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余热回收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0974发布日期:2019-08-13 20:3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余热回收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余热回收冷却器。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很多。一般说来,综合利用余热最好,其次是直接利用,再次是间接利用(如余热发电)。综合利用就是根据余热的品质,按照温度高低顺序不同按阶梯利用,品质高的可以用于生产工艺或余热发电;中等的(120度-160度)可以采用氨水吸收制冷设备来制取-30度到5度的冷量,用于空调或工业;低温的可以用来制热或利用吸收式热泵来提高热量的数量或温度供生产和生活使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891235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高效余热回收冷却器,包括余热回收冷却器和隔热保温层,所述余热回收冷却器的顶板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伸缩固定带,且伸缩固定带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热气连通管,所述余热回收冷却器的一侧端口处通过卡槽与进水仓连接。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冷却器还存在着不具备热量辅助再利用功能,缺少回冷功能和不便于固定安装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余热回收冷却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余热回收冷却器,以解决现有的余热回收冷却器存在着不具备热量辅助再利用功能,缺少回冷功能和不便于固定安装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余热回收冷却器,包括余热回收冷却器体,固定夹板,水银温度计,安装板,紧固螺钉,U型夹座,记录片,提手,进管,出管,导出管,导入管,可调节热量辅助再利用热板结构,回冷排放清理管结构和快速安装多位置调节板结构,所述的余热回收冷却器体横向安装在固定夹板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水银温度计纵向镶嵌在前部设置的固定夹板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板横向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固定夹板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夹座分别纵向螺钉连接在安装板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记录片横向插接在U型夹座之间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提手螺钉连接在记录片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进管和出管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余热回收冷却器体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导出管和导入管分别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余热回收冷却器体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热量辅助再利用热板结构横向设置在进管和出管之间的上部;所述的回冷排放清理管结构设置在导出管和导入管之间的下部;所述的快速安装多位置调节板结构安装在固定夹板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可调节热量辅助再利用热板结构包括橡胶帽,导热管,热水管,中空螺栓,保温套,加热管和置物板,所述的橡胶帽螺纹连接在导热管的上端;所述的导热管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热水管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水管分别通过中空螺栓安装在保温套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加热管从上到下依次横向螺纹连接在导热管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置物板分别横向抱箍安装在加热管的前后两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回冷排放清理管结构包括清理塞帽,回冷管,杂质吸附芯,降温管,排放管和机械阀门,所述的清理塞帽分别螺纹连接在回冷管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杂质吸附芯横向设置在回冷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降温管缠绕在回冷管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分别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回冷管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机械阀门分别螺纹连接在排放管的前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快速安装多位置调节板结构包括固定螺栓,安装座,安装耳板,活动板,连接座和衔接座,所述的固定螺栓分别横向螺纹连接在安装座的内部上下两侧;所述的安装耳板分别焊接在安装座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活动板一端分别轴接在安装座的前部上下两侧中间位置以及安装座的后部上下两侧中间位置,另一端分别轴接在连接座的前部上下两侧以及连接座的后部上下两侧;所述的连接座分别纵向螺栓安装在衔接座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进管和出管分别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保温套的下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导热管具体采用铜管。

优选的,所述的热水管具体采用铜管。

优选的,所述的保温套具体采用外壁套接有橡胶套的不锈钢套。

优选的,所述的置物板具体采用碳纤维板,所述的置物板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塞帽具体采用硅胶帽。

优选的,所述的回冷管具体采用紫铜盘管。

优选的,所述的杂质吸附芯具体采用纵截面为圆柱形的活性炭滤芯。

优选的,所述的降温管具体采用环形铝管。

优选的,所述的导出管和导入管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回冷管的上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衔接座分别纵向中间位置螺栓安装在固定夹板之间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的记录片具体采用白色PVC塑料片。

优选的,所述的余热回收冷却器体的后部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进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胶帽,导热管,热水管,中空螺栓,保温套,加热管和置物板的设置,有利于增加余热处理加热功能,可对物品进行烘干加热工作,以便更好的进行烘干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清理塞帽,回冷管,杂质吸附芯,降温管,排放管和机械阀门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回冷功能,同时可对内部回冷的热水进行冷处理除杂工作,以避免发生堵塞问题,保证余热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螺栓,安装座,安装耳板,活动板,连接座和衔接座的设置,有利于选择性安装,可增加不同位置的安装固定方式,以便更好的进行维护或者检修。

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夹板的设置,有利于安装或者固定余热回收冷却器体,方便维护。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水银温度计的设置,有利于实时确定余热回收冷却器体的余热温度,以便更好的进行烘干物品工作。

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板,紧固螺钉,U型夹座,记录片和提手的设置,有利于根据不同的余热回收冷却器体进行记录使用情况,可避免出现混淆问题。

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管和出管的设置,有利于及时将热水导出导入,实现循环工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出管和导入管的设置,有利于实时将余热利用后的水进行循环,以保证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热量辅助再利用热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冷排放清理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安装多位置调节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余热回收冷却器体;2、固定夹板;3、水银温度计;4、安装板;5、紧固螺钉;6、U型夹座;7、记录片;8、提手;9、进管;10、出管;11、导出管;12、导入管;13、可调节热量辅助再利用热板结构;131、橡胶帽;132、导热管;133、热水管;134、中空螺栓;135、保温套;136、加热管;137、置物板;14、回冷排放清理管结构;141、清理塞帽;142、回冷管;143、杂质吸附芯;144、降温管;145、排放管;146、机械阀门;15、快速安装多位置调节板结构;151、固定螺栓;152、安装座;153、安装耳板;154、活动板;155、连接座;156、衔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的余热回收冷却器,包括余热回收冷却器体1,固定夹板2,水银温度计3,安装板4,紧固螺钉5,U型夹座6,记录片7,提手8,进管9,出管10,导出管11,导入管12,可调节热量辅助再利用热板结构13,回冷排放清理管结构14和快速安装多位置调节板结构15,所述的余热回收冷却器体1横向安装在固定夹板2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水银温度计3纵向镶嵌在前部设置的固定夹板2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板4横向通过紧固螺钉5安装在固定夹板2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夹座6分别纵向螺钉连接在安装板4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记录片7横向插接在U型夹座6之间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提手8螺钉连接在记录片7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进管9和出管10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余热回收冷却器体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导出管11和导入管12分别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余热回收冷却器体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热量辅助再利用热板结构13横向设置在进管9和出管10之间的上部;所述的回冷排放清理管结构14设置在导出管11和导入管12之间的下部;所述的快速安装多位置调节板结构15安装在固定夹板2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可调节热量辅助再利用热板结构13包括橡胶帽131,导热管132,热水管133,中空螺栓134,保温套135,加热管136和置物板137,所述的橡胶帽131螺纹连接在导热管132的上端;所述的导热管132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热水管133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水管133分别通过中空螺栓134安装在保温套135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加热管136从上到下依次横向螺纹连接在导热管132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置物板137分别横向抱箍安装在加热管136的前后两部中间位置,为了增加物品晾干功能,可通过放松中空螺栓134,旋转调节热水管133在保温套135左右两端的位置,直至导热管132水平为止,锁紧中空螺栓134即可,可将物品置放在置物板137上部,即可进行晾干工作,经由加热管136进行加热处理工作,以便更好的进行操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回冷排放清理管结构14包括清理塞帽141,回冷管142,杂质吸附芯143,降温管144,排放管145和机械阀门146,所述的清理塞帽141分别螺纹连接在回冷管142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杂质吸附芯143横向设置在回冷管14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降温管144缠绕在回冷管142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145分别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回冷管142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机械阀门146分别螺纹连接在排放管145的前部中间位置,当余热回收冷却器体1对进入的热水进行处理后,会通过导出管11和导入管12不断导出或者导入回冷管142内部,同时会经过杂质吸附芯143进行吸杂工作,通过打开机械阀门146即可将排放管145排出,以便更好的进行清理废水,避免发生污染。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快速安装多位置调节板结构15包括固定螺栓151,安装座152,安装耳板153,活动板154,连接座155和衔接座156,所述的固定螺栓151分别横向螺纹连接在安装座152的内部上下两侧;所述的安装耳板153分别焊接在安装座152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活动板154一端分别轴接在安装座152的前部上下两侧中间位置以及安装座152的后部上下两侧中间位置,另一端分别轴接在连接座155的前部上下两侧以及连接座155的后部上下两侧;所述的连接座155分别纵向螺栓安装在衔接座156的外壁,固定安装时,可以通过固定螺栓151将安装座152安装在合适的位置,还可以通过安装耳板153贴合式安装固定,通过活动板154在安装座152和连接座155之间的活动连接设置,可以便于进行高度确定安装工作,以保证使用安装时的便捷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进管9和出管10分别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保温套135的下部左右两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热管132具体采用铜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热水管133具体采用铜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保温套135具体采用外壁套接有橡胶套的不锈钢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置物板137具体采用碳纤维板,所述的置物板137设置有两个。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塞帽141具体采用硅胶帽。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回冷管142具体采用紫铜盘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杂质吸附芯143具体采用纵截面为圆柱形的活性炭滤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降温管144具体采用环形铝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出管11和导入管12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回冷管142的上部左右两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衔接座156分别纵向中间位置螺栓安装在固定夹板2之间的左右两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记录片7具体采用白色PVC塑料片。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余热回收冷却器体1的后部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进水管。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增加物品晾干功能,可通过放松中空螺栓134,旋转调节热水管133在保温套135左右两端的位置,直至导热管132水平为止,锁紧中空螺栓134即可,可将物品置放在置物板137上部,即可进行晾干工作,经由加热管136进行加热处理工作,以便更好的进行操作,当余热回收冷却器体1对进入的热水进行处理后,会通过导出管11和导入管12不断导出或者导入回冷管142内部,同时会经过杂质吸附芯143进行吸杂工作,通过打开机械阀门146即可将排放管145排出,以便更好的进行清理废水,避免发生污染,固定安装时,可以通过固定螺栓151将安装座152安装在合适的位置,还可以通过安装耳板153贴合式安装固定,通过活动板154在安装座152和连接座155之间的活动连接设置,可以便于进行高度确定安装工作,以保证使用安装时的便捷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