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926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包括汽封环体、板簧、汽封模组、上汽封齿、下汽封齿、转子和由上、下汽封齿组成的迷宫齿,所述汽封环体上开有汽封槽和T型槽,上汽封齿嵌入汽封槽内固定,汽封模组则嵌入T型槽内,由板簧支撑固定。所述下汽封齿嵌入转子汽封槽内固定,所述上汽封齿与下汽封齿组合形成迷宫齿。所述的汽封模组可为蜂窝汽封模组和刷式汽封模组,各T型连接部分尺寸一致,可根据实际要求积木块式搭配使用,极为方便,各汽封模组与迷宫齿配合形成复杂的曲径流道,降低蒸汽泄漏量,从而提高汽轮机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更换、适应性强、密封效果好等特点。
【专利说明】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的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火力发电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是必然趋势。然而,在考核一些投产后的机组性能时发现汽轮机热耗率偏高,其中汽轮机轴封漏汽是一个重要原因。轴封的蒸汽泄漏除了浪费大量高品质蒸汽外,外漏蒸汽进入轴承箱,使油中带水,油质乳化,润滑油膜质量变差,破坏动态润滑效果,引起油膜振荡,造成机组振动甚至烧瓦停机,油中进水也会造成调节部件锈蚀卡涩,危及机组安全。
[0003]目前,国内汽轮机上使用的汽封大部分是传统的梳齿式汽封,该汽封存在以下缺点:密封效果不佳,能量损失严重。部分机组采用新型蜂窝汽封与刷式汽封,新型汽封虽然对密封性有一定的提升,但其成本较高,加工工艺较为复杂,而且蜂窝带、刷齿往往与汽封环体直接连接,维修时需对整套汽封进行更换,增加了检修成本。因此设计开发一种更节能经济的积木块式模组化汽封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密封效果、互换性强的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包括汽封环体、板簧、汽封模组、上汽封齿、下汽封齿、转子和由上汽封齿、下汽封齿组成的迷宫齿,所述汽封环体周向加工有T型槽和汽封槽,所述上汽封齿固定在汽封环体的汽封槽内,所述汽封模组嵌入在T型槽内,并通过板簧固定,汽封模组设置在两级上汽封齿之间;所述的转子上加工有汽封槽,下汽封齿固定在转子的汽封槽内,下汽封齿两级一组轴向等距布置,上汽封齿与下汽封齿上下交替设置,上汽封齿与下汽封齿形成上下交替的迷宫齿。
[0006]作为优化,所述的汽封模组为蜂窝汽封模块或刷式汽封模块。
[0007]进一步优化,所述蜂窝汽封模块由T型蜂窝汽封块和蜂窝汽封片组成,蜂窝汽封片固定在T型蜂窝汽封块上。
[0008]进一步优化,所述刷式汽封模块由T型刷式汽封块和刷式汽封组成,刷式汽封固定在T型刷式汽封块内。
[0009]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较原汽封取消了若干级上汽封齿,利用各汽封模组中新型汽封的特点来消耗汽体的能量,降低汽体的温度和压力,从而减少了泄漏,加强了汽封的阻汽效果,在转子上增加了所述的下汽封齿,其结构与上汽封齿相同,安装固定在转子的汽封卡槽内,所述下汽封齿与上汽封齿交叉布置安装组成迷宫式汽封齿,能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10]该新型汽封,增强了密封性能、有效提高机组效率;具有较强的互换性,可根据实际情况搭配使用,降低了汽封成本与维修费用。
[0011]本实用新型对比原结构有如下有效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通过增加转子侧的下汽封齿,与上汽封齿一起组成迷宫齿形式,又增加了汽封环体上的汽封模组,将迷宫齿与汽封模块组合成新型的汽封形式,本实用新型利用柔性刷齿与蜂窝齿的特性以及组合结构比原结构更为复杂的流道,密封效果更加显著。另外由于采用了互换性强的积木块技术汽封模组,可根据实际运行工况或用户需求更换汽封模块,更具灵活性,汽封的生产及维修成本大为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汽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刷式汽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包括汽封环体1、板簧2、汽封模组3、上汽封齿4、下汽封齿5、转子6和由上汽封齿4、下汽封齿5组成的迷宫齿7,所述汽封环体I周向加工有T型槽和汽封槽,所述上汽封齿4固定在汽封环体I的汽封槽内,所述汽封模组3嵌入在T型槽内,并通过板簧2固定,汽封模组3设置在两级上汽封齿4之间;所述的转子6上加工有汽封槽,下汽封齿5固定在转子6的汽封槽内,下汽封齿5两级一组轴向等距布置,上汽封齿4与下汽封齿5上下交替设置,上汽封齿4与下汽封齿5形成上下交替的迷宫齿7。
[0018]如图2所示,所述的汽封模组3为蜂窝汽封模块;所述蜂窝汽封模块由T型蜂窝汽封块8和蜂窝汽封片9组成,蜂窝汽封片9固定在T型蜂窝汽封块8上。
[0019]实施例2:
[002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所述的汽封模组3为刷式汽封模块;所述刷式汽封模块由T型刷式汽封块10和刷式汽封11组成,刷式汽封11固定在T型刷式汽封块10内。
[0021]所述的下汽封齿5与上汽封齿4根据汽轮机机型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轴向尺寸(保证足够的动静间隙),保证转子6的下汽封齿5与汽封环体I的上汽封齿4不会由于轴向的热膨胀而发生擦碰。
[0022]所述的上汽封齿4、汽封模组3与转子6、以及下汽封齿5与汽封环体I的径向间隙值控制在0.2?0.4mm内,不仅可以避免径向的擦碰,又可保证有足够小的密封间隙。
[0023]由于与汽封环体I连接部分的T型尺寸一致,所以各模块之间具有较强的互换性。
[0024]所述的蜂窝汽封模块与刷式汽封模块轴向整圈分为4段,既方便安装又可根据实际损耗情况选择更换其中某块,无需更换汽封环体1,从而大大减少了维修成本。
[0025]所述的迷宫齿7与汽封模组3共同组成了复杂的蒸汽流道,使汽体在流道内产生最大的消耗,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0026]综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包括汽封环体(I)、板簧(2)、汽封模组(3)、上汽封齿(4)、下汽封齿(5)、转子(6)和由上汽封齿(4)、下汽封齿(5)组成的迷宫齿(7),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封环体(I)周向加工有T型槽和汽封槽,所述上汽封齿(4)固定在汽封环体(I)的汽封槽内,所述汽封模组(3 )嵌入在T型槽内,并通过板簧(2 )固定,汽封模组(3 )设置在两级上汽封齿(4)之间;所述的转子(6)上加工有汽封槽,下汽封齿(5)固定在转子(6)的汽封槽内,下汽封齿(5)两级一组轴向等距布置,上汽封齿(4)与下汽封齿(5)上下交替设置,上汽封齿(4)与下汽封齿(5)形成上下交替的迷宫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其特征是在于,所述的汽封模组(3)为蜂窝汽封模块或刷式汽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其特征是在于,所述蜂窝汽封模块由T型蜂窝汽封块(8 )和蜂窝汽封片(9 )组成,蜂窝汽封片(9 )固定在T型蜂窝汽封块(8)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积木块技术的模组化汽封,其特征是在于,所述刷式汽封模块由T型刷式汽封块(10)和刷式汽封(11)组成,刷式汽封(11)固定在T型刷式汽封块(10)内。
【文档编号】F01D11/02GK203614142SQ201420007453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日
【发明者】周林航, 马晓飞, 周玉芳, 周立明 申请人: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