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365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能向机械能转换的摆线液压马达,尤其是一种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摆线液压马达既是常用的液压驱动装置,也是实现液压能转换成机能量的常用液压执行装置。摆线液压马达具有体积小、单位功率密度大、效率高、转速范围宽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此类装置的基本结构是体壳或后盖上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一端装有摆线针轮啮合副和配流机构,配流机构可以放置在摆线针轮啮合副前或后,一般在前(体壳一侧)为轴 阀配流,在后(后盖一侧)为平面配流,另一端装有输出轴。摆线针轮啮合副的转子通过内花键与联动轴一端的外齿轮啮合,联动轴的另一端与输出轴传动衔接。工作时,配流机构使进液口与摆线针轮副的扩展啮合腔连通,并使摆线针轮副的收缩腔与回流口连通。结果,压力液体从进液口进入体壳或后盖后,进入摆线针轮啮合副形成的扩展啮合腔,使其容积不断扩大,同时摆线针轮啮合副形成的收缩啮合腔中液体则从回流口回流;在此过程中,摆线针轮啮合副的转子被扩展啮合腔与收缩啮合腔的压力差驱使旋转,并将此转动通过联动轴传递到输出轴输出,从而实现液压能向机械能的转换。与此同时,配流机构(轴阀)也被联动轴带动旋转,周而复始的不断切换连通状态,使转换过程得以延续下去。这样,马达就可以连续的输出扭矩。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技术CN200720033329. 3所述的同系列的产品中,当该系列的马达排量偏大时,由于转定子副的长度较长,其传递扭矩的联动轴较长,这样,联动轴的长度太长,其承载能力相对下降,影响马达的扭矩输出的能力,另外由于转子的扭矩输出是在其后端,影响转子的偏心摆线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保持原有马达组成元件结构参数不变的前提下,找出马达承载能力的薄弱环节,提出一种加强承载能力型摆线液压马达结构,提出一种结构紧凑、运动更加平稳的马达结构,而且结构简化、制造工艺性好。研究表明,同系列的产品中,产品需要输出扭矩最大的是最大排量规格的马达,而最大排量规格的马达扭矩传递的联动轴最长,另外转子输出扭矩也仅仅是依靠其后端的花键,其后端的花键在传递扭矩的运动中会对转子摆线有一个额外的力,进而影响转定子的运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联动轴,两端制有外花键,所述联动轴一端的外花键与输出轴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所述联动轴另一端的外花键与摆线针轮副的转子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还通过内花键与配流联动轴一端的外花键啮合,所述配流联动轴另一端的外花键与配流机构中配流盘的内花键啮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联动轴与配流联动轴之间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转子内花键内,所述挡块两端连在转子的内花键上,所述挡块外圆与转子内花键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挡块中间具有一通孔,所述的通孔可以便于内泄油液的流通。所述转子的内花键同时与联动轴与配流联动轴啮合,所述转子的内花键是一连续的花键,所述转子的内花键是一不连续的花键,所述转子的内花键有两段内花键组成,两段内花键之间具有一段无内花键的环槽。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是连续或不连续内花键的加工方法。
与现有技术的同系列大排量规格的摆线马达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改进结构后马达能够承受大扭矩,扭矩传递稳定,马达转定子摆线运行更加稳定,且加工、装配均十分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I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键I,防尘圈2,轴封3,体壳4,轴承5,轴承隔圈6,输出轴7,联动轴8,垫片9,螺塞10,定子11,针齿12,转子13,钢球14,0型圈15、16、18、31,后盖17,配流压盘19,顶柱20,弹性支撑体21,销22,连接螺栓23,配流盘24,配流支撑板25,配流联动轴26,挡块27,蝶形圈28,连接板29,止推螺母30。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如图I所示,在目前现有的中小排量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BMSY、BMS系列(其结构描述参见专利申请号CN200720033329. 3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基础上,其整体外形、连接尺寸的大小基本不变,大排量规格的马达的进行改进。该摆线液压马达由输出轴7、体壳4、定子11和后盖17相互固定组成液压油容腔体。后盖17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体壳4是整体式结构,输出轴7由两个与圆锥滚子轴承5相向支撑在体壳4内,轴封3对输出轴7和体壳4进行密封。位于体壳4右端的转子13、定子11和针齿12构成摆线针轮副,在高低压液压油的驱动下,可以通过转子13的转动,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形成能量转换装置。联动轴8将转子13的扭矩通过花键啮合齿传递到体壳4左端的输出轴7,从而输出机械能,形成动力输出装置。配流压盘19、配流盘24、配流支撑板25和后盖17组成位于体壳4右端的配流机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联动轴8,所述联动轴两端制有外花键,所述联动轴8 —端的外花键与输出轴7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所述联动轴7另一端的外花键与摆线针轮副的转子13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13还通过内花键与配流联动轴26 —端的外齿轮啮合,所述配流联动轴26另一端的外花键与配流机构中配流盘24的内花键啮合,所述联动轴8与配流联动轴26之间设置有挡块27,减少了大排量马达的传递扭矩的联动轴7的长度。所述挡块27位于转子13内花键内,所述挡块27两端连在转子13的内花键上,所述挡块27外圆与转子13内花键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挡块27中间具有一通孔,所述的通孔可以便于内泄油液的流通。
所述转子13的内花键是一不连续的花键,所述转子13的内花键有两段内花键组成,两段内花键之间具有一段无内花键的环槽。所述的内花键的各段有效长度不大于改进前的长度,采用相同的装备(拉床)与刀具(拉刀)进行加工,以减少拉刀的长度和成本,转子13的摆线外形采用成形铣刀粗铣、花键滚刀半精铣机械加工工艺,摆线外形热处理后精加工采用成形磨削精密加工。所述连续或不连续转子13加工时,加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转子13的棒料毛坯加工成外周为圆形、内孔为台阶状或外加一圆环形的环
槽;
第二步、将转子13的基准面放置机床的固定装置上,拉刀一次性拉削出花键;
第三步、以内花键作为基准,成形铣刀粗铣出摆线外形; 第四步、以内花键作为基准,花键滚刀半精铣出摆线外形;
第五步、热处理后,精磨基准面,采用成形磨削精密加工出转子13的摆线形状。所述转子13扭矩的输出位置为联动轴7的外花键与摆线针轮副的转子13内花键啮合处,位于转子的中部,间隔挡块27,远离转子13的末端,有利于转子13、定子11和针齿12构成摆线针轮副的受力的均匀分布及其运动,避免由于受力的原因的引起摆线针轮副的损坏。所述转子13的内花键同时与联动轴8与配流联动轴26啮合,所述转子13的内花键是一连续的花键,所述花键和转子13的摆线外形半精加工均采用冷挤压工艺成型加工,摆线外形热处理后精加工采用成形磨削精密加工。实践证明,本实施例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结构简单,加工工艺可靠。采用联动轴与配流联动轴之间设置有挡块的结构有助于马达输出扭矩的增加,提高了马达整体的机械效率,更加使得马达的运动输出更加平稳。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如所述转子的内花键至少有两段内花键组成,各段内花键之间具有一段无内花键的环槽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联动轴两端制有外花键,所述联动轴一端的外花键与输出轴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所述联动轴另一端的外花键与摆线针轮副的转子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还通过内花键与配流联动轴一端的外花键啮合,所述配流联动轴另一端的外花键与配流机构中配流盘的内花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与配流联动轴之间设置有挡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位于转子内花键内,所述挡块两端连在转子的内花键上,所述挡块外圆与转子内花键之间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中间具有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内花键同时与联动轴与配流联动轴啮合,所述转子的内花键是一连续的花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内花键是一不连续的花键,所述转子的内花键有两段内花键组成,所述两段内花键之间具有一段无内花键的环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扭矩的输出位置为联动轴的外花键与摆线针轮副的转子内花键啮合处,位于转子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转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内花键和转子的摆线外形半精加工均采用冷挤压工艺成型加工,摆线外形热处理后精加工采用成形磨削精密加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转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内花键采用拉刀拉削加工工艺,所属转子的摆线外形采用成形粗铣、花键滚刀半精铣机械加工工艺,摆线外形热处理后精加工采用成形磨削精密加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转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第一步、将转子的棒料毛坯加工成外周为圆形、内孔为台阶状或外加一圆环形的环槽; 第二步、将转子的基准面放置机床的固定装置上,拉刀一次性拉削出花键; 第三步、以内花键作为基准,成形铣刀粗铣出摆线外形; 第四步、以内花键作为基准,花键滚刀半精铣出摆线外形; 第五步、热处理后,精磨基准面,采用成形磨削精密加工出转子的摆线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加强承载能力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联动轴两端制有外花键,联动轴一端的外花键与输出轴内端的内花键啮合,联动轴另一端的外花键与摆线针轮副的转子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摆线针轮副的转子还通过内花键与配流联动轴一端的外齿轮啮合,配流联动轴另一端的外花键与配流机构中配流盘的内花键啮合,所述联动轴与配流联动轴之间设置有挡块,所述减少了大排量马达的传递扭矩的联动轴的长度,摆线针轮副的受力的均匀分布及其运动,避免由于受力的原因的引起摆线针轮副的损坏。
文档编号F03C2/08GK102840095SQ20121035432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张智敏, 王志生, 翁爱光, 盛伟, 赵玉, 高阳 申请人:镇江大力液压马达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