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运动整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8037发布日期:2018-06-12 09:0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技术背景] 在该领域,将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宏观可以利用的能量,一直是人类最大的梦想之一。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实现人类将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宏观可以利用的能量这一梦想,提供现实可能的关键器件。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运动整流管,包括一段管道,其特征是:该管道内部分布有纳米级弹性纤毛或薄膜,纤毛或薄膜统一倾斜指向该管道的一端(出口端),并且,越接近出口端,纤毛或薄膜长度越短;或者,该管道有一定锥度,且管壁布有大量贯通内外的纳米级孔径小孔;或者,该管道内设置有将管道分割开的半透膜,并且与半透膜相邻的管道空间,灌注有液体、以及分散在液体中的胶体粒子。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纤毛整流方案示意图。图1中,1是管道(左端口是出口端),2是其内壁分布的纳米级弹性纤毛或薄膜;

附图2是本发明的小孔整流方案示意图。图2中,3是管壁密布小孔的锥形管,4是锥度小于锥形管的锥体;或者,如附图3所示,该管道被半透膜分割为多段,在两个半透膜之间,充填有液体、以及分散在液体中的胶体粒子;

附图3是本发明的半透膜整流方案示意图。图3中,5是管道,6是半透膜,7是分散在液体中的胶体粒子,8是储液池。

将本发明公开的如附图1、或附图2所示的分子运动整流管,固定于一个承装有洁净氦气的箱体内,可以使在如图1所示,管道(1)内空间无规则运动的气体分子,在被内壁纤毛或薄膜阵(2)反射制约的后,以很大几率取得指向直管道出口方向的动量分量;从而,会被整理转化成为指向该管道出口方向的宏观定向分子流,用于推动叶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或者,如附图2所示,箱体内无规则运动的氦气分子,透过锥形管(3)管壁上密布的小孔,冲入锥形管(3)内部,被芯锥(4)表面反射,也可以形成指向锥管(3)和芯锥(4)之间环形出口的宏观定向分子流,用于推动叶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或者,如附图3所示,将管道(5)下端浸没在下部储液池(8)所储液体中,使图中下部半透膜(6)和液体接触的条件下,由于重力场(或静电场,或静磁场)作用于胶体粒子,使其在上下两个半透膜(6)处的密度有差异,导致,有液体分子从图中下部半透膜(6)渗入中段,且有液体分子从中段透过图中上部半透膜(6)渗出,并且,渗出液可以从管道上部缺口弯管流出,冲击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

[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公开的分子运动整流管的系统,不仅可以清洁地产生电能,实现人类长久以来将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宏观可以利用的能量这一梦想;而且,由于该电能来源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发电的同时,还可以从环境中吸收热量、给环境降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一是:(1)在锥面胎体上,交叠涂覆或蒸镀两种不同材质的纳米级厚度的薄膜得到层叠块体;(2)脱胎后,将层叠块体和金属管壁焊接(或胶结);(3)旋切出管内中心锥形空间;(4)利用层叠体薄膜物理或化学性质差异,将一种材料薄膜层除去,构成附图1所示形式的分子运动整流管。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二是:(1)用容易被激光打孔的塑料注塑成型锥管;(2)在锥管上用激光阵列打孔;(3)对打孔之后的锥管进行电镀(或化学镀)处理,形成金属镀层、并使微孔孔径更小;(4)装配芯锥,构成附图2所示形式的分子运动整流管。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三是:(1)在锥面胎体上,将碳纳米管排列、胶结成块体;(2)脱胎后,将碳纳米管块体切削加工为锥管;(3)装配芯锥,构成附图2所示形式的分子运动整流管。

进而,附图1、或附图2所示分子运动整流管,装配固定到一个承装有洁净氦气的铝制箱体中;并且,在箱体内、靠近“分子运动整流管”出口处,安装气动叶轮发电机组;箱体内外都可以设置加快内外环境间进行热交换的金属翅片。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四是:(1)以透明玻璃材料构成附图3所示的分子运动整流管主体;(2)以纯净水作为分散剂;(3)以在水中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胶体粒子分散在水中;(4)以静电场促使带电胶体粒子形成不均衡分布;(5)从上部流落的水流,可以令其回到下部水池中,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五是:(1)以透明玻璃材料构成附图3所示的分子运动整流管主体;(2)以纯净水作为分散剂;(3)以在具有磁性的胶体粒子分散在水中;(4)以静态强磁场促使磁性胶体粒子仅仅分散在半透膜附近空间,形成上层完全没有胶体粒子分布的上清液;(5)省去附图3所示管道上部的半透膜,使上清液可以直接从上部流落而下,并令其回到下部水池中,循环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