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0137发布日期:2019-12-13 17:3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喷油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特别是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油器控制阀。



背景技术:

控制阀是喷油器上的重要部件,能够精确控制喷油器的开启,是喷油器精确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现在喷油器的喷射压力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此类控制阀运动频繁,撞击频繁,动态冲击应力较大。

专利文献de102006050033a1中,在衔铁杆落座时没有阻尼,动态冲击力大;

专利文献ep1923564a2中,密封杆在落座时,没有阻尼作用,密封过程中没有缓冲,直接作用在座面上,动态冲击较大;

专利文献wo2008055724a1中,文献图2中所示衔铁杆的下端面与阀座面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其具有节流作用,在落座时具有液力阻尼作用,可以使衔铁杆在落座时起到缓冲作用,然而液力阻尼对落座的缓冲有限,所以防动态冲击应力有限,不能够很好的减少衔铁杆与阀座面之间的磨损;

专利文献wo2010009925a1中,文献图2中的分体式衔铁和衔铁杆上端的肩胛部设有液力阻尼圆锥槽(图中圆标记部分),液力阻尼同样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然而动态冲击应力有限,不能够减少衔铁杆与其密封座面的碰撞磨损,现有技术中的液力阻尼效果有限,不能有效缓冲冲击应力,长时间使用会造成磨损严重,降低喷油器的可靠性,影响了喷油器的使用寿命。

专利文献cn106894926b中的阻尼垫产生阻尼油道短,阻尼作用有限,弧形油道制造较难,成本较高,并且弧形油道锐边薄,在高压油液情况下,破碎风险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油器控制阀,解决现有喷油器的控制阀在关闭过程中密封时的刚性撞击,增大机械阻尼和液力阻尼影响,衰减振荡,使控制更加精确,减小动态冲击应力,极大增加控制阀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喷油器的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中阻尼油道延长十几倍,并且具有交叉贯通的盲槽,阻尼影响叠加,效果显著,制造成本较低,并且油道在高压力油液的作用下,不会存在破碎风险,可靠性方面有很大提高。

喷油器控制阀,包括喷油器体1,节流孔板2,控制阀座3,衔铁4,阀芯5,预紧弹簧7和电磁铁组件9,其中控制阀座3与喷油器体1之间螺纹连接,节流孔板2被固定在控制阀座3与喷油器体1之间,节流孔板2上端设有凸台2a,该凸台2a上设有圆环形台阶部,阻尼垫21套置在该圆环形台阶部上,与该圆环形台阶部为过盈配合连接,衔铁4下端面设有圆环密封凸台4a,衔铁4位于节流孔板2上方,且圆环密封凸台4a与凸台2a之间平面密封,衔铁4中部和电磁铁组件9中部均设有中孔,阀芯5的杆部依次穿过电磁铁组件9和衔铁4的中孔,其中阀芯5伸入衔铁4中孔内的部分与衔铁4偶件配合连接,阀芯5杆部上端设置的台阶部51卡在电磁铁组件9中孔的顶部,预紧弹簧7套置在电磁铁组件9中孔内阀芯5的杆部,预紧弹簧7上端顶在台阶部51上,下端位于衔铁4上方,且在预紧弹簧7于衔铁4之间的阀芯5杆部上放置有调整垫片6,用于调整衔铁4的预紧力,衔铁4下端非圆环密封凸台4a的部分将阻尼垫21贴合压紧,所述的阻尼垫21上均匀设有多个几字形沟槽211,几字形沟槽211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于阻尼垫2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使几字形沟槽211连通阻尼垫21的内外两部分。

所述的衔铁4下端面设有的圆环密封凸台4a与凸台2a上端设有的圆环形台阶部通过预紧弹簧7对衔铁4的压紧力作用进行平面密封。

所述的几字形沟槽211上设有贯穿几字形沟槽211的盲槽212,盲槽212与几字形沟槽211相交叉。

所述的阻尼垫21配有支撑部件,用于调整阻尼垫21的装配压缩量。

所述阻尼垫21材料为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解决现有喷油器的控制阀在关闭过程中密封时的刚性撞击,阻尼垫装配简单,延长阻尼垫的油液流道,长油液流道和盲端流道叠加双重效应,进一步增大油液流动过程中的阻力,使阻尼垫油道的油液压力增大,从而增强液力阻尼,再加上阻尼垫自身弹性的机械阻尼,多重阻尼效应叠加,更好减小动态冲击应力,衰减振荡,增加控制阀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喷油器的使用寿命,提升喷油器的可靠性能,同时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i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阻尼垫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阻尼垫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油器体、2-节流孔板、2a凸台、21-阻尼垫、211-几字形沟槽、212-盲槽、22-阻尼垫调整垫片、23-保持环、3-控制阀座、31-导向部分、4-衔铁、4a圆环密封凸台、41-衔铁盘、42-衔铁杆、5-阀芯、51-台阶部、6-调整垫片、7-预紧弹簧、8-电磁铁紧帽、9-电磁铁组件、10-行程调整环、11-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喷油器控制阀,包括喷油器体1,节流孔板2,控制阀座3,衔铁4,阀芯5,预紧弹簧7和电磁铁组件9,其中控制阀座3与喷油器体1之间螺纹连接,节流孔板2被固定在控制阀座3与喷油器体1之间,节流孔板2上端设有凸台2a,该凸台2a上设有圆环形台阶部,阻尼垫21套置在该圆环形台阶部上,与该圆环形台阶部为过盈配合连接,衔铁4下端面设有圆环密封凸台4a,衔铁4位于节流孔板2上方,且圆环密封凸台4a与凸台2a平面密封,衔铁4中部和电磁铁组件9中部均设有中孔,阀芯5的杆部依次穿过电磁铁组件9和衔铁4的中孔,其中阀芯5伸入衔铁4中孔内的部分与衔铁4偶件配合连接,阀芯5杆部上端设置的台阶部51卡在电磁铁组件9中孔的顶部,预紧弹簧7套置在电磁铁组件9中孔内阀芯5的杆部,预紧弹簧7上端顶在台阶部51上,下端位于衔铁4上方,且在预紧弹簧7于衔铁4之间的阀芯5杆部上放置有调整垫片6,用于调整衔铁4的预紧力,衔铁4下端非圆环密封凸台4a的部分将阻尼垫21贴合压紧,

所述的衔铁4下端面设有的圆环密封凸台4a与凸台2a上端设有的圆环形台阶部通过预紧弹簧7对衔铁4的压紧力作用进行平面密封。

如图3所示,所述的阻尼垫21上均匀设有9个几字形沟槽211,几字形沟槽211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于阻尼垫2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使几字形沟槽211连通阻尼垫21的内外两部分。

几字形沟槽211上设有贯穿几字形沟槽211的盲槽212,盲槽212与几字形沟槽211相交叉;盲槽212的设置使液力阻尼效果更好。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阻尼垫21下方设置有支撑部件:阻尼垫调整垫片22,阻尼垫调整垫片22套置在阻尼垫21下方的节流孔板2上凸台2a上的圆环形台阶部,用于调整阻尼垫21的装配压缩量。

所述阻尼垫21材料为弹性材料——氟橡胶。

所述阻尼垫21内圈与节流孔板2的圆环形台阶部外圈之间的过盈量为0.1mm~0.8mm,阻尼垫21在装配后受衔铁4下端非圆环密封凸台部分的压缩量为0.15mm~2.5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喷油器控制阀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阻尼垫21配置的支撑部件不是阻尼垫调整垫片22,而是在阻尼垫21内部设有圆环形的保持环23,保持环23与阻尼垫21一体成型,起支撑作用,用于调整阻尼垫21的装配压缩量。

如图6所示,所述的几字形沟槽211为槽口相对于槽底收敛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喷油器控制阀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所述的控制阀座3上方设有导向部分31,导向部分31为圆环形凸台,回位弹簧11套置在导向部分31上,此时衔铁4的下端是穿过回位弹簧14与节流孔板2上端进行平面密封的,回位弹簧11位于控制阀座3和衔铁4之间。

工作过程详述:控制阀座3压紧在节流孔板2上,控制阀座3与喷油器体1之间螺纹连接,节流孔板2被固定在控制阀座3与喷油器体1之间,使得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油器控制阀被固定在喷油器体1内,阀芯5,预紧弹簧7,调整垫片6装配于电磁铁组件9中孔中,电磁铁组件9与喷油器体1之间设有行程调整环10,使用电磁铁紧帽8与喷油器体1之间的螺纹配合连接将电磁铁组件9、行程调整环10和喷油器体1固定在一起;

当电磁阀组件9通电时,衔铁4被吸合克服预紧弹簧7的弹簧力向上运动,衔铁4的圆环密封凸台4a与节流孔板2上端圆环形台阶部分离,油液从密封位置沿阻尼垫21与衔铁4下端面的缝隙及阻尼垫21的几字形沟槽211流出;

当电磁阀组件9不通电时,电磁力消失,衔铁4在预紧弹簧7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衔铁4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衔铁4的下端面向下压缩阻尼垫21,在向下压缩过程中,一方面阻尼垫21发生弹性变形,产生机械的弹性阻尼力,另一方面未流出的油液只能通过几字形沟槽211的入口和出口流出,在流出过程中,由于延长了阻尼垫21的油液流道,并且流出油道曲折多变,同时贯穿交叉的盲槽212使油道路径增加并且封闭,故油液流出过程节流明显,产生双重的叠加效应,增加了液力阻尼作用,衔铁4受到机械弹性阻尼和液力阻尼的双重影响,显著减弱衔铁4在落座的过程中刚性撞击,从而减小动态冲击应力,减少磨损,比现有技术中的仅仅单靠液力阻尼的技术方案优势显著,同时在生产和装配方面也没有增加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