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式颗粒捕集后处理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634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透式颗粒捕集后处理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柴油发动机的一种后处理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匹配柴油发动机的商用车及客车即将执行GB17691的第IV、V阶段排放法规,为了使汽车发动机的排放达到较低的法规限值要求,仅仅靠改善燃料品质及发动机工作过程是很难实现的,需要通过排气后处理系统才能达到目的。目前国内大部分汽车还没有排气后处理装置,汽车尾气达不到第IV、V阶段排放限值要求,随着空气环境所面临现实,国家在汽车尾气排放法规及标准方面将日趋严格,汽车不仅需要装后处理器,而且将在法律法规上予以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透式颗粒捕集后处理器总成,以解决目前大部分汽车还没有排气后处理装置,汽车尾气达不到第IV、V阶段排放限值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分别与外壳焊接,外壳内部分为前共振腔、中共振腔、后共振腔三个腔,前端盖与外壳前端扣接,前法兰、前端盖分别与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焊接,后端盖与外壳后端扣接,后端盖、后法兰分别与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焊接,柴油氧化催化器与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固定连接,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与柴油氧化催化器焊接,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与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焊接,排气尾管位于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的尾部。本实用新型 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美观可靠,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焊接结构,简单牢固,并有效降低了排气噪声,使排出的尾气达到了第IV、V阶段排放限值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前法兰1、前端盖2、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3、柴油氧化催化器载体4、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载体封装总成5、外壳6、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7、后端盖8、后法兰9、排气尾管10、前共振腔601、中共振腔602、后共振腔603。
具体实施方式
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3、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7分别与外壳6焊接,外壳6内部分为前共振腔601、中共振腔602、后共振腔603三个腔,前端盖2与外壳6前端扣接,前法兰
1、前端盖2分别与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3焊接,后端盖8与外壳6后端扣接,后端盖8、后法兰9分别与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7焊接,柴油氧化催化器4与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3固定连接,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5与柴油氧化催化器4焊接,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7与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5焊接,排气尾管10位于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7的尾部。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使发动机排气均匀分布到柴油氧化催化器,使得气流均匀的分布到柴油氧化催化器端面,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后段焊接了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柴油氧化催化器、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焊接串联起来,使得总成内部结构简单、结构牢固,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和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上的消声孔,降低了排气噪声。总成内部的3个消声共振 腔 ,使得总成具备很好的降噪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通透式颗粒捕集后处理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分别与外壳焊接,外壳内部分为前共振腔、中共振腔、后共振腔三个腔,前端盖与外壳前端扣接,前法兰、前端盖分别与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焊接,后端盖与外壳后端扣接,后端盖、后法兰分别与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焊接,柴油氧化催化器与前旋压式开孔锥形管固定连接,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与柴油氧化催化器焊接,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与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焊接,排气尾管 位于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的尾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透式颗粒捕集后处理器总成,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旋压式开孔锥形管分别与外壳焊接,外壳内部分为前共振腔、中共振腔、后共振腔三个腔,端盖与外壳前端扣接,法兰、端盖分别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焊接,柴油颗粒氧化催化器与柴油氧化催化器焊接,排气尾管位于后旋压式开孔锥形管的尾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美观可靠,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焊接结构,简单牢固,并有效降低了排气噪声,使排出的尾气达到了第Ⅳ、Ⅴ阶段排放限值要求。
文档编号F01N3/28GK203130211SQ20132012487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宋万军 申请人:长春市鸿昊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