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684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包裹于催化转化器外的外壳(2),且外壳(2)与催化转化器的内壳(1)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内壳(1)的左右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气孔,所述内壳(1)的左右端面分别为端面一(1.1)和端面二(1.2),所述端面一(1.1)和端面二(1.2)上分别设置有前气孔一(1.3)和后气孔二(1.4)。本实用新型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净化效果高。
【专利说明】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上对经催化转化器排出的废气进行二次循环净化的装置,属于汽车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环保意识的推进,汽车尾气净化已经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其中车用尾气催化转化器是一种最常用的设备,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普通的催化转化器在将尾气进行一次净化处理后直接将其排放至空气中,因而净化率还不彻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净化效果更高的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包裹于催化转化器外的外壳,且外壳与催化转化器的内壳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内壳的左右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气孔。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所述内壳的左右端面分别为端面一和端面二,所述端面一和端面二上分别设置有前气孔一和后气孔二。
[0006]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所述端面一和端面二均呈锥形设置。
[0007]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所述内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构成进气管和出气管,且所述端面一上设置的前气孔一靠近连接管。
[0008]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所述端面二上设置的后气孔二呈狭长装状设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次净化后的尾气通过腔体再次吸入催化转化器中进行循环净化,从而提高了对尾气的净化率,更有助于提高其净化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半剖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的A处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的B处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的气体循环示意图。
[0015]其中:
[0016]内壳1、外壳2、连接管3、氧化型催化剂4、金属海绵型催化剂5、三效型催化剂6、隔热垫7、挡圈8 ;[0017]端面一 1.1、端面二 1.2、前气孔一 1.3、后气孔二 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包裹于催化转化器外的外壳2,且外壳2与催化转化器的内壳1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内壳1的左右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气孔;
[0019]上述为本专利的发明构思,其利用的原理为,当废气进入催化转化器时,由于体积扩展增大,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在温度T不曾改变、且摩尔数N和气体常数R均不变时,当体积V增大,其压力P自然会降低,因此会在催化转化器的进气口处形成一负压;同时,在催化转化器进出气口处,由于采用收口出气的方式,相当于对一次净化后的尾气进行了压缩,同上述分析一样,其体积V突然因压缩而降低,相应的压力P自然增大,因此在催化转化器出气口处形成一正压;因此在通过正压和负压的配合,催化转化器出气口喷出的尾气将通过内壳1在出气口的端面上开设的气孔进入外壳2与催化转化器的内壳1之间的腔体内,随后在通过内壳1在进气口的端面上开设的气孔排入至催化转化器内进行二次净化;
[0020]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成所做的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针对图1~3阐述一【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包含但不仅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包裹于催化转化器外的外壳2,具体的讲,所述催化转化器包含有包裹于外壳2内的内壳1,且外壳2与内壳1之间构成一腔体,所述内壳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3构成进气管和出气管(需要指出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连接管构成进气管和出气管,也可以直接在内壳1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处进行包裹翻边等设计构成连接口直接接在汽车的尾气出气管上,无论其采用何种方式,均属于本发明的构思,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内壳1的左右端面分别为端面一
1.1和端面二 1.2,且端面一 1.1和端面二 1.2均呈锥形设置,所述端面一 1.1和端面二 1.2上分别设置有前气孔一 1.3和后气孔二 1.4,且端面一 2.1上设置的前气孔一 2.3靠近连接管3设置,以便更多尾气更快的进入内壳1内进行二次净化,端面二 2.2上设置的后气孔二 2.4呈狭长状设置(如椭圆形),以便连接管3排出的尾气更多的经由后气孔二 2.4进入腔体,从而提高净化效果;另外,所述内壳1内设置有氧化型催化剂4、金属海绵型催化剂5和三效型催化剂6,且氧化型催化剂4、金属海绵型催化剂5和三效型催化剂6与内壳1的内壁之间通过隔热垫7相隔离,氧化型催化剂4、金属海绵型催化剂5和三效型催化剂6之间通过挡圈8相隔离;
[0022]参见图4,使用时,尾气经左侧的连接管3进行内壳1内进行第一次净化,随后经右侧的连接管3排出,在排出的同时,在上述原理分析部分的正负压的配合下,排出的尾气一部分经端面二 1.2上的后气孔二 1.4进行外壳2与内壳1之间的腔体,随后进入腔体的尾气从端面一 1.1的前气孔一 1.3排出并在此进入内壳1内进行净化,通过上述循环净化进一步提高其净化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有包裹于催化转化器外的外壳(2),且外壳(2)与催化转化器的内壳(I)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内壳(I)的左右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I)的左右端面分别为端面一(1.1)和端面二( 1.2),所述端面一(1.1)和端面二(1.2)上分别设置有前气孔一(1.3)和后气孔二( 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一(1.1)和端面二(1.2)均呈锥形设置。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I)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3)构成进气管和出气管,且所述端面一(1.1)上设置的前气孔一(1.3)靠近连接管(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废气内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二(1.2)上设置的后气孔二(1.4)呈狭长装状设置。
【文档编号】F01N3/28GK203383884SQ201320368436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6日
【发明者】施晓君 申请人:江苏帕艾尼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