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过滤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6461发布日期:2019-04-13 02:0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过滤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流体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过滤器滤芯。



背景技术:

在流体过滤领域,如内燃机的润滑和燃油过滤系统,特别是汽车发动机的滤清器开始逐渐采用分体式结构,即滤清器中的滤芯可进行单独拆卸更换,避免滤清器的整体更换,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和减少固废物的产生。

同类过滤器滤芯由端盖、金属中心支撑管和过滤介质组成,过滤介质、金属中心支撑管与端盖采用粘结剂粘结,受使用工况的影响,长时间的油液浸泡,粘结剂容易分解失效,导致脱胶造成密封不良,中心支撑管为金属材料冲压成型后经表面电镀处理,制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过滤器滤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该改进型过滤器滤芯采用环保型非金属材料技术,滤芯的端盖和中心支撑管均采用工程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工艺;同时简化了工艺并提升生产效率,采用这种技术的滤芯,在使用报废后,均可进行焚烧热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通过其结构可以方便的安装、调节与其配合安装的供油系统油阀。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过滤器滤芯,包括中心管、开口端盖、副端盖、过滤介质,所述开口端盖与副端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的两端,所述过滤介质包裹于所述中心管外侧柱面,所述开口端盖内具有向所述中心管延伸的多面体形空腔,所述空腔壁面设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空腔底部设有同心的阀孔和绕所述阀孔设置的第二驱动部。

由此,在将该滤芯安装至供油系统的主油路上时,其与设置在供油系统主油路上的油阀向套接。该油阀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在更换滤芯,取出滤芯时,阀门由开启状态自动关闭,此时可防止燃油供油系统中的燃油回流,并防止气体或杂质进入燃油供油系统中,造成供油不足或堵塞问题。故,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滤芯安装时,所述第一驱动部一方面用于和油阀的阀体配合和安装导向定位,并另一方面通过其接触限位的作用打开油阀的阀栓;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定位油阀的阀体,并且通过其接触限位的作用进一步将油阀的阀门打开,从而使得安装后油阀处于通路的状态,此时,供油系统处于通畅、可顺利供油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空腔为正九面体空腔。

由此,所述正九面体的所述空腔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模便利性,现有的圆柱形空腔要求与旁通阀具有良好的同轴度、垂直度等形位公差要求,而多面体形的空腔只需旁通阀能够进入即可,通过其多面与旁通阀阀体的切线接触即可具有良好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相对具有更少面的多面体空腔,九面体既能保证与旁通阀有良好的安装接触性,又能保证其截面面积相对趋近于圆,即可用较少的周长实现可容纳旁通阀的截面面积,其相对更多面的多面体空腔具有更好的加工便利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至少两个凸台。

由此,间隔的凸台形状在提供良好的对旁通阀的支撑限位功能的同时降低了相对整体式限位部的加工难度,优选的,所述凸台在绕滤芯轴线的周向方向上以等间距的形式设置,从而使得凸台在之后与燃油滤清器阀体接触安装时的受力结构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凸台设于所述多面体空腔的棱处。

由此,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空腔的棱处,使得用于制造其的模具在加工时容易定位凸台对应的型腔,相对在壁面或现有技术中圆弧面上的定位精度更高的同时更易生产;另一方面设置在棱处使得可与多面体空腔的壁面配合形成与旁通阀之间更为稳定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驱动部为环形凸筋。

由此,所述环形的凸筋可以与阀体形成接触限位的效果,其限位以环形的方式作用于阀体,提供更好的受力结构,其相互之间的受力以环形的方式分散,有利于其使用寿命的保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阀孔内设有密封环。

由此,所述密封环与装入其内的阀体形成环绕阀体的密封效果,防止燃油从所述阀孔与阀体的连接处未经过滤的渗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心管柱面具有圆柱矩阵排列的通油孔。

由此,所述通油孔使得通过所述过滤介质的机油从所述通油孔直接流入中心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通油孔为方孔。

由此,圆柱阵列的方孔使得所述中心管呈纵横交错的骨架形状,使得具有最大的机油通油面积,油液的流动阻力会相应的减少,相对较低的流动阻力提高了滤芯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开口端盖、副端盖、中心管分别为工程塑料一体成型开口端盖、工程塑料一体成型副端盖、工程塑料一体成型中心管。

由此,整个滤芯的主要结构部件都为工程塑料一体成型制成,其生产方便、自身的强度好,同时配合纸质的过滤介质,在滤芯使用寿命到期失效后,可方便的通过直接回收焚烧的方式回收其热量,不会产生额外的垃圾处理环节,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开口端盖、中心管与副端盖间依次呈焊接连接。

由此,通过焊接,尤其是热熔焊连接的开口端盖、中心管和副端盖,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胶粘,一方面在生产时不会如胶粘般向接触面周围挤出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具有相比胶粘更好的连接强度,并且不会因燃油的溶解作用而脱胶失效。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力学性能好,生产及回收过程利于环境保护和回收利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局部剖视图;

图中各项分别为:1中心管,11通油孔,2开口端盖,21空腔,22第一驱动部,23第二驱动部,24密封环,3副端盖,4过滤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改进型过滤器滤芯,包括中心管1、开口端盖2、副端盖3、过滤介质4,开口端盖2与副端盖3分别固接在中心管1的两端,过滤介质4通过胶粘包裹于中心管1外侧柱面,开口端盖2内具有向中心管1延伸的多面体形空腔21,空腔21壁面通过一体注塑的形式设有第一驱动部22;空腔21底部具有和空腔21同心的阀孔和绕阀孔设置的一次注塑成型的第二驱动部23。空腔21为正九面体空腔21。第一驱动部22包括九个周向等距设置的凸台。凸台设于多面体空腔21的棱处。第二驱动部23为环形凸筋。阀孔内一体成型有密封环24。

在与燃油滤清器配合安装时,第一驱动部22对滤芯定位导向并驱动阀门的门闩开启,第二驱动部23与旁通阀的阀体止抵,从而可以驱动阀体打开。

本实施例中,中心管1柱面注塑成型有圆柱矩阵排列的方孔通油孔11。通油孔11将中心管1的柱面形成为骨架形式。

本实施例中,开口端盖2、副端盖3、中心管1分别为工程塑料一体成型开口端盖2、工程塑料一体成型副端盖3、工程塑料一体成型中心管1。以上一体成型的方式包括且不限于各种塑料产品的生产工艺

本实施例中,开口端盖2、中心管1与副端盖3间通过热熔焊的方式焊接连接。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