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374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



背景技术:

发动机前端轮系主要为车辆附件系统提供动力,车辆附件系统包括发电机、空调、水泵、风扇等部件。目前发动机前端轮系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减振器上装配单独的曲轴皮带轮,以曲轴皮带轮作为主动轮驱动以上各个附件;第二种形式是将减振器与曲轴皮带轮设计为一体,从而驱动各个附件。前一种方式布置通用性较好,但或导致发动机整体长度增加,不利于发动机与整车的匹配,而后一种方式节约了发动机空间,但该种轮系的配套领域较为局限。

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发动机前端轮系进行优化设计,既能保证结构的紧凑,缩短发动机整体长度,又能满足其配套要求,减小噪声及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且通用性强的发动机前端轮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包括发动机减振器、发动机皮带轮、自动张紧轮、发电机皮带轮、空调皮带轮、水泵皮带轮、风扇皮带轮以及皮带;所述发动机减振器与发动机皮带轮为一体件、构成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所述皮带为多楔带,所述自动张紧轮、水泵皮带轮均为光轮,所述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空调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及风扇皮带轮均为槽轮;所述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空调皮带轮及风扇皮带轮依顺时针方向呈四边形布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空调皮带轮及风扇皮带轮均位于多楔带的内侧、与多楔带内侧摩擦啮合构成矩形传动路线;所述自动张紧轮位于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与发电机皮带轮之间,该自动张紧轮与多楔带外侧摩擦啮合且向矩形传动路线的中心靠近;所述水泵皮带轮位于空调皮带轮与风扇皮带轮之间,该水泵皮带轮与多楔带外侧摩擦啮合且向矩形传动路线的中心靠近。

优选的是,所述多楔带采用聚酯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采用轻质金属一体成型。

优选的是,所述自动张紧轮采用轻质金属浇铸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发电机皮带轮采用轻质金属浇铸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空调皮带轮轮采用轻质金属浇铸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水泵皮带轮采用轻质金属浇铸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风扇皮带轮采用轻质金属浇铸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使其在保证发动机整体长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满足其配车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减振器与发动机曲轴同轴,与曲轴皮带轮结合为一体,整个轮系通过一根多楔带传动,有利于减小发动机整体长度,附件带轮均布置在曲轴同侧,为曲轴另一侧链条正时系统的布置留出了空间;轮系中没有单独的惰轮设计,零部件数量少,布置紧凑,重量减轻,满足了发动机小型化的趋势,且轮系稳定,噪音较小,能给驾驶人员带来更舒适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包括发动机减振器、发动机皮带轮、自动张紧轮2、发电机皮带轮3、空调皮带轮4、水泵皮带轮5、风扇皮带轮6以及皮带7;所述发动机减振器与发动机皮带轮为一体件、构成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1;所述皮带7为多楔带,所述自动张紧轮2、水泵皮带轮5均为光轮,所述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1、发电机皮带轮3、空调皮带轮4、水泵皮带轮5及风扇皮带轮6均为槽轮;所述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1、发电机皮带轮3、空调皮带轮4及风扇皮带轮6依顺时针方向呈四边形布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1、发电机皮带轮3、空调皮带轮4及风扇皮带轮6均位于多楔带的内侧、与多楔带内侧摩擦啮合构成矩形传动路线;所述自动张紧轮2位于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1与发电机皮带轮3之间,该自动张紧轮2与多楔带外侧摩擦啮合且向矩形传动路线的中心靠近;所述水泵皮带轮5位于空调皮带轮4与风扇皮带轮6之间,该水泵皮带轮5与多楔带外侧摩擦啮合且向矩形传动路线的中心靠近。

所述多楔带采用聚酯材料制成。所述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1采用轻质金属一体成型。

所述自动张紧轮2、发电机皮带轮3、空调皮带轮4、水泵皮带轮5、风扇皮带轮6均采用轻质金属浇铸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靠性高的自动张紧轮,其可维护性姣好,然而自动张紧轮悬臂受自身载荷能力限制,由于同一根皮带在载荷分布上,从主动轮开始,沿传动方向载荷逐渐加大,为保证张紧轮较小的负载,将自动张紧轮布置在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左侧传动方向上伸出的第一段皮带位置;速比最大的发电机皮带轮布置在自动张紧轮的后方,以减小载荷;空调皮带轮布置在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左上方,且空调皮带轮与发电机皮带轮间的皮带长度不超过300mm,以避免皮带过长导致振动幅度超出使用要求;水泵皮带轮为光轮设计,采用带背驱动,布置在空调皮带轮右下方,位于皮带外侧,驱动水泵的同时也起到惰轮的作用,同时增大空调皮带轮和后部风扇皮带轮的包角。风扇皮带轮布置在发动机曲轴减振器皮带轮的左斜上方,位于皮带轮系的最后一段。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为,在各皮带轮按照图1所示位置安装到位后,将自动张紧轮在插销位置角度下安装到发动机前端的安装面上,随后将皮带按图1路径缠绕在各皮带轮上后,拔出自动张紧轮上的销子,让其在板簧作用下自动将皮带张紧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