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配气机构的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487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用于配气机构的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配气机构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用于承载摆臂的结构复杂,且部件繁多。由此增加了发动机整体的重量,不利于整车的轻量化。同时,用于承载摆臂的结构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易保证,从而会影响摆臂的摆动,进而影响配气机构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保证制造和安装精度的固定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固定支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内设置有中间摆臂轴孔,所述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连接部过孔,且所述连接部内形成有两个油道,每条所述油道与所述连接部过孔和对应的所述中间摆臂轴孔相连。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油道位于对应的所述中间摆臂轴孔的上方,两个所述油道相对所述连接部过孔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连接部的后表面构造为限位平面,所述连接部过孔的横截面为腰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连接部的前表面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弹簧限位板,所述弹簧限位板与所述连接部的前表面之间限定出弹簧限位槽,所述弹簧限位槽向下敞开。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部的顶面之间,且两个所述固定部轴向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摆臂轴孔的截面为圆形且适于与对应的中间摆臂轴过盈固定。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油道进一步包括多个子油道,所述多个子油道彼此独立并间隔开,所述多个子油道位于所述中间摆臂轴孔的顶部且沿所述中间摆臂轴孔的周向依次排开。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弹簧限位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平面沿所述中间摆臂轴孔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中间摆臂轴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支架具有以下优势:

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通过设置连接部和两个固定部,即可实现配气机构的中间摆臂与支承座可转动地连接,固定支架的结构简单,更能保证制造和安装精度,便于配气机构的制作和安装。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通过设置弹簧限位板和弹簧限位槽,弹性复位装置可以固定在弹簧限位槽内并弹性抵压中间摆臂,从而使配气机构的凸轮、升程调节偏心轮和中间摆臂滚子三者一直保持贴合接触。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通过将每个油道对应设置在中间摆臂轴孔的上方,且两个油道相对连接部过孔倾斜设置,润滑机油可以在自身重力下更加顺利地从连接部过孔流动至中间摆臂轴孔。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通过设置限位平面和腰形孔,可以进一步保证固定支架在安装后不移动,从而保证配气机构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配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气门升程调节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配气机构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配气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配气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配气机构,101-凸轮轴,102-凸轮,103-气门,104-气门摇臂,105-气门滚子,106-中间摆臂,107-支承座,108-固定支架,109-弹性复位装置,110-升程调节轴,111-驱动电机,112-滚子组件,113-升程调节偏心轮,114-中间摆臂轴,115-中间摆臂滚子,201-连接部,202-固定部,203-中间摆臂轴孔,204-连接部过孔,205-油道,206-弹簧限位板,207-弹簧限位槽,208-限位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照附图1-附图2对配气机构1000进行详细描述。

配气机构可以包括气门103、中间摆臂106、气门升程调节机构(升程调节轴110、升程调节偏心轮113和驱动电机111)、凸轮轴101等。该配气机构1000可以用于控制进气门的打开和关闭。

参照图1所示,气门103的顶部设置有气门摇臂104,气门摇臂104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气门滚子105。气门103可沿着气门中心线上下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缸盖上的进气口。中间摆臂106设置在气门103与凸轮轴101之间,中间摆臂106的底部具有驱动型面,驱动型面与气门滚子105贴合。

中间摆臂106的中部具有中间摆臂滚子115,且中间摆臂106的顶部穿设有中间摆臂轴114,中间摆臂轴114固定在固定支架108中,中间摆臂轴114与固定支架108可以过盈配合,或者相对固定支架108前后调节(垂直于凸轮轴101的方向)。

结合图2所示,凸轮轴101上具有凸轮102,凸轮102、升程调节偏心轮113和中间摆臂滚子115三者共用定位滚子组件112。

支承座107固定在缸盖上,固定支架108固定在支承座107上,且固定支架108还用于固定弹性复位装置109,弹性复位装置109用于向中间摆臂106提供弹性复位力,以使得凸轮102、升程调节偏心轮113和中间摆臂滚子115三者一直贴合接触。

气门升程调节机构包括升程调节轴110、升程调节偏心轮113和驱动电机111,气门升程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中间摆臂106的底部驱动型面与气门滚子105的接触位置。

在配气机构1000工作时,凸轮102随凸轮轴101旋转,凸轮102周期性地驱动中间摆臂106绕着中间摆臂轴114摆动,中间摆臂106底部的驱动型面驱动气门滚子105,使得气门103沿气门中心线向下运动,从而打开缸盖上的进气口,实现进气。其中,气门103可通过气门弹簧进行复位,中间摆臂106可通过弹性复位装置109进行复位。

在需要调整气门升程变化时,驱动电机111带动升程调节轴110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由此升程调节轴110带动升程调节偏心轮113转动,由于升程调节偏心轮113相对升程调节轴110偏心,因此升程调节偏心轮113通过滚子组件112驱动中间摆臂106绕着中间摆臂轴114的轴线小角度摆动,从而改变中间摆臂106的驱动型面与气门滚子105的接触位置,进而连续可变地调节气门升程量。

下面参考图3-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架108。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架108可以包括连接部201和两个固定部202,固定部202内可以设置有中间摆臂轴孔203,两个固定部202的中间摆臂轴孔203可以对应,每个中间摆臂轴孔203内可以各固定设置一个中间摆臂轴114。

如图3-图5所示,连接部201可以连接两个固定部202,连接部201上可以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连接部过孔204,螺栓可以从上向下穿设连接部过孔204后与固定支架108下方的缸盖螺纹连接,从而可实现固定支架108与缸盖的固定(该螺栓还可穿过位于固定支架108与缸盖之间的支承座107)。

如图5所示,连接部201内可以形成有两个油道205,每条油道205可以与连接部过孔204和对应的中间摆臂轴孔203相连。由此,润滑机油可以在润滑油泵的作用下从连接部过孔204与其内部的螺栓的间隙向上流动,并进一步分别通过两个油道205流入中间摆臂轴孔203内,实现润滑机油对中间摆臂轴114的冷却和润滑,保证中间摆臂106的正常工作,延长了配气机构10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架108,通过设置连接部201和两个固定部202,即可实现配气机构1000的中间摆臂106与固定支架108可转动地连接,固定支架108的结构简单,更能保证制造和安装精度,便于配气机构1000的制作和安装。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架108通过设置两个油道205,润滑机油可以通过油道205流入中间摆臂轴孔203内,从而实现对中间摆臂轴114的冷却和润滑,延长了中间摆臂106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每个油道205均可以位于对应的中间摆臂轴孔203的上方,两个油道205可以相对连接部过孔204倾斜设置。由此润滑机油可以在自身重力下更加顺利地从连接部过孔204通过油道205流动至中间摆臂轴孔203。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部201可以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连接部201的后表面可以构造为限位平面208,限位平面208可以抵靠在配气机构1000的支承架上。

如图3所示,连接部过孔204的横截面可以为腰形孔,螺栓在穿设在连接部过孔204内后可以进行调整,使螺栓正对固定支架108下方的缸盖的螺纹固定孔,减少制造精度较低引起的安装误差,以便于螺栓与缸盖固定,从而进一步保证固定支架108在安装后不移动,保证配气机构1000的正常工作。

此外,腰形孔可以给润滑机油预留出流动通道,便于润滑机油的流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部201的前表面可以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弹簧限位板206,弹簧限位板206与连接部201的前表面之间可以限定出弹簧限位槽207,弹簧限位槽207可以向下敞开。由此弹性复位装置109可以固定在弹簧限位槽207内并弹性抵压中间摆臂106,从而使配气机构1000的凸轮102、升程调节偏心轮113和中间摆臂滚子115三者一直保持贴合接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部201可以连接在两个固定部202的顶面之间,且两个固定部202可以沿中间摆臂轴114的轴向间隔开。由此连接部201可以避让支承座107,使支承座107可以位于两个固定部202之间,这样使得配气机构1000的整体构造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中间摆臂轴孔203的截面为圆形且适于与对应的中间摆臂轴114过盈固定。

进一步地,每个油道205进一步包括多个子油道,多个子油道彼此独立并间隔开,多个子油道位于中间摆臂轴孔203的顶部且沿中间摆臂轴孔203的周向依次排开。由此可以增加润滑机油向中间摆臂轴114的喷射面积,提高了润滑机油对中间摆臂轴114的冷却和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部201与弹簧限位板206一体成型。由此固定支架108整体的强度更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限位平面208可以沿中间摆臂轴孔203的轴向延伸。通过轴向延伸的限位平面208与支承座107进行面面限位,提高了固定支架108的装配精度,方便装配。

进一步地,两个中间摆臂轴孔203的中心轴线可以重合。这样可以保证同一个气缸的两个气门的中间摆臂106安装位置的一致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