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弧段吊点选取方法、位姿调整方法及塔筒的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6774发布日期:2018-11-27 21: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塔筒弧段吊点选取方法,用于调整所述塔筒弧段的位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点选取方法包括:

确定塔筒弧段的重心(G),所述塔筒弧段包括沿周向对称布置的第一半弧段(10)和第二半弧段(20);

确定经过所述重心(G)、垂直于所述塔筒弧段沿轴向的两个端面(3)且与所述第一半弧段(10)和所述第二半弧段(20)均相交的面为吊点分割面(P);

在每个所述端面(3)的所述第一半弧段(10)上选取位于所述吊点分割面(P)两侧的点为一对副吊点,所述一对副吊点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半弧段(10)的自由端设置的第一副吊点(11)和靠近所述第一半弧段(10)的自由端设置的第二副吊点(12);

在每个所述端面(3)上选取所述吊点分割面(P)与所述第二半弧段(20)的交点为主吊点(2),通过调整所述主吊点(2)在竖直平面内的位置使所述塔筒弧段克服自身重力而转动至预定位姿。

2.一种塔筒弧段位姿调整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弧段吊点选取方法选取吊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位姿调整方法包括:

在塔筒弧段的两个端面(3)上方预定距离处分别固定吊钩(30);

在每个所述端面(3)上选取第一组吊点,所述第一组吊点包括位于第一半弧段(10)上的第一副吊点(11)、第二副吊点(12)及位于第二半弧段(20)上的主吊点(2);

在每个所述端面(3)上选取第二组吊点,所述第二组吊点与所述第一组吊点相对于所述塔筒弧段的对称中心线(L)分别一一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组吊点包括位于第一半弧段(10)上的主吊点(2’)及位于第二半弧段(20)上的第一副吊点(11’)、第二副吊点(12’);

根据所述塔筒弧段的翻转方向使用所述第一组吊点或者所述第二组吊点;

调整每个所述端面(3)上的所述主吊点(2,2’)与所述吊钩(30)之间距离,以使所述塔筒弧段克服自身重力而翻转至预定位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姿调整方法还包括:

将塔筒弧段以初始位姿放置,所述初始位姿为所述塔筒弧段沿周向的两个自由端朝下且所述对称中心线(L)竖直设置,并且所述吊点分割面(P)与经过所述重心(G)的竖直线呈第一角度α,所述第一角度α满足条件:0<α≤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塔筒弧段的翻转方向使用所述第一组吊点或者所述第二组吊点包括:

如果所述塔筒弧段从所述第二半弧段(20)朝向所述第一半弧段(10)翻转,则使用所述第一组吊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每个所述端面(3)上的所述主吊点(2,2’)与所述吊钩(30)之间距离、以使所述塔筒弧段克服自身重力而翻转至预定位姿包括:

如果所述塔筒弧段从所述初始位姿翻转至所述预定位姿的第二角度β满足条件0<β≤α,则在所述第一副吊点(11)与所述吊钩(30)之间连接第一吊接装置(40),在所述主吊点(2)与所述吊钩(30)之间连接第二吊接装置(50);

调整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的长度,以使所述塔筒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副吊点(11)翻转至所述预定位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每个所述端面(3)上的所述主吊点(2,2’)与所述吊钩(30)之间距离、以使所述塔筒弧段克服自身重力而翻转至预定位姿包括:

如果所述塔筒弧段从所述初始位姿翻转至所述预定位姿的第二角度β满足条件90<β≤180°,则在所述第一副吊点(11)与所述吊钩(30)之间连接第一吊接装置(40),在所述主吊点(2)与所述吊钩(30)之间连接第二吊接装置(50);

调整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的长度,以使所述塔筒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副吊点(11)翻转所述第一角度α;

将所述第一吊接装置(40)从所述第一副吊点(11)取下,并更换至所述第二副吊点(12);

继续调整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的长度,以使所述塔筒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二副吊点(12)翻转至所述预定位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塔筒弧段的翻转方向使用所述第一组吊点或者所述第二组吊点包括:

如果所述塔筒弧段从所述第一半弧段(10)朝向所述第二半弧段(20)翻转,则使用所述第二组吊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每个所述端面(3)上的所述主吊点(2,2’)与所述吊钩(30)之间距离、以使所述塔筒弧段克服自身重力而翻转至预定位姿包括:

如果所述塔筒弧段从所述初始位姿翻转至所述预定位姿的第二角度β满足条件0<β≤α,则在所述第一副吊点(11’)与所述吊钩(30)之间连接第一吊接装置(40),在所述主吊点(2’)与所述吊钩(30)之间连接第二吊接装置(50);

调整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的长度,以使所述塔筒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副吊点(11’)翻转至所述预定位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每个所述端面(3)上的所述主吊点(2,2’)与所述吊钩(30)之间距离、以使所述塔筒弧段克服自身重力而翻转至预定位姿包括:

如果所述塔筒弧段从所述初始位姿翻转至所述预定位姿的第二角度β满足条件90<β≤180°,则在所述第一副吊点(11’)与所述吊钩(30)之间连接第一吊接装置(40),在所述主吊点(2’)与所述吊钩(30)之间连接第二吊接装置(50);

调整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的长度,以使所述塔筒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副吊点(11’)翻转所述第一角度α;

将所述第一吊接装置(40)从所述第一副吊点(11’)取下,并更换至所述第二副吊点(12’);

继续调整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的长度,以使所述塔筒弧段相对于所述第二副吊点(12’)翻转至所述预定位姿。

10.根据权利要求5、6、8或9任一项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包括倒链装置(51),通过调整倒链装置(51)的链条的长度来调整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进一步包括绳索(52,53),所述绳索(52,53)设置于所述倒链装置(51)的一端或两端,通过调整倒链装置(51)的链条的长度来调整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5、6、8或9任一项所述的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30)包括主吊钩(31)和副吊钩(32),所述第一吊接装置(40)连接至所述副吊钩(32);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包括绳索或链条,所述主吊钩(31)设置有导引轴,所述绳索或链条缠绕于所述导引轴上,通过控制所述导引轴的转动来调整所述第二吊接装置(50)的长度。

13.一种塔筒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

N个塔筒弧段中的每个塔筒弧段均采用如权利要求2至12任一项所述的塔筒弧段位姿调整方法调整各自的位姿,以使所述N个塔筒弧段围合成整个所述塔筒,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整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