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气供给系统用橡胶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2804发布日期:2020-01-21 22:0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气供给系统用橡胶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橡胶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空气供给系统用橡胶套。



背景技术:

汽车空气供给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并控制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气压。橡胶套是汽车供给系统中重要部件,橡胶套的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启动及工作气流稳定性,对行车安全具有关键性作用。类似产品在国内属首次替代进口件而国产化开发并批量生产,类似件产品上仅有单向定位凸台,中心体成直筒贯穿式。这种产品的缺点是:结构技术陈旧,橡胶套由于定位性欠佳,发动机在长期震动条件下易滑落,流通槽结构简单,受力面积过大,影响气压调节,造成发动力运行效果不良,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空气供给系统用橡胶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空气供给系统用橡胶套,包括:橡胶套本体、卡扣、中心体;所述采用丁腈橡胶材料的橡胶套本体包括:与销轴配合固定到发动机上的定位部分,设置在橡胶套本体顶部或底部的气流控制部分;所述橡胶套本体内部设置中心体,所述橡胶套本体外部设置卡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部分包括: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橡胶套本体顶部;所述第一定位槽设有多个,围绕橡胶套本体轴心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在橡胶套本体底部;所述第二定位槽设有多个,围绕橡胶套本体轴心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均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定位槽位于第二定位槽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扣固定在发动机的缓冲片托盘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流控制部分包括:第一流通槽、第二流通槽;所述第一流通槽有四条边,设置在橡胶套本体顶部;所述第一流通槽有多个,围绕橡胶套本体轴心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二流通槽有六条边,设置在橡胶套本体底部;所述第二流通槽有多个,围绕橡胶套本体轴心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一流通槽位于第二流通槽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心体为中间外凸的灯罩形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帮助橡胶套精确定位并避免橡胶套发生扭曲或滑落,通过设置卡扣固定橡胶套避免滑落,通过设置第一流通槽和第二流通槽减小受力面积以控制控制缓冲室气体流动,通过设置中心体灯罩状结构来稳定和补充缓冲室内气压。通过装置实际使用,实施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橡胶套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橡胶套的外观图。

图中:10—橡胶套本体,20—定位部分,21—第一定位槽,22—第二定位槽,30—卡扣,40—气流控制部分,41—第一流通槽,42—第二流通槽,50—中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橡胶套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橡胶套的外观图。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橡胶套包括:橡胶套本体10,卡扣30、中心体50;所述采用丁腈橡胶材料的橡胶套本体10包括:与销轴配合固定到发动机上的定位部分20,设置在橡胶套本体10顶部或底部的气流控制部分40。如图1所示,所述橡胶套本体10内部设置中心体50,所述橡胶套本体10外部设置卡扣30。

将橡胶套本体10从功能上分为两部分,定位部分20和气流控制部分40,其中定位部分20配合卡扣30将橡胶套本体10固定到发动机的缓冲片托盘上。比起原先的老式定位,定位更加精确并且稳固。气流控制部分40用于控制橡胶套本体10在发动机中的气体流通,从而起到减压和减震稳固效果。设置中心体50方便空气流通,减压减震。

所述定位部分20包括:第一定位槽21、第二定位槽22。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定位槽21设置在橡胶套本体10顶部。所述第一定位槽21设有多个,围绕橡胶套本体10轴心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二定位槽22设置在橡胶套本体10底部。所述第二定位槽22设有多个,围绕橡胶套本体10轴心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22均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定位槽21位于第二定位槽22上方。

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22分别与销轴配合,将橡胶套本体10固定到发动机上。通过与两处定位槽与定位销的配合实现双向多口受力,这样的定位和固定方式,避免橡胶套本体10在往复运动时产生扭曲或脱落,也确保了橡胶套本体10定位精确。这种定位销定位方式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固定性。此两项性能确保在发动机工作时平稳流畅,安全性好。

所述设置在橡胶套本体10外部的卡扣30固定在发动机的缓冲片托盘上。设置卡扣30进一步帮助橡胶套本体10固定位置,避免橡胶套跑位或脱落。

所述气流控制部分40包括:第一流通槽41、第二流通槽42。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流通槽41有四条边,设置在橡胶套本体10顶部。所述第一流通槽41有多个,围绕橡胶套本体10轴心呈圆周分布。图3为图1的b向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流通槽42有六条边,设置在橡胶套本体10底部。所述第二流通槽42有多个,围绕橡胶套本体10轴心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一流通槽41位于第二流通槽42上方。

当发动机启动时,缓冲室内需具有充足的气压以保证其平稳启动。此处设置沿轴心圆周均布的第一流通槽41和第二流通槽42,既能决定发动机开启时的缓冲室气压大小,也能帮助调节缓冲室压力。沿轴心圆周均布的第一流通槽41和第二流通槽42采用了多维度、多边形结构设计,减小了胶体受力面积,保证了发动机开启瞬间所需空气流量,且通过空气对缓冲片的阻尼作用,调节多方向气流,保证发动机气室内气压始终保持在安全要求的范围内,确保发动机运行流畅,兼顾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如图1所示,所述中心体为灯罩形状,中心体50中间外凸。发动机气室外的气压,随行车过程中频繁加速减速而变化,因此需要橡胶套本体10不间断的开启引入外部气流再压缩空气。此处中心体50设置为灯罩式,不同于以往的直筒式,由于中间能够容纳更多气体,这样设置较好的保证了与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22与连接销的精确配合,有效保证了发动机缓冲室以外的压力稳定,并且面对行车过程中频繁加速减速能及时给发动机内部补偿气压。在发动机运行时,气流通过灯罩式中心体50,通过中心体内凹的结构暂时储存气体,减速气流运动,从而稳定缓冲室内外气压。使得橡胶套本体10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得到提高。

所述橡胶套本体10材料采用耐高低温(-40℃--+120℃)以及耐油性(-40℃--+150℃)优良的丁腈橡胶。

此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橡胶套本体10的卡扣30固定到发动机缓冲片托盘上,再将定位销插入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22,保证橡胶套10完全固定在发动机缓冲室内。在发动机开启时,气流通过第一流通槽41和第二流通槽42得到改善,避免缓冲室内气压过大。在发动机运行时,气流通过灯罩式中心体50,通过中心体50内凹的结构储存气体,减速气流运动,保证缓冲室内外气压的稳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