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779发布日期:2018-12-07 22:15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装置,属于节能减排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们印象中,汽车的燃料是在常温也就是自然环境温度下供给发动机使用的;其实不然,汽车的燃料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低于环境温度下进入发动机工作的,主要是因为通常使用的燃料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易挥发,由于易挥发的物质吸热和放热都比较快,所以,当燃料在油路里流动时,充当了冷媒的角色,所以说,燃料一般是以低于常温的状态进入汽缸内工作的,众所周知,汽车所使用的燃料都有一个最佳燃烧温度段,而传统汽车油箱中的燃料进入汽缸时的温度均低于这个最佳温度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燃料不是在最佳燃烧温度段燃烧做功,这样就有燃烧不完全的现象产生,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汽油燃烧不完全使燃料在高温高压下便会有一部分变成积碳附着在进、排气口上,还会使排气口排出有害气体进入大气中,并且通常的节能减排装置不能自动检测控制温度和排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装置,以解决汽油燃烧不完全使燃料在高温高压下便会有一部分变成积碳附着在进、排气口上,还会使排气口排出有害气体进入大气中,并且通常的节能减排装置不能自动检测控制温度和排气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装置,包括保温壁、壳体、进油口、出油口、排气口、控制器、导线、加热搅拌装置、电动阀、压力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所述保温壁内部中侧设置有壳体,所述保温壁内部中侧上端设置有加热搅拌装置,所述进油口左端贯穿于壳体右端并与壳体进行焊接,所述出油口右端贯穿于壳体左端并与壳体进行焊接,所述排气口左端贯穿于壳体右端上侧并与壳体进行焊接,所述排气口内部左侧设置有电动阀,所述压力感应器右端与壳体内部右端下侧进行粘接,所述温度感应器左端与壳体内部左端下侧进行粘接,所述保温壁内部右侧上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端中侧与导线进行插接,所述加热搅拌装置由电热丝、电线、电热管、电动机、转轴和叶片组成,所述电热丝上端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热丝下端中侧设置有电热管,所述保温壁内部下端右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上端与转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与叶片进行焊接,所述保温壁内部中侧上端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汽车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热丝、温度感应器、电动机、压力感应器和电动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控制器与电动机电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通过控制器与电动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均设置有4个,并且在壳体内部从左到右等距进行排列,使4个转轴带动叶片进行搅拌,加强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4个叶片,设置了叶片能再旋转时产生搅拌效果,使汽油均匀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内部表面进行烤蓝处理能大大增强抗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部镀有一层铝箔,设置了铝箔使壳体能防腐防锈,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感应器型号为DS18B20。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应器型号为HX711AD。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装置,当油进入壳体时,温度感应器检测温度,当温度过低使,通过控制器开启加热搅拌装置使汽油加热,当汽油达到它的最佳燃烧温度,温度感应器再次检测并通过控制器关闭加热搅拌装置使汽油完全燃烧,若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内部的气压变大时,可通过控制器开启电动阀打开排气口使内外气压一致,保障安全工作,使节能减排装置能自动控制温度和排气,解决了不能自动控制温度和排气的现象,通过设置的加热搅拌装置,在电热丝加热并通过电热管使壳体内部的汽油加热,再通过控制器开启电动机,使电动机带动转轴和叶片进行旋转,叶片旋转时对汽油进行搅拌,使汽油均匀加热,解决了由于燃料不是在最佳燃烧温度段燃烧做功,这样就有燃烧不完全的现象产生,没有完全燃烧的燃料在高温高压下便会有一部分变成积碳附着在进、排气口上,还会使排气口排出有害气体进入大气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保温壁-1、壳体-2、加热搅拌装置-3、进油口-4、出油口-5、电动阀-6、排气口-7、压力感应器-8、温度感应器-9、控制器-10、导线-11、电线-12、电热管-13、电动机-14、转轴-15、叶片-16、电热丝-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装置:包括保温壁1、壳体2、进油口4、出油口5、排气口7、控制器10、导线11、加热搅拌装置3、电动阀6、压力感应器8和温度感应器9,保温壁1内部中侧设置有壳体2,保温壁1内部中侧上端设置有加热搅拌装置3,进油口4左端贯穿于壳体2右端并与壳体2进行焊接,出油口5右端贯穿于壳体2左端并与壳体2进行焊接,排气口7左端贯穿于壳体2右端上侧并与壳体2进行焊接,排气口7内部左侧设置有电动阀6,压力感应器8右端与壳体2内部右端下侧进行粘接,温度感应器9左端与壳体2内部左端下侧进行粘接,保温壁1内部右侧上部设置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上端中侧与导线11进行插接,加热搅拌装置3由电热丝17、电线12、电热管13、电动机14、转轴15和叶片16组成,电热丝17上端设置有电线12,电热丝17下端中侧设置有电热管13,保温壁1内部下端右侧设置有电动机14,电动机14上端与转轴15进行转动连接,转轴15表面与叶片16进行焊接,保温壁1内部中侧上端设置有电热丝17,电线12与控制器10电连接,控制器10通过导线11与汽车微处理器电连接,电热丝17、温度感应器9、电动机14、压力感应器8和电动阀6均与控制器10电连接,温度感应器9通过控制器10与电动机14电连接,压力感应器8通过控制器10与电动阀6电连接,转轴15均设置有4个,并且在壳体2内部从左到右等距进行排列,使4个转轴15带动叶片进行搅拌,加强加热效果,设置4个转轴15能加强加热效果,转轴15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4个叶片16,设置了叶片16能再旋转时产生搅拌效果,使汽油均匀加热,排气口7内部表面进行烤蓝处理能大大增强抗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壳体2内部镀有一层铝箔,设置了铝箔使壳体2能防腐防锈,提高使用寿命,温度感应器型9号为DS18B20,压力感应器8型号为HX711AD。

本专利所述的,温度感应器9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感应器9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感应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压力传感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压力感应器8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按不同的测试压力类型,压力感应器8可分为表压感应器、差压感应器和绝压感应器,压力感应器8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感应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感应器原理及其应用。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当汽车启动时,电线12与汽车接通电源,并通过汽车微处理器开启控制器10,然后油泵使汽油从油箱通过进油口4进入壳体2中,温度感应器9可通过外部控制进行温度参数的设定,在温度感应器9工作时可检测温度,当温度过低使,通过控制器10开启加热搅拌装置3使汽油加热,通过电线12通电使电热丝17加热,电热丝17将产生的热传递至电热管13,电热管13使壳体2内部的汽油加热,再通过控制器10开启电动机14,使电动机14带动转轴15和叶片16进行旋转,叶片16旋转时对汽油进行搅拌,使汽油均匀加热,当汽油达到它的最佳燃烧温度,温度感应器9再次检测并通过控制器10关闭加热搅拌装置3使汽油完全燃烧,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未完全燃烧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若压力传感器8监测到内部的气压变大时,会通过控制器10开启电动阀6打开排气口7使内外气压一致,保障安全工作,最后完全燃烧的汽油从出油口5流出完成汽车的节能减排,当油进入壳体时,温度感应器9检测温度,当温度过低使,通过控制器10开启加热搅拌装置3使汽油加热,当汽油达到它的最佳燃烧温度,温度感应器9再次检测并通过控制器10关闭加热搅拌装置3使汽油完全燃烧,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未完全燃烧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若压力传感器8监测到内部的气压变大时,可通过控制器10开启电动阀6打开排气口7使内外气压一致,保障安全工作,解决了通常的节能减排装置不能自动控制温度和排气的现象,通过设置了加热搅拌装置3,使电热丝17加热并通过电热管13使壳体2内部的汽油加热,再通过控制器10开启电动机14,使电动机14带动转轴15和叶片16进行旋转,叶片16旋转时对汽油进行搅拌,使汽油均匀加热,解决了由于燃料不是在最佳燃烧温度段燃烧做功,这样就有燃烧不完全的现象产生,没有完全燃烧的燃料在高温高压下便会有一部分变成积碳附着在进、排气口上,还会使排气口排出有害气体进入大气中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