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冷却液去除杂质的可视滤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0135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冷却液去除杂质的可视滤清装置,属于SCR尿素喷射系统用冷却液滤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液由水、防冻剂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目前乙二醇型冷却液为主流方案,是用乙二醇作防冻剂,并添加少量抗泡沫、防腐蚀等综合添加剂配制而成。由于乙二醇易溶于水,可以任意配成各种冰点的冷却液,其最低冰点可达-68℃,这种冷却液具有沸点高、泡沫倾向低、粘温性能好、防腐和防垢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冷却液。

冷却系统中散热器、水泵、缸体及缸盖、分水管等部件是由钢、铸铁等金属组成,由于不同的金属的电极电位不同,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同时冷却液中的二元醇类物质分解后形成的酸性产物、燃料燃烧后行的酸性废气也可能渗透到冷却系统中,促进冷却系统腐蚀。另外,发动机制造过程中,与冷却液接触的腔体中会残留一定量的制造清洗后的剩余杂质,随着整车使用里程的增加,逐渐脱落随冷却系统进行循环,会引起冷却管路阀件的堵塞或损坏

尤其国IV法规之后,整车厂多数采用SCR技术路线,而尿素素喷射系统使用32.5%浓度的尿素水溶液在-11.5ºC开始结冰,在冬季必须利用发动机冷却液对尿素水溶液进行循环加热解冻,因此不可避免使用电控水阀和连接管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冷却液杂质导致电控水阀和连接管件堵塞,引起系统报错,甚至导致发动机限速、限扭矩,严重影响用户整车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冷却液去除杂质的可视滤清装置,其能有效拦截冷却液中的杂质,并具有磁力沉淀功能,单向阀采用透明非金属材料,具有球阀移动可视化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用冷却液去除杂质的可视滤清装置,由滤清本体、杂质挡圈、磁力堵塞、可视单向阀本体、单向阀弹簧,单向阀球、空心螺栓和冷却液接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滤清本体内部为中空管结构,其一端连接冷却液进口,另一端为带冷却液接头的冷却液出口,杂质挡圈布置在滤清本体管内的中部位置,磁力堵塞密封连接在杂质挡圈的底端,可视单向阀本体布置在滤清本体的上方,可视单向阀本体通过两个空心螺栓与滤清本体内的管路并联,空心螺栓分别连接在杂质挡圈两侧的管路上,可视单向阀本体内布置有单向阀弹簧和单向阀球。

所述的可视单向阀本体为透明非金属材料,可选用有机玻璃或透明尼龙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能有效拦截冷却液中的杂质,并具有磁力沉淀功能,单向阀采用透明非金属材料,具有球阀移动可视化功能。本专利实施后,可使得冷却液加热系统中的颗粒和金属杂质被逐渐拦截在滤清部位,可视化结构实现及时提醒驾驶员进行系统保养,提高了整车冷却系统清洁度,进而提升了与冷却液接触的汽车部件的使用可靠性,减少了用户的使用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车用冷却液去除杂质的可视滤清装置,由滤清本体1、杂质挡圈2、磁力堵塞3、可视单向阀本体4、单向阀弹簧5,单向阀球6、空心螺栓7和冷却液接头8组成,其特征在于:滤清本体1内部为中空管结构,其一端连接冷却液进口,另一端为带冷却液接头8的冷却液出口,杂质挡圈2布置在滤清本体1管内的中部位置,磁力堵塞3密封连接在杂质挡圈2的底端,可视单向阀本体4布置在滤清本体1的上方,可视单向阀本体4通过两个空心螺栓7与滤清本体1内的管路并联,空心螺栓7分别连接在杂质挡圈2两侧的管路上,可视单向阀本体4内布置有单向阀弹簧5和单向阀球6.

所述的可视单向阀本体4为透明非金属材料,可选用有机玻璃或透明尼龙材料。

当冷却液从右侧接头8进入到滤清装置本体1中间部位,由于流体截面增大出现流速降低,同时挡圈2的滤网结构会对大颗粒杂质进行阻碍、筛选沉积,另外磁力堵塞3内的磁力块会吸附冷却液中的含铁成分杂质,形成双作用累加沉积作用,实现拦截和磁力沉积滤清功能。

由于专有滤清结构作用后沉积大量的杂质,右侧入口部位的冷却液压力会逐渐上升,当右侧压力与左侧出口压力出现压力差,压差足以克服单向阀弹簧5的压紧力,单向阀球6会向左移动。维修人员或用户通过透明可视的单向阀本体4可以观察阀球6的移动,以此提醒当事人及时进行维护保养滤清装置。

若整车电控系统允许,可以增加压差传感器,自动识别堵塞情况,在驾驶室仪表盘或ECU控制单元中输出警示标识,提示人员及时进行保养。

该专用滤清装置,须按图1摆放位置水平安装,确保可视单向阀竖直向上,利于系统冷却液排气,兼顾杂质重力沉降。另外,该种布置也可减免冷却液中小颗粒杂质对于单向阀运动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