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V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626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PCV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V阀。



背景技术:

PCV阀是发动机呼吸系统中的重要的零部件,作用是调节曲轴箱的压力,使曲轴箱的压力在可控范围内。基本原理是当曲轴箱与进气压差超过一定限值时PCV阀开启,曲轴箱的气体通过PCV阀流向进气管路,压差较小时PCV阀关闭。

膜片式PCV阀适应流量大、控制精度高,但是对密封性的要求较高。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膜片式PCV阀一般包括PCV阀上盖1'、PCV阀膜片2'、PCV阀底座3'和PCV阀弹簧4',这种PCV阀的密封原理为:PCV阀膜片2'装在PCV阀底座3'内,PCV阀上盖1'上压紧PCV阀膜片2'处设有凸台5',通过该凸台5'压紧PCV阀膜片2',由于PCV阀膜片2'为橡胶材料,因此压紧时会形成一道密封面,起到密封效果。但只有一道密封面,受零部件质量影响较大,产品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V阀,以提高PCV阀的密封性,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PCV阀,包括PCV阀上盖、PCV阀膜片、PCV阀底座和PCV阀弹簧,所述PCV阀膜片装在所述PCV阀底座中,所述PCV阀上盖上设有压紧所述PCV阀膜片的第一密封凸台,所述PCV阀底座的PCV阀膜片安装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凸台,在所述PCV阀上盖压紧所述PCV阀膜片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密封凸台压入到所述PCV阀膜片中。

上述PCV阀,所述第二密封凸台为三角形凸台。

上述PCV阀,所述第一密封凸台和所述第二密封凸台在所述PCV阀膜片的两侧相对设置。

上述PCV阀,所述PCV阀底座上安装所述PCV阀膜片的肩部设有回油槽。

上述PCV阀,所述回油槽为四组,沿所述肩部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V阀,在PCV阀底座的PCV阀膜片安装面上增设了第二密封凸台,第二密封凸台在PCV阀上盖压紧PCV阀膜片时深入膜片中,形成另一道密封面,与PCV阀上盖上的第一密封凸台形成的密封面配合,提高了PCV阀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PCV阀的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PCV阀上凸台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V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CV阀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PCV阀上盖,2'-PCV阀膜片,3'-PCV阀底座,4'-PCV阀弹簧,5'-凸台;

1-PCV阀上盖,2-PCV阀膜片,3-PCV阀底座,4-PCV阀弹簧,5-第一密封凸台,6-第二密封凸台,7-回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参考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V阀,包括PCV阀上盖1、PCV阀膜片2、PCV阀底座3和PCV阀弹簧4,所述PCV阀膜片2装在所述PCV阀底座3中,所述PCV阀上盖1上设有压紧所述PCV阀膜片2的第一密封凸台5,所述PCV阀弹簧4用于使所述PCV阀上盖1回位。同时,在所述PCV阀中,所述PCV阀底座3的PCV阀膜片安装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凸台6,在所述PCV阀上盖1压紧所述PCV阀膜片2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密封凸台6压入到所述PCV阀膜片2中,形成密封面,此密封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凸台5与所述PCV阀膜片2形成的密封面配合,起到了提高PCV阀密封性的作用,两个密封面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凸台6为三角形凸台,利于所述第二密封凸台6压入所述PCV阀膜片中,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凸台5和所述第二密封凸台6在所述PCV阀膜片2的两侧相对设置,即当所述PCV阀膜片2被压紧时,所述第一密封凸台5和所述第二密封凸台6抵接,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由于PCV阀膜片2与PCV阀底座3之间形成有一道空腔,容易积油,容易造成密封面处渗油,在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PCV阀底座3上安装所述PCV阀膜片2的肩部还设有回油槽7,如图4所示,空腔内的油液可以通过所述回油槽流7回道PCV阀内,从而缓解密封压力,解决了PCV阀漏油、漏气、渗油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回油槽7为四组,沿所述肩部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