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产生涡流的内燃机进排气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1824发布日期:2019-11-15 22:2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自然产生涡流的内燃机进排气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进排气装置,尤指一种能自然产生涡流的内燃机进排气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的涡流排气管如图1中国台湾第75211987号专利申请,其在进气口端设计喇叭开口,排气口端则以缩口方式设计,其缩口将对废气排放形成扰流现象,非理想设计。本发明人申请的如图2中国台湾第97209379号专利的涡流叶片属单旋涡流叶片设计,因内燃机的进气导管有左旋进气及右旋进气之分,当空气经由单旋涡流叶片增压后,欲进入内燃机时,进气导管若是右旋进气将产生极大的扰流阻力,致使单旋涡流叶片无法发挥增压功效,左旋进气导管虽有其功效,但因气流旋转时其涡流管壁及进气导管会对涡流气流产生些微的阻力,功效仍有限,因此本发明人针对涡流排气管与涡流叶片,不断地进行研发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产生涡流、提升空气与汽油的混合比,使内燃机的引擎燃烧更完全的内燃机进排气改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自然产生涡流的内燃机进排气改良装置,包含有一具圆柱状的涡流管及一涡流排气管,所述涡流管内设有涡流体,涡流管设置于车辆的进气导管内;所述涡流排气管设置于车辆的内燃机的排气管末端,涡流排气管的进气口端设有v型开口连接进气平行扩管开口前端,平行扩管开口后侧连接一未扩管段成为束管处,该束管处内径孔内设有涡流体,束管处后端连接一排气口,该排气口端部设有排气平行扩管开口。

所述涡流体由多片双旋涡流叶片以中心点接合而成,双旋涡流叶片由叶片扭曲成螺旋状,而于排气端的涡流叶片中心点接合处与涡流管体靠合处的涡流叶片螺旋弧度呈反向转折状,而形成双旋涡流叶片。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进气导管内涡流管设置双旋涡流叶片,该双旋涡流叶片具微幅的转折弧度,能有效降低涡流管壁及进气导管对涡旋气流所形成的阻力,可导引外界更大的冷空气进入涡流排气管与排气管内的废气混合,再经过设置在束管处的涡流体的双旋涡流叶片整流增压后,可降低废气的反回压,加速废气的排放。

2、本实用新型涡流体由多片双旋涡流叶片以中心点接合而成,双旋涡流叶片由叶片扭曲成螺旋状,而于排气端的涡流叶片中心点接合处与涡流管体靠合处的涡流叶片螺旋弧度呈反向转折状,而形成双旋涡流叶片,使气流也形成反向转折,再次产生涡流旋转,因气流的微幅转折而降低了气流在涡流管壁及进气导管的扰流阻力,增强气流旋转力道,提升了空气与汽油的混合比,使内燃机的引擎燃烧更完全,进而节省燃油、提升马力、降低了废气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国台湾第75211987号专利申请的涡流排气管示意图。

图2为中国台湾第97209379号专利申请的涡流叶片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涡流排气管最佳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旋涡流叶片最佳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涡流管示意图。

符号说明

涡流排气管6;v型开口7;涡流体8;双旋涡流叶片11;进气平行扩管开口13;束管处14;涡流管28;排气口30;排气平行扩管开口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与功效,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然产生涡流的内燃机进排气装置,其结构包含有一具圆柱状的涡流管28及一涡流排气管6,涡流管28内设有涡流体8,涡流管28设置于车辆的进气导管内,涡流排气管6设置于车辆的内燃机的排气管末端,涡流排气管6的进气口端设有v型开口7连接进气平行扩管开口13前端,平行扩管开口13后侧连接一未扩管段成为束管处14,该束管处14内径孔内设有涡流体8,束管处14后端连接一排气口30,该排气口30端部设有排气平行扩管开口33,该涡流体8由多片双旋涡流叶片11以中心点接合而成,双旋涡流叶片11由叶片扭曲成螺旋状,而于排气端的涡流叶片中心点接合处与涡流管体靠合处的涡流叶片螺旋弧度呈反向转折状,而形成双旋涡流叶片11装置。

由此,进气导管内涡流管28设置的双旋涡流叶片11具微幅的转折弧度,有效地降低了涡流管壁及进气导管对涡旋气流所形成的阻力,可导引外界更大的冷空气进入涡流排气管与排气管内的废气混合,经由束管处14所设置的涡流体8的双旋涡流叶片整流增压后,通过排气口30端所设计的排气平行扩管开口33,降低了废气的反回压,加速废气的排放,涡流体8由多片双旋涡流叶片以中心点接合而成,双旋涡流叶片由叶片扭曲成螺旋状,而于排气端的涡流叶片中心点接合处与涡流管体靠合处的涡流叶片螺旋弧度呈反向转折状,而形成双旋涡流叶片,使气流也形成反向转折,再次产生涡流旋转,因气流的微幅转折而降低了气流在涡流管壁及进气导管的扰流阻力,增强气流旋转力道,提升了空气与汽油的混合比,使内燃机的引擎燃烧更完全,进而节省燃油、提升马力、降低了废气的排放。

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申请专利范围所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