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613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本发明液压马达包括由体壳、定子和后盖固定连接构成的液压油容腔体,配流系统设置有配流压盘,配流压盘安装有高低压密封大、小蝶形密封圈,蝶形密封圈分别对后盖上的进液口和回流口进行密封,蝶形密封圈设有抵抗压力油液的密封结构,另外输出轴上设置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采用锁紧螺母进行预紧,与现有技术的平面摆线马达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改进结构后马达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等级及密封更加可靠,并且轴伸可以承受更大的径向力。
【专利说明】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摆线针轮组啮合副实现液压能向机械能转换的摆线液压马达,尤其是一种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摆线液压马达是一种低速大扭矩马达,具有体积小、单位功率密度大、效率高、转速范围宽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工农业发展应用将更加广泛。
[0003]摆线液压马达的基本结构是体壳或后盖上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一端装有摆线针轮啮合副和配流机构,配流机构可以放置在摆线针轮啮合副前或后,一般在前(体壳一侧)为轴阀配流,在后(后盖一侧)为平面配流,另一端装有输出轴。摆线针轮啮合副的转子通过内花键与联动轴一端的外齿轮啮合,联动轴的另一端与输出轴传动衔接。工作时,配流机构使进液口与摆线针轮副的扩展啮合腔连通,并使摆线针轮副的收缩腔与回流口连通。结果,压力液体从进液口进入体壳或后盖后,进入摆线针轮啮合副形成的扩展啮合腔,使其容积不断扩大,同时摆线针轮啮合副形成的收缩啮合腔中液体则从回流口回流;在此过程中,摆线针轮啮合副的转子被扩展啮合腔与收缩啮合腔的压力差驱动旋转,并将此旋转通过联动轴传递到输出轴输出,从而实现液压能向机械能的转换。与此同时,配流机构也被联动轴带动旋转,周而复始的不断切换连通状态,使转换过程得以延续下去。这样,马达就可以连续的输出扭矩。
[0004]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件CN 2756858Y公开了一种平面配流马达,以及据 申请人:了解,现有的采用蝶形密封圈进行与进出油口沟通的配流压盘的高低压密封的平面配流马达结构均采用开口挡圈对轴承进行预紧,其预紧的轴承一致性不好,容易造成轴承预紧不到位,轴承承受的径向力达不到要求,现有的高低压密封蝶形密封圈的四条直线形状的截面,密封效果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有具有高低压密封蝶形密封圈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整体结构布局的研究,提出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方案,提高轴承承受的径向力能力,以及马达的耐高压能力。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申请人:通过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现有技术的结构分析,找出提高马达径向力承受能力和压力等级的结构,在保持原有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提出以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由体壳、定子和后盖固定连接构成的液压油容腔体,所述容腔体上制有侧向进液口和回液口,所述后盖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后盖一端为主要由定子、针齿和转子构成的摆线针轮副和配流系统,所述体壳一端装有外端延伸出去的输出轴,中部装有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轴内端以及转子内花键啮合的联动轴,所述转定子副通过后盖内的配流系统实现运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配流系统设置有配流压盘,所述的配流压盘安装有高低压密封大、小蝶形密封圈,所述的蝶形密封圈分别对后盖上的进液口和回流口进行密封,所述的蝶形密封圈设有抵抗压力油液的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具有高压油液产生不同方向的压紧力。
[0007]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的大蝶形密封圈与油口 B连通,当油口 B为高压油时,油液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大蝶形密封圈与油液接触面上,始终使得蝶形密封圈紧贴在受压面上,高压油液使得两个受力面受力,作用力保持蝶形密封圈不压溃,保持蝶形密封圈装配后的形状。所述的小蝶形密封圈与油口 A连通,当油口 A为高压油时,油液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小蝶形密封圈与油液接触面上,始终使得蝶形密封圈紧贴在受压面上,高压油液使得两个受力面受力,作用力保持蝶形密封圈不压溃,保持蝶形密封圈装配后的形状。
[0008]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输出轴上设置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采用锁紧螺母进行预紧。
[0009]与现有技术的平面摆线马达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改进结构后马达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等级及密封更加可靠,以及轴伸可以承受更大的径向力,轴承装配更加方便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输出轴1,防尘圈2,轴封3,前盖4,螺钉5,O型圈6,体壳7,轴承8,隔套9,锁紧螺母10,蝶形分流圈11,O型圈12,O型圈13,定子14,针齿15,转子16,配流支撑板17,O型圈18,配流盘19,配流压盘20,大蝶形圈21,小蝶形圈22,销钉23,后盖24,进、回油口25,弹簧26,螺栓27,堵头28,密封垫29,配流联动轴30,联动轴31,油口 B,油口 A。
[0013]图2为图1实施例外泄油口示意图。
[0014]图中密封垫32,外泄堵头33,钢球34,弹簧35。
[0015]图3为图1实施例中高低压蝶形密封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实施例中高低压蝶形密封圈示意图。
[0017]图5所示为现有技术的高低压蝶形密封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6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的是,包括由体壳7、定子14和后盖24固定连接构成的液压油容腔体,所述容腔体上制有侧向进、回油口 25,所述后盖24制有油口 B和油口 A,后盖24 —端为主要由定子14、针齿15和转子16构成的摆线针轮副和配流系统,所述体壳7 —端装有外端延伸出去的输出轴1,中部装有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轴I内端以及转子16内花键啮合的联动轴31,所述转定子副通过后盖24内的配流系统实现运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配流系统设置有配流压盘20,所述的配流压盘20安装有高低压密封功能的大蝶形密封圈21和小蝶形密封圈22,所述的蝶形密封圈分别对后盖24上的进液口和回流口进行密封,所述的蝶形密封圈设有抵抗压力油液的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具有高压油液产生的力不断地压紧。
[0020]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的大蝶形密封圈21与油口 B连通,当油口 B为高压油时,油液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大蝶形密封圈21与油液接触面上,始终使得蝶形密封圈紧贴在受压面上,高压油液使得两个受力面受力,作用力保持蝶形密封圈的两个方向不压溃,保持蝶形密封圈装配后的形状;所述的小蝶形密封圈22与油口 A连通,当油口 A为高压油时,油液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小蝶形密封圈22与油液接触面上,始终使得蝶形密封圈紧贴在受压面上,高压油液使得两个受力面受力,作用力保持蝶形密封圈的两个方向不压溃,保持蝶形密封圈装配后的形状。
[0021]大蝶形密封圈21和小蝶形密封圈22形状如图3所示,所述蝶形密封圈的截面外形为扁平的圆锥状,大蝶形密封圈21和小蝶形密封圈22与配流压盘20和后盖24的油口
B、油口 A相通腔的密封面的密封装配结构密封示意图如图4所示,大蝶形密封圈21和小蝶形密封圈22实际对油口 B、油口 A的油液高低压差形成十分重要的密封,大蝶形密封圈21的小端和小蝶形密封圈22的大端分别与配流压盘20的内外圆面处密封,而蝶形密封圈的另一端分别与后盖内的高低压的密封面进行密封。
[0022]现有技术蝶形密封圈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扁平的圆锥状的大端与小端基本与轴线平行;而本发明改进后的小蝶形密封圈22截面放大图如图6所示,所述小蝶形密封圈22与后盖24的大平面接触的密封面是一个截面角,所述的截面角由圆锥面与蝶形密封圈的截面小端线的形成,所述的小端线与扁平的圆锥状截面中心线成一角度,所述的角度有利于蝶形密封圈装配后,高压油液作用后产生的作用力使得蝶形密封圈不压溃,保持装配后的形状,两端形成的尖角使得作用处压强高更有利于密封可靠,同样小蝶形密封圈22大端的两不同角度线相衔接形成的尖角,而与配流压盘20接触的面保持与轴向中心线平行,同样可以产生合适的径向与轴向的分力并在作用处产生高压强,使得密封可`
O
[0023]同理,发明的大蝶形密封圈21密封方式与小蝶形密封圈22的大小端密封方式相反,其大小端结构也相反。所述大蝶形密封圈21与后盖24的大平面接触的密封面是一个截面角,所述的截面角由圆锥面与蝶形密封圈的截面大端线的形成,所述的大端线与扁平的圆锥状截面中心线成一角度,所述的角`度有利于蝶形密封圈装配后,高压油液作用后产生的作用力使得蝶形密封圈不压溃,保持装配后的形状,两端形成的尖角使得作用处压强高更有利于密封可靠,同样大蝶形密封圈21小端的两不同角度线相衔接形成的尖角,而与配流压盘20接触的面保持与轴向中心线平行,同样可以产生合适的径向与轴向的分力并在作用处产生高压强,使得密封可靠。
[0024]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完善所述的输出轴I上通过隔套9安装了两个面靠面的圆锥滚子轴承8,圆锥滚子轴承8通过锁紧螺母10进行预紧。
[0025]图2为图1实施例外泄油口的示意图,容腔体内有两个单向阀体结构,由钢球34,弹簧35和螺塞构成,外泄油口与两个单向阀沟通,在马达正反两个旋转方向工作状态下,两个单向阀体交替处于工作状态,内泄油液在腔体内形成回路,不接外泄油口时采用外泄堵头33堵住。
[0026]实践证明,本实施例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蝶型密封圈结构具有很多优越性,使得油口 B、油口 A的高低压密封更加可靠,还能够使得马达承受更高的压力等级,另外轴承预紧结构有利于提高轴伸承受更大的径向力,满足更多的使用工况。
[0027]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由体壳、定子和后盖固定连接构成的液压油容腔体,所述容腔体上制有侧向进液口和回液口,所述后盖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后盖一端为主要由定子、针齿和转子构成的摆线针轮副和配流系统,所述体壳一端装有外端延伸出去的输出轴,中部装有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轴内端以及转子内花键啮合的联动轴,所述转定子副通过后盖内的配流系统实现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系统设置有配流压盘,所述的配流压盘安装有高低压密封大、小蝶形密封圈,所述的蝶形密封圈分别对后盖上的进液口和回流口进行密封,所述的蝶形密封圈设有抵抗压力油液的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具有高压油液产生不同方向的压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蝶形密封圈与油口 B连通,油液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大蝶形密封圈与油液接触面上,始终使得蝶形密封圈紧贴在受压面上,高压油液使得两个受力面受力,作用力保持蝶形密封圈不压溃,保持蝶形密封圈装配后的形状;所述的小蝶形密封圈与油口 A连通,油液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小蝶形密封圈与油液接触面上,始终使得蝶形密封圈紧贴在受压面上,高压油液使得两个受力面受力,作用力保持蝶形密封圈不压溃,保持蝶形密封圈装配后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密封圈的截面外形为扁平的圆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蝶形密封圈与后盖的大平面接触的密封面是一个截面角,所述的截面角由圆锥面与蝶形密封圈的截面小端线的形成,所述的小端线与扁平的圆锥状截面中心线成一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蝶形密封圈大端的两不同角度线相衔接形成的尖角,所述小蝶形密封圈与配流压盘接触的面保持与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蝶形密封圈密封方式与小蝶形密封圈的大小端密封方式相反,其大小端结构也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设置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采用锁紧螺母进行预紧。
【文档编号】F03C2/08GK103742353SQ201310709439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1日
【发明者】王志生, 张智敏, 翁爱光, 盛伟, 盛玉川, 纪立群 申请人: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