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9841发布日期:2020-10-17 00:5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



背景技术:

汽车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发动机的冷却系有风冷和水冷之分。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成为风冷系统;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水冷系统,风冷系统以散热扇为核心,通过扇叶的转动将气流经过水箱冷却将冷空气吹到发动机上进行散热,但是目前发动机风冷系统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发动机风冷系统中所使用的散热扇的护风圈是直接固定在发动机上的,由于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震动,这导致护风罩与护风圈之间密封困难,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气流会通过护风圈与护风罩之间的间隙流入冷却风流末端,使部分气流未经过冷却水箱冷却就进入发动机,导致发动机在高速运转阶段散热效果降低,影响发动机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通过设置了护风圈,护风圈包括有弹性气囊、密封圈与导风罩,弹性气囊远离密封圈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能够使发动机本体高速运转带动发动机散热风扇高速转动时,一部分气流在导风罩的引导下通过进风口进入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在气压推动下伸长,推动密封圈贴紧护风罩,防止未经冷却的气流从密封圈与护风罩之间的缝隙吹进发动机本体,进而提高散热效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包括发动机冷却水箱与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风罩,所述发动机本体靠近护风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散热风扇,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靠近护风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风圈,所述护风圈包括有弹性气囊、密封圈与导风罩,所述弹性气囊的一侧与密封圈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气囊远离密封圈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弹性气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与导风罩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护风罩的位置与护风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护风圈的直径大于护风罩的直径,所述护风圈与护风罩同心,从而使护风圈可以罩住护风罩,使气流准确的由护风圈进入发动机。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护风罩的外壁相对应,所述密封圈向外张开的角度与护风罩向内收缩的角度相适配,从而使密封圈向前推进后可以与护风罩的外壁紧密配合,提高密闭性。

可选的,所述弹性气囊的进风口处与导风罩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风罩位于发动机散热风扇出风口一侧的边缘处,发动机散热风扇高速转转动时,风速变大,会有更多的气流在导风罩的引导下由进风口进入弹性气囊,从而使弹性气囊伸长推动密封圈贴紧护风罩,发动机散热风扇在低速转动下,气流小,发动机散热需求不高,这时弹性气囊内气压也相对降低,使密封圈回收,使气流可以从缝隙中通过,可减少对发动机冷却水箱的冷却需求。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与护风罩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圈包裹护风罩的外壁,从而使密封圈向前推进后会包住护风罩,减少气流从密封圈与护风罩之间的缝隙流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通过设置了护风圈,护风圈包括有弹性气囊、密封圈与导风罩,弹性气囊远离密封圈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且护风罩的位置与护风圈的位置相对应,护风圈的直径大于护风罩的直径,密封圈与护风罩活动连接,密封圈包裹护风罩的外壁,能够使发动机本体高速运转带动发动机散热风扇高速转动时,一部分气流在导风罩的引导下通过进风口进入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在气压推动下伸长,从而推动密封圈贴紧护风罩,从而防止未经冷却气流从密封圈与护风罩之间的缝隙吹进发动机本体,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2、该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通过设置了护风圈,通过设置了弹性气囊,能够通过弹性气囊自身的弹性吸收掉大量的发动机震动,防止震动通过护风圈传递给发动机冷却水箱,降低震动,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速运转时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速运转时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护风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冷却水箱、2-护风罩、3-护风圈、301-弹性气囊、302-密封圈、303-导风罩、4-发动机散热风扇、5-发动机本体、6-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包括发动机冷却水箱1与发动机本体5,发动机冷却水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风罩2,发动机本体5靠近护风罩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散热风扇4,发动机散热风扇4靠近护风罩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风圈3,护风圈3包括有弹性气囊301、密封圈302与导风罩303,弹性气囊301的一侧与密封圈302固定连接,弹性气囊301远离密封圈30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6,弹性气囊301靠近进风口6的一侧与导风罩303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护风罩2的位置与护风圈3的位置相对应,护风圈3的直径大于护风罩2的直径,护风圈3与护风罩2同心,从而使护风圈3可以罩住护风罩2,使气流准确的由护风圈3进入发动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密封圈302的内壁与护风罩2的外壁相对应,密封圈302向外张开的角度与护风罩2向内收缩的角度相适配,从而使密封圈302向前推进后可以与护风罩2的外壁紧密配合,提高密闭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弹性气囊301的进风口6处与导风罩303的位置相对应,导风罩303位于发动机散热风扇4出风口一侧的边缘处,发动机散热风扇4高速转转动时,风速变大,会有更多的气流在导风罩303的引导下由进风口6进入弹性气囊301,从而使弹性气囊301伸长推动密封圈302贴紧护风罩2,发动机散热风扇4在低速转动下,气流小,发动机散热需求不高,这时弹性气囊301内气压也相对降低,使密封圈302回收,使气流可以从缝隙中通过,可减少对发动机冷却水箱1的冷却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密封圈302与护风罩2活动连接,密封圈302包裹护风罩2的外壁,从而使密封圈302向前推进后会包住护风罩2,减少气流从密封圈302与护风罩2之间的缝隙流入。

综上所述,该可伸缩的柔性护风圈,使用时,通过设置了护风圈3,护风圈3包括有弹性气囊301、密封圈302与导风罩303,弹性气囊301远离密封圈30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6,且护风罩2的位置与护风圈3的位置相对应,护风圈3的直径大于护风罩2的直径,密封圈302与护风罩2活动连接,密封圈302包裹护风罩2的外壁,能够使发动机本体5高速运转带动发动机散热风扇4高速转动时,一部分气流在导风罩303的引导下通过进风口6进入弹性气囊301,弹性气囊301在气压推动下伸长,从而推动密封圈302贴紧护风罩2,从而防止未冷却气流从密封圈302与护风罩2之间的缝隙吹进发动机本体5,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再通过设置了护风圈3,通过设置了弹性气囊301,能够通过弹性气囊301自身的弹性吸收掉大量的发动机震动,防止震动通过护风圈3传递给发动机冷却水箱1,降低震动,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