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624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包括分别设在发动机全可变气门升程控制机构的两个中间摇臂(1)、轴承I(2)、导向块(10)、轴承II(4),以及穿过两个中间摇臂(1)上端、轴承I(2)的中心轴,中心轴支撑在轴承II(4)上,轴承II(4)与导向块(10)配合,采用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摩擦损失,降低发动机的摩擦损失、受力更合理。
【专利说明】一种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

【背景技术】
[0002]绝大多数实用的活塞式热力发动机均采用气门驱动机构控制进入气缸的空气充量。该气门驱动机构机械参数已经设计确定,则气门运动规律即以固定,不能在发动机实际运行中再行调节。
[0003]发动机运行工况复杂,缸内空气充量需求随工况不同有较大不同。以汽油机为例,当负荷较小时,仅需要较少的空气量,而为抑制多余的空气进入缸内,需采用节气门节流,从而造成泵气损失,增加了整机油耗。
[0004]如果能控制气门开启的升程和持续期,则可能取代节气门,起到控制进入缸内空气充量的作用,而减少泵气损失。另一方面,不同转速下采用不同的最大气门升程,还会提闻发动机最大扭矩。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的摩擦损失、受力更合理的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包括:
[0007]两个中间摇臂,分别设在发动机气门升程控制机构内;
[0008]中间轴,中间轴穿过并连接所述两个中间摇臂上端;
[0009]轴承II,所述中间摇臂上端设有槽,轴承II安装在槽内并套装在中间轴上;
[0010]导向块,导向块上设有与轴承II相适配的限位槽;
[0011]轴承I,轴承I套装在所述中间轴中部附近、两个中间摇臂之间,轴承I与控制轴的偏心轮配合。
[0012]中间摇臂与发动机凸轮轴上的凸轮相连接的端部设有轴承III,所述轴承III通过销轴与中间摇臂连接。
[0013]所述轴承I两侧设有限位的轴承挡片。
[0014]所述中间轴两端设有限位中间摇臂轴向位置的弹性挡圈。
[0015]所述中间摇臂上设有加强筋。
[0016]所述轴承1、轴承11和轴承111均为滚针轴承。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中间摇臂两止推面之间的轴承II和导向块导向限位配合,轴承I与控制轴上的偏心轮配合,采用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摩擦损失。同时中间摇臂采用加强筋设计,增强中间摇臂的强度和刚性,以节约中间摇臂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此外,中间摇臂上端部的轴向止推面的限位,使组合摇臂轴向实现很好的定位,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中间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轴承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的中间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的组合摇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中间摇臂,2、轴承1,3、轴承挡片,4、轴承11,5、中间轴,6、中间摇臂上端部,7、轴承III,8、销轴,9、弹性挡圈,10、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5]参见图1,一种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包括:
[0026]两个中间摇臂1,分别设在发动机气门升程控制机构内;
[0027]中间轴5,中间轴5穿过并连接两个中间摇臂1上端;
[0028]轴承114,中间摇臂1上端设有槽,如图2所示,轴承114安装在槽内并套装在中间轴5上;
[0029]导向块10,导向块10上设有与轴承114相适配的限位槽;
[0030]轴承12,轴承12套装在中间轴5中部附近、两个中间摇臂1之间,轴承12与控制轴的偏心轮配合。
[0031]中间摇臂1与发动机凸轮轴上的凸轮相连接的端部设有轴承1117,轴承III7通过销轴8与中间摇臂1连接。
[0032]轴承12两侧设有限位的轴承挡片3,如图3所示。
[0033]中间轴5两端设有限位中间摇臂1轴向位置的弹性挡圈9,如图4所示。
[0034]中间摇臂1上设有加强筋。轴承12、轴承114和轴承III7均为滚针轴承。
[0035]通过中心轴把两个中间摇臂1、滚针轴承12和两个轴承挡片3连接起来,中心轴支撑在滚针轴承12上,中间摇臂1与发动机凸轮轴上的凸轮相连接的端部设有滚针轴承1117,中间摇臂1上装有销轴8,用来固定滚针轴承III7在中间摇臂1上。中间轴5把滚针轴承12、两个轴承挡片3和两个中间摇臂1装配起来后,前后用个弹性挡圈9起固定轴向限位。
[0036]在中间摇臂1上端槽与滚针轴承114通过中心轴连接在一起,滚针轴承114与导向块10配合,导向块10对滚针轴承114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中间摇臂1上端部比滚针轴承114外径稍宽,卡在导向块10上,对中间摇臂1起到轴向止推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同缸两个气门升程输出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0037]滚针轴承12与控制轴偏心轮配合,控制轴旋转,偏心轮推动滚针轴承12发生位移,使气门输出不同升程。此处,滚针轴承12与控制轴偏心轮配合为滚针轴承配合,滚针轴承114与导向块10配合也为滚针轴承配合,均为滚动摩擦接触,可以减小系统的摩擦损失,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0038]中间摇臂1采用加强筋设计,增强中间摇臂1的强度和刚性,以节约中间摇臂1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0039]采用上述的结构后,通过中间摇臂1两止推面之间的轴承114和导向块10导向限位配合,轴承12与控制轴上的偏心轮配合,如图5所示,采用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摩擦损失。同时中间摇臂1采用加强筋设计,增强中间摇臂1的强度和刚性,以节约中间摇臂1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此外,中间摇臂1上端部的轴向止推面的限位,使组合摇臂轴向实现很好的定位,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004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中间摇臂(I),分别设在发动机气门升程控制机构内; 中间轴(5),中间轴(5)穿过并连接所述两个中间摇臂⑴上端; 轴承11(4),所述中间摇臂(I)上端设有槽,轴承11(4)安装在槽内并套装在中间轴(5)上; 导向块(10),导向块(10)上设有与轴承II⑷相适配的限位槽; 轴承1(2),轴承1(2)套装在所述中间轴(5)中部附近、两个中间摇臂(I)之间,轴承1(2)与控制轴的偏心轮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其特征在于,中间摇臂(I)与发动机凸轮轴上的凸轮相连接的端部设有轴承III (7),所述轴承III (7)通过销轴⑶与中间摇臂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2)两侧设有限位的轴承挡片(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5)两端设有限位中间摇臂(I)轴向位置的弹性挡圈(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摇臂(I)上设有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组合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I (2)、轴承II (4)和轴承III (7)均为滚针轴承。
【文档编号】F01L1/18GK204225948SQ20142060586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黄国媛, 沈恩华, 段建锋, 李琼峰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