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滤清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0813发布日期:2020-01-14 23:1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燃油滤清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油滤清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国六排放法规已正式发布,各大整车厂相继推出国六车型,国六车型相比国五标准之前的车型,大幅度降低整车排放限值,尤其燃油蒸发排放,故对燃油系统各个零部件要求甚高,早期国五之前的车型燃油滤清器总成大部分布置在燃油箱外部,国六车型为降低燃油蒸发排放,需将燃油滤清器总成集成到燃油泵内部,以减少连接管路及接口数量,降低燃油蒸发排放值,同时考虑燃油滤清器总成更换方便性。

目前大多数国六车型将燃油滤清器总成设置多个快插连接结构,这样会导致成本升高,拆卸工时偏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滤清器总成及车辆,以缓解现有燃油滤清器总成具有多个快插连接结构导致的成本较高、拆卸工时偏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油滤清器总成包括滤清器壳、滤芯和泵芯;

所述滤清器壳具有外壁与内壁,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滤空腔,所述内壁的内侧形成泵油空腔;

所述滤芯安装于所述过滤空腔,所述过滤空腔的顶壁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过滤空腔分隔为位于所述滤芯与所述外壁间的进油空腔和位于所述滤芯与所述内壁间的出油空腔;

所述滤清器壳具有连通部,所述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油空腔和所述泵油空腔连通;

所述滤清器壳开设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空腔连通;

所述泵芯安装于所述泵油空腔,且所述泵芯的出油管伸入所述连通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部的内壁设置限位台阶,所述泵芯的出油管的前端抵接于所述限位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部的内壁与所述泵芯的出油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所述第一端口连通于所述出油口,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燃油滤清器总成的出油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泄压阀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滤芯上盖和滤芯下盖;

所述滤芯上盖安装于所述滤芯的顶面并与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滤芯上盖抵接于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滤芯上盖开设进油孔以使所述连通部与所述进油空腔连通;

所述滤芯下盖安装于所述滤芯的底面,且所述滤芯下盖抵接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朝向所述连通部。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上盖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滤芯下盖与所述滤清器壳的外壁之间均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泵芯与所述内壁之间设置减震垫。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的滤纸为折扇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燃油滤清器总成。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滤清器总成包括滤清器壳、滤芯和泵芯;滤清器壳具有外壁与内壁,外壁与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滤空腔,内壁的内侧形成泵油空腔;滤芯安装于过滤空腔,过滤空腔的顶壁设置隔板;隔板将过滤空腔分隔为位于滤芯与外壁间的进油空腔和位于滤芯与内壁间的出油空腔;滤清器壳具有连通部,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进油空腔和泵油空腔连通;滤清器壳开设出油口,出油口与出油空腔连通;泵芯安装于泵油空腔,且泵芯的出油管伸入连通部。

泵芯从燃油箱中吸入燃油,并从泵芯的出油管输出。从泵芯出油管泵出的燃油进入连通部,经连通部流入进油空腔。进油空腔内的燃油经过滤芯过滤后进入出油空腔,出油空腔内的燃油从出油口流出。

该燃油滤清器通过滤清器壳体上的连通部将泵芯输出的燃油引导进入进油空腔,省去了现有燃油滤清器总成将泵芯泵出的燃油引入进油空腔的管道和快插结构,节省了制造成本。拆卸时,直接将泵芯和滤芯从滤清器壳拆卸下来即可,省去了拆卸快插结构和管道,提高了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油滤清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壳、泵芯和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壳、泵芯和滤芯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壳、泵芯和滤芯的正视图;

图6为沿图5中b-b面的剖视图。

图标:100-滤清器壳;110-外壁;120-内壁;130-隔板;140-连通部;141-限位台阶;150-出油口;200-滤芯;300-泵芯;400-三通阀;500-滤芯上盖;510-进油孔;600-滤芯下盖;700-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油滤清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壳100、泵芯300和滤芯2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壳100、泵芯300和滤芯200的俯视图;图4为沿图3中a-a面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壳100、泵芯300和滤芯200的正视图;图6为沿图5中b-b面的剖视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油滤清器总成,请一并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1至图6。

如图1至图6所示,该燃油滤清器总成包括滤清器壳100、滤芯200和泵芯300。

滤清器壳100具有外壁110与内壁120,外壁110与内壁120之间形成环形过滤空腔,内壁120的内侧形成泵油空腔;滤芯200安装于过滤空腔,过滤空腔的顶壁设置隔板130;隔板130将过滤空腔分隔为位于滤芯200与外壁110间的进油空腔和位于滤芯200与内壁120间的出油空腔;滤清器壳100具有连通部140,连通部140的两端分别与进油空腔和泵油空腔连通;滤清器壳100开设出油口150,出油口150与出油空腔连通;泵芯300安装于泵油空腔,且泵芯300的出油管伸入连通部140。

泵芯300从燃油箱中吸入燃油,并从泵芯300的出油管输出。从泵芯300出油管泵出的燃油进入连通部140,经连通部140流入进油空腔。进油空腔内的燃油经过滤芯200过滤后进入出油空腔,出油空腔内的燃油从出油口150流出。

该燃油滤清器通过滤清器壳100体上的连通部140将泵芯300输出的燃油引导进入进油空腔,省去了现有燃油滤清器总成将泵芯300泵出的燃油引入进油空腔的管道和快插结构,节省了制造成本。拆卸时,直接将泵芯300和滤芯200从滤清器壳100拆卸下来即可,省去了拆卸快插结构和管道,提高了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连通部140的内壁120设置限位台阶141,泵芯300的出油管的前端抵接于限位台阶141。

限位台阶141对泵芯300的出油管进行定位,便于泵芯300快速安装于滤清器壳100。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连通部140的内壁120与泵芯300的出油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连通部140的内壁120与泵芯300的出油管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防止燃油从泵芯300的出油管与连通部140的内壁120之间流出。密封圈优选为橡胶圈,能够在连通部140的内壁120与泵芯300的出油管之间被挤压,保证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燃油滤清器还包括三通阀400,三通阀40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连通于出油口150,第二端口与燃油滤清器总成的出油管的一端连通,第三端口通过管道与泄压阀700连通。

燃油经滤芯200过滤后从出油口150流出,经第一端口进入三通阀400,并从三通阀400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流出,第二端口流出的燃油经燃油滤清器总成的出油管进入发动机,第三端口流出的燃油经管道流入泄压阀700。当出油口150处的压力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泄压阀700打开对燃油滤清器总成进行泄压。

在出油口150设置三通阀400,实现了出油与泄压,节省了其他快插结构。在该燃油滤清器总成拆卸时,三通阀400可以直接从出油口150拆卸下来,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该燃油滤清器总成还包括滤芯上盖500和滤芯下盖600;滤芯上盖500安装于滤芯200的顶面与隔板130连接,且滤芯上盖500抵接于外壁110,与内壁120之间具有间隙;滤芯上盖500开设进油孔510以使连通部140与进油空腔连通;滤芯下盖600安装于滤芯200的底面,且滤芯下盖600抵接于内壁120和外壁110。

具体地,如图4所示,滤芯上盖500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与隔板130卡接以实现滤芯上盖500与隔板130连接,以防止进油空腔与出油空腔连通。

泵芯300将然后泵至连通部140,连通部140内的燃油经滤芯上盖500上的进油孔510进入进油空腔,进油空腔中的燃油经过滤芯200的过滤进入出油空腔,出油空腔中的燃油经过滤芯上盖500与内壁120之间的间隙流向出油口150。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进油孔510与连通部140相对应。

进油孔510与连通部140相对应,即,进油孔510朝向连通部140。连通部140内的燃油从连通部140流出后直接经进油孔510进入进油空腔,燃油的流动路径短,泵芯300泵出的燃油能够快速进入进油空腔,保证了该燃油滤清器总成的工作效率。

当然,进油孔510也可以开设于滤芯上盖500的其他位置,连通部140流出的燃油在滤芯上盖500上流动一段距离后经进油孔510进入进油空腔。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滤芯上盖500与隔板130之间、滤芯下盖600与滤清器壳100的外壁110之间均设置密封圈。

泵芯300泵出的燃油具有较高的油压,若滤芯上盖500与隔板130之间存在缝隙,进油空腔中少量的燃油不经过滤芯200的过滤而经过缝隙直接进入出油空腔,造成出油口150流出的燃油具有较多的杂质,损害发动机;若滤芯下盖600与滤清器壳100的外壁110之间存在缝隙,存在燃油从进油空腔泄漏的可能。

在滤芯上盖500与隔板130之间设置密封圈,防止进油空腔中燃油不经滤芯200过滤而直接进入出油空腔。滤芯下盖600与滤清器壳100的外壁110之间设置密封圈,防止燃油从进油空腔泄露。

密封圈优选为橡胶圈,滤芯上盖500与隔板130卡接时,橡胶圈被挤压变形,封闭滤芯上盖500与隔板130之间的空隙;滤芯下盖600安装于过滤空腔时,滤芯下盖600与外壁110抵接,密封圈被挤压变形,封闭滤芯下盖600与外壁110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泵芯300与内壁120之间设置减震垫。

泵芯300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泵芯300与内壁120之间的减震垫能够过滤掉大部分振动,防止滤清器壳100产生较大的振动,防止滤芯200与滤清器壳100之间的连接出现松动,也防止三通阀400与出油口150的连接出现松动,延长该燃油滤清器总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滤芯200的滤纸为折扇形结构。

将滤芯200中的滤纸设置为折扇形结构,滤纸在圆周方向上连续折叠,大幅增加了滤纸的过滤面积,保证了滤芯200的过滤效率,也使该滤芯200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燃油滤清器总成。

该车辆上的燃油滤清器总成包括滤清器壳100、滤芯200和泵芯300。滤清器壳100为环形结构,具有外壁110与内壁120,外壁110与内壁120之间形成过滤空腔,内壁120的内侧形成泵油空腔;滤芯200安装于过滤空腔,过滤空腔的顶壁设置隔板130;隔板130将过滤空腔分隔为位于滤芯200外侧的进油空腔和位于滤芯200内侧的出油空腔;滤清器壳100具有连通部140,连通部140的两端分别与进油空腔和泵油空腔连通;滤清器壳100开设出油口150,出油口150与出油空腔连通;泵芯300安装于泵油空腔,且泵芯300的出油管伸入连通部140。

泵芯300从燃油箱中吸入燃油,并从泵芯300的出油管输出。从泵芯300出油管泵出的燃油进入连通部140,经连通部140流入进油空腔。进油空腔内的燃油经过滤芯200过滤后进入出油空腔,出油空腔内的燃油从出油口150流出。

该车辆的燃油滤清器通过滤清器壳100体上的连通部140将泵芯300输出的燃油引导进入进油空腔,省去了现有燃油滤清器总成将泵芯300泵出的燃油引入进油空腔的管道和快插结构,节省了燃油滤清器总成的制造成本,进而也节省了该车辆的生产成本。拆卸该车辆上的燃油滤清器总成时,直接将泵芯300和滤芯200从滤清器壳100拆卸下来即可,省去了拆卸快插结构和管道,提高了拆卸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