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3187发布日期:2020-03-20 07:0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日益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而由此带来地就是汽车尾气地大量排放造成城市空气地严重污染,给人们地出行和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地伤害。

为了过滤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通过在尾气后处理系统内安装颗粒物捕集器来过滤颗粒物,然而安装在捕集器内的过滤填料由于吸附能力地受限,长时间运行后,需要进行再生操作,现有再生装置集成于捕集器内时,无法实现汽车尾气颗粒物的连续捕集净化和颗粒物的再生操作,从而影响了捕集器的运行效率。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以实现汽车尾气的连续捕集和再生工作,进而延长捕集器内填料地使用周期,提高捕集器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其结构设计简单紧凑,操作灵活简便,集成度高,可连续稳定运行,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所述捕集器包括壳体、进气板、出气板、捕集再生机构、密封圈、驱动机构和收集袋;所述进气板和出气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捕集再生机构的本体安装在所述进气板和出气板之间;在所述进气板、出气板及捕集再生机构之间设有四个密封圈;所述捕集再生机构包括本体及填料区;所述填料区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本体内,并通过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方位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本体靠近进气板一侧的侧壁沿纵向方向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板上的尾气入口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本体的下方位置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有与所述收集口相对应的收集袋。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进气管、转子和旋转轴;所述转子固定在旋转轴上,所述进气管为t型设置,由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组成,所述转子设置在水平管段内,所述旋转轴设置在竖直管段内,且所述旋转轴向上延伸贯穿水平管道可旋转的连接在壳体上,向下延伸依次贯穿竖直管段、填料区和本体可旋转的连接在壳体上;所述水平管段的一侧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另一侧封闭,所述压缩空气入口沿转子切向方向设置,所述压缩空气入口侧的水平管段向水平方向延伸贯穿壳体;所述竖直管段底部侧边开有朝向再生区的压缩空气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区内装填有用于捕集尾气颗粒物的滤料,且所述填料区通过3块分隔板平均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用于捕集尾气颗粒物的净化区、用于颗粒物吹脱的再生区和再生完成后等待备用的备用区;所述分隔板贯穿填料区,向上延伸至本体顶端的内表面,向下延伸至本体底端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板和出气板朝向本体一侧为相同直径的半圆柱形,朝向另一侧的横截面分别与壳体构成进气腔和出气腔;两者朝向本体一侧结合构成整体的外圆柱包围在本体外,并与本体及密封圈形成气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内外表面均呈圆柱形,所述密封圈为圆形,且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圆形外表面和进气板和出气板之间;沿所述本体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四个密封圈,上面两个密封圈设置在出气口的上下两侧,与进气板、出气板和本体构成环形出气通道;下面两个密封圈设置在进气口的上下两侧,与进气板、出气板和本体构成环形进气通道;所述出气板上方设有尾气出口,下方设有空气出口,所述尾气出口设在所述环形出气通道对应位置,所述空气出口位置低于最底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集成度高,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灵活方便,无需任何电力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可连续在线运行,总体运行稳定可靠,占用空间小,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壳体,2、进气板,3、出气板,4、捕集再生机构,5、密封圈,6、驱动机构,7、收集袋,41、填料区,101、进气腔,102、出气腔,201、尾气入口,301、尾气出口,302、空气出口,401、本体,402、进气口,403、出气口,404、收集口,405、分隔板,406、净化区,407、再生区,408、备用区,601、进气管,602、转子、603、压缩空气出口,604、旋转轴、605、压缩空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连续型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所述捕集器包括壳体1、进气板2、出气板3、捕集再生机构4、密封圈5、驱动机构6和收集袋7;所述进气板2和出气板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进气腔101和出气腔102,所述捕集再生机构4的本体401安装在所述进气板2和出气板3之间;在所述进气板2、出气板3及捕集再生机构4之间设有四个密封圈5;所述捕集再生机构4包括本体401及填料区41;所述填料区41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本体401内,并通过安装在所述本体401上方位置的驱动机构6驱动;所述本体401靠近进气板2一侧的侧壁沿纵向方向上开有进气口402和出气口403,所述进气口402与所述进气板2上的尾气入口201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本体401的下方位置设有收集口404,所述收集口404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有与所述收集口404相对应的收集袋7。

所述收气口设置在再生区407相对应的下方位置。所述布袋用以再生时捕集吹脱下来的颗粒物,而脱除颗粒物后的空气从空气出口302经出气腔102排出捕集器。

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进气管601、转子602和旋转轴604;所述转子602固定在旋转轴604上,所述转子602和旋转轴604为硬质耐高温塑料,所述进气管601为t型设置,由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组成,所述转子602设置在水平管段内,所述旋转轴604设置在竖直管段内,且所述旋转轴604向上延伸贯穿水平管道可旋转的连接在壳体1上,向下延伸依次贯穿竖直管段、填料区41和本体401可旋转的连接在壳体1上;所述水平管段的一侧设有压缩空气入口605,另一侧封闭,所述压缩空气入口605沿转子602切向方向设置,所述压缩空气入口605侧的水平管段向水平方向延伸贯穿壳体1;所述竖直管段底部侧边开有朝向再生区407的压缩空气出口603。

所述压缩空气可以流经转子602时,给转子602提供一个切向力,从而驱动转子602转动,进而带动填料区41进行转动;汽车尾气连续进气实现颗粒物的连续捕集,而压缩空气采用间隔一段时间或者脉冲方式进气,使捕集后的颗粒物从再生区407吹脱下来,经过收集口404进入到收集袋7内。

所述填料区41内装填有用于捕集尾气颗粒物的滤料,所述滤料为轻质多孔耐高温纤维材料,所述填料区41整体质量较轻,以便于转子602有足够动力带动其转动,且所述填料区41通过3块分隔板405平均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用于捕集尾气颗粒物的净化区406、用于颗粒物吹脱的再生区407和再生完成后等待备用的备用区408;所述分隔板405贯穿填料区41,向上延伸至本体401顶端的内表面,向下延伸至本体401底端的内表面。

所述进气板2和出气板3朝向本体401一侧为相同直径的半圆柱形,朝向另一侧的横截面分别与壳体1构成进气腔101和出气腔102;两者朝向本体401一侧结合构成整体的外圆柱包围在本体401外,并与本体401及密封圈5形成气体通道。

所述本体401的内外表面均呈圆柱形,所述密封圈5为圆形,且设置在所述本体401的圆形外表面和进气板2和出气板3之间;沿所述本体401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四个密封圈5,上面两个密封圈5设置在出气口403的上下两侧,与进气板2、出气板3和本体401构成环形出气通道;下面两个密封圈5设置在进气口402的上下两侧,与进气板2、出气板3和本体401构成环形进气通道;所述出气板3上方设有尾气出口301,下方设有空气出口302,所述尾气出口301设在所述环形出气通道对应位置,所述空气出口302位置低于最底下密封圈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颗粒物捕集器,初始状态时,汽车尾气依次流经进气腔101、尾气入口201和进气口402从净化区406下方位置进入,通过净化区406内的填料吸附作用使尾气得以净化,净化后地尾气依次流经出气口403、尾气出口301、出气腔102排出;

当净化区406内的填料吸附一段时间后,通入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带动转子602转动,进一步带动填料区41整体转动,使净化区406转动至再生区407进行再生工作,备用区408转动至净化区406进行颗粒物捕集净化工作,吹脱再生完成后的再生区407转动至备用区408等待下一循环操作;压缩空气流经转子602后通过压缩空气出口603向下流入再生区407的填料,使再生区407的填料得以吹脱下来,完成颗粒物的再生工作。

整体运行过程中,汽车尾气连续进气,压缩空气的间歇进气,通过压缩空气提供的动力,实现填料区41不同功能区域的切换工作,从而实现汽车尾气中颗粒物的连续捕集和再生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