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滤清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6529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机油滤清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螺纹盖板,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相对螺纹盖板另一端设有拆卸部,所述壳体的侧壁靠近所述拆卸部的端面沿轴向设有同心的外槽和内槽,所述拆卸部包括置于外槽内的复位弹簧和置于内槽内的卡板,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壳体一端抵接有拆卸套,所述拆卸套相对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设有沉陷孔,所述拆卸套通过置于沉陷孔内的载板螺钉与壳体连接,所述卡板的内壁设有卡块,所述壳盖的侧壁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卡块卡接。汽车保养维修时,需要更换机油滤清器内的滤芯时,只需将机油滤清器拆下,然后将拆卸部端的拆卸套向下移,向上拔出壳盖,最后取出滤芯更换,将新的滤芯装入壳体后,直接插上壳盖即可。
【专利说明】机油滤清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以快速更换滤芯的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0002]机油滤清器是去除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从而保护发动机的一种汽车零配件。
[0003]目前,市场上的机油滤清器,它包括机油滤清器外壳、滤芯,旁通阀、螺纹盖板。汽车在做保养时普遍都会更换机油滤清器内的滤芯,目前的更换方式为将机油滤清器的螺纹盖板拧出,然后取出滤芯进行更换,更换完滤芯后要需要将螺纹盖板对其进行拧紧密封,而该处的滤芯结构较为复杂,有密封件、止回阀、盖板,拆卸不便,且螺纹盖板的旋拧较为麻烦,容易影响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更换滤芯的机油滤清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螺纹盖板,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相对螺纹盖板另一端设有拆卸部,所述壳体的侧壁靠近所述拆卸部的端面沿轴向设有同心的外槽和内槽,所述拆卸部包括置于外槽内的复位弹簧和置于内槽内的卡板,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壳体一端抵接有拆卸套,所述拆卸套相对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设有沉陷孔,所述拆卸套通过置于沉陷孔内的载板螺钉与壳体连接,所述卡板的内壁设有卡块,所述壳盖的侧壁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卡块卡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进行保养维修时,需要更换机油滤清器内的滤芯时,只需将机油滤清器拆下,然后将拆卸部端的拆卸套向下移,向上拔出壳盖,最后取出滤芯更换,将新的滤芯装入壳体后,直接插上壳盖即可。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内壁上的卡块为跳豆弹簧,所述跳豆弹簧与所述凹槽卡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设为跳豆弹簧利于机油滤清器外壳结构的稳定性,且制造简单,成本较低。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沉陷孔深度大于或等于拆卸套所能下滑的最大距离。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拆卸套下滑时,沉陷孔内的螺钉不至于露出沉陷孔,对壳盖广生影响。
[0011]进一步地:所述拆卸套设有弹簧限位槽,所述弹簧相对拆卸套的一端限位于弹簧限位槽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抵接于拆卸套的凹槽内,有利于拆卸套与弹簧连接结构的稳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同以往的机油滤清器的更换方式,设计一种快速接头的装置,使得外壳的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滤芯的更换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的状态图一;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的壳体剖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的壳体状态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的拆卸套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的状态图二。
[0020]附图标记说明:1、壳盖;11、凹槽;2、壳体;21、拆卸部;211、拆卸套;212、卡板;
213、载板螺钉;214、复位弹簧;215 ;跳豆弹簧;216、沉陷孔;217、弹簧限位槽;22、外槽;23、内槽;3、螺纹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2]参见图1至6,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螺纹盖板,所述外壳包括壳体2和壳盖1,所述壳体2相对螺纹盖板另一端设有拆卸部21,所述壳体2的侧壁靠近所述拆卸部21的端面沿轴向设有同心的外槽22和内槽23,所述拆卸部21包括置于外槽22内的复位弹簧214和置于内槽23内的卡板212,所述复位弹簧214远离壳体2 —端抵接有拆卸套211,所述拆卸套211相对复位弹簧214的另一端设有沉陷孔216,所述拆卸套211通过置于沉陷孔215内的载板螺钉213与壳体2连接,所述卡板212的内壁设有跳豆弹簧215,所述壳盖的侧壁环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与所述跳豆弹簧215卡接。
[0023]当汽车在进行维修保养时,需要对机油滤清器更换滤芯,首先抽干机油,然后将机油滤清器从发动机舱内拆下来,将拆卸套211向下滑移,接着拔出壳盖1,取出内部的弹簧和旁通阀,然后将滤芯取出,将新的滤芯放入壳体2内,装上旁通阀和弹簧,最后将壳盖I对准插入,此时整个更换滤芯过程完成。
[0024]参见图1,机油滤清器正常工作时,壳盖I与壳体2上的跳豆弹簧215卡接,机油滤清器结构稳定,整个外壳密封性良好,且拆卸方便。
[0025]参见图2,拆卸套211通过载板螺钉213与壳体2滑动连接,拆卸套211可沿着载板螺钉213滑动,载板螺钉213置于沉陷孔216内,当拆卸套211压缩复位弹簧214时,载板螺钉213不会露出沉陷孔216,不会对壳盖I产生影响,当拆卸套211沿着载板螺钉213压缩复位弹簧214移动时,拆卸套211的壁会压缩跳豆弹簧215,使得跳豆弹簧215收缩于卡板212内,放开拆卸套211,复位弹簧214将拆卸套211滑移至原处。
[0026]参见图3,壳体2上的拆卸部21是由复位弹簧214、拆卸套211、卡板212以及卡板212上的跳豆弹簧215组成,该装置可与壳盖I形成快速连接方式,使得更换滤芯更加快捷方便。
[0027]参见图4,拆卸套211上设有与复位弹簧214抵接的弹簧限位槽217,在侧壁上设有沉陷孔216,载板螺钉213穿过沉陷孔216与壳体2滑动连接。
[0028]参见图5,对于机油滤清器而言,作为一种汽车零配件,壳体2和壳盖I要保持一定的强度和耐热性,所以壳体2和壳盖I采用金属材料一次压铸而成,拆卸套211、复位弹簧
214、螺纹盖板3和卡板212同样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为保证壳体2和壳盖I的美观性,可以将壳体2或者壳盖I进行喷涂加工,优选地选择电泳涂装工艺,既美观又能防锈。
[0029]参见图6,考虑到机油滤清器对密封性要求较高,优选地可以在壳盖I内壁环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为橡胶圈,从而提高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性,优选地,密封圈可以为橡皮圈。
[0030]此处所述载板螺钉213具体样式为靠近螺帽一端设有螺纹,远离螺帽一端为光滑导向杆,拆卸套可沿着载板螺钉213滑移。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螺纹盖板,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相对螺纹盖板另一端设有拆卸部,所述壳体的侧壁靠近所述拆卸部的端面沿轴向设有同心的外槽和内槽,所述拆卸部包括置于外槽内的复位弹簧和置于内槽内的卡板,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壳体一端抵接有拆卸套,所述拆卸套相对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设有沉陷孔,所述拆卸套通过置于沉陷孔内的载板螺钉与壳体连接,所述卡板的内壁设有卡块,所述壳盖的侧壁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卡块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卡板内壁上的卡块为跳豆弹簧,所述跳豆弹簧与所述凹槽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油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沉陷孔深度大于或等于拆卸套所能下滑的最大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油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拆卸套设有弹簧限位槽,所述弹簧相对拆卸套的一端限位于弹簧限位槽内。
【文档编号】F01M11/03GK204041155SQ20142052894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赵静, 杨秀勇 申请人:温州艾克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