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蒸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4505发布日期:2018-12-19 06:2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蒸汽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蒸汽机。

背景技术

蒸汽机作为一种发动机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其良好的能量转换效率,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蒸汽机的优点不容忽视,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时常有给蒸汽机添水的工人不慎被蒸汽机排出的高温废气烫伤,排放出的高温水蒸气不但浪费了能源和资源,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蒸汽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控蒸汽机,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蒸汽腔,所述蒸汽腔底部端壁内均匀排布设有电热丝,位于所述蒸汽腔上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动力腔,位于所述动力腔上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导流腔,所述动力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蒸汽管,所述导流腔上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蒸汽管,所述第二蒸汽管的左侧末端与所述导流腔的顶部末端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蒸汽管,所述第一蒸汽管的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蒸汽管的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蒸汽管的底部末端与所述蒸汽腔的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蒸汽管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回收腔,所述回收腔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冷凝管,所述导流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的部分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的顶部末端和底部末端分别与所述导流腔的底部端和所述动力腔的顶部端相连通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后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总排气管,所述导流腔靠近左侧的底部端壁内设有与所述总排气管左侧末端相连通设置的第一排气管,所述总排气管的右侧末端与所述冷凝管的左侧末端相连通设置,所述导流腔靠近右侧的底部端壁内设有与所述总排气管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管,所述导流腔和所述工作腔之间的壁内滑动连接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右侧端面伸入所述导流腔内并固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杆上位于所述导流腔内的部分周向固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导流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杆左侧端面伸入所述工作腔内并固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三滑块,所述动力腔和所述工作腔之间的壁内滑动连接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右侧端面伸入所述动力腔内并固设有与所述动力腔滑动配合连接的活塞,所述第二滑杆左侧末端伸入所述工作腔内,所述工作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杆左侧末端铰接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上端面位于所述工作腔内固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顶部端面上开有滑槽,所述第三滑块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工作腔内左下方设有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包括内棘轮,所述内棘轮的外表面上固设有凸块,所述内棘轮的前侧端面内设有内棘槽,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凸块铰接配合连接,所述蒸汽腔顶部端壁上固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热丝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内棘轮后侧的所述工作腔的后侧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圆轴,所述圆轴后侧末端固设有伸出所述主机体后侧端面外的有外棘轮,位于所述外棘轮左侧的所述主机体的后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外棘轮配合连接的外棘爪,所述内棘轮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转接轴,所述转接轴的后侧末端与所述圆轴的前侧末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转接轴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内棘槽内的爪盘,所述爪盘上周向环绕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内棘槽配合连接,所述爪盘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伸出所述内棘轮前侧端面外的方轴,所述方轴上安装有绞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管与所述回收腔之间相连通设有连通口,所述回收腔左侧端壁内相连通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蒸汽腔之间相连通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内设有重浮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的所述总排气管内设有单向阀,使废气总是朝冷凝管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可控蒸汽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可控蒸汽机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种可控蒸汽机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一种可控蒸汽机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一种可控蒸汽机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一种可控蒸汽机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可控蒸汽机,包括主机体1,所述主机体1内设有工作腔102,所述工作腔102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内设有蒸汽腔2,所述蒸汽腔2底部端壁内均匀排布设有电热丝21,位于所述蒸汽腔2上侧的所述主机体1内设有动力腔4,位于所述动力腔4上侧的所述主机体1内设有导流腔3,所述动力腔4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蒸汽管22,所述导流腔3上侧的所述主机体1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蒸汽管23,所述第二蒸汽管23的左侧末端与所述导流腔3的顶部末端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三蒸汽管24,所述第一蒸汽管22的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蒸汽管23的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蒸汽管22的底部末端与所述蒸汽腔2的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蒸汽管22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内设有回收腔6,所述回收腔6的所述主机体1内设有冷凝管5,所述导流腔3与所述动力腔4之间的部分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进气管31和第二进气管32,所述第一进气管31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2的顶部末端和底部末端分别与所述导流腔3的底部端和所述动力腔4的顶部端相连通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31和第二进气管32后侧的所述主机体1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总排气管35,所述导流腔3靠近左侧的底部端壁内设有与所述总排气管35左侧末端相连通设置的第一排气管33,所述总排气管35的右侧末端与所述冷凝管5的左侧末端相连通设置,所述导流腔3靠近右侧的底部端壁内设有与所述总排气管35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管34,所述导流腔3和所述工作腔102之间的壁内滑动连接设有第一滑杆36,所述第一滑杆36右侧端面伸入所述导流腔3内并固设有第一滑块38,所述第一滑杆36上位于所述导流腔3内的部分周向固设有第二滑块37,所述第一滑块38和所述第二滑块37分别与所述导流腔3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杆36左侧端面伸入所述工作腔102内并固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三滑块39,所述动力腔4和所述工作腔102之间的壁内滑动连接设有第二滑杆41,所述第二滑杆41右侧端面伸入所述动力腔4内并固设有与所述动力腔4滑动配合连接的活塞42,所述第二滑杆41左侧末端伸入所述工作腔102内,所述工作腔102内设有连接杆45,所述连接杆45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杆41左侧末端铰接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杆41上端面位于所述工作腔102内固设有第四滑块43,所述第四滑块43顶部端面上开有滑槽44,所述第三滑块39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滑槽44内并与所述滑槽44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工作腔102内左下方设有起重机构7,所述起重机构7包括内棘轮72,所述内棘轮72的外表面上固设有凸块71,所述内棘轮72的前侧端面内设有内棘槽721,所述连接杆45另一端与所述凸块71铰接配合连接,所述蒸汽腔2顶部端壁上固设有压力传感器900,所述压力传感器900与所述电热丝21电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位于所述内棘轮72后侧的所述工作腔102的后侧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圆轴76,所述圆轴76后侧末端固设有伸出所述主机体1后侧端面外的有外棘轮78,位于所述外棘轮78左侧的所述主机体1的后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外棘轮78配合连接的外棘爪79,所述内棘轮72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转接轴70,所述转接轴70的后侧末端与所述圆轴76的前侧末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转接轴70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内棘槽721内的爪盘73,所述爪盘73上周向环绕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棘爪74,所述棘爪74与所述内棘槽721配合连接,所述爪盘73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伸出所述内棘轮72前侧端面外的方轴77,所述方轴77上安装有绞盘75。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冷凝管5与所述回收腔6之间相连通设有连通口51,所述回收腔6左侧端壁内相连通设有定位槽61,所述定位槽61与所述蒸汽腔2之间相连通设有排液口62,所述排液口62内设有重浮标63。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位于所述第一排气管33和所述第二排气管34之间的所述总排气管35内设有单向阀,使废气总是朝冷凝管方向移动。

当装置位于初始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滑块37和所述第二滑块38之间的所述导流腔3和所述第一进气管31相连通,所述第一滑块37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31左侧,所述第二滑块38位于所述第二进气管32左侧,使所述滑槽44右侧端壁和所述第三滑块39右侧端面相抵接,所述活塞42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31右侧且最大程度远离所述第二进气管32,如图1所示。

当装置工作时,所述电热丝21加热,所述蒸汽腔2内蒸汽经过所述第一蒸汽管22、所述第二蒸汽管23和所述第三蒸汽管24进入所述第一滑块37和所述第二滑块38之间的所述导流腔3中,所述导流腔3内的蒸汽经第一进气管31进入到所述活塞42左侧的所述动力腔4中,蒸汽推动所述活塞42向右移动,所述活塞42向右移动带动所述第二滑杆41、所述第四滑块43和所述滑槽44向右移动,当所述滑槽44向右移动至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三滑块39左侧端面相抵接后,所述活塞42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31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2中间的位置此时装置运动状态如图2所示,随后所述滑槽44带动所述第三滑块39、所述第一滑杆36、所述第二滑块37和所述第一滑块38向右移动,所述活塞42向右移动推动所述活塞42右侧的所述动力腔4内的废蒸汽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32进入所述第一滑块38右侧的所述导流腔3,所述第一滑块38向右移动继续推动所述第一滑块38右侧的所述导流腔3废蒸汽通过所述第二排气管34进入所述总排气管35,废蒸汽在所述总排气管35内向右移动进入所述冷凝管5冷凝,所述第二滑杆41向右移动通过所述连接杆45带动所述内棘轮72顺时针转动,所述内棘轮72顺时针转动使所述棘爪74和所述内棘轮72啮合从而带动所述爪盘73顺时针转动,所述爪盘73顺时针运动带动所述方轴77、所述绞盘75、所述转接轴70、所述圆轴76和所述外棘轮78顺时针转动,所述外棘轮78和所述外棘爪79配合连接使所述外棘轮78只能顺时针转动。

当所述滑槽44带动所述第三滑块39、所述第一滑杆36、所述第二滑块37和所述第一滑块38向右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滑块37和所述第二滑块38之间的所述导流腔3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2相连通时,述第一滑块37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31右侧,所述活塞42位于所述第二进气管32左侧且最大程度远离所述第一气管31,此时装置运动状态如图3所示,所述导流腔3内的蒸汽经第二进气管32进入到所述活塞42右侧的所述动力腔4中,蒸汽推动所述活塞42向左移动,所述活塞42向左移动带动所述第二滑杆41、所述第四滑块43和所述滑槽44向左移动,所述滑槽44向左移动至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三滑块39右侧端面相抵接,所述活塞42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31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2中间的位置,此时装置运动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滑槽44带动所述第三滑块39、所述第一滑杆36、所述第二滑块37和所述第一滑块38向左移动,所述活塞42向左移动推动所述活塞42左侧的所述动力腔4内的废蒸汽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31进入所述第二滑块37左侧的所述导流腔3中,所述第一滑块38向左移动推动所述第二滑块37左侧的所述导流腔3中的废蒸汽通过所述第一排气管33进入所述总排气管35,废蒸汽在所述总排气管35内向右移动进入所述冷凝管5冷凝,所述第二滑杆41向左移动通过所述连接杆45带动所述内棘轮72逆时针转动,所述内棘轮72逆时针转动使所述棘爪74和所述内棘轮72脱离啮合状态从而使所述内棘轮72空转。

当所述滑槽44带动所述第三滑块39、所述第一滑杆36、所述第二滑块37和所述第一滑块38向左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滑块37和所述第二滑块38之间的所述导流腔3和所述第一进气管31相连通时,所述第二滑块38位于所述第二进气管32左侧,,所述活塞42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31右侧且最大程度远离所述第二进气管32,此时装置运动状态如图5所示,图5装置运动状态和图1装置运动状态相比,所述爪盘73顺时针转动了一定的角度,从而带动重物上升了一定的距离,所述电热丝21不断加热产生蒸汽从而使装置不断重复图1至图5的运动过程,从而起到定向提升重物的作用。

废蒸汽经过所述冷凝管5冷凝成水后排入所述回收腔6内,当所述回收腔6内的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浮力使所述重浮标63上浮,水从所述回收腔6和经所述排液口62排入所述蒸汽腔2内,水排干后,所述重浮标63下沉,堵住所述排液口6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废蒸汽经过冷凝管冷凝成水后排入回收腔内,当回收腔内的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浮力使重浮标上浮,水从回收腔和经排液口排入蒸汽腔内,水排干后,重浮标下沉,堵住排液口。可以起到回收利用水蒸气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被高温水蒸气烫伤,爪盘只能顺时针转动,能定向提升重物,可以有效避免重物因为齿轮打滑等原因造成的下坠,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同时,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蒸汽腔内压力超过阈值时,压力传感器通过发出电信号降低电热丝的功率,或直接使电热丝停止工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