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加热器外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98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驻车加热器外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器设备安装用的外壳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方便、牢靠的驻车加热器外壳体。



背景技术:

驻车加热器是独立于汽车发动机的车载加热装置,有其自己的燃油管路、电路、燃烧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等。驻车加热器上的换热器安装在外壳体内,风轮机构产生的风从外壳体一端进入,在外壳体与换热器中间的间隙内完成热交换,实现对冷风的加热,热交换后产生的热风最后从外壳体另一端送出,为发动机低温启动和车室内取暖提供热源。使用驻车加热器不需启动发动机即可对冬季低温寒冷环境中停放的汽车发动机和驾驶室进行预热升温,彻底消除汽车的冷启动磨损。

现有驻车加热器使用的外壳体大多数由上壳体、下壳体两部分构成,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自身的卡件实现安装固定,从而将换热器安装在外壳体内。然而,这种结构的外壳体存在以下缺点:(1)安装、拆卸过程比较繁琐,拆卸后壳体上的卡件极易被损坏,导致壳体报废,无法继续使用;(2)安装不牢靠,壳体两侧密封性不好,两壳体之间经常会左右窜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拆卸过程简单,壳体两侧密封性好,安装牢靠的驻车加热器外壳体。使用该外壳体,操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对换热器的安装或拆卸,且拆卸过程不会对外壳体造成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加热器外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左侧条、右侧条;其中,所述上壳体上加工有电源线安装躲避孔,在上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加工有第一安装卡槽;所述下壳体上加工有换热器安装躲避孔,在下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加工有第二安装卡槽,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后,所述第一安装卡槽与第二安装卡槽对接后组成的形状与左侧条、右侧条形状匹配;所述第一安装卡槽、第二安装卡槽上分别加工有多个间隔分开的圆形定位孔,以及与圆形定位孔交错开的矩形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卡槽的最外侧内边缘处还加工有密封边;所述密封边上加工有限位豁口;在所述第一安装卡槽与换热器的定位凸起相对应的位置还加工有换热器定位孔;所述第二安装卡槽的最外侧内边缘处加工有与密封边匹配的密封槽;在密封槽与限位豁口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与限位豁口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左侧条与右侧条形状一致,在左侧条、右侧条上分别加工有与圆形定位孔匹配的定位销,以及与矩形安装孔卡合的卡扣,左侧条、右侧条在与第一安装卡槽上的换热器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也设有换热器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卡扣为一侧为竖直面,一侧为斜面,底部有供卡合的豁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左侧条与右侧条安装在上壳体、下壳体上时,左侧条与右侧条的安装方向相反;同时,左侧条与右侧条上的卡扣设置在左侧条与右侧条两侧的外边缘处;所述定位销设置在卡扣的内侧,且与卡扣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加热器外壳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该外壳体,操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对换热器的安装或拆卸,且拆卸过程不会对外壳体造成损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加热器外壳体通过左、右侧条上的定位销实现准确定位,使外壳体快速完成安装;同时,定位销与卡扣协同作用,限制上壳体、下壳体上下左右运动;再通过密封边上的限位豁口与限位凸起配合,进一步限制上壳体、下壳体左右窜动,使安装后的外壳体更加牢靠。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加热器外壳体设有密封边,安装后外壳体两侧的密封效果好,冷风在外壳体与换热器中间的间隙内进行热交换时,不会出现外壳体侧壁漏风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下壳体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下壳体拆分后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条、右侧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卡扣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上壳体1、下壳体2、左侧条3、右侧条4、圆形定位孔5、矩形安装孔6、电源线安装躲避孔11、第一安装卡槽12、换热器安装躲避孔21、第二安装卡槽22、密封边121、限位豁口122、换热器定位孔123、限位凸起221、定位销31、卡扣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明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加热器外壳体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左侧条3、右侧条4;其中,所述上壳体1上加工有电源线安装躲避孔11,在上壳体1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加工有第一安装卡槽12;所述下壳体2上加工有换热器安装躲避孔21,所述换热器安装躲避孔21用于在安装换热器时躲避换热器上的进气孔与排气孔,在下壳体2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加工有第二安装卡槽22,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盖合后,所述第一安装卡槽12与第二安装卡槽22对接后组成的形状恰好与左侧条3、右侧条4形状匹配;所述第一安装卡槽12、第二安装卡槽22上分别加工有多个间隔分开的圆形定位孔5,以及与圆形定位孔5交错开的矩形安装孔6;所述第一安装卡槽12的最外侧内边缘处还加工有密封边121;所述密封边121上加工有限位豁口122;在所述第一安装卡槽12与换热器的定位凸起相对应的位置还加工有换热器定位孔123;所述第二安装卡槽22的最外侧内边缘处加工有与密封边121匹配的密封槽(未标记);在密封槽与限位豁口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与限位豁口配合的限位凸起221;所述左侧条3与右侧条4形状一致,在左侧条3、右侧条4上分别加工有与圆形定位孔匹配的定位销31,以及与矩形安装孔卡合的卡扣32,左侧条3、右侧条4在与第一安装卡槽上的换热器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也设有换热器定位孔123。

参阅图5,所述卡扣32为一侧为竖直面,一侧为斜面,底部有供卡合的豁口结构。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左侧条3与右侧条4安装在上壳体1、下壳体2上时,左侧条3与右侧条4的安装方向相反;同时,左侧条与右侧条上的卡扣32最好设置在左侧条与右侧条两侧的外边缘处;所述定位销31设置在卡扣的内侧,且与卡扣交错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