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0148发布日期:2019-03-30 09:3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属于排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业内都是用混合器金属结构来达到尿素液滴与排气的混合。通常,在混合器中设置多孔板、翅片等结构,让尿素液滴和金属结构的混合器发生碰撞从而使尿素液滴破碎成更小的液滴,以有利于在金属表面蒸发和热解。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通过设计z形隔板与混合管相配合的方式来布置气流的走向以及尿素液滴与排气的混合;然而,z形隔板结构复杂,且在高温排气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性能较强且结构简单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其包括用以安装尿素喷嘴的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挡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挡板间隔设置的第二挡板,所述壳体形成了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混合腔,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混合腔中的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细纤维元件,所述混合腔包括位于所述细纤维元件的一端的第一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细纤维元件的另一端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挡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排气入口,所述第二挡板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排气出口;所述尿素喷嘴用以向所述混合腔中喷射雾化的尿素液滴,所述细纤维元件用以供排气以及所述尿素液滴穿过,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尿素液滴的破碎以及蒸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细纤维元件为钢丝绒或者泡沫金属或者陶瓷的多孔材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细纤维元件的上端,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细纤维元件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设有两个所述排气入口以及位于这两个所述排气入口之间的穿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挡板设有从后端封住所述第一腔体的挡壁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挡板包括自所述挡壁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排气出口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部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方向偏离,所述延伸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支撑板设有向所述细纤维元件收缩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壁及/或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用以将气流导向所述细纤维元件的倾斜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设有安装所述细纤维元件的安装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细纤维元件,使尿素液滴在细纤维元件的表面和内部发生充分的破碎与混合。另外,通过将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细纤维元件设置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巧妙地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5是图3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100,用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封装中以处理发动机的尾气。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封装包括第一后处理载体组件(未图示)、位于所述第一后处理载体组件的下游的第二后处理载体组件(未图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后处理载体组件的下游的第三后处理载体组件(未图示)。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100位于所述第二后处理载体组件与所述第三后处理载体组件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后处理载体组件为氧化催化器(doc),第二后处理载体组件为柴油颗粒捕集器(dpf),第三后处理载体组件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

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100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挡板2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第一挡板2间隔设置的第二挡板3。所述壳体1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大致呈圆筒状,其包括用以安装尿素喷嘴的安装座11。

请参图5所示,所述壳体1形成了位于所述第一挡板2与所述第二挡板3之间的混合腔10。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100还包括位于所述混合腔10中的支撑板4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4上的细纤维元件5。所述混合腔10包括位于所述细纤维元件5的一端的第一腔体101以及位于所述细纤维元件5的另一端的第二腔体102。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体101位于所述细纤维元件5的上端,所述第二腔体102位于所述细纤维元件5的下端。

请参图1及图3所示,所述第一挡板2呈圆盘状。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2的外缘焊接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挡板2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101相连通的排气入口21。优选地,所述排气入口21为两个,且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挡板2还包括位于这两个所述排气入口21之间的穿孔22,所述穿孔22能够对背压起到调节作用。至于所述穿孔22的数量和大小,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所述穿孔22还包括位于其下缘且呈弧形布置的若干通孔23,所述通孔23与所述第二腔体102连通,以能够起到调节背压的功能。

请参图1、图4及图5所示,所述第二挡板3设有从后端封住所述第一腔体101的挡壁部31、自所述挡壁部31向下延伸的延伸部32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延伸部32的两侧的排气出口33。所述第二挡板3的外缘焊接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其中包括所述延伸部32的末端。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部32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板2的方向偏离,所述延伸部32设有倾斜部321。

所述支撑板4与所述第一挡板2以及所述第二挡板3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2与所述第二挡板3设有焊接槽211、311,所述支撑板4通过所述焊接槽211、311与所述第一挡板2以及所述第二挡板3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支撑板4设有向所述细纤维元件5收缩的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41与所述第二侧壁42的连接壁43。所述第一侧壁41及/或所述第二侧壁42具有用以将气流导向所述细纤维元件5的倾斜部44。所述连接壁43设有安装所述细纤维元件5的安装孔431。本发明通过将支撑板4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4上的细纤维元件5设置在第一挡板2与第二挡板3之间,巧妙地简化了结构,无需设置z形隔板。

所述细纤维元件5包括钢丝绒或者泡沫金属或者陶瓷的多孔材料。本发明利用细纤维元件5(例如钢丝绒)的3d多孔结构或者多空隙结构,排气以及所述尿素液滴穿过该细纤维元件5,使尿素液滴在钢丝绒的表面和内部发生充分的破碎与混合。另外,钢丝绒的线径较小,空隙复杂,比表面积大。因为比表面积大,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创造出更大的换热面积,有利于尿素液滴与排气发生较充分的换热,从而利于尿素液滴的蒸发和热解,提高了抗结晶能力。通过对细纤维元件5的密度的调节可以相应地调整系统的背压。请参图2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细纤维元件5包括通过钎焊工艺焊接固定在一起的管体51。所述管体51安装在所述安装孔431中并与所述安装孔431的内壁相固定。

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