精密气体电磁阀(2)和两个调节输往尿素喷嘴和尿素箱液面的空气流量及压力的 精密稳压阀(3),控制空气的开/关时刻;三个精密液体电磁阀(6)并联连接,设定了不同的 尿素还原剂流量控制范围,独立的控制单元(5)固定在底板上,金属支架(21)分别固定精 密过滤器(1)、精密气体电磁阀(2)、精密稳压阀(3)和精密液体电磁阀(6),进出组合套管 (15)内设有尿素还原剂输送管(15-1)、电源导线(15-2)、压缩空气输入管(15-3)、压缩空 气输出管(15-4)、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15-5)、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氮氧化物 反馈信号线(15-6)、输入到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15-7);其中尿素还原剂 输送管(15-1),电源导线(15-2)、来自催化转化器的温度反馈信号线(15-5)、来自催化转 化器的氮氧化物反馈信号线(15-6)、输入到驾驶室的尿素还原剂液位报警信号线(15-7) 与独立的控制单元(5)相连,压缩空气输入管(15-3)与精密过滤器(1)相连,压缩空气输出 管(4)与(15-4)与空气流量及压力的精密稳压阀(3)相连;自然通风口(17)、电气控制箱 通风口(18)、咬口端盖扣板(19)构成控制箱的全部;该部分的长度为L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箱体 (12)与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的长度为Ιν12=3 10 ;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8)可安装在 车架、车厢或驾驶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压管体 可为塑料管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而成的组合耐压管体,或塑料管件和不锈钢金属管件之间 采用螺纹连接而制成的组合耐压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压管体 的材料是塑料,可为PP聚丙烯或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和PE聚乙烯共聚物的管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 式油箱中包括以高压空气为动力源的空气辅助尿素还原剂喷射系统,高压空气的压力为 0. 15 0. 3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柱塑料管的耐压组合式油箱,是在传统的汽车油箱的基础上,组合了一柱的塑料管作为尿素还原剂耐压管体和尿素还原剂剂量控制箱,使一个箱体具备3种功能,实现紧凑化的设计,有利于车辆的美观设计,减少连接件的安装,简化车辆配置,降低重量,既能满足国4以上SCR标准要求,又能降低系统的成本。
文档编号F01N9/00GK101975128SQ20101054693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
发明者刘国军, 商晓楠, 崔龙, 张克金, 张苡铭, 王丹, 赵家瑞, 魏晓川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