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536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转子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总成,具体讲是一种安装于液压马达内的转子总成。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的一种执行元件,它将液压泵提供的液体压力能转变为其输出轴的机械能。转子总成是液压马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一般包括转子体,转子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滚子,滚子在安装时需要进行定位,而目前对滚子定位时往往是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需要转子体的厚度足够厚,而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还存在着拧坏螺纹孔的情况,结构复杂且安装时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转子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转子总成,包括转子体,所述转子体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卡孔,所述卡孔中卡入有滚子组件,所述滚子组件包括一端卡入卡孔中且另一端具有容置槽的柱塞、形状与容置槽相配且卡在容置槽底部的无油轴承以及卡入容置槽中且与无油轴承接触的滚子本体;所述转子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上卡簧和下卡簧,所述上卡簧的底部压在滚子本体顶部,所述下卡簧的顶部压在滚子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无油轴承的外侧具有内凹的圆弧面,该圆弧面与滚子本体的外壁接触并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外端两侧分别设有一用于挡住滚子本体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分别供上卡簧和下卡簧卡入。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子总成,其有益效果是:转子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上卡簧和下卡簧,上卡簧的底部压在滚子本体顶部,下卡簧的顶部压在滚子本体的底部,所以通过上卡簧和下卡簧的设置就能够将滚子本体有效地固定住了,不需要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所示:1-转子体,2-卡孔,3-滚子组件,31-柱塞,311-容置槽,32-无油轴承,321-圆弧面,33-滚子本体,4-上卡簧,5-下卡簧,6-凸块,7-上卡槽,8-下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5所示,转子总成,包括转子体1,转子体1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卡孔2,卡孔2中卡入有滚子组件3,滚子组件3包括一端卡入卡孔2中且另一端具有容置槽311的柱塞31、形状与容置槽311相配且卡在容置槽311底部的无油轴承32以及卡入容置槽311中且与无油轴承32接触的滚子本体33;转子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上卡簧4和下卡簧5,上卡簧4的底部压在滚子本体33顶部,下卡簧5的顶部压在滚子本体33的底部。

无油轴承32的外侧具有内凹的圆弧面321,该圆弧面321与滚子本体33的外壁接触并贴合。容置槽311的外端两侧分别设有一用于挡住滚子本体33的凸块6。凸块6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滚子本体33从容置槽311中滑出去。

为了方便安装上卡簧4和下卡簧5,转子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卡槽7和下卡槽8,上卡槽7和下卡槽8分别供上卡簧4和下卡簧5卡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子总成,转子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上卡簧4和下卡簧5,上卡簧4的底部压在滚子本体顶部,下卡簧5的顶部压在滚子本体的底部,所以通过上卡簧4和下卡簧5的设置就能够将滚子本体33有效地固定住了,不需要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