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液锁紧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532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液锁紧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液锁紧密封结构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 的放液锁紧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以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废气排放在世界各地的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但其较高的氮氧化物排放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 界各国对燃油(气)汽车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推动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 国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III排放法规,2010年1月1日实施国IV排放法规。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厂商不得不针对排放标准对发动机进行改进或研制。目前,实现国IV 排放标准的技术路线有SCR(尿素选择性催还原处理)、EGR+DPF(尾气再循环+颗粒捕集 器)、LNT (氮氧吸附器)、CRT (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等,其中以SCR催化还原技术占主导 地位,国内的几家大型柴油机厂家也大多选择了这一技术路线,它是利用机内净化降低碳 烟,然后利用SCR系统来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商业上用的尿素水溶液(质量分数为32. 5% 士0.5%)称为AdBlue,它无毒、洁 净、不易着火、无爆炸危险,常温(20°C )下密度为1.09kg/m3,呈碱性。作为尿素水溶液的 盛放容器称为尿素箱,现有技术中的尿素箱上设置有放液锁紧密封结构,该放液锁紧密封 结构用于在清除箱体内的残余尿素水溶液时而打开,然而,现有的放液锁紧密封结构比较 简陋,其通常是使用一个普通的塑料盖与尿素箱体的出液口螺合连接并形成密封,由于该 塑料盖的厚度一般比该尿素箱壁面的厚度小,当该塑料盖安装于尿素箱后,不能保证有足 够的强度,使得塑料盖容易被损坏;而且,由于塑料的热膨胀系数比较大,加上由于汽车在 运行中会使得尿素箱不停地震动,使得该塑料盖更加容易松脱,从而造成尿素水溶液泄漏 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放液锁 紧密封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强度不足、容易松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包括有箱体、连接座和螺栓;该连接座与该箱体均为塑胶 材料,且它们通过熔接方式形成密封连接,该连接座内埋有一螺母,该螺母之螺孔连通于外 界与该箱体内部之间;该螺栓与该螺母之螺孔螺合而形成密封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栓与该连接座外表面之间夹设有一 “0”型密封圈,该 “0”型密封圈套装于该螺栓外,该螺栓通过该“0”型密封圈与该螺母形成密封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包括有嵌入部和连接板,该嵌入部嵌装于该箱体 的开口中,该连接板于该嵌入部的外侧面径向扩大延伸出,该连接板抵触于该箱体的外表 面上而与该箱体熔接。[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凹腔,当该螺栓与该螺母螺 合锁紧时,该“0”型密封圈嵌于该凹腔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栓为六角螺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母向外凸设有防止该螺母转动并可增强该螺母与连接 座之连接强度的铁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铁片与该螺母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一起。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 方案可知一、通过将连接座与箱体的外表面熔接,并利用螺栓与内埋于连接座之螺母的螺 孔螺合形成密封连接,取代了普通的塑料盖,有效保证放液口处的强度,使箱体不易被损 坏;并且由于螺栓与螺母的热膨胀系数小,使得螺栓与螺母之间的连接不易松脱,不会造成 尿素水溶液的泄露,可靠性高。二、通过于螺栓外套装有一“0”型密封圈,利用该“0”型密封圈可使该螺栓与螺母 形成密封,并可对螺栓起到缓冲的作用,使螺栓不会因受外部的不断振动而与螺母松脱,连 接强度有效增强。三、通过利用该连接座的嵌入部嵌装于箱体的开口中,并利用连接板与该箱体的 表面熔接,使得连接处的壁面厚度大于箱体的厚度,进而使连接处的强度进一步增强,箱体 不易被损坏。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面视图[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仰视图;[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视图[0021]图4是图3中螺栓被拧开的状态视图。[0022]附图标识说明[0023]10、箱体20、连接座[0024]21、嵌入部22、连接板[0025]23、凹腔30、螺栓[0026]31、“0”型密封圈40、螺母[0027]41、螺孔42、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 箱体10、连接座20和螺栓30。其中,如图3所示,该箱体10用于盛放液体,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0用于盛放尿素 水溶液,该箱体10为塑胶材料,该箱体10具有一用于放液的开口。如图4所示,该连接座20亦为塑胶材料,且该连接座20通过熔接的方式形成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座20包括有嵌入部21和连接板22,该嵌入部21嵌装于前述箱体 10的开口中,该连接板22于该嵌入部21的外侧面径向扩大延伸出,该连接板22抵触于该 箱体10的外表面上而与该箱体10熔接。该连接板2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凹腔23。该连 接座20中内埋有螺母40,该螺母40之螺孔41连通于外界与该箱体10内部之间,以及,该 螺母40向外凸设有铁片42,该铁片4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该螺母40连接一起,该铁片42用 于防止该螺母40转动并可增强该螺母40与该连接座20之强度。如图3所示,该螺栓30为六角螺栓,该螺栓30与该螺母40之螺孔41螺合连接, 且该螺栓30外套装有一“0”型密封圈31,该“0”型密封圈31夹设于该螺栓30和该连接座 20的外表面之间,且该“0”型密封圈31嵌于前述凹腔23中,通过夹紧该“0”型密封圈31 使得该螺栓30与该箱体10形成密封连接,且该“0”型密封圈31还可对螺栓30起到缓冲 作用,使得该螺栓30与螺母40连接后不易松脱。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如图3所示,首先,将铁片42与该螺帽40焊接,然后将铁片42和螺帽40通过镶 嵌成型于连接座20中,接着,将该连接座20的嵌入部21嵌装于该箱体10的开口中,并通 过熔接方式使该连接座20的连接板22与该箱体10的外表面连接。使用时,使该螺栓30与该螺帽40之螺孔螺合连接,并将“0”型密封圈31夹紧于 连接座20与该螺栓30之间,此时,该螺栓30与该箱体10形成密封连接,箱体10内的液体 无法泄漏出来。当需要进行放液时,只需将螺栓30拧开,该箱体10内的液体即从螺孔41 流出外界,完成放液动作,放液完成以后,再次拧紧螺栓30即可再次加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一、通过将连接座与箱体的外表面熔接,并利用螺栓与内埋于连接座之螺母的螺 孔螺合形成密封连接,取代了普通的塑料盖,有效保证放液口处的强度,使箱体不易被损 坏;并且由于螺栓与螺母的热膨胀系数小,使得螺栓与螺母之间的连接不易松脱,不会造成 尿素水溶液的泄露,可靠性高。二、通过于螺栓外套装有一“0”型密封圈,利用该“0”型密封圈可使该螺栓与螺母 形成密封,并可对螺栓起到缓冲的作用,使螺栓不会因受外部的不断振动而与螺母松脱,连 接强度有效增强。三、通过利用该连接座的嵌入部嵌装于箱体的开口中,并利用连接板与该箱体的 表面熔接,使得连接处的壁面厚度大于箱体的厚度,进而使连接处的强度进一步增强,箱体 不易被损坏。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 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 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连接座和螺栓;该连接座与该箱 体均为塑胶材料,且它们通过熔接方式形成密封连接,该连接座内埋有一螺母,该螺母之螺 孔连通于外界与该箱体内部之间;该螺栓与该螺母之螺孔螺合而形成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与该连接座外表 面之间夹设有一“0”型密封圈,该“0”型密封圈套装于该螺栓外,该螺栓通过该“0”型密封 圈与该螺母形成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有嵌入部 和连接板,该嵌入部嵌装于该箱体的开口中,该连接板于该嵌入部的外侧面径向扩大延伸 出,该连接板抵触于该箱体的外表面上而与该箱体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上设 置有一凹腔,当该螺栓与该螺母螺合锁紧时,该“0”型密封圈嵌于该凹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六角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向外凸,设有防止 该螺母转动并可增强该螺母与连接座之连接强度的铁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片与该螺母通过焊 接方式连接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放液锁紧密封结构,包括有箱体、连接座和螺栓;该连接座与该箱体均为塑胶材料,且它们通过熔接方式形成密封连接,该连接座内埋有一螺母,该螺母之螺孔连通于外界与该箱体内部之间;该螺栓与该螺母之螺孔螺合而形成密封连接;藉此,通过将连接座与箱体的外表面熔接,并利用螺栓与内埋于连接座之螺母的螺孔螺合形成密封连接,取代了普通的塑料盖,有效保证放液口处的强度,使箱体不易被损坏;并且由于螺栓与螺母的热膨胀系数小,使得螺栓与螺母之间的连接不易松脱,不会造成尿素水溶液的泄露,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F01N3/10GK201865741SQ20102061622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
发明者顾一新 申请人: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