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用于启动的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8002发布日期:2018-10-09 19:59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用于启动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为将燃油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的机器,发动机起动时用的起动电源大部分均为铅酸电池,而铅酸电池由于体积大、重量重、能量密度低、易自放电且不利于存放等存在许多弊端;因此,出现了用锂电池作为发动机的起动电源,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在相同的容量参数下,减小了外形尺寸的同时还减轻了重量,并且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出于散热和结构紧凑的目的,通常将锂电池安装于发动机导风罩的进风口处,但由于锂电池的阻挡,使得进风口处的有效进风面积减小,制约发动机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锂电池用于启动的发动机,能够避免锂电池对发动机本体的进风造成影响,保证发动机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好,同时,外形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锂电池用于启动的发动机,能够避免锂电池对发动机本体的进风造成影响,保证发动机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好,同时,外形更加美观。

本发明的锂电池用于启动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设置于发动机本体顶部的发动机上罩,所述发动机上罩前端向前沿延伸形成用于安装锂电池的安装基础;通过在发动机上罩向前延伸形成安装基础,避免锂电池的安装对发动机顶部的进风结构造成影响,保证发动机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好,同时,外形更加美观。

进一步,还包括安装于安装基础的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芯轴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体轴平行;所述锂电池3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芯轴b的锂离子电池单元,所述锂离子电池单元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芯轴b平行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a;同时,锂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多个平行的锂离子电池单元,所有锂离子电池单元的芯轴b均与气缸轴a平行;锂离子电池单元内部正、负电极层以围绕芯轴b设置,属于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发动机的振动虽然是无规则振动,但其主振动轴为气缸轴a,通过将锂离子电池单元的芯轴b设置为与气缸轴a平行,使得因振动而产生的沿主振动轴方向的较大应力与正、负电极层平行,利于减小振动应力导致的正、负电极层的形变,保证正、负电极层对活性物质的附着力强,减小振动而造成对锂电池的不利影响,保证锂电池能够长期正常使用,进一步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并且结构简单,锂电池装拆方便。

进一步,所述安装基础前端设置有用于锂电池安装定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竖向槽底固定设置有与锂电池插接导通的固定接触电极,并通过设置于发动机上罩内的导线于发动机本体电连接;所述定位槽的两横向侧边沿纵向设置有条形嵌槽,所述锂电池的横向侧壁设置有纵向嵌入条形嵌槽的条形嵌条,该条形嵌槽和条形嵌条配合利于对锂电池沿竖向定位,当然,锂电池的纵向固定可在锂电池的侧面(安装后为底面)设置定位凹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弹性凸起,锂电池纵向向后插入一定位置有,该弹性凸起嵌入定位凹槽内实现锂电池纵向固定,所述定位凹槽可为弧形凹槽,方便装拆。

进一步,所述定位槽沿纵向的剖面线为近似直角三角形;近似直角三角形表示对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上凸的弧线性,通过将定位槽沿纵向的剖面线设置为近似直角三角形,利于锂电池的前端可外露于定位槽,方便锂电池散热,同时方便手对锂电池进行操作。

进一步,所述锂电池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基础,锂电池的插入方向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平行;所述锂电池沿平行于气缸轴的方向设置有电极插槽,所述电极插槽内设置有接触电极i,所述定位槽设置有用于插入电极插槽内并与接触电极i接触导电的接触电极ii,所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之间的接触面平行于所述气缸轴;通过将锂电池的插入方向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平行,利于插接结构在沿气缸轴a的方向形成滑动余量,利于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之间的接触面沿其切向振动强度较大,利于通过相对滑动去除在接触面的氧化层和锈层等,保证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有效电连接,减小接触电阻,保证对发动机的启动电压稳定。

进一步,所述接触电极i或/和接触电极ii设置有沿气缸轴方向的弹力,所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在所述弹力的作用下紧密接触;所述弹力可由作用于接触电极i或/和接触电极ii的外部弹性件提供,或由所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自身提供,利于提高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之间摩擦力,提高去除接触面附作物的能力,保证电连接性能好。

进一步,所述接触电极i为由两个弧形弹片组成的弹性夹,所述两个弧形弹片以凹面相背的方式紧靠设置,所述接触电极ii为电极插片,锂电池安装于安装架时,所述电极插片插入两个弧形弹片之间实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电连接;所述接触电极ii为电极插片,锂电池安装于安装架时,所述电极插片插入两个弧形弹片之间实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电连接,电极插槽对应接触电极i至少设置为两个,弧形弹片的一端可固定于电极插槽内侧壁,另一端为自由活动端;当然,电极插槽两内侧壁分别也可设置用于避让对应弧形弹片的避让孔,弧形弹片部分穿过避让孔形成弹性端子,该结构安装方便,电连接接触稳定。

进一步,所述发动机上罩与发动机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发动机导风罩,发动机导风罩与发动机上罩的安装基础沿竖向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发动机导风罩的后端形成下进风口,所述发动机上罩设置有与下进风口对应的上进风口;所述下进风口可为多个分布于发动机导风罩后端的进风孔,所述发动机导风罩与安装基础沿竖向之间设置有间隔,利于定位槽的形成,且方便内部连接导向的布置,更重要的是,冷却风可部分吹向从发动机导风罩与发动机上罩的安装基础之间的间隔,利于接线处和对锂电池进行有效散热,保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长和使用的安全性能高。

进一步,所述上进风口包括左条形口和右条形口,所述左条形口和右条形口分别为多个并分别平行设置,左条形口和右条形口分别沿横向从内到外向后倾斜设置;所述左条形口和右条形口后侧口沿设置有由后到前向下倾斜的导流面,利于引导冷却风进入所述间隔,保证锂电池的冷却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锂电池用于启动的发动机,通过在发动机上罩向前延伸形成安装基础,避免锂电池的安装对发动机顶部的进风结构造成影响,保证发动机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好,同时,外形更加美观;通过将锂电池的插入方向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平行,利于插接结构在沿气缸轴的方向形成滑动余量,利于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之间的接触面沿其切向振动强度较大,利于通过相对滑动去除在接触面的氧化层和锈层等,保证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有效电连接,减小接触电阻,保证对发动机的启动电压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极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中电极插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设置于发动机本体3顶部的发动机上罩1,所述发动机上罩前端向前沿延伸形成用于安装锂电池的安装基础1a;通过在发动机上罩向前延伸形成安装基础,避免锂电池2的安装对发动机顶部的进风结构造成影响,保证发动机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好,同时,外形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安装基础的锂电池2,所述锂电池的芯轴b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体轴a平行;所述锂电池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芯轴b的锂离子电池单元,所述锂离子电池单元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芯轴b平行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a;同时,锂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多个平行的锂离子电池单元,所有锂离子电池单元的芯轴b均与气缸轴a平行;锂离子电池单元内部正、负电极层以围绕芯轴b设置,属于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发动机的振动虽然是无规则振动,但其主振动轴为气缸轴a,通过将锂离子电池单元的芯轴b设置为与气缸轴a平行,使得因振动而产生的沿主振动轴方向的较大应力与正、负电极层平行,利于减小振动应力导致的正、负电极层的形变,保证正、负电极层对活性物质的附着力强,减小振动而造成对锂电池的不利影响,保证锂电池能够长期正常使用,进一步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并且结构简单,锂电池装拆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础前端设置有用于锂电池安装定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竖向槽底固定设置有与锂电池插接导通的固定接触电极,并通过设置于发动机上罩内的导线于发动机本体电连接;所述定位槽的两横向侧边沿纵向设置有条形嵌槽,所述锂电池的横向侧壁设置有纵向嵌入条形嵌槽的条形嵌条,该条形嵌槽和条形嵌条配合利于对锂电池沿竖向定位,当然,锂电池的纵向固定可在锂电池的侧面(安装后为底面)设置定位凹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弹性凸起,锂电池纵向向后插入一定位置有,该弹性凸起嵌入定位凹槽内实现锂电池纵向固定,所述定位凹槽可为弧形凹槽,方便装拆。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沿纵向的剖面线为近似直角三角形;近似直角三角形表示对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上凸的弧线性,通过将定位槽沿纵向的剖面线设置为近似直角三角形,利于锂电池的前端可外露于定位槽4,方便锂电池散热,同时方便手对锂电池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锂电池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基础,锂电池的插入方向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平行;所述锂电池沿平行于气缸轴的方向设置有电极插槽302,所述电极插槽内设置有接触电极i,所述定位槽设置有用于插入电极插槽内并与接触电极i接触导电的接触电极ii(未画),所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之间的接触面平行于所述气缸轴;通过将锂电池的插入方向与发动机本体的气缸轴平行,利于插接结构在沿气缸轴a的方向形成滑动余量,利于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之间的接触面沿其切向振动强度较大,利于通过相对滑动去除在接触面的氧化层和锈层等,保证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有效电连接,减小接触电阻,保证对发动机的启动电压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电极i或/和接触电极ii设置有沿气缸轴方向的弹力,所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在所述弹力的作用下紧密接触;所述弹力可由作用于接触电极i或/和接触电极ii的外部弹性件提供,或由所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自身提供,利于提高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之间摩擦力,提高去除接触面附作物的能力,保证电连接性能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电极i为由两个弧形弹片(包括弧形弹片301a和弧形弹片301b)组成的弹性夹,所述两个弧形弹片以凹面相背的方式紧靠设置,所述接触电极ii为电极插片,锂电池安装于安装架时,所述电极插片插入两个弧形弹片之间实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电连接;所述接触电极ii为电极插片,锂电池安装于安装架时,所述电极插片插入两个弧形弹片之间实现接触电极i与接触电极ii电连接,电极插槽对应接触电极i至少设置为两个,弧形弹片的一端可固定于电极插槽内侧壁,另一端为自由活动端;当然,电极插槽两内侧壁分别也可设置用于避让对应弧形弹片的避让孔,弧形弹片部分穿过避让孔形成弹性端子,该结构安装方便,电连接接触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上罩与发动机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发动机导风罩7,发动机导风罩与发动机上罩的安装基础沿竖向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发动机导风罩的后端形成下进风口,所述发动机上罩设置有与下进风口对应的上进风口;所述下进风口可为多个分布于发动机导风罩后端的进风孔,所述发动机导风罩与安装基础沿竖向之间设置有间隔,利于定位槽的形成,且方便内部连接导向的布置,更重要的是,冷却风可部分吹向从发动机导风罩与发动机上罩的安装基础之间的间隔,利于接线处和对锂电池进行有效散热,保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长和使用的安全性能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进风口包括左条形口6和右条形口5,所述左条形口和右条形口分别为多个并分别平行设置,左条形口和右条形口分别沿横向从内到外向后倾斜设置;所述左条形口和右条形口后侧口沿设置有由后到前向下倾斜的导流面8,利于引导冷却风进入所述间隔,保证锂电池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纵向表示气缸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也是直线a的方向,纵向前方表示相对于曲轴活塞一侧为前,反之为后;横向表示水平面内垂直于纵向的方向,即左右方向。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