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492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高负荷运转时,机油浓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变稀,使机油的润滑能力降低。机油冷却器的作用是冷却机油,使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保证机油具有一定的粘度。现有技术中,机油冷却器大多数通过油液通道与水液通道集成方式实现机油冷却,使用一段时间后,机油及冷却液中的杂质容易造成通道堵塞,使机油冷却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漏油失效现象;另外,此种方式极易出现发动机油水混合现象,进而造成曲轴抱轴、增压器损坏的重大事故;此外,此种方式的结构复杂,需要单独开发进水管、回水管等管路,布置空间大,密封面多,成本高。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通过将该机油冷却器固联于水套外壁上,利用换热腹板吸收机油的热量,并传递至水套内的冷却液, 以对机油进行冷却,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固定设置在发动机水套外壁上,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本体,在本体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在中空腔体内设有多个固连在本体上的换热腹板,所述的换热腹板将中空腔体分割成多个连通进油孔和出油孔的通道。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的各换热腹板平行设置。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设置在中空腔体最大尺寸线的两端上。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换热腹板的布置方向与进油孔和出油孔的连线平行设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在中空腔体内设有容屑槽。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中空腔体为四方形,所述的容屑槽设置在进油孔和出油孔连线一侧的角点处。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容屑槽呈钩手状。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容屑槽由位于角点处的一端与中空腔体侧壁固连的换热腹板、与围成该角点的中空腔体的侧壁非封闭围成。
本发明还有一种限定,所述的本体由一端开口设置的、具有内凹的中空腔体的主体、密封固定在主体开口处的盖板组成。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换热腹板与主体的底面一体成型固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I、将本体固联于水套外壁上,机油从进油孔沿通道向出油孔流动时,利用换热腹板吸收机油的热量,并传递至水套内的冷却液,以对机油进行冷却,本体内无单独的水道设计,避免了本体发生故障或质量不佳而造成油液混合的现象;2、各换热腹板平行设置,使相邻两换热腹板形成的通道的各处横向面积相等,保证机油流通顺畅;3、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设置在中空腔体最大尺寸线的两端上,保证机油从进油孔流入出油孔具有最大的流动距离,使机油充分冷却;4、中空腔体内设置的容屑槽用于收集机油中的杂质,使杂质沉淀于内;5、中空腔体为四方形,便于本体铸造成型,同时便于本体固联于水套外壁上;另外容屑槽设置在进油孔和出油孔连线一侧的角点处,当机油从通道流出,打到本体侧壁时,杂质在重力作用下会落入容屑槽;6、容屑槽采用钩手状,使容屑槽内的杂质在机油的冲击下回转流动时,机油在容屑槽内形成涡流,进而使得杂质不会被油液带出容屑槽;7、容屑槽由位于角点处的一端与中空腔体侧壁固连的换热腹板、与围成该角点的中空腔体的侧壁非封闭围成,当机油沿通道流动打到围成容屑槽的侧壁时,机油在压力作用下流向出油孔,而机油中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降入容屑槽;8、本体由开口的主体及盖板组成,主体与盖板分别采用铸造、冲压成型,便于本体制造成型;另外,换热腹板与主体的底面一体成型,同样也便于换热腹板铸造成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部分示意图;图2为图I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中1、主体;11、圆弧形结构;2、换热腹板;21、右下侧换热腹板;3、安装端面;4、进油孔;5、出油孔;6、容屑槽;7、安装孔;8、盖板;9、本体;10、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如图I、图2、图3所示,包括本体9,本体 9为四方体结构,由前端开口且具有中空腔体的主体I及固定在主体I开口处的盖板8组成。主体I底端固联于发动机水套的外壁上,前端面为安装端面3。安装端面3的左下角处设有进油孔4,右上角处设有出油孔5,该设置使得进油孔4和出油孔5设置在中空腔体最大尺寸线的两端上。若中空腔体的端面形状为圆形,进油孔4和出油孔5则设置在该圆形的直径的两端上。安装端面3的左上角及右下角处还分别设有安装孔7。盖板8经螺栓于安装孔7处固联于主体I上,此外,在盖板8与安装端面3接触部位还可采用密封胶密封, 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中空腔体内设有多个与主体I底端内壁一体成型的换热腹板2,其将中空腔体分割成多个连通进油孔4和出油孔5的通道10。各换热腹板2平行设置,且布置方向与进油孔4和出油孔5的连线平行。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中空腔对角线上的换热腹板2,即长度最长的换热腹板2的两端分别指向进油孔4、出油孔5,当机油由此换热腹板2与其相邻的换热腹板2围成的通道10流动时,机油会打在中空腔体的侧壁上,不会直接流入出油孔5中。
另外,位于中空腔体右侧最下方角点处的换热腹板2与中空腔体的下侧壁固联, 为了区分该换热腹板2与其他换热腹板2功能的不同,我们再此将其称为右下侧换热腹板21。中空腔体右下角处的侧壁为圆弧形结构11,右下侧换热腹板21的下端与圆弧形结构 11相连,二者围成的非封闭的区域为钩手状的容屑槽6,即右下侧换热腹板21既具有和其他换热腹板相同的作用,同时构成容屑槽6的边缘结构,右下侧换热腹板21的自由端与中空腔体的右侧壁具有供杂质进入的开口。
本实施例的制造工艺为首先主体I与换热腹板2 —体压铸成型,然后在安装端面3上钻出进油孔4、出油孔5 及安装孔7,铣削安装端面3,接着将整体冲压成型的盖板用螺栓紧固在主体I上,并且在盖板与安装端面3接触部位用密封胶进行密封。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润滑系统的热态机油由进油孔4进入中空腔的通道10内,换热腹板2会吸收机油的热量,并将热量从主体I底部传递至水套内的冷却液中,对机油进行冷却。当机油从通道10流出,当机油打到上侧壁时,机油会沿着上侧壁流入出油孔5,而机油中的杂质在机油的带动下流动,不会堵塞通道10 ;当机油打到中空腔体的右侧壁时,机油在压力作用下会流向出油孔5,而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降入容屑槽6。若容屑槽6内的杂质在机油的冲击下回转流动,由于容屑槽6为钩手状,杂质会在容屑槽6内形成涡流,不会被油液带动从容屑槽6内流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固定设置在发动机水套外壁上,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本体(9),在本体(9)上设有进油孔(4)和出油孔(5),其特征在于在中空腔体内设有多个固连在本体(9)上的换热腹板(2),所述的换热腹板(2)将中空腔体分割成多个连通进油孔(4)和出油孔(5)的通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换热腹板(2)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孔(4)和出油孔(5)分别设置在中空腔体最大尺寸线的两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腹板(2)的布置方向与进油孔(4)和出油孔(5)的连线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中空腔体内设有容屑槽(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腔体为四方形,所述的容屑槽(6)设置在进油孔(4)和出油孔(5)连线一侧的角点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屑槽(6)呈钩手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屑槽(6)由位于角点处的一端与中空腔体侧壁固连的换热腹板(2)、与围成该角点的中空腔体的侧壁非封闭围成。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9)由一端开口设置的、具有内凹的中空腔体的主体(I)、密封固定在主体(I)开口处的盖板(8)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腹板(2)与主体(I)的底面一体成型固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固定设置在发动机水套外壁上,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本体,在本体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在中空腔体内设有多个固连在本体上的换热腹板,所述的换热腹板将中空腔体分割成多个连通进油孔和出油孔的通道。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利用换热腹板对机油进行冷却,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本发明合适安装于各种发动机上。
文档编号F01M5/00GK102926840SQ20121050311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刘俊杰, 陈彦如, 史占军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