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8124发布日期:2020-12-15 08:3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利用风能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现有技术中,一些场景中的风能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风,但是,由于缺少一些相应的发电装置,因此这些风中所蕴含的能量并没有被收集,导致风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架、旋转架和多个风能接收装置,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旋转架包括第一环形圈、第二环形圈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第一环形圈、第二环形圈和第二支架,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风能接收装置设在旋转架上,风能带动风能接收装置转动,风能接收装置转动时带动旋转架转动,旋转架进行发电。

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的尾部或者车头上,当汽车开动时,汽车会与空气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形成风能,风能可以吹向风能接收装置,并带动风能接收装置转动,风能接收装置转动时带动旋转架转动,旋转架转动过程中,通过外接切割磁感线的装置进行发电;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能转换成电能,能够更好的利用风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能接收装置设在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之间,风能带动风能接收装置转动,风能接收装置转动时,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可以绕着连接杆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能接收装置上设有第一风能接收口、第二风能接收口和风能出风口,第一风能接收口和第二风能接收口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二风能接收口的高度小于第一风能接收口的高度。由此,通过设置两个风能接收口,使得风能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利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能接收装置的两端均设有挡板,以使得风无法从所述风能接收装置两侧吹出。由此,挡板可以将风挡住,最大程度的利用风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能接收装置有三个,三个风能接收装置均匀设在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之间。由此,三个风能接收装置可以循环接收风能,将风能最终转换成电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轴承,连接杆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连接。由此,旋转架可以通过轴承转动,减小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更好的利用风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两个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的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相连。由此,固定杆起到连接并固定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上均设有四个加强筋,加强筋与连接杆相连。由此,加强筋可以起到支撑和加强第一环形圈和第二环形圈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呈梯形。由此,此种结构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结构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架、旋转架和多个风能接收装置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由此,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显示风(能)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隐藏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中风能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11-第一支架;111-轴承;12-第二支架;2-旋转架;21-第一环形圈;211-加强筋;22-第二环形圈;23-连接杆;3-风能接收装置;31-第一风能接收口;311-第一支撑板;32-第二风能接收口;321-第二支撑板;33-风能出风口;331-第三支撑板;34-挡板;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图4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当然,图1~图4仅显示了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的结构,而切割磁感线的装置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在图中进行显示。

另外,为了能够更清楚的显示本实用进行的结构,图1中仅仅显示了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中的一个风能接收装置3的结构,其余风能接收装置3采用虚线框的形式进行表示。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架1、旋转架2和多个风能接收装置3。此外,该平衡轴车载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两个固定杆4。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旋转架2包括第一环形圈21、第二环形圈22和连接杆23,连接杆23的右端可以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1、第一环形圈21、第二环形圈22和第二支架12。

如图1~图3所示,连接杆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转动连接,即图1中连接杆23的左端与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连接杆23的右端与第二支架12转动连接;风能接收装置3则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一环形圈21和第二环形圈22之间,如图1~3所示,第一环形圈21和第二环形圈22均呈圆环形,风能接收装置3的左端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环形圈21的外圈(外环)上,右端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二环形圈22的外圈(外环)上。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风能接收装置3上一体成型有第一风能接收口31、第二风能接收口32和风能出风口33,第一风能接收口31可以和第二风能接收口32的开口方向相同,如图4所示,两个风能接收口的开口方向均向右,第二风能接收口32的高度小于第一风能接收口31的高度;而且,在风能接收装置3的左右两端均一体成型有挡板34,更为具体的,两个风能接收口均通过弧形板形成,两个挡板34分别设置在弧形板的两端,通过设置两个风能接收口,挡板34可以挡住风(能)不从两边吹出,使得风能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利用。

此外,当转动一定角度时,风能接收装置3上的风能出风口33可以将风引出,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市实施例中,风能接收装置3可以有三个,三个风能接收装置3均匀设在第一环形圈21和第二环形圈22之间,三个风能接收装置3的结构和安装方法均完全相同,三个风能接收装置3可以循环接收风能,三个风能接收装置3可以带动第一环形圈21和第二环形圈22绕着连接杆23转动,连接杆23转动时,带动现有装置进行转动,可以通过外接切割磁感线装置,将风能最终转换成电能。

三个风能接收装置3循环接收风能的原理如下:将本实用新型以合适的方式安装在汽车车尾或者车顶上,当汽车行驶时,风能可以以如图2所示的状态吹向风能接收装置3,风能接收装置3上的第一风能接收口31和第二风能接收口32可以接收风能,风能可以带动风能接收装置3按照如图2所示的箭头(即逆时针的箭头)进行转动,风能接收装置3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环形圈21和第二环形圈22绕着连接杆23转动,当第一环形圈21和第二环形圈22转动时,可以带动现有装置进行转动,通过现有装置来切割磁感线(现有装置是指能够切割磁感线的装置,其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因而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从而进行发电。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上安装有轴承111,连接杆23通过轴承111与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转动连接,即连接杆23的左端穿过第一支架11上的轴承111,连接杆23的右端穿过第二支架12的轴承111,因此,旋转架2可以通过轴承111转动,减小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更好的利用风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4的数量为两个,固定杆4的左端与第一支架11的相连,右端与第一支架11相连,固定杆4起到连接并固定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杆4也可以有三个,可以以上述同样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圈21和第二环形圈22上均固定安装有四个加强筋211,加强筋211的一端与连接杆23固定在一起,加强筋211的另一端固定在环形圈的内圈(内环)上,加强筋211可以起到加强第一环形圈21和第二环形圈22的作用。

此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能接收口31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支撑板311,第二风能接收口32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21,风能出风口33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支撑板331;各个支撑板可以起到支撑相应的风能接收口或者风能出风口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的尾部或者车头上,并且汽车的尾部或者车头处不会有任何物体挡住本实用新型,当汽车开动时,汽车会与空气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形成风能,风能可以吹向风能接收装置3,并带动风能接收装置3转动,风能接收装置3转动时带动旋转架2转动,旋转架2转动过程中,通过外接切割磁感线的装置,并进行发电;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能转换成电能,从而更好的利用风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