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防爆柴油机用涡轮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840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矿用防爆柴油机用涡轮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防爆柴油机,具体地指一种矿用防爆柴油机用涡轮壳。它包括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气道的内壳、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外壳、位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水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水道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气道连通,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水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排气孔,当涡轮壳内压力过高,通过排气孔可直接排走涡轮壳内部分气体,从而降低涡轮壳内的气体压力,保证其稳定工作;将内壳与外壳通过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连接,保证水流在涡轮壳中循环畅通,避免了局部高温。
【专利说明】 矿用防爆柴油机用涡轮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防爆柴油机,具体地指一种矿用防爆柴油机用涡轮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矿用防爆柴油机可采用的进气方式包括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吸气,采用自然吸气方式进气时,进入燃烧室内的空气量小,导致燃烧不充分,这样既不能发挥柴油机的最大功率,还会使排放污染物严重超标;采用涡轮增压吸气方式进气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但是对于涡轮增压吸气方式而言,当涡轮壳水道内气体汇集,使得涡轮壳内气体压力过高产生气堵,会影响涡轮壳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靠性高的矿用防爆柴油机用涡轮壳,可避免在采用涡轮增压吸气方式进气时涡轮壳内气体压力过高产生的气堵以及冷却水在涡轮壳中循环不畅引起的局部高温,提高涡轮壳的使用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矿用防爆柴油机用废气涡轮壳,包括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气道的内壳、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外壳、位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水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水道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气道连通,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水道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与外壳通过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排气孔,当涡轮壳内压力过高,通过排气孔可直接排走涡轮壳内部分气体,从而降低涡轮壳内的气体压力,保证其稳定工作;将内壳与外壳通过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连接,保证水流在涡轮壳中循环畅通,避免了局部高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 一进气口、2—出气口、3—气道、4一内壳、5—进水口、6—出水口、7—外壳、8—水道、9 一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0]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设有进气口 1、出气口 2和气道3的内壳4、设有进水口 5与出水口 6的外壳7、位于内壳4与外壳7之间的水道8,所述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均与水道8连通,所述进气口 I和出气口 2均与气道3连通,所述外壳7上还设有排气孔9,所述排气孔9与水道8连通。当涡轮壳内压力过高,可直接将直接排走涡轮壳内部分气体,从而降低涡轮壳内的气体压力,保证其稳定工作。其中,所述内壳4与外壳7通过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连接。[0011]废气经进气口 I进入气道3,在气道3内产生旋流,再经过出气口 2排出。冷却水经进水口 5进入外壳7内部的水道8,经循环流动后从出水口 6排出。因循环水的冷却可使得外壳的表面温度低于150°C,满足防爆标准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矿用防爆柴油机用涡轮壳,包括设有进气口( I)、出气口( 2)和气道(3)的内壳(4)、设有进水口(5)与出水口(6)的外壳(7)、位于内壳(4)与外壳(7)之间的水道(8),所述进水口(5)和出水口(6)均与水道(8)连通,所述进气口(I)和出气口(2)均与气道(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上还设有排气孔(9),所述排气孔(9)与水道(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防爆柴油机用涡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4)与外壳(7)通过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连接。
【文档编号】F01D25/24GK203476410SQ20132056691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杨建伟, 吴杰民, 肖军, 李奕慈, 马扩, 魏绪峰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